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柳亚子 Liu Yazi(现代中国)沈尹默 Shen Yinmo(现代中国)海子 Hai Zi(现代中国)
洛夫 Lo Fu(现代中国)舒婷 Shu Ting(现代中国)徐志摩 Xu Zhimo(现代中国)
席慕容 Ximurong(现代中国)余光中 Yu Guangzhong(现代中国)食指 Si Zhi(现代中国)
刘半农 Liu Bannong(现代中国)北岛 Bei Dao(现代中国)顾城 Gu Cheng(现代中国)
卞之琳 Bian Zhilin(现代中国)戴望舒 Dai Wangshu(现代中国)多多 Duo Duo(现代中国)
昌耀 Chang Yao(现代中国)向明 Xiang Ming(现代中国)孤夜赏雨 Gu Yeshangyu(现代中国)
离离 Chi Chi(现代中国)陈忠坤 Chen Zhongkun(现代中国)熊焱 Xiong Yan(现代中国)
绝壁孤侠 Jue Biguxia(现代中国)迪拜 DiBai(现代中国)祁鸿升 Qi Hongsheng(现代中国)
杯中冲浪 Wang XuSheng(现代中国)鲁绪刚 Lu XuGang(现代中国)余刃 Yu Ren(现代中国)
白琳 Bai Lin(现代中国)太阳岛 Tai Yangdao(现代中国)秋叶 Qiu She(现代中国)
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周梦蝶 Zhou Mengdie(现代中国)郑愁予 Zheng Chouyu(现代中国)
兰语凝嫣 Lan Yuningyan(现代中国)刘华明 Liu Huaming(现代中国)陆华军 Liu Huajun(现代中国)
离开 Chi Kai(现代中国)郭沫若 Guo MoRuo(现代中国)林泠 Lin Ling(现代中国)
商禽 Shang Qin(现代中国)罗门 Luo Men(现代中国)西川 Xi Chuan(现代中国)
欧阳江河 Ouyang Jianghe(现代中国)翟永明 Di Yongming(现代中国)杨炼 Yang Lian(现代中国)
张错 Zhang Cuo(现代中国)田间 Tian Jian(现代中国)阿垅 A Long(现代中国)
纪弦 Ji Xian(现代中国)灰娃 Hui Wa(现代中国)马骅 Ma Hua(现代中国)
覃子豪 Qin Zihao(现代中国)林亨泰 Lin Hengtai(现代中国)蓉子 Rong Zi(现代中国)
痖弦 Ya Xian(现代中国)杨唤 Yang Huan(现代中国)羊令野 Yang Lingye(现代中国)
林徽因 Lin Huiyin(现代中国)白萩 Bai Qiu(现代中国)管管 Guan Guan(现代中国)
朱福烓
现代中国  (1937年11月)
籍贯: 江苏扬州

传记 biography《扬州八怪传》

阅读朱福烓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出生于1937年11月。专业职称:研究员。1957年开始文学创作,在人民日报、青年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雨花等报刊发表诗歌作品,后收入诗集《绿杨短笛》。文革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及书法创作。1962年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1986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历届任江苏省书法家常务理事、扬州市书协主席。历次出席江苏文代会。江苏省红楼梦学会理事。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展、中日书展及台、澳书展,被收入多种专集。文学及文史文章散见于多种报刊杂志。
  
  创作简历
  1956年到扬州柴油机厂工作。
    1957年开始文学创作,在人民日报、青年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雨花等报刊发表诗歌作品,后收入诗集《绿杨短笛》。长期从事文学、书法创作和文史、书学理论研究。擅行书。
    1962年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文革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及书法创作。
    1981年调扬州市文苏。
    1986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历届任江苏省书法家常务理事、扬州市书协主席。历次出席江苏文代会。江苏省红楼梦学会理事。
  
  创作成就
  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展、中日书展及台、澳书展,被收入多种专集。
    文学及文史文章散见于多种报刊杂志。
  
  代表作品
    朱福烓的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为:
    北大百年校庆对联(有专集)
    首届江苏美术节入选作品(有专集)
    当代江苏书画精品选(有专集)
    中国当代名联墨迹精萃(有专集)
    中日自撰诗词书法展(有专集)
    文史作品为:
    《扬州史话》、《扬州风物志》、《鉴真》、《扬州八怪传》等。《扬州史述》获2002年国家图书奖。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条目。
    大型画册《扬州》文字部份。
  
