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人物列錶
白居易 Bai Juyi(唐代)劉禹錫 Liu Yuxi(唐代)張志和 Zhang Zhihe(唐代)
李白 Li Bai(唐代)溫庭筠 Wen Tingyun(唐代)王維 Wang Wei(唐代)
王昌齡 Wang Changling(唐代)李商隱 Li Shangyin(唐代)竇鞏 Dou Gong(唐代)
杜甫 Du Fu(唐代)韓愈 Han Yu(唐代)王勃 Wang Bo(唐代)
韋承慶 Wei Chengqing(唐代)盧綸 Lu Lun(唐代)皇甫鬆 Huangfu Song(唐代)
無名氏(唐) Wumingshi(唐代)虞世南 Yu Shina(唐代)王績 Wang Ji(唐代)
王梵志 Wang Fanzhi(唐代)寒山 Han Shan(唐代)盧照鄰 Lu ZhaoLin(唐代)
駱賓王 Luo Binwang(唐代)杜審言 Du Shenyan(唐代)蘇味道 Su Weidao(唐代)
楊炯 Yang Jiong(唐代)劉希夷 Liu Xiyi(唐代)宋之問 Song Zhiwen(唐代)
瀋佺期 Shen Quanqi(唐代)郭震 Guo Zhen(唐代)陳子昂 Chen Ziang(唐代)
賀知章 He Zhizhang(唐代)顧況 Gu Kuang(唐代)段成式 Duan Chengshi(唐代)
鄭符 Zheng Fu(唐代)李端 Li Duan(唐代)劉采春 Liu Caichun(唐代)
張若虛 Zhang Rexu(唐代)張九齡 Zhang Jiuling(唐代)韋莊 Wei Zhuang(唐代)
王之渙 Wang Zhihuan(唐代)孟浩然 Meng Haoran(唐代)李頎 Li Qi(唐代)
祖詠 Zu Yong(唐代)韋應物 Wei Yingwu(唐代)岑參 Cen Shen(唐代)
崔護 Cui Hu(唐代)韓翎 Han Hong(唐代)劉方平 Liu Fangping(唐代)
綦毋潛 Qiwu Qian(唐代)王翰 Wang Han(唐代)元結 Yuan Jie(唐代)
柳宗元 Liu Zongyuan(唐代)孟郊 Meng Jiao(唐代)高適 Gao Shi(唐代)
李賀 Li He(唐代)李隆基 Li LongJi(唐代)王灣 Wang Wan(唐代)
常建 Chang Jian(唐代)劉長卿 Liu Changqing(唐代)錢起 Qian Qi(唐代)
陸羽
唐代  (733年804年)

飲料 beverage《茶經》
《茶經註》

閱讀陸羽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苎翁、東岡子,或云自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浙江湖州苕溪,撰《茶經》三捲,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全唐文》有《陸羽自傳》。
  
  據《新唐書》記載: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復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諸水濱,畜之。既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乃以陸為氏,名而字之。
  幼時,其師教以旁行書,答曰:“終鮮兄弟,而絶後嗣,得為孝乎?”師怒,使執糞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潛以竹畫牛背為字。得張衡《南都賦》,不能讀,危坐效群兒囁嚅若成誦狀,師拘之,令剃草莽。當其記文字,懵懵若有遺,過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嘆曰:“歲月往矣,奈何不知書!”嗚咽不自勝,因亡去,匿為優人,作詼諧數千言。天寶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師,太守李齊物見,異之,授以書,遂廬火門山。貌侻陋,口吃而辯。聞人善,若在己,見有過者,規切至忤人。朋友燕處,意有所行輒去,人疑其多嗔。與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隱苕溪,自稱桑苎翁,闔門著書。或獨行野中,誦詩擊木,裴回不得意,或慟哭而歸,故時謂今接輿也。久之,詔拜羽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職。貞元末,卒。
  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論復廣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臨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執器前,季卿為再舉杯。至江南,又有薦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為禮,羽愧之,更著《毀茶論》。其後尚茶成風,時回紇入朝,始驅馬市茶。
  
