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人物列錶
樊綽 Fan Chao(唐代)段公路 Duan Gonglu(唐代)陸廣微 Liu Anwei(唐代)
李衝昭 Li Chongzhao(唐代)劉恂 Liu Xun(唐代)唐玄奘 Tang Xuanzang(唐代)
莫休符 Mo Xiufu(唐代)陸羽 Liu Yu(唐代)釋玄奘 Shi Xuanzang(唐代)
蘇廙 Su Yi(唐代)王敷 Wang Fu(唐代)
唐哀帝
唐代  (892年908年)
姓:
名:
網筆號: 昭宣光烈孝皇帝
廟號: 景宗
陵墓: 溫陵
開端終結
在位904年907年
天佑904年919年

  唐哀帝(892-908)李柷(chù)是唐昭宗第九子,漢族,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生於大內。初名李祚,乾寧四年(897)封輝王,是唐朝最後的一個皇帝,從小顛沛流離,在腥風血雨、惶惶不安中過日子。他是唐昭宗的第九個兒子。天佑元年,唐昭宗被朱溫(朱全忠)謀殺時,朱溫立13歲的輝王李柷為皇太子,當天又叫皇后命太子於柩前即位,是為唐哀帝。他即位的當天,宮中一派恐怖氣象,皇親國戚、宮女嬪妃和大臣們為唐昭宗的慘死悲傷,但沒有人敢哭出聲來。唐哀帝即位後,尊母親何皇后為皇太後。天佑二年二月初九日,唐哀帝纔登位半年。朱溫派樞密史蔣玄暉邀請唐哀帝的幾個兄弟德王李裕、棣王李羽、虔王李楔、瓊王李祥、沂王李湮、遂王李緯、景王李秘、祁王李祺、雅王李縝等,到洛苑九麯池赴宴。宴會當中,忽然進來一群兵士,手持粗繩利刃,將他們抓住,全部活活勒死,屍體投入九麯池。14歲的唐哀帝得知兄弟們被朱溫派人殺死後,也不敢放聲痛哭,衹在深夜裏暗暗抽泣。他衹有和母親何太後相依為命了。周圍全是朱溫派來監視他的人。不久,柳璨、張廷範也被朱溫殺死。 天佑四年春正月,朱溫逼迫唐哀帝下詔於二月行傳禪之禮。將帝位禪讓給朱溫,奉朱溫為帝。朱溫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朱溫封唐哀帝為濟陰王,遷居曹州。朱溫命人在他居住的四周圍上荊棘,第二年又派人將唐哀帝殺死。 謚號:昭宣光烈孝皇帝;安葬地:溫陵。
  
  生平
  哀帝當國,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他即位以後甚至都沒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號。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國近300年的基業註定要在他手裏倒塌了。
  哀帝在位期間,其實沒有下達過任何實際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義下達的製敕,其實都是按照朱全忠的意思辦理,所謂“時政出賊臣,哀帝不能製”。他名義上的上朝,也會以各種冠冕堂皇的藉口停罷。哀帝能夠做的,就是順乎朱全忠的意思,把朱的政治地位和威望一步步提升和加固。天佑二年(905)十月,敕成德軍改為武順軍,下轄的藁城縣改為藁平,信都為堯都,欒城為欒氏,阜城為漢阜,臨城為房子,這是為了避全忠祖父朱信、父親朱誠的名諱。朱全忠父、祖的名字要避諱,說明朱全忠已開始超越了臣下的身份。
  對哀帝有利的事情有這麽兩件,估計是出於他的本意或者是親信的主張,但是都沒有成功。一件事是天佑二年(905)九月以宮內出旨的名義加封他的乳母為昭儀和郡夫人。其中乳母楊氏賜號昭儀,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個也姓王的乳母在昭宗時已封郡夫人,也打算準楊氏例改封為昭儀。此舉被宰相提出異議,他們認為:“乳母自古無封夫人賜內職的先例。後來因循此例,實在是有乖典製。當年漢順帝封乳母宋氏為山陽君、安帝乳母王氏為野王君時,朝廷上就議論紛紛。臣等商量,當今局勢下禮宜求舊,望賜楊氏為安聖君,王氏為福聖君,第二王氏為康聖君。”哀帝也衹好依從。另外一件是天佑二年(905)十一月,哀帝準備在十九日親祠圜丘(祭天)的事。當時各衙門已經做好了舉行禮儀的各項準備,宰相也已下南郊壇熟悉有關儀式。可是,朱全忠聽到後很不高興,認為舉行郊天之禮是有意延長大唐國祚。有關主持的官員很恐懼,就藉口改期使此事不瞭瞭之。
  然而,緊接着,哀帝就將已為梁王的朱全忠加授相國,總百揆,又進封魏王,所擔任的諸道兵馬元帥、太尉、中書令、宣武、宣義、天平、護國等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的職務照舊,“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兼備九錫之命”,基本上超過了漢初相國蕭何和漢末丞相曹操。朱全忠的身份是自兩漢以來權臣篡位的重現,其地位距離九五之尊已經衹有一步之遙了。
  天佑二年(905)六月,朱全忠在親信李振和朝廷宰相柳璨的鼓動下,將裴樞、獨孤損、崔遠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黃河邊的白馬驛全部殺死,投屍於河,製造了驚人的“白馬之變”。李振多年參加進士科考試總是不中,對裴樞等人懷有切膚之痛。他對朱全忠道:“這些人常自謂清流,現在投入黃河,就變成濁流了。”朱全忠大笑,這實際上掃除了他篡位過程中的一大障礙。朱全忠對讀書人懷有天然的敵意,這從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朱全忠曾率手下路過一棵大柳樹,在樹下歇腳時,他自言自語:“這柳樹可以做車轂。”手下無人應答,樹下幾個讀書人模樣的遊客卻附和他:“確實可以做車轂。”未成想,朱全忠勃然大怒,厲聲說道:“書生輩好順口玩人,都是你五代十國文官俑們這個樣子。做車轂要用夾榆木,豈可使用柳木!” 回頭對手下道:“你們還等什麽?”竟將附和他的幾個人痛打致死。
  天佑二年(905)十二月,朱全忠藉故處死了樞密使蔣玄暉,又藉口“玄暉私侍積善宮皇太後何氏,又與柳璨、張廷範為盟誓,求興唐祚”,將哀帝母後何氏殺死,並廢黜為庶人。不久,宰相柳璨被貶賜死,其弟兄也被全部處死。太常卿張廷範被五馬分屍,其同夥被除名賜死者若幹。朱全忠已是生殺予奪,大權在握了。
  天佑四年(907)三月,經過一番假意的推辭,時為天下兵馬元帥、梁王的朱全忠接受了哀帝的“禪位”。建國號梁,改元開平,以開封為國都,史稱後梁。
  從此,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相繼,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直到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纔結束了唐朝之後約半個世紀分裂割據的黑暗時代。
  哀帝先被降為濟陰王,遷於開封以北的曹州(今山東菏澤),安置在朱全忠親信氏叔琮的宅第。由於太原李剋用、鳳翔李茂貞、西川王建等仍然奉天佑正朔,不承認他的梁朝,朱全忠擔心各地軍閥的擁立會使廢帝成為身邊的定時炸彈,就一不做,二不休,於天佑五年(開平二年,908)二月二十一日將年僅17歲的哀帝鴆殺。朱全忠為加謚曰“哀皇帝”,以王禮葬於濟陰縣定陶鄉(今山東定陶縣)。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