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首一頁 |
【白話文】 孔老夫子一身奔波,究竟有何所求?
忙忙碌碌周遊列國,疾惡鄙陋世俗,
先聖誕生於鄒氏邑,後來遷居麯阜;
這宅院魯王原想毀它,而擴建宮府。
孔子曾經嘆息:鳳凰不至生不逢時;
見麒麟他傷心哭說,我已窮途末路!
而今到此,瞻仰兩楹間對他的祭奠;
與他當年夢見坐享其間,並無不殊。
【注釋】 唐開元二十三年(735),玄宗親祭孔子而作此詩。詩意在“感嘆”孔子的際遇。孔子一生生活復雜坎坷,詩衹選擇他的棲遑不遇的一面,簡單幾言,就概括了孔子生活復雜坎坷,詩衹選擇他的棲遑不遇的一面,簡單幾言,就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大事。首兩句是嘆惜,三、四句是嘆美,五、六句是再嘆惜,後兩句再嘆美。處處用典,句句切題,整齊有序,一絲不亂。
【賞析】 1、棲棲:忙碌不安,指孔子周遊列國。
2、:春秋時魯地,在今山東麯阜縣東南。孔子父叔梁紇為邑大夫,孔子出生於此,後遷麯阜。氏邑,人地。
3、宅即句:相傳漢魯共(恭)王劉餘(景帝子)曾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及升堂,聞金石絲竹之音,乃不敢壞。
4、嘆鳳句:《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說鳳至象徵聖人出而受瑞,今鳳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親見聖之嘆。否,不通暢。
5、今看兩句:《禮記·檀弓上》,記孔子曾語子貢雲:“予疇昔之夜,坐奠於兩楹之間。……予殆將死也。”殷製,人死後,靈柩停於兩楹之間,孔子為殷人之後,故從夢境中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兩楹奠喻祭祀的莊嚴隆重。兩楹:指殿堂的中間。楹:堂前直柱。奠: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