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柳亞子 Liu Yazi(現代中國)瀋尹默 Shen Yinmo(現代中國)海子 Hai Zi(現代中國)
洛夫 Lo Fu(現代中國)舒婷 Shu Ting(現代中國)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
席慕容 Ximurong(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食指 Si Zhi(現代中國)
劉半農 Liu Bannong(現代中國)北島 Bei Dao(現代中國)顧城 Gu Cheng(現代中國)
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戴望舒 Dai Wangshu(現代中國)多多 Duo Duo(現代中國)
昌耀 Chang Yao(現代中國)嚮明 Xiang Ming(現代中國)孤夜賞雨 Gu Yeshangyu(現代中國)
離離 Chi Chi(現代中國)陳忠坤 Chen Zhongkun(現代中國)熊焱 Xiong Yan(現代中國)
絶壁孤俠 Jue Biguxia(現代中國)迪拜 DiBai(現代中國)祁鴻升 Qi Hongsheng(現代中國)
杯中衝浪 Wang XuSheng(現代中國)魯緒剛 Lu XuGang(現代中國)餘刃 Yu Ren(現代中國)
白琳 Bai Lin(現代中國)太陽島 Tai Yangdao(現代中國)秋葉 Qiu She(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周夢蝶 Zhou Mengdie(現代中國)鄭愁予 Zheng Chouyu(現代中國)
蘭語凝嫣 Lan Yuningyan(現代中國)劉華明 Liu Huaming(現代中國)陸華軍 Liu Huajun(現代中國)
離開 Chi Kai(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林泠 Lin Ling(現代中國)
商禽 Shang Qin(現代中國)羅門 Luo Men(現代中國)西川 Xi Chuan(現代中國)
歐陽江河 Ouyang Jianghe(現代中國)翟永明 Di Yongming(現代中國)楊煉 Yang Lian(現代中國)
張錯 Zhang Cuo(現代中國)田間 Tian Jian(現代中國)阿壠 A Long(現代中國)
紀弦 Ji Xian(現代中國)灰娃 Hui Wa(現代中國)馬驊 Ma Hua(現代中國)
覃子豪 Qin Zihao(現代中國)林亨泰 Lin Hengtai(現代中國)蓉子 Rong Zi(現代中國)
瘂弦 Ya Xian(現代中國)楊喚 Yang Huan(現代中國)羊令野 Yang Lingye(現代中國)
林徽因 Lin Huiyin(現代中國)白萩 Bai Qiu(現代中國)管管 Guan Guan(現代中國)
孫自筠
現代中國 
籍貫: 安徽壽縣

閱讀孫自筠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孙自筠
  孫自筠,原籍安徽壽縣,1959年蘭州大學中文係畢業,在四川內江師範學院任教20餘年。教授。講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寫作、中國通俗文學等課。發表有學術論文數十篇。曾任中文係書記、主任,校圖書館館長等職。上世紀80年代以後出版有《狀元趣談》、《戲說文壇十二怪傑》、《叱咤影壇十二星》、《20世紀內江文學通論》;主編散文集《留住一片雲》、《紅楓葉》、《十七歲的琴弦》、《鳳的絮語》等10餘本;主持編寫“中國傳統文化叢書”20種。1997年以來出版長篇歷史小說《太平公主》、《血濺秦宮》、《唐宮毒果》、《萬壽公主》、《陳子昂》等,其中《太平公主》被改編為37集電視連續劇《大明宮詞》,由中央電視臺等數十傢電視臺播出;《萬壽公主》已被影視公司買斷改編權,並應邀為編劇,擬以《唐宮謠》劇名改編為30集電視連續劇。同時,還與他人合作創作以黃巢起義為題材的長篇歷史小說《殘陽如血》,並策劃改編為電視連續劇。
  
  遊弋於現實與歷史之間
  - 孫自筠的人生之路和文學之路
  高衛紅
   從《血濺秦宮》到《太平公主》到《陳子昂》 ,讀過孫自筠的歷史小說的人,都難以抵擋滌蕩於心靈與腦海之間那股震撼與愜意,感受如天空雄鷹長嘯般高亢深遠,如大海衝浪似自然流暢。有人說,那是最富有生氣與靈氣的文筆,是可以觸摸與奔馳的文字;但是,孫自筠卻淡淡言道,這僅僅是一個曾經年輕的人用來完成青春夢想的文字而已。
   是的,在他的那段年輕夢中,當作傢是一個最美的理想,為此他放棄了到北京工學院學熱門專業的機會而去蘭州大學讀了心儀的中文係。可命運卻給他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在他感到離理想最近的時候卻被歲月流放了。大學期間,作為年輕“老”黨員的他以一顆赤子之心嚮上面反映下情時,卻被那段荒唐的歲月打成“右派”和反革命,經歷了長達20年的普羅米修斯式的磨難,直到70年代末平反。當他進入高校執教時,已是兩鬢斑白的中年。然而,坎坷麯折命運沒有磨滅他身上的鋒芒和靈性 ,反而激活了他沉寂多年的文學夢。他說:“文學與其說是一種藝術,不如說是一種心靈撫慰的方式;我就要藉文學來諦聽自己的內心,體認生命的存在。”他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如饑似渴地學習“充電”,不僅承接了古典文學和五四新文學的血脈,並且還走進西洋文學的腹地,從中提取營養。幾年時間下來,在全國報刊上發表的小說 、散文、論文和詩歌共數十篇。主研了省重點課題,還出版有散文集、學術專著等。同時還兼任中文係主任、書記、圖書館長等職務,90年代初被評為中文係教授。但他真正圓文學之夢是在退休之後。
   90年代正是小說發展的“火熱”時期,從市井小說、新體驗小說到影視小說、網絡小說,文學圈裏的變化使人眼花繚亂,但他相信自己的歷史題材創作同樣也能融入時代的流行色。他堅守着自己的理念,雖駐身於光怪陸離的時代更移之間,但內心穿梭於歷史的大街小巷,在歷史的天空中營建現代作傢夢。短短幾年間,他出版了5部歷史題材小說,近20本散文集以及編註了10多本古文化叢書。他以不變的情懷固守了幾十年的夢,終於在人們的唏噓與感懷之中得到了最為長遠的呼應,1997年他的小說《太平公主》改編成了電視連續劇《大明宮詞》,在全國攪起了一股“唐朝旋風”。2003年3月,由中國作協創研室、北京電視臺等在北京的香格裏拉飯店聯合舉辦了長篇歷史小說《陳子昂》的首發式,以雷達、謝永旺等為首的專傢對該小說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正如評論傢閻鋼所說“小說《陳子昂》,不愧是《登幽州臺歌》最權威性的註釋,它使這首如《離騷》一樣被人千古傳唱的慷慨悲歌變得如此之動人,以至於刻骨銘心。”(《引人入勝非戲說 讀孫自筠長篇小說〈陳子昂〉》)全國數十傢媒體爭相采訪報道。同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萬壽公主》 一上市便被影視公司看中買斷改編權,並邀請他擔任編劇,擬以《唐宮瑤》的劇名改編為30集電視連續劇。此外他還應邀在大型歷史連續劇《誰主沉浮》中擔任文學統籌,並正在與人合作以黃巢史實為內容的長篇歷史小說《殘陽如血》並策劃改編為電視連續劇等等。
   孫自筠說:“青春不能永葆,文學才能長存。”這大概便是他執著於文學的真正原因吧。在創作的天地裏能拾回夢想,感受成功,體會“心靈傢園”的真諦,因為那裏充滿了天使的光輝。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