  朱福烓,江苏扬州人。1937年11月出生。是扬州最具知名度的文史专家和书评家之一,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学派研究会副会长、《扬州文化研究》专刊副主编、扬州传统诗文吟诵研究组组长、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专家组专家。著有《扬州史话》、《扬州风物志》、《鉴真》、《扬州八怪传》等作品。其著作曾获国家图书奖。
  
  记者 马进
  
  73岁的他,名字被误读了73年。
  
  “烓(wēi 音:威)”,一个极生僻的汉字,意为火炉的一种。多数人不知其音,便擅自揣摩,按中文形声字发音规律,误将其念作了“桂”。于是,久而久之,认识与不认识他的,都喊他“朱福桂”。他也从不纠错,如今竟鲜有人知道“朱福威”是谁了。
  
  “错便错了,无须纠正,总归知道是在叫我。更何况‘福桂’也是个不错的名字。”
  
  老人心胸之豁达,由此可见。
  
  与朱福烓的交谈是从名字的偏误开始的。
  
  “其实,我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给我取这个名字。福和烓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关联。只是出于五行考虑。根据我的生辰八字,五行中缺火、缺土,尤其缺土。于是,名字里便添了这个生僻的汉字。”
  
  为朱福烓取名的父亲,是一个从事小本生意的买卖人。长年在外营生,这让朱福烓对他的印象十分淡薄。岁月悠悠,如今再提起父亲,朱福烓只言“印象不深了”。在他儿时的记忆中,倒是对曾经收留过自己和母亲的外祖父家印象极为深刻。
  
  “外祖父家在扬州老城的皮市街。他和舅父都是拉胡琴的,还教人唱京戏,算是戏子。虽阶层低下,却用微薄的薪水供给了母亲和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刚坠地不久的朱福烓,遭遇了日本宪兵入城。
  
  “据母亲回忆,当时她抱着我,和几个妇女一起,躲藏在一间被芦柴掩盖的小屋里,才算躲过一劫。”
  
  朱福烓的乳名被唤作“庆生”。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生存下来便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所以,那年头叫“庆生”的人不少。
  
  2010年10月的一天,端坐在扬州念四三村居所书房中,接受采访的这位73岁老人,略显消瘦和寂寞。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症,让他在死亡边缘徘徊了近六个星期。
  
  “面对死亡,我才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做到那么平静。或许因为我也没什么钱,不用为财产的分配而发愁吧。”与他的文字一样,朱福烓言辞之中,充满了朴素的幽默。
  
  “我想起了儿时念私塾时,曾学过的一篇课文。第一句便是‘人生在世,不过几十个春秋,便昙花一现地过去了。’再好吃的东西吃过了也会索然无味,再好看的戏热闹之后终归是散场后的清冷,唯一就是读书能让人始终愉悦而充实。”
  
  【文】
  
  6年教育,孕育了一位精通扬州文史的作家
  
  朱福烓的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小学毕业。且断断续续地上着,又辗转过几所学校,直到扬州解放那年,他才从小学正式毕业。
  
  6岁时朱福烓进入扬州达德小学念书。这是一所由法国神父创办的天主堂教会学校,位于跃进桥天主教堂附近。
  
  “那时二战还没开始,在天主堂学校里念书是比较安全和自在的,日本人也不会去骚扰。可到二战开始后,情况就不同了。日本人开始强制各个学校增设日语课程。还记得我们学校每周都会有一个年轻的日本男子来教我们日文,他的名字我还没有忘记,念作‘KaKaNao’。事实上,他教得并不认真,我们也学得不够仔细。直到最后,也就记得了几个日文假名而已。”
  
  “或许是因为我经历过那个年代,才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强大有多么重要。至今都不能忘记在一次放学途中,被日本军犬追赶的遭遇。当时扬州牛奶坊是日本人的集聚区,里面有不少与我同龄的日本孩子。他们见我路过,便放出一条狼狗咬我。我拼命跑,将书包也丢掉了。那时,我甚至觉得,扬州已不是中国人的地盘了。”
  
  朱福烓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就是从那时起被激发出来的,这令他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扬州历史怀揣着一颗景仰的心,以至于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和探寻。
  