  關於陸羽棄佛從文還有另一種說法: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衝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衝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生平】
  據《新唐書》和《唐才子傳》記載,陸羽因其相貌醜陋而成為棄兒,被遺棄於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那時的陸羽纔3歲,不知其父母是何許人,後被竟陵竜蓋寺住持僧智積禪師在當地西湖之濱拾得。在湖北天門縣西門外西湖之濱被當地竜蓋寺和尚積公禪師收養。《陸文學自傳》是陸羽於二十九歲時為自己寫的小傳,可信度較高。他在自傳中寫道:“字鴻漸,不知何許人,有仲宣、孟陽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積公以《易經》自筮,為孩子取名,占得“漸”卦,卦辭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於是按卦詞給他定姓為“陸”,取名為“羽”,以“鴻漸”為字;或有另一種說法,陸羽姓名的取得也頗有意識,據說陸羽年長後以《易》自況,占得《漸》卦,卦辭雲:“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其意為鴻雁飛於天上,四方皆是通途,兩羽翩翩而動,動作隊伍整齊有序,可供效法,為吉兆。按此卦義,當時還沒有姓名的陸羽自定姓為“陸”,取名“羽”,又以“鴻漸”為字。這仿佛諭示着:本為凡賤,實為天驕;來自父母,竟如天降。陸羽在黃捲青燈、鐘聲梵音中學文識字,習誦佛經,還學會煮茶等事務。雖處佛門淨土,日聞梵音,但陸羽並不願皈依佛法,削發為僧。
  
  九歲時,有一次智積禪師要他抄經念佛,陸羽卻問:“釋氏弟子,生無兄弟,死無後嗣。儒傢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傢人能稱有孝嗎?”並公然稱:“羽將授孔聖之文。”住持聞言,頗為惱怒,就用繁重的“賤務”懲罰他,迫他悔悟回頭。陸羽被派去“掃寺地,結僧厠,踐泥污墻,負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陸羽並不因此氣餒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強烈。他無紙學字,以竹劃牛背為書,偶得張衡《南都賦》,雖並不識其字,卻危坐展捲,念念有詞。積公知道後,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曠,又把他禁閉寺中,令芟剪卉莽,還派年長者管束。
  
  眨眼三年,陸羽12歲,覺得寺中日月難渡。乘人不備,逃出竜蓋寺,到了一個戲班子裏學演戲,作了優伶。他雖其貌不揚,又有些口吃,但卻幽默機智,演醜角極為成功,後來還編寫了三捲笑話書{謔談)。
  
  俗話說,吉人自有天相,陸羽亦不例外。唐天寶五年,竟陵太守李齊物在一次州人聚飲中,看到了陸羽出衆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才華和抱負,當即贈以詩書,並修書推薦他到隱居於火門山的夫子那裏學習。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禮部郎中崔國輔貶為竟陵司馬。是年,陸羽揖別夫子下山。崔與羽相識,兩人常一起出遊,品茶鑒水,談詩論文。天寶十五年陸羽為考察茶事,出遊巴山峽川。行前,崔國輔以白驢、烏犁牛及文槐書函相贈。一路之上,他逢山駐馬採茶,遇泉下鞍晶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訪,筆不暇錄,錦囊滿獲。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陸羽來到升州(今江蘇南京),寄居棲霞寺,鑽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陽。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陸羽從棲霞山麓來到苕溪(今浙江吳興),隱居山間,閩門著述{茶經)。期間常身披紗巾短褐,腳着蘑鞋,獨行野中,深入農傢,採茶覓泉,評茶品水,或誦經吟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遲疑徘徊,每每至日黑興盡,方號泣而歸,時人稱謂今之“楚狂接輿’。
  
  唐代宗曾詔拜羽為太子文學,又徒太常寺大祝,但都未就職。
  
  【品質】
   陸羽一生鄙夷權貴,不重財富,酷愛自然,堅持正義。(全唐詩)載有陸羽的一首歌,正體現了他的品質:
  不羨黃金罍,
  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
  不羨暮入臺;
  惟羨西江水,
  曾嚮金陵城下來。——《全唐詩第308007首〖歌〗》
  
