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 人物列錶
荀子 Xun Zi(趙國)慎到 Shen Dao(趙國)公孫竜 Gongsun Long(趙國)
趙衰 Zhao Shuai(趙國)趙盾 Zhao Dun(趙國)趙朔 Zhao Shuo(趙國)
趙武 Zhao Wu(趙國)趙成 Zhao Cheng(趙國)趙鞅 Zhao Yang(趙國)
趙毋恤 Zhao Wuxu(趙國)趙嘉 Zhao Jia(趙國)趙浣 Zhao Huan(趙國)
趙籍 Zhao Ji(趙國)趙武侯 Zhao Wuhou(趙國)趙章 Zhao Zhang(趙國)
趙種 Zhao Chong(趙國)趙語 Zhao Yu(趙國)趙雍 Zhao Yong(趙國)
趙何 Zhao He(趙國)趙丹 Zhao Dan(趙國)趙何 Zhao He(趙國)
趙遷 Zhao Qian(趙國)趙嘉 Zhao Jia(趙國)李牧 Li Mu(趙國)
公孫竜
趙國  (?前320年~?前250年)
字: 子秉

諸子雜傢 the Eclectics, a school of thoughts flourishing in ancient China《公孫竜子》
《公孫竜子註》
《公孫竜子註》

閱讀公孫竜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傢。公孫竜,相傳字子秉,趙國人(今邯鄲),活動年代約在公元前320年至前250年間。他的生平事跡已經無從詳知。
  
  公孫竜,中國戰國時期哲學家。名傢離堅白派的代表人物。戰國末年趙國人。能言善辯,曾為平原君門客。他提出了“離堅白”、“白馬非馬”等命題,認為對於“ 堅白石”,“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強調視覺與觸覺的差異故“堅白石二”。又分析一般與個別的關係,強調“白馬”(個別)與“馬”(一般)的區別,得出“白馬非馬”的結論。公孫竜還提出“唯乎其彼此”的正名理論,強調“名”必須有確定性,此名專指此實,彼名專指彼實。他還就概念的分類進行了初步探討,提出了一些有關概念異同關係的重要見解。公孫竜的觀點誇大了事物和概念的差別性,否定了事物和概念的同一性,但他並非通常意義上的詭辯傢,其許多觀點具有開創性,推動了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的發展。《漢書·藝文志》載公孫竜著《公孫竜子》是研究公孫竜思想的主要資料。
  
  人物生平
  
  他可能較長時間作平原君的門客。《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說,“平原君厚待公孫竜”。約於公元前248年至前279年間,公孫竜曾從趙國帶領弟子到燕國,《呂氏春秋·應言》載,是為了說燕昭王以“偃兵”。燕王雖然表示同意,公孫竜卻當面對燕王說,當初大王招納欲破齊、能破齊的“天下之士”到燕國來,後來終於破齊。目前“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盡善用兵者”,所以我認為大王不會偃兵,燕昭王無言應答。 公孫竜又曾遊魏,與公子牟論學。 在趙國,《呂氏春秋· 審應覽》載,公孫竜曾與趙惠文王論偃兵。趙王問公孫竜說:“寡人事偃兵十餘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孫竜回答說:“趙國的藺、離石兩地被秦侵占,王就穿上喪國的服裝,縞素布總;東攻齊得城,而王加膳置酒,以示慶祝。這怎能會偃兵?” 《呂氏春秋·淫辭》說:秦國跟趙國訂立盟約:“秦之所欲為,趙助之;趙之所欲為,秦助之。”過了不久。秦興兵攻魏,趙欲救魏。秦王使人責備趙惠文王不遵守盟約。趙王將這件事告訴平原君。公孫竜給平原君出主意說,趙可以派遣使者去責備秦王說,秦不幫助趙國救魏,也是違背盟約。趙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兵攻趙,平原君使人嚮魏國求救。信陵君率兵救趙,邯鄲得以保存。趙國的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鄲為平原君請求增加封地。公孫竜聽說這件事,勸阻平原君說:“君無覆軍殺將之功,而封以東武城。趙國豪傑之士,多在君之右,而君為相國者以親故。夫君封以東武城,不讓無功,佩趙國相印,不辭無能,一解國患,欲求益地,是親戚受封,而國人計功也。為君計者,不如勿受便。”平原君接受了公孫竜的意見,沒有接受封地。公孫竜善於辯論。《公孫竜子·跡府》說,公孫竜與孔穿在平原君傢相會,談辯公孫竜的“白馬非馬”。晚年,齊使鄒衍過趙,平原君使與公孫竜論“白馬非馬”之說。公孫竜由是遂詘,後不知所終。公孫竜的主要思想,保存在《公孫竜子》一書中。《漢書·藝文志》名傢有《公孫竜子》十四篇。今存六篇。《跡府》,是後人匯集公孫竜的生平言行寫成的傳略。其餘五篇是:《白馬論》、《指物論》、《通變論》、《堅白論》、《名實論》,其中以《白馬論》最著名。
  
  公孫白馬
  
  戰國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傢,互相爭鳴。趙國平原君門客公孫竜因其《白馬論》問世,而一舉成名。
  
  當時趙國一逞的馬匹流行烈性傳染病,導致大打槍馬死亡。秦國戰馬很多,為了嚴防這種瘟疫傳入秦國,秦就在函𠔌關口貼出告示:“凡趙國的馬不能入關。”
  
