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柳亞子 Liu Yazi(現代中國)瀋尹默 Shen Yinmo(現代中國)海子 Hai Zi(現代中國)
洛夫 Lo Fu(現代中國)舒婷 Shu Ting(現代中國)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
席慕容 Ximurong(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食指 Si Zhi(現代中國)
劉半農 Liu Bannong(現代中國)北島 Bei Dao(現代中國)顧城 Gu Cheng(現代中國)
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戴望舒 Dai Wangshu(現代中國)多多 Duo Duo(現代中國)
昌耀 Chang Yao(現代中國)嚮明 Xiang Ming(現代中國)孤夜賞雨 Gu Yeshangyu(現代中國)
離離 Chi Chi(現代中國)陳忠坤 Chen Zhongkun(現代中國)熊焱 Xiong Yan(現代中國)
絶壁孤俠 Jue Biguxia(現代中國)迪拜 DiBai(現代中國)祁鴻升 Qi Hongsheng(現代中國)
杯中衝浪 Wang XuSheng(現代中國)魯緒剛 Lu XuGang(現代中國)餘刃 Yu Ren(現代中國)
白琳 Bai Lin(現代中國)太陽島 Tai Yangdao(現代中國)秋葉 Qiu She(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周夢蝶 Zhou Mengdie(現代中國)鄭愁予 Zheng Chouyu(現代中國)
蘭語凝嫣 Lan Yuningyan(現代中國)劉華明 Liu Huaming(現代中國)陸華軍 Liu Huajun(現代中國)
離開 Chi Kai(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林泠 Lin Ling(現代中國)
商禽 Shang Qin(現代中國)羅門 Luo Men(現代中國)西川 Xi Chuan(現代中國)
歐陽江河 Ouyang Jianghe(現代中國)翟永明 Di Yongming(現代中國)楊煉 Yang Lian(現代中國)
張錯 Zhang Cuo(現代中國)田間 Tian Jian(現代中國)阿壠 A Long(現代中國)
紀弦 Ji Xian(現代中國)灰娃 Hui Wa(現代中國)馬驊 Ma Hua(現代中國)
覃子豪 Qin Zihao(現代中國)林亨泰 Lin Hengtai(現代中國)蓉子 Rong Zi(現代中國)
瘂弦 Ya Xian(現代中國)楊喚 Yang Huan(現代中國)羊令野 Yang Lingye(現代中國)
林徽因 Lin Huiyin(現代中國)白萩 Bai Qiu(現代中國)管管 Guan Guan(現代中國)
宋強
現代中國  (1964年)
籍貫: 大連

雜錄 Miscellany《人民記憶50年》

閱讀宋強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宋强
  宋強,1964年生於大連,長於重慶,有一張恍若隔世的面容,有探究老年月生活細節的癖好。轟動海內外的《中國可以說不》一書的作者之一。1996年出版的《中國可以說不》,曾在海內外引起軒然大波,被視為90年代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升溫的見證。2009年,宋強再連同宋曉軍,王小東、黃紀蘇和劉仰,推出升級版的《中國不高興》,再度引起海外內的關註。如今觸電(現擔任紀錄片《電視往事》、《北京記憶》總撰稿人)、寫專欄、寫書。
  個人觀點
  作為一本引起各方爭議的政論作品,《中國可以說不》的“升級版”《中國不高興》迅速熱銷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而此書的兩位作者宋強和黃紀蘇在接受專訪時,從另一個維度解讀了這本已經被標簽化的書,在他們看來,《中國不高興》是給中國知識分子看的,以用來“鞭策他們,刺激他們,喚醒他們”。