  (附記陸羽另一首詩:
  月色寒潮入剡溪,
  青猿叫斷緑林西。
  昔人已逐東流去,
  空見年年江草齊。——《全唐詩第308008首〖會稽東小山〗》)
  
  【陸羽的《茶經》】
  陸羽的《茶經》,是唐代和唐以前有關茶葉的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係統總結;是陸羽躬身實踐,篤行不倦,取得茶葉生産和製作的第一手資料,又遍稽群書,廣采博收茶傢采製經驗的結晶。{茶經)一問世,即為歷代人所寶愛,盛贊他為茶業的開創之功。
  
  陸羽除在《茶經》中全面敘述茶區分佈和對茶葉晶質高下的評價外,有許多名茶首先為他所發現。如浙江長城(今長興縣)的顧渚紫筍茶,經陸羽評為上品,後列為貢茶;義興郡(令江蘇宜興)的陽羨茶,則是陸羽直接推舉入貢的。(義興縣重修茶捨記)載:“御史大夫李犧範實典是邦,山俗有獻佳茗者.會客嘗之,野人陸羽以為芬香甘辣,冠於他境,可以薦於上。棲筠從之,始進萬兩,此其濫觴也。”
  
  【傳說】
  不少典籍中還記載了陸羽晶茶鑒水的神奇傳說。唐張又新在(煎茶水記)中記述了陸羽這樣一件事: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今江蘇揚州),逢陸處士鴻漸。李素熟陸名,有傾蓋之懂,因之趕郡,泊揚子驛。將食,李曰:·陸君善於茶,蓋天下聞名矣,況揚於南零水又殊絶,今者二妙,千載一遇,何曠之乎!’命軍士謹信者,執瓶操舟,深詣南零。陸利器以俟之。低水至,陸以杓揚其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者,似臨岸之水。’使曰:,榮槽舟深入,見者纍百,敢虛紿乎。’陸不言,既而傾諸盆,至半,陸遭止之,又以杓揚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駭伏罪曰:‘某自南零齊至岸,舟蕩覆半,懼其渺,揭岸水增之,處士之鑒,神鑒也,其敢隱焉。’李與賓從數十人皆大駭愕。李因問陸,既如是,所歷經處之水,優劣精可判矣。陸曰:楚水第一,晉水最下。’李因命筆,口授而次第之。”(新唐書·列傳)的(陸羽傳)中,也記有此事,但在說到李季卿召見陸羽時,“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為禮,羽愧之,更著{毀茶論)”。
  
  陸羽逝世,後人尊其為“茶神”,肇始於晚唐。唐時曾任過衙州刺史的趙磷,其外祖與陸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話錄)裏說,陸羽·性嗜茶,始創煎茶法。至今露茶之傢.陶為其像,置於煬器之間,雲宜茶足利。’唐李肇撰{國史補)也說到,陸羽·茶術尤著,鞏縣陶者,多為瓷偶人,號陸鴻漸,買數十茶器,得一鴻漸。市人沽茗不利,輒灌註之。”
  
  在中國茶文化史上,陸羽所創造的一套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
  
  在我國封建社會裏,研究經學墳典被視為士人正途。像茶學、茶藝這類學問,衹是被認為難入正統的“雜學”。陸羽與其他士人一樣,對於傳統的中國儒傢學說十分熟悉並悉心鑽研,深有造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傢學說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學術原理溶於茶這種物質生活之中,從而創造了茶文化。
  
  【中國陸羽茶文化旅遊節】
  長興顧渚山是唐朝茶聖陸羽置茶園,撰寫《茶經》的主要場所。曾建有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貢茶院,出産的紫筍茶、金沙泉被列為唐代貢品。顧渚山也是中國茶文化的發祥地。
  節慶主要內容有:廣場文藝、祭陸羽、無我茶會、茶文化研討、尋覓茶聖蹤跡、攝影書法比賽、招商會等。
  活動時間:每年四月份。
  
  【陸羽的主要成就】
  當然是他在茶學或茶業方面對我國和世界文化所作出的偉大貢獻。這一點,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也一直是後人對陸羽研究、介紹的主要方面。由於大傢對陸羽這些方面的貢獻並不陌生,因此,本文所討論的主要是講他茶學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學術成就。
  
