唐代 刘禹锡 Liu Yuxi  唐代   (772~842)
憶江南 recall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紇那麯二首 Knot nagqu 2
石頭城 Cob City
烏衣巷 Blacktail Row
望夫山 Wang Fu Mountain
踏歌詞四首(第二首一作張籍《無題詩》) Hoof libretto 4 Secondly The first one for Zhang ji Without Title
玄都觀桃花 View Peach Xuan Du
再遊玄都觀 Yu Xuan Du concept again
秋風引 Autumn cited
望洞庭 Wang Dongting
平蔡州 level Cai Zhou
堤上行 bank to go up to the north
秋詞二首(其一) Autumn term 2 first or firstly
春詞 A Spring Song
浪淘沙九首 Waves 9
始聞秋風 Press start autumn wind
西塞山懷古 Thoughts of Old Time at West Fort Mountain
蜀先主廟 In the Temple of the First King of Shu
插田歌 Plug Tian Ge
鬆滋渡望峽中 Crossing the Strait in the hope Songzi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有贈 fulfil Happy-go-lucky Yangzhou The beginning of every Scholars A gift
竹枝詞 Zhuzhici
竹枝詞(巫峽蒼蒼煙雨時) Zhuzhici Wuxia gorg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three gorges Ashy Misty rain chron-
竹枝詞(山上層層桃李花) Zhuzhici Mountain Tops Layer peach and plum flower
多首一頁
七言絶句 Seven quatrains
竹枝詞(山上層層桃李花)

刘禹锡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傢。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賞析】   這首詩是一幅巴東山區人民生活的風俗畫。它不是一般的模山範水,不是着力於表現山水的容態精神,而是從中發掘出一種比自然美更為可貴的勞動的美,創造力的美。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傢。”開頭用一個“山”字領起,一下子把詩人面對春山、觀賞山景的形象勾畫出來了。俗諺說:“桃花開,李花敗。”一般是李花先開,桃花後開。現在桃花、李花同時盛開,這是山地氣候不齊所特有的景象。“層層”狀桃李花的繁茂與普遍。此山彼山,觸處皆是。那種色彩絢爛、滿山飄香的景象可以想見。次句由景及人。“雲間”形容山頂之高。詩人遙望山頂,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裊裊的炊煙。他推斷,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處。“是人傢”三字是詩人註意力的歸着點。“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詩人探尋的目光越過滿山的桃李,透過山頂的雲霧,終於找到了綉出這滿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美是由人創造的。山美、花木美,都來自山村居民的勞動之美。以下即轉為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村居民的勞動場景的描畫。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兩句寫山村居民熱氣騰騰的勞動生活。挎着長刀、戴着短笠的男人們根據傳統的辦法前去放火燒荒,準備播種;戴着飾物的青年婦女們下山擔水,準備做飯。在這裏,作者運用了兩種修辭手法。一、藉代。用“銀釧金釵”藉代青年婦女,用“長刀短笠”藉代壯年男子,正好捕捉了山民男女形象的特徵,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二、對仗。不僅上下兩句相對,而且還采用了句中自為對(即當句對)的辦法,把語言錘打得十分凝煉。
  
    全詩短短四句,每句一景,猶如四幅畫圖,孤立起來看,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合起來看,恰好構成一個完滿的藝術整體。由滿山的桃李花引出山村人傢,又由山村人傢引出勞動男女戮力春耕的情景,全詩至此戛然而止,而把婦女們負水對歌、燒畲時火光燭天以及秋後滿山金黃等情景統統留給讀者去想象,畫面的轉接與安排極有理緻。詩中沒有直接發出贊美,但那種與勞動生活的旋律十分合拍的輕快的節奏,那種着力描繪創造力之美的藝術構思,都隱隱透露出詩人欣喜愉快的心情和對勞動生活的贊嘆。劉禹錫貶謫巴山楚水之時,接近了人民,南國的風土人情,激蕩了他的詩情,豐富和提高了他的藝術情趣,使他在美的探索中擴大了視野,在審美鑒賞力和表現力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吳汝煜)


貢獻者: 晓松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