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李颀 Li Qi  唐代   (690~751)
一首一頁

李頎 Li Qi
  知君官屬大司農,詔幸驪山職事雄。歲發金錢供禦府,
  晝看仙液註離宮。千岩曙雪旌門上,十月寒花輦路中。
  不睹聲明與文物,自傷流滯去關東。

李頎 Li Qi
  花宮仙梵遠微微,月隱高城鐘漏稀。夜動霜林驚落葉,
  曉聞天籟發清機。蕭條已入寒空靜,颯沓仍隨秋雨飛。
  始覺浮生無住著,頓令心地欲皈依。

李頎 Li Qi
  遠公遁跡廬山岑,開士幽居祇樹林。片石孤峰窺色相,
  清池皓月照禪心。指揮如意天花落,坐臥閑房春草深。
  此外俗塵都不染,惟餘玄度得相尋。

李頎 Li Qi
  物在人亡無見期,閑庭係馬不勝悲。窗前緑竹生空地,
  門外青山如舊時。悵望秋天鳴墜葉,巑岏枯柳宿寒鴟。
  憶君淚落東流水,歲歲花開知為誰。

李頎 Li Qi
  漢傢蕭相國,功蓋五諸侯。勳業河山重,丹青錫命優。
  君為禁臠婿,爭看玉人遊。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
  新成鸚鵡賦,能衣鷫鸘裘。不憚軒車遠,仍尋薜荔幽。
  苑梨飛絳葉,伊水淨寒流。雪滿故關道,雲遮祥鳳樓。
  一身輕寸祿,萬物任虛舟。別後如相問,滄波雙白鷗。

李頎 Li Qi
  夜宿翠微半,高樓聞暗泉。漁舟帶遠火,山磬發孤煙。
  衣拂雲鬆外,門清河漢邊。峰巒低枕席,世界接人天。
  靄靄花出霧,輝輝星映川。東林曙鶯滿,惆悵欲言旋。

李頎 Li Qi
  雲華滿高閣,苔色上鈎欄。藥草空階靜,梧桐返照寒。
  清吟可愈疾,攜手暫同歡。墜葉和金磬,饑烏鳴露盤。
  伊流惜東別,灞水嚮西看。舊托含香署,雲霄何足難。

李頎 Li Qi
  罷吏今何適,辭傢方獨行。嵩陽入歸夢,潁水半前程。
  聞道淮陽守,東南臥理清。郡齋觀政日,人馬望鄉情。
  疊嶺雪初霽,寒砧霜後鳴。臨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李頎 Li Qi
  沅上秋草晚,蒼蒼堯女祠。無人見精魄,萬古寒猿悲。
  桂水身歿後,椒漿神降時。回雲迎赤豹,驟雨颯文狸。
  受命出炎海,焚香徵楚詞。乘驄感遺跡,一吊清川湄。

李頎 Li Qi
  仙宮有名籍,度世吳江濆。大道本無我,青春長與君。
  中州俄已到,至理得而聞。明主降黃屋,時人看白雲。
  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氳。遂此留書客,超遙煙駕分。

李頎 Li Qi
  與子十年舊,其如離別何。宦遊鄰故國,歸夢是滄波。
  京口青山遠,金陵芳草多。雲帆曉容裔,江日晝清和。
  縣郭舟人飲,津亭漁者歌。茅山有仙洞,羨爾再經過。

李頎 Li Qi
  問君從宦所,何日府中趨。遙指金陵縣,青山天一隅。
  行人懷寸祿,小吏獻新圖。北固波濤險,南天風俗殊。
  春江連橘柚,晚景媚菰蒲。漠漠花生渚,亭亭雲過湖。
  灘沙映村火,水霧斂檣烏。回首東門路,鄉書不可無。

李頎 Li Qi
  峴山枕襄陽,滔滔江漢長。山深臥竜宅,水淨斬蛟鄉。
  元凱春秋傳,昭明文選堂。風流滿今古,煙島思微茫。
  白雁暮衝雪,青林寒帶霜。蘆花獨戍晚,柑實萬傢香。
  舊國欲茲別,輕舟眇未央。百花亭漫漫,一柱觀蒼蒼。
  按俗荊南牧,持衡吏部郎。逢君立五馬,應醉習傢塘。

李頎 Li Qi
  萬裏番禺地,官人繼帝憂。君為柱下史,將命出東周。
  歇馬傍川路,張燈臨石樓。棱棱靜疏木,濞濞響寒流。
  榔葉四荒外,梅花五嶺頭。明珠尉佗國,翠羽夜郎洲。
  夷俗富珍産,土風資宦遊。心清物不雜,弊革事無留。
  舉善必稱最,持姦當去尤。何辭桂江遠,今日用賢秋。

李頎 Li Qi
  草緑小平津,花開伊水濱。今君不得意,孤負帝鄉春。
  口不言金帛,心常任屈伸。阮公惟飲酒,陶令肯羞貧。
  陽羨風流地,滄江遊寓人。菱歌五湖遠,桂樹八公鄰。
  青鳥迎孤棹,白雲隨一身。潮隨秣陵上,月映石頭新。
  未可逃名利,應須在縉紳。汀洲芳杜色,勸爾暫垂綸。

李頎 Li Qi
  能嚮府亭內,置茲山與林。他人驌驦馬,而我薜蘿心。
  雨止禁門肅,鶯啼官柳深。長廊閟軍器,積水背城陰。
  窗外王孫草,床頭中散琴。清風多仰慕,吾亦爾知音。

李頎 Li Qi
  僧房來往久,露井每同觀。白石抱新甃,蒼苔依舊欄。
  空瓶宛轉下,長綆轆轤盤。境界因心淨,泉源見底寒。
  鐘鳴時灌頂,對此日閑安。

李頎 Li Qi
  羅生殊衆色,獨為表華滋。雖雜蕙蘭處,無爭桃李時。
  同人趨府暇,落日後庭期。密葉散紅點,靈條驚紫蕤。
  芳菲看不厭,采摘願來茲。

李頎 Li Qi
  雲陰帶殘日,悵別此何時。欲望黃山道,無由見所思。

李頎 Li Qi
  為政心閑物自閑,朝看飛鳥暮飛還。
  寄書河上神明宰,羨爾城頭姑射山。

李頎 Li Qi
  百花原頭望京師,黃河水流無已時。
  窮秋曠野行人絶,馬首東來知是誰。

李頎 Li Qi
  洛陽一別梨花新,黃鳥飛飛逢故人。
  攜手當年共為樂,無驚蕙草惜殘春。

李頎 Li Qi
  中外相連弟與兄,新加小縣子男名。
  纔年三十佩銅印,知爾弦歌漢水清。

李頎 Li Qi
  吏部明年拜官後,西城必與故人期。
  寄書春草年年色,莫道相逢玉女祠。
送李回
宿瑩公禪房聞梵
題璿公山池
題盧五舊居
贈別張兵曹
宿香山寺石樓
聖善閣送裴迪入京
奉送漪叔遊潁川兼謁淮陽太守
二妃廟送裴侍御使桂陽
送暨道士還玉清觀
送劉主簿歸金壇
送盧少府赴延陵
送皇甫曾遊襄陽山水兼謁韋太守
竜門送裴侍禦監五嶺選
送喬琳
題少府監李丞山池
長壽寺粲公院新甃井
魏倉曹宅各賦一物得當軒石竹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寄韓鵬
百花原(一作王昌齡《出塞行》)
遇劉五
送崔嬰赴漢陽
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