  四年级时,外祖父仙逝,家中的经济支柱没了。朱福烓只得辍学。不久后,他进入广陵路大武成巷的一家私塾继续念书。这家私塾成为朱福烓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驿站。
  
  “先生叫付如璧,是个并不刻板教条的私塾老师。他让我对封建私塾的印象改观不少。我几乎是没念过私塾启蒙教材的,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等。因为念过几年教会学校,付先生认为我中文底子较好,便让我旁听高年级的《古文观止》。往往一篇文章分几次讲,每天讲一两个段落,次日背诵,背熟再接着讲。我对古文的兴趣也是从那时开始的。除了私塾课本外,我会找很多课外的文言文读物,这为现在研究古代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上付先生对我鼓励较多,甚至让我为他助教,给年纪更小的孩子上课,这样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水平和信心。私塾对我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的书法甚至也是从私塾时期开始习练的,启蒙老师也是付如璧先生。”
  
  短暂的私塾时光,等到大武成巷口站岗的日本宪兵换成国军后,便结束了。朱福烓转入地藏庵小学念四年级,直到毕业。
  
  “我受过的正规教育只有六年时间。尽管成人后,又上过江苏省群众艺术学校,但那只是短期培训,不能作数。”学历不高的朱福烓,却充分利用了一切可以看书学习的机会。当时位于古旗亭的扬州图书馆成了朱福烓每日必去的场所。
  
  孜孜不倦,名学者仍然是小学学历
  
  “解放前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扬州图书馆已经可以看到新文学作品。包括鲁迅、茅盾、巴金、冰心等人的作品都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我小学时看过最早的一部翻译作品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本书当时被指定为小学生课外读物,且要求一定是开明书店发行夏丐尊翻译的版本,至今印象深刻。所以,我接触文学的轨迹与旁人不同,是从新文学到古典文学,再到外国文学的。”
  
  “当时图书馆每天只能借一本还一本,我就每天下午去。那时苏联十月革命后的主要作品我全都读过。爱伦堡的《暴风雨》一百多万字,我不到一个星期就读完了。俄、法、德、美等国家的名著我也是一本不差地读了。巴尔扎克、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等文豪的作品我尤其热爱。”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朱福烓的文学修养日渐提升,为日后创作大量文学作品以及著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岁那年,也就是调入扬州农机厂(现扬州柴油机厂)后的第二年,朱福烓开始正式进行文学创作,25岁那年他成为江苏省作协最年轻的会员之一。这年,朱福烓参加了江苏省第二次文代会。至今,五年一届的文代会,除文革,他连续参加了六届,且一直都是资深代表。
  
  从1978年开始,朱福烓被借用到市文化部门,接触了大量全国知名作家。他经常作为接待人员向国内外宾客介绍扬州的历史文化。渐渐地,他开始关注起扬州的文史。
  
  “我那时在扬州开过关于扬州历史文化的讲座。我考察和阅读了大量历史文献,并在此基础上编了本《扬州历史大事年表》。此后的讲学和著书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这个本子非常实用。直到今天,还被赵昌智先生借去作为参考。扬州是座文化积淀相当深厚的城市,不深入了解是不能品出其精华所在的。如果仅看一些普通的书籍,则更不得要领。必须研读大量史料和文献。这如同在大海中‘淘金’,费时费工,却乐在其中。”
  
  44岁时,朱福烓从扬州柴油机厂调入了扬州市文联,开始专职从事文化工作。在此期间,他对扬州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整理。先后出版了《扬州史话》、《扬州风物志》、《鉴真》、《扬州八怪传》等书籍,并于2002年获得了国家图书奖。
  
  从最初的诗歌散文创作,到后来的文学理论研究,再到文史研究,朱福烓在文化探索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地走了半个多世纪。直到成为一位名作家、名书法家、名学者,朱福烓的学历依然是小学。
  