  宋強表示,那麽多年了,大傢都沒什麽進步,國事變化不大,思想界變化也不大,而且駡我們的人永遠就是這些人,用的手段還是那一套。那些駡我們的知識分子開口閉口就是自由民主,其實這些東西根本就沒有必要和國傢利益對立起來。1996年那樣的大氣候下, 《中國可以說不》的出現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事態,他後來也講了,“對抗也是積極的。”
  他認為,中國從來就沒有西方概念中的民族主義,中國的“民族主義”都是應激性的,中國年輕人的民族主義情緒不都是這樣嗎?所以他更傾嚮於用“新愛國主義”這個詞來界定中國民間的這種反抗情緒,是民衆立場的愛國主義。很多常識大傢已經不認同了,衹是把常識恢復一下而已。比如國際關係,就是利益,但許多人把我們弄得一頭霧水,連這個簡單東西都忘記了。他說需要提醒一下大傢。要打倒拳王,也要打碎拳壇,這纔是抱負。要改造世界體係和註定要被淘汰的現有國際政治經濟格局。
  中國可以說不
  《中國不高興》是兩會期間出版的一本書,據說目前正在中國大陸各地熱賣之中。該書的副標題是“大時
  中國可以說不
  代、大目標以及我們的內憂外患”,同時書的封面上,印着“為國直言,替天行道”“以及“抽絲剝繭驅妖娥,敢為今世開太平”等,可以說是非常引人矚目的字句。
  有人說這本書是90年代中期,《中國可以說不》一書是新世紀的續集,因為5名作者之一的宋強,就是當年《中國可以說不》一書的幾名作者之一。我們先看一個短片。
  宋強與多名作者在1996年出版的《中國可以說不》,曾在海內外引起軒然大波,被視為90年代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升溫的見證。如今宋強再連同宋曉軍,王小東、黃紀蘇和劉仰,推出升級版的《中國不高興》,在兩會期間出版,再度引起海外內的關註。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中國為什麽不高興、中國的主張和放下小菩薩,塑偉大之目標。書中嚴厲批評西方國傢的圍堵政策,主張中國要推行強硬外交,持劍經商,做超級大國,呼喚英雄集團。
  這些重磅觀點,在兩岸三地思想界造成很大震撼,也引起很多爭議。這本書,副標題叫“大時代、大目標以及我們的內憂外患”。書的名字是《中國不高興》,不高興是一個通俗、易懂的表達方法。
  然後它是有一個象徵性的意味,我們通俗的,把這個書做一個通俗的解讀。不高興,有對內的不高興和對外的不高興。對內的不高興,在書裏面已經傳達了。
  宋強:對外的不高興,大傢知道,這幾年,特別是去年的國際局勢,以及經濟局勢,促使中國到了這麽一個臨界點,什麽樣的一個臨界點?就是我們改革開放中後期形成的,一個外嚮型經濟的模式,走嚮一個比較強大的主權經濟體,這樣一個過程中,用一句大俗話說,中國似乎沒有辦法像以前這樣混下去了。
  宋強:兩種選擇,要不就是李登輝說的,分成7個國傢,可能對大傢來說,是太平無事。還有一種選擇,就是書裏主張的,中國要建立大目標,要成為一流大國,民族集團。
  宋強:關於這個民族主義,這種定位和投射,我們一直是有所保留的。不過呢,我想就像王小東說的一句話一樣,好像沒有別的帽子可以戴在這個頭上,我們就姑且認之。
  宋強:我還說的第二點,就是當人們探討民族主義的積極價值和負面價值的時候,可能他們通常是想重點說出它的負面的意義。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呢,可能需要做一定的釐清。
  部分作品
  《中國可以說不》(宋強 / 喬邊 等 / 1996年 /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中國不高興
  《中國還是能說不》(宋強 / 1900-01-01 / 中國文聯出版社)
  《全球陰影下的中國之路》(房寧 / 王小東 / 宋強 / 1999-11-1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四代人的精神—現代中國人的救世情懷》(宋強 / 等 / 1997-06 / 甘肅文化出版社)
  《中國不高興》(宋曉軍 / 王小東 / 黃紀蘇 / 宋強 / 劉仰 / 2009-03-12 / 江蘇人民出版社 )等。
  人物專訪
  《中國不高興》儼然就是一塊巨大的板磚,砸嚮了很多中國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犀利的言辭,鮮明的觀點,這本書讓很多人高興,也讓很多人不高興。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這本書賣得很火。記者連綫了這本書的作者之一宋強。
  煽動民族情緒的“偽作”?
