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李颀 Li Qi  唐代   (690~751)
古從軍行 An Old War-song
古意 AN OLD AIR
送陳章甫 A Farewell to my Friend Chen Zhangfu
琴歌 A Lute Song
聽董大彈鬍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ON HEARING DONG PLAY THE FLAGEOLET A POEM TO PALACE-ATTENDANT FANG
聽安萬善吹篳篥歌 ON HEARING AN WANSHAN PLAY THE REED-PIPE
送魏萬之京 A Farewell to Wei Wan
湘夫人 name of a river begum
塞下麯 Cyprus under the curve
古塞下麯
漁父歌 Fisherman Song
東京寄萬楚 Tokyo lodge at Mo Chu
寄焦煉師 Jijiaolianshi
望鳴臯山白雲寄洛陽盧主簿
寄萬齊融 lodge at Mo Jirong
贈張旭 present Zhang Xu
贈蘇明府 Government grants Su
登首陽山謁夷齊廟 Ye Yi Qi Tang Temple Shouyangshan
謁張果先生 to visit (a superior) Zhang guo baas
光上座廊下衆山五韻
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 September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noon, a festival on the lunar calendar surname The number 18 East hall group of things having a shared quality
宋少府東溪泛舟 (surname) Shaofu,officer's title in tang dynasty Dongxi go boating
與諸公遊濟瀆泛舟 And gentlemen You Jidu go boating
送綦毋三謁房給事 Songqiwusan Yefangjishi
多首一頁
七言樂府 Qiyan official conservatory in the Han ynasty (206B.C.-A.D.220)
古从军行
古從軍行
An Old War-song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鬍雁哀鳴夜夜飛,鬍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處,空見蒲桃入漢傢。


    譯者: Witter Bynner

【白話文】 白日在山岡上望見烽火,黃昏到交河邊飲戰馬。
風沙昏暗,傳來陣陣刁鬥聲,
猶如漢朝公主幽怨的琵琶之聲。
歇宿野營行軍萬裏不見城郭,廣漠荒寒雨雪霏霏。
鬍雁失群哀鳴,夜夜飛繞;鬍兒悲從中來,雙淚紛流。
聽說那玉門關尚未罷兵,
也衹好隨着將軍去拚性命。
年年有多少戰士埋骨荒野,換來的不過是葡萄種子
栽進了漢傢宮苑。

[又一]
白天士卒們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黃昏為了飲馬他們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風沙昏暗中聽到刁鬥凄厲;或聽到烏孫公主琵琶聲幽怨更多。
野營萬裏廣漠荒涼得看不見城郭;大雪霏霏迷漫了遼闊無邊的沙漠。
鬍地的大雁哀鳴着夜夜驚飛不停;鬍人的士兵痛哭着個個淚流滂沱。
聽說玉門關的交通還被關閉阻斷;大傢衹得豁出命追隨將軍去搏。
年年徵戰不知多少屍骨埋於荒野;徒然見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漢傢。

【注釋】 刁鬥:古代軍中煮飯和打更用的銅鍋。
“聞道”句:引用漢武帝不許攻西域不利的漢將李廣返回玉門關的典故。
逐:追隨。
輕車:漢有輕車將軍,這裏泛指將領。
公主琵琶:漢武帝以公主嫁西域烏孫王國,命製琵琶,使其作樂,以解鄉思。
交河:在今新疆吐魯番縣西北。泛指塞外河流。

【賞析】   “從軍行”是樂府古題。此詩寫當代之事,由於怕觸犯忌諱,所以題目加上一個“古”字。它對當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視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徑,加以諷刺,悲多於壯。
  
    詩開首先寫緊張的從軍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觀望四方有無舉烽火的邊警;黃昏時候又到交河邊上讓馬飲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魯番西面,這裏藉指邊疆上的河流)。三、四句的“刁鬥”,是古代軍中銅製炊具,容量一鬥。白天用以煮飯,晚上敲擊代替更柝。“公主琵琶”是指漢朝公主遠嫁烏孫國時所彈的琵琶麯調,當然,這不會是歡樂之聲,而衹是哀怨之調。一、二句寫“白日”、“黃昏”的情況,那麽夜晚又如何呢?三、四句接着描繪:風沙彌漫,一片漆黑,衹聽得見軍營中巡夜的打更聲和那如泣如訴的幽怨的琵琶聲。景象是多麽肅穆而凄涼!“行人”,是指出徵將士,這樣就與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聲,引起共鳴了。
  
    接着,詩人又着意渲染邊陲的環境。軍營所在,四顧荒野,無城郭可依,“萬裏”極言其遼闊;雨雪紛紛,以至與大漠相連,其凄冷酷寒的情狀亦可想見。以上六句,寫盡了從軍生活的艱苦。接下來,似乎應該正面點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詩人卻別具機杼,背面傅粉,寫出了“鬍雁哀鳴夜夜飛,鬍兒眼淚雙雙落”兩句。鬍雁鬍兒都是土生土長的,尚且哀啼落淚,何況遠戍到此的“行人”呢?兩個“鬍”字,有意重複,“夜夜”、“雙雙”又有意用疊字,有着烘雲托月的藝術力量。
  