  【书】
  
  他是扬州身价最高的书法家之一,却从未萌生过卖字念头
  
  2010年1月26日,一封来自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信寄到了朱福烓手中。这是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写来的感谢信。不久前扬州市政府将朱福烓的一幅书法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了洪大使。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是洪博培常对同事们讲的一句话:一同工作、一同进步、互相帮助。这份特殊的礼物让洪博培兴奋不已,他在感谢信中写道:Thank you for the beautiful calligraghy scroll.It is a lovely gift and will serve as a reminder of my trip to Jangsu.(译文:感谢您漂亮的书法卷轴,这件礼物将是我游历江苏的美好回忆。)落款处,洪博培署上了自己的英文名“Jon Meade Huntsman, Jr.”这个“中国通”用美国人的方式向朱福烓表达了深切的谢意。
  
  扬州人都知道“福烓”的书法值钱,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是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又曾担任过扬州书法家协会主席。他题写的“市民论谈”四个大字如今高悬在迎宾馆十号楼圆桌会议大厅的上方,字体端庄而潇洒。他书写的朱熹《春日诗》被列入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翰墨春秋——全国百位老书法家作品展,并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
  
  扬州政府级别的高规格对外交流活动中,若要赠送贵宾礼品时,很多时候都会想到“福烓”的书法。星云大师生日时,朱福烓题写的“无量寿”三字,成为扬州市政府馈赠星云大师的生日贺礼,赢得了大师的称赞。
  
  按照行情,“福烓”的字至少在每平方尺千元以上。一幅四尺宣纸的价格就已超过八千。但他总会“自贬身价”,常常不按此标准收费,甚至很多时候并不收钱,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并不靠卖字为生。”
  
  (下转B5版)
  
  (上接B4版)
  
  事实上,朱福烓相当一部分墨宝都是被别人免费索走的。
  
  “很多时候,都是朋友们来要,比如孩子上学要给老师送礼等等。我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因此都会尽量满足。有时甚至是朋友的朋友推介而来,我也都给写了,从不收取分文。
  
  朱福烓写的是行书,字体飘逸俊雅,气势非凡,自成一派,颇有大家风范。
  
  “我写书法与私塾当年开设习字课有关。我是在付如璧先生指导下临帖的。最早从楷体开始练起,当年真下了不少死功夫。最后甚至可以摹得一笔不差,且一气呵成。现在,自然不会再写楷体,这种字体用电脑键盘敲敲就可以打出来,效率高又规范得很。我写行书,走的是传统王派的路子,不草率,讲求流畅。我一直认为写字不仅仅是为了好看,那只能叫美术字。写字是要用心与笔墨宣纸交流。”
  
  他不拘泥于古人,但提倡创新而不失本
  
  朱福烓极反对一些书法家写怪字的倾向。
  
  “一度曾以写怪字为时尚。但这种字是没有生命力的,经不起推敲。秉持传统并不意味着放弃创新,我也不主张拘泥于古人,我常常对写书法的年轻人说,要‘继承而不守旧,创新而不失本’。”
  
  一个文学出身,曾将书法当成玩票的人,竟成为扬州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书法家之一,且连续当了18年扬州书法家协会主席。在朱福烓看来,这其中除了坚持不懈的练习,更多的要靠悟性。
  
  “很多人写了一辈子都没写出来,就差那么一点点,因为缺乏对书法的悟性。其实,习字到了一定程度,看比写更重要。在看帖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在慢慢被潜移默化。”
  
  朱福烓随手拿出一幅近期写就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篇由行楷写成,笔迹潇洒,每个字都经得起仔细揣摩推敲。“字越少越易写,因为不存在通篇结构的问题。而长篇作品,只要一两个字写坏,便会毁掉整幅作品。因为好久不习字了,也算为了检验自己,才写了这幅四尺的《春江花月夜》全文,还算满意。写大幅的作品,就像在花园里种竹子。如果工工整整地栽下去,必定缺乏自然的美感。不如随手撒把黄豆,按豆子的分布栽种,这样才会有自然天成的美。”
  
  六十岁后的朱福烓再不每天习字,只是每日品帖,至今已十余载。
  
  “字已定型,再练不过如此。”
  
  【诗】
  
  即便在文革时,他的诗作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年轻时的福烓是个诗人,尽管他当时的身份只是扬州农机厂的一名车工。
  
  “小学时,不讲诗,只讲文。我最早看到的一首古体诗是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后的一首律诗,觉得颇有味道,便到书店四处寻找。当时有本书叫《千家诗》,价格为两毛钱。为买这本书,我把每天买早饭的四分钱省下来,连续五天没吃早饭,终于得到。它算是我诗歌的启蒙读物了。”
  