  《中國不高興》在瀋陽新華書店上架一個星期賣出了100多本。這本寫得酣暢淋漓的書讓很多人看得熱血沸騰。“中國為什麽不高興”“中國的主張”,通篇大白話,直言內政外交。可以說,這本書在全世界都引發了轟動。西方媒體說這是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標志。國內很多人認為這本書衹是在煽動民族情緒,沒有內涵,不理性。
  記者:為什麽要出這本書?
  宋強:2008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我們覺得應該有一本書說說這些事。我們五個人當時在北京尚莊水庫邊一個小農傢院裏,展開激烈的討論。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黃紀蘇慢悠悠的,劉仰文縐縐的,宋曉軍很幽默,王曉東很純真,很理想主義。 我們每天都會聊6個小時左右。後來,這些聊天就被整理成稿子了。
  記者:為什麽要用這樣的方式出書?
  宋強:很多人都覺得我們這樣出書就是忽悠人,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這是最科學的出書方式。這是很鮮活的東西,比那些死氣沉沉的大道理更鮮活。
  記者:很多人覺得這本書言辭太尖銳。
  宋強:人們覺得這本書是在煽動民族情緒。但是我覺得,我是站在一個理智的位置。我們現在確實面臨利弊兩個方面,我們應該感謝這場金融危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東西。我們沒有煽動,衹是在訴說。
  為“圈錢”而設計的“陷阱”?
  書出一周,加印20萬册,有人說這是一次成功的炒作。說白了也就是在變着法子掏那些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憤青”和“憤老”們的錢包。一時間,網上議論紛紛。大傢覺得這本書大部分內容都在嘩衆取寵,得出結果為“圈錢”。
  記者:當時有想過書會賣得這樣好嗎?
  宋強:有,我們覺得這樣的觀點一定會引起人們共鳴。即使有爭議,但是現在已經賣了37萬册了,說明我們的觀點還是能引起很多共鳴。
  中國不高興
  記者:有人說你們在炒作,為錢。
  宋強:我們都是公衆人物有自己的事業,這樣做衹是因為有一些話想說。五個人分一本書的錢,沒有這樣賺錢的。
  記者:你稱這次出書是一次“必要的勇敢”。
  宋強: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的聲音,現在已經不是“2億褲子換飛機”的時代了,我們需要一些勇敢的言論。
  衹為刺激知識分子
  《中國不高興》裏批判了很多社會精英人物,“錢鐘書是輕薄浮躁文化氛圍裏誕生的‘泰鬥’;王朔熱是民族精神下行期的典型癥候……”諸如這樣的字眼比比皆是。輿論認為,這本書是對中國知識分子的一次“鞭策”。
  記者:這本書專門針對知識分子嗎?
  宋強:有一點,中國的讀書人思想格局很局限,大多為了批評而批評,為了泄憤而泄憤。一個國傢的政治精英都是從知識分子中誕生的,他們很重要。我們希望很多人能放下身段,也做大白話。
  記者:為啥叫《中國不高興》?
  宋強:當初討論的時候,擔任討論主持人的是張小波。他總是安靜地坐在一旁聽我們討論,每當討論完一件新近發生的大事情,他就會搖搖頭,頗為感慨地說:“這事兒,真讓人不高興。”感慨的次數多了,他一拍腦門:“有那麽多讓人不高興的事情,這本書就叫《中國不高興》!”
  記者:那你覺得這本書的作用是什麽?
  宋強:把觀點擺出來,因為我覺得我說的這些東西每個人心裏都明白,衹是不說。我需要說明的是世界還有黑暗的一面,但是進步人類正在着手解决它,讓我們參與其中。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