  陸羽之被尊為“茶聖”或我們現在所說的茶葉專傢,基本上是他逝世以後的事情。在他生前,他雖然以嗜茶、精茶和《茶經》一書就名播社會或已有“茶仙”的戲稱,但在時人中,他還不是以茶人而是以文人出現和受到推崇的。這是因為其時茶葉雖在《茶經》問世以後已形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但時屬初創,其影響和地位,無法和古老的文學相比。其次,《茶經》書,是撰於陸羽在文壇上已嶄露頭角之後,即陸羽在茶學上的造詣,是在他成為著名的文人達士以後纔顯露出來的,是第二位的成就。
  
  《茶經》的成書年代,現在的說法很多,筆者是從萬國鼎撰於公元“758年左右”①說。而陸羽通儒碩學,步登文壇,是在天寶五年至十一年(746-752)間的事情。陸羽是由李齊物推入士途的。天寶五年李齊物貶官竟陵時,陸羽還身在伶界,被李齊物發現後,纔棄伶到“火門山夫子墅”讀書。但至十一年崔國輔謫任竟陵司馬時,陸羽便學成名遂,文冠一邑了。據記載,崔國輔到竟陵以後,與陸羽“遊處凡三年”,“謔笑永日”,並把他們唱和的詩還匯刊成集。如果在這時陸羽還未成名,崔國輔是不會與之交遊的。因為崔國輔在當時是以才學名冠全朝的。據記載,在他貶竟陵前一年,杜甫獻《三大禮賦》,唐玄宗奇其纔,詔試文章,命崔國輔,於休烈為試文之官。由此可以看出,要是崔國輔的學問在臣僚中不出衆,也不會選他做杜甫的考官。另外,崔國輔以詩詞尤其是以古詩見長。《河嶽英靈集》載:崔國輔的詩“婉孌清楚,深宜諷詠,樂府短章,古人不及也。”①陸羽與崔國輔遊處三年,不但名聲由崔而更加顯要,同時,也從崔國輔身上,當然進一步學到不少學問,關於陸羽在崔國輔貶竟陵前即已成名的事實,這從李齊物回京復東宮以後,薦舉詔封陸羽為“太子文學”這點,也可得到某種印證。事實是陸羽不但在撰寫《茶經》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經》風譽全國以後,以至在陸羽的後期或晚年,他還是以文人稱著於世的。如權德輿所記,他從信州(今江西上饒)移居洪州(今南昌)時,“凡所至之邦,必千騎郊勞,五漿先辣;後來由南昌赴湖南時,“不憚徵路遙,定緣賓禮重。新知折柳贈,舊侶乘籃送”②。所到一處,每離一地,都得到群衆和友朋的隆重迎送。社會上所以對陸羽有這樣禮遇,如權德輿所說,不是因為他茶學上的貢獻,而是他“詞藝卓異,為當時聞人”③,還是因為他在文學上的地位。所以,從上面的種種情況來看,陸羽在生前和死後,似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形象。如果說他死後,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為《茶經》所掩 ”,成為茶葉的一個偶象的話,那麽,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學方面的成就,是為文學所掩,他是以“詞藝卓異”聞人的。
  
    陸羽生前和高僧名士為友,在文壇上是活躍和有地位的.但可能他受當時社會上某些名士“不名一行,不滯一方”的思想影響,他對文學和對茶葉的態度也一樣,喜好但不偏一。所以,反映在學問上,他不囿於一業,而是涉獵很廣,博學多能。
  
  過去筆者根據陸羽一生的活動和著述,曾提出陸羽不但是一位茶葉專傢,他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詩人、音韻和小學專傢、書法傢、演員、劇作傢、史學家、傳記作傢、旅遊和地理學家①。
  