  1956年2月,19岁的朱福烓进入农机厂上班,当时扬州的企业正在搞公私合营,极缺人手。所以,从没有机工经验的朱福烓一报名就被录用了。
  
  “在厂里,我算是有文化的。所以,办墙报、黑板报都是我来。我常常借助这样的阵地来创作以工厂生活为题材的新体诗。”
  
  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
  
  一个姑娘老看着我。
  
  “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
  
  姑娘微笑着点点头,
  
  脸上露出了红云朵朵,
  
  然后悄悄地对我说:
  
  “对了,那是在文化宫的门口,
  
  那里有块光荣榜,
  
  在你的照片旁边就是我。”
  
  “在我工作的机床旁边有一扇窗,窗外有株白杨。当我工作疲惫的时候,我总会抬头看一看它,顿觉充满了力量。于是,我写了《在我机床的窗外》。”
  
  1958年的大跃进成为朱福烓创作热情最为高涨的时期。尽管人们的激情多来自政治性的煽动和鼓噪,但朱福烓对诗歌的创作却从没脱离语言的美感,在他作品中也从未出现过口号式的表达。
  
  高高举起,
  
  重重打下。
  
  一锤一锤,
  
  散彩喷霞。
  
  在力的节奏里,
  
  你看到——
  
  犁,不用人扶。
  
  在火的飞舞里,
  
  你看到——
  
  耙,不用牛拉!
  
  这是福烓写给锻工的一首诗。他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雨花》和《江苏文化报》等刊物都发表过大量诗歌作品。那时,政治运动频繁,他也曾以大炼钢铁为题材写了首《要以钢铁的城市为家乡命名》之类的政治诗歌。“如今回头再看,多少有些令人发笑。那个年代,除了激进的革命题材,反映情感的诗歌是不允许写的。还记得有位大学生写了句‘不给我爱情就请给我友谊’而被批判。所以,我只能拿个小本子,偷偷地写点情感诗,自己看看聊以消遣。”
  
  短暂相逢,又匆匆离别,
  
  也许从此再也不能相见。
  
  我不能抱怨命运的安排,
  
  美好的瞬间已给我永久的想念。
  
  近年已少写诗,但浪漫从未在他内心凋谢
  
  扬州广陵路上,当年有家中苏友好学会,里面常举办文学研讨会。朱福烓是常客,在那里他认识了扬州当时的“农民诗人”周以才。
  
  “扬州当时小有名气的‘农民诗人’和‘工人诗人’,就指我们俩。民间的创作智慧总是闪耀着朴素的光芒。他的作品后来结集出版了《黑桥颂》,我则是《绿杨短笛》。各自收录了80多首诗歌。多年后,甚至出过精装本。我们共同的观点就是,诗人的想象是不能完全以现实手法来表达的,这算是我们之间的共鸣。”
  
  时隔多年,朱福烓已鲜有诗作诞生。写诗的过往,早已成为“白袂飘飘的年代”。但诗人的浪漫却从未在朱福烓内心凋谢。
  
  1999年,一场车祸夺去了福烓爱人雅桂珠的生命。福烓作诗哀悼:
  
  柳湖路上柳青青,
  
  屡屡偕君作伴行。
  
  又见梢头新绽绿,
  
  缘溪弹泪唤君名。
  
  “她是我同厂的工友,直到我30岁才娶她过门。36岁得了女儿。一生有她相伴,为我洗衣做饭,凡事不用我操心。我时常拉她陪我逛书店,我知道她并不喜欢,却从没推却过。”
  
  
  2010年初,一场败血症引发了重症肺炎,令朱福烓几度在鬼门关前徘徊。
  
  他浑身插满管子,医生下了病危通知。
  
  “当时唯一想到的就是,或许今后再也拿不了笔了。”
  
  六个星期后,连医生也没想到,福烓竟然大病痊愈。那天,他兴冲冲地拿了张包东西的纸,在上面欣然写道:大病后试笔。出院后,他一口气为医生护士写了十几张字以示感谢。
  
  这场病,也让福烓对人生看得更加透彻。他提笔写道:
  
  打从何处来,
  
  还向何处去。
  
  挥袂淡一笑,
  
  轻风拂翠微。
  
  (本文来源:扬州晚报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