    面對這樣惡劣的環境,誰不想班師復員呢?可是辦不到。“聞道玉門猶被遮”一句,筆一折,似當頭一棒,打斷了“行人”思歸之念。據《史記·大宛傳》記載,漢武帝太初元年,漢軍攻大宛,攻戰不利,請求罷兵。漢武帝聞之大怒,派人遮斷玉門關,下令:“軍有敢入者輒斬之。”這裏暗刺當朝皇帝一意孤行,窮兵黷武。隨後,詩人又壓一句,罷兵不能,“應將性命逐輕車”,衹有跟着本部的將領“輕車將軍“去與敵軍命,這一句其份量壓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厲。命死戰的結果如何呢?無外乎“戰骨埋荒外”。詩人用“年年”兩字,指出了這種情況的經常性。全詩一步緊一步,由軍中平時生活,到戰時緊急情況,最後說到死,為的是什麽?這十一句的壓力,逼出了最後一句的答案:“空見蒲桃入漢傢。”
  
    “蒲桃”就是現在的葡萄。漢武帝時為了求天馬(即今阿拉伯馬),開通西域,便亂啓戰端。當時隨天馬入中國的還有“蒲陶”和“苜宿”的種子,漢武帝把它們種在離宮別館之旁,彌望皆是。這裏“空見蒲桃入漢傢”一句,用此典故,譏諷好大喜功的帝王,犧牲了無數人的性命,換到的是什麽呢?衹有區區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見帝王是怎樣的草菅人命了。
  
    此詩全篇一句緊一句,句句蓄意,直到最後一句,纔畫竜點睛,顯出此詩巨大的諷諭力。詩巧妙地運用音節來表情達意。第一句開頭兩字“白日”都是入聲,具有開場鼓板的意味。三、四兩句中的“刁鬥”和“琵琶”,運用雙聲,以增強音節美。中段轉入聲韻,“雙雙落”是江陽韻與入聲的配合,猶如雲鑼與鼓板合奏,一廣一窄,一放一收,音節最美。中段入聲韻後,末段卻又選用了張口最大的六麻韻。以五音而論,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節錯落,各極其緻。全詩先後用“紛紛“、“夜夜”、“雙雙”、“年年”等疊字,不但強調了語意,而且疊字疊韻,在音節上生色不少。
    (瀋熙乾)
  
  [又一]
  藉漢皇開邊,諷玄宗用兵。全詩記敘從軍之苦,充滿非戰思想。萬千屍骨埋於荒野,僅換得葡萄歸種中原,顯然得不償失。
  詩開首先寫緊張的從軍生活。白日黃昏繁忙,夜裏刁鬥悲嗆,琵琶幽怨,景象肅穆凄涼。接着渲染邊陲的環境,軍營所在,四顧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鳴,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後寫如此惡劣環境,本應班師回朝,然而皇上不準。而千軍萬馬死作戰的結果,卻衹換得葡萄種子歸國。足見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詩句句蓄意,步步逼緊,最後纔畫竜點睛,着落主題,顯出它的諷刺筆力。
  軍隊白天要登上山頭了望烽火報警的情況,黃昏時又匆匆趕到交河(在新疆吐魯番,此代有水的地方,非實指)去飲戰馬。刁鬥是一種銅製的鍋,白天用它燒飯,夜裏做打更的柝〔tuò拓〕用。軍人們背着刁鬥在颳得昏天黑地的風沙中艱難行進,這時聯想到漢代從這條路遠嫁烏孫王的公主一路上彈奏的琵琶麯,一定是充滿幽怨。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野營過夜,飄起彌漫天地的大雪,和遠處的沙漠連成迷蒙一片。秋夜裏南飛大雁的鳴叫聲凄厲又哀傷,交戰對方的鬍兵也耐不住這艱苦生活而落下眼淚。聽說朝廷已傳下不準後退的命令,衹能拚着性命跟隨將軍(輕車將軍為官名)去死戰。玉門被遮,即不準退入玉門關,用的是《史記· 大宛列傳》的典故:貳師將軍李廣利攻大宛失利,退至敦煌,請求朝廷退兵,漢武帝“聞之大怒,使使(派使者)遮玉門,曰:有敢入者輒斬之!”拚命嚮前的結果,十有八九是戰死,年年有無數人拋骨荒遠的異鄉,唯一的成果是葡萄(蒲桃)從西域傳入中原種植,供富貴者享用。詩中雖流露出哀怨的情緒,基調還是高昂進取的。



【北美枫文集】唐詩300首

【資料來源】 133_1


貢獻者: 戴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