  如果我們籠統稱陸羽是一位歷史學家,除去他編著過《江表四姓譜》、《南北人物志》、《吳興歷官志》和《吳興刺史記》等一些史學著作外,他還是一位考古或文物鑒賞傢。據皎然在《蘭亭石橋柱贊》的序文中稱,大歷八年(773)春天,盧幼平奉詔祭會稽山,邀陸羽等同往山陰(今浙江紹興),發現古臥石一塊,經陸羽鑒定,係“晉永和中蘭亭廢橋柱”。為什麽請陸羽鑒定,陸羽為什麽有這麽多知識?皎然說得很清楚:“生(陸羽)好古者,與吾同志。”①再如我們稱陸羽是一位地理學家,細分,他還可以說是一位研究山水和編寫地方志專傢。如獨孤及刺常州時,無錫縣令為整修惠山名勝,“有客竟陵羽,多識名山大川”,②還特意請了陸羽當“顧問”。說明陸羽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對地理尤其是對山水是有研究的。陸羽在流寓浙西期間,為湖州、無錫、蘇州和杭州,曾編寫了《吳興記》、《吳興圖經》、《慧山記》、《虎丘山記》、《靈隱天竺二寺記》、《武林山記》等多種地志和山志,說明他對方志的學問也是很感興趣和極有研究的。
  
  茶經
  三捲(浙江鮑士恭傢藏本)
  
  唐陸羽撰。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桑苎翁,復州竟陵人。上元初,隱於苕溪。徵拜太子文學,又徙太常寺太祝,並不就職。貞元初卒。事跡具《唐書·隱逸傳》。稱羽嗜茶,著經三篇。《藝文志》載之小說傢,作三捲,與今本同。陳師道《後山集》有《茶經》序曰:陸羽《茶經》,《傢書》一捲,畢氏、王氏書三捲,張氏書四捲,內、外書十有一捲,其文繁簡不同。王、畢氏書繁雜,意其舊本。張書簡明,與傢書合,而多脫誤。傢書近古,可考正。曰七之事以下,其文乃合三書以成之,錄為二篇,藏於傢。此本三捲,其王氏、畢氏之書歟?抑《後山集》傳寫多訛,誤三篇為二篇也。其書分十類,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其曰具者,皆采製之用;其曰器者,皆煎飲之用,故二者異部。其曰圖者,乃謂統上九類,寫以絹素張之,非別有圖。其類十,其文實九也。言茶者莫精於羽,其文亦樸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書,如司馬相如凡將篇一條三十八字,為他書所無,亦旁資考辨之一端矣。--- 出《四庫總目提要》
  
  【陸羽故裏】
  “古亭屹立官池邊,千秋光輝耀楚天。明月有情西江美,依稀陸子笑九泉。”這是清朝人寫的一首懷念陸羽的詩。
  陸羽,出生於天門,生活在唐朝時期,他撰寫的《茶經》,對有關茶樹的産地、形態、生長環境以及採茶、製茶、飲茶的工具和方法等進行了全面的總結,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成書後,對我國茶文化的發展影響極大,陸羽被後世尊稱為“茶神”、“茶聖”、“茶博士”。
  天門至今還有不少與陸羽有關的遺跡。相傳,陸羽出生不久就被遺棄,被一群大雁所庇護,後來被一位名叫智積的和尚收養。智積喜歡喝茶,陸羽經常為他煮茶。經過長期的煮茶、品茶實踐,陸羽終於煮出了好茶,以至於非陸羽所煮茶智積不喝。現天門市保存有一座“古雁橋”,傳說是當年大雁庇護陸羽的地方。鎮北門有一座 “三眼井”,曾是陸羽煮茶取水處。井臺旁邊有一塊後人立的石碑“唐處士陸鴻漸小像碑”,碑上刻着陸羽坐着品茶的情景,頗有韻味。陸羽亭建於清朝,後毀於兵燹。解放後重建為雙層木質結構,呈六角形,精巧典雅。置身其間,撫亭浥泉,品茗飲茶,十分令人流連陶醉。位於競陵西湖之濱的陸羽紀念館,包括陸羽故居、紀念陸羽的古跡、陸羽茶事活動等建築群,遊覽該館,可以獲得陸羽事跡和傳說的許多信息。
  
  補充資料:
  前幾天讀《雲仙雜記》,書中記載了關於茶聖陸羽的一件事情。陸羽是唐朝人,嗜茶如命。寫了《茶經》三捲,被後世稱為茶聖。這件事是這樣的,陸羽得到了一點好茶,命他的僕人為他燒茶。這個僕人還是個孩子,在燒茶的過程中,就睡着了。結果茶焦了。陸羽很生氣,命人將那個小僕人綁起來,扔進火中燒死了。
  當我讀完這個故事時,很是驚訝。陸羽的人格魅力頓然在我心中全無。我不敢想象,這位茶方面的專傢竟然是這樣的殘暴。也許是他的嗜好影響了他的情緒。於是,我想到幾個人物,宋徽宗、南唐後主李煜、明天啓皇帝等。宋徽宗愛好書畫,南唐後主李煜愛好詩詞,明天啓皇帝愛好木製工藝。他們都可以說是藝術傢。但是嗜好卻讓他們迷失了方向,最終的命運是國破傢亡。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首先的條件是感興趣。但是嗜好一但控製不住,那就會顧此失彼。給後世子孫留下一個缺憾的人生。最終將會影響到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
  陸羽(733年~804年),外號茶仙或茶聖。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 陸羽,字鴻漸,又號「茶山御史」。
  《新唐書·陸羽傳》記:「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
  陸羽遍嘗中國各地的名茶,並著有《茶經》述說。他的著作成為日後世人研究茶藝的經典。今時今日不少人都愛用「陸羽」來作茶藝或茶類産品的名稱。
  
  陸羽(783年--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苎翁、東岡子,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做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祀為「茶神」。
  他工於詩文,但傳世不多。 陸羽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原是個被遺棄的孤兒,他三歲的時候,被竟陵竜蓋寺主持僧智積禪師在當地西湖之濱拾得。後取得陸羽一名。在竜蓋寺,他不但學得了識字,還學會了烹茶事務。儘管如此,陸羽不願皈依佛法,削發為僧。
  十二歲時,他乘人不備逃出竜蓋寺,到了一個戲班子裏學演戲。他雖其貌不揚,又有些口吃,但卻幽默機智,演醜角很成功,後來還編寫了三捲笑話書《謔談》。唐天寶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齊物在一次州人聚飲中,看到了陸羽出衆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才能和抱負,當即贈與詩書,並修書推薦他到隱居於火門山的夫子那裏學習。後與一好友(崔國輔)常一起出遊,品茶鑒水,談詩論文。唐肅宗乾元年(公元758年)陸羽來到升洲(今南京)鑽研茶事。唐上元年(公元760年)隱居山間,闔門著述《茶經》。
  陸羽一生鄙夷權貴,不重財富,熱愛自然,堅持正義。《全唐詩》中載有陸羽一首詩,正體現了它的品格。 不羨黃金磊, 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 曾嚮竟凌城下來。陸羽的《茶經》,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關茶業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係統總結。《茶經》一問世,即為歷代人所寶愛,盛贊他為茶業的開創之功。宋代陳師道為《茶經》做序道:"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於茶者也!" 陸於逝世後,後人尊其為"茶神",肇始於晚唐。
  
  陸羽與信陽毛尖
  
  陸羽下榻紫陽洞,被這裏的山光水色,泉甘茶香所迷戀,一住就是數年。他平日與崇佛寺、太陽廟、觀音洞等院大師為友,互相唱酬。白天賞茶、採茶、晚間談詩品茶,探討茶事,著名立說,學識大進。他為了考察淮南茶區,復東出舒州、南下黃州,北上壽州,再回紫陽洞,寫出淮南茶初考草稿,其茶經八之出。淮南茶光州上,義陽、舒州次,壽州、黃州、蘄州下的簡明品定,既依次。
  陸羽走後,山民為了紀念他對淮南茶的貢獻,在紫陽洞中,也增設了他的神位。定清明節為敬茶神節。民俗至今保留有:“清明采新茶,試新火”的雅事。
  淮南茶光州上,義陽、舒州次
  光州 現在信陽市光山縣古稱 古時包括 信陽 固始 光山 商城等地區
  光州茶 也就是現在的信陽毛尖茶
  賽山玉蓮則是信陽毛尖中極品之一,出自光山縣涼亭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