  這天,公孫竜騎着白馬來到函𠔌關前。關吏說:“你人可入關,但馬不能入關。”公孫竜辯到:“白馬非馬,怎麽不可以過關呢?”關吏說:“白馬是馬”。公孫竜講:“我公孫竜是竜嗎?”關吏愣了愣,但仍堅持說:“按規定不管是白馬黑馬,衹要是趙國的馬,都不能入關。”公孫竜常以雄辯名土自居,他娓刀道來:“‘馬 ’是指名稱而主,‘白’是指顔色而言,名稱和顔色不是一個概念。”‘白馬’這個概念,分開來就是‘白’和‘馬’或‘馬’和‘白’,這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譬如說要馬,給黃馬、黑馬者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馬,給黑馬、給黃馬就不可以,這證明,‘白馬’和‘馬’不是一回事吧!所以說白馬就不是馬。”
  
  關吏越聽越茫然,被公孫竜這一通高談闊論攪得暈頭轉嚮,如墜雲裏霧中,不知該如何對答,無奈衹好讓公孫竜和白馬都過關去了。
  
  哲學思想
  
  公孫竜不像惠施那樣強調“實”是相對的、變化的,而強調“名”是絶對的、不變的。他由此得到與柏拉圖的理念或共相相同的概念,柏拉圖的理念或共相在西方哲學是極著名的。
  
  他的著作《公孫竜子》,有一篇《白馬論》。其主要命題是“白馬非馬”。公孫竜通過三點論證,力求證明這個命題。第一點是:“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若用西方邏輯學術語,大傢可以說,這一點是強調,“馬”、“白”、“白馬”的內涵的不同。“馬”的內涵是一種動物,“白”的內涵是一種顔色,“白馬”的內涵是一種動物加一種顔色。三者內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馬非馬。
  
  第二點是:“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馬者,無去取於色,故黃黑皆所以應。白馬者有去取於色,黃黑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馬獨可以應耳。無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馬非馬”。若用西方邏輯學術語,我們可以說,這一點是強調,“馬”、“白馬”的外延的不同。“馬”的外延包括一切馬,不管其顔色的區別。“白馬”的外延衹包括白馬,有相應的顔色區別。由於“馬”與“白馬 ”外延不同,所以白馬非馬。
  
  第三點是:“馬固有色,故有白馬。使馬無色,有馬如己耳。安取白馬?故白者,非馬也。白馬者,馬與白也,白與馬也。故曰:白馬非馬也。”這一點似乎是強調,“馬”這個共相與“白馬”這個共相的不同。馬的共相,是一切馬的本質屬性。它不包涵顔色,僅衹是“馬作為馬”。這樣的“馬”的共性與“白馬”的共性不同。也就是說,馬作為馬與白馬作為白馬不同。所以白馬非馬。
  
  除了馬作為馬,又還有白作為白,即白的共相。《白馬論》中說:“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白馬者言白。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定所白,就是具體的白色,見於各種實際的白色物體。見於各種實際白色物體的白色,是這些物體所定的。但是“白”的共相,則不是任何實際的白色物體所定。它是未定的白的共性。《公孫竜子》另有一篇《堅白論》。其主要命題是“離堅白”。公孫竜的證明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假設有堅而白的石,他設問說:“堅、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無堅得白,其舉也二;無白得堅,其舉也二”。“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得其堅也,無白也。”這段對話是從知識論方面證明堅、白是彼此分離的。有一堅白石,用眼看,則衹“得其所白”,衹得一白石;用手摸,則衹“得其所堅”,衹得一堅石。感覺白時不能感覺堅,感覺堅時不能感覺白。所以,從知識論方面說,衹有“白石”或“堅石”,沒有“堅白石”。這就是“無堅得白,其舉也二;無白得堅,其舉也二”的意思。
  
  公孫竜的第二部分辯論是形上學的辯論。其基本思想是,堅、白二者作為共相,是不定所堅的堅,不定所白的白。堅、白作為共相表現在一切堅物、一切白物之中。當然,即使實際世界中完全沒有堅物、白物。而堅還是堅,白還是白。這樣的堅、白,作為共性,完全獨立於堅白石以及一切堅白物的存在。堅、白是獨立的共相,這是有事實表明的。這個事實是實際世界中有些物堅而不白,另有些物白而不堅。所以堅、白顯然是彼此分離的。
  
  公孫竜以這些知識論的、形上學的辯論,確立了他的命題:堅、白分離。在中國古代這是個著名命題,以“離堅白之辯”聞名於世。《公孫竜子》還有一篇《指物論》。公孫竜以“物”表示具體的個別的物。以“指”表示象的共相。“指”字的意義,有名詞的意義,就是“手指頭”;有動詞的意義,就是“指明”。公孫竜為什麽以“指”表示共相,正是兼用這兩種意義。一個普通名詞,用名傢術語說:就是“名”。以某類具體事物為外延。以此類事物共有的屬性為內涵,一個象名詞則不然,衹表示屬性或共相。由於漢語不是屈折語。所以一個普通名詞和一個象名詞在形式上沒有區別。這樣一來。在漢語裏,西方人叫做普通名詞的,也可以表示共相。還有,漢語也沒有冠詞。所以一個“馬”字,既表示一般的馬,又表示個別的馬;既表示某匹馬,又表示這匹馬。但是仔細看來,“馬”字基本上是指一般概念,即共相,而某匹馬、這匹馬則不過是這個一般概念的個別化應用。由此可以說,在漢語裏,一個共相就是一個名所“指”的東西。公孫竜把共相叫做“指 ”,就是這個原故。
  
  公孫竜以“指”表示共相,另有一個原故,就是“指”字與“旨”字相通,“旨”字有相當於“觀念”、“概念”的意思。由於這個原故,公孫竜講到“指”的時候,它的意義實際上是“觀念”或“概念”。不過從以上他的辯論看來,他所說的“觀念”不是巴剋萊、休謨哲學所說的主觀的觀念,而是柏拉圖哲學中所說的客觀的觀念,它是共相。《莊子》的《天下》篇還載有“天下之辯者”的辯論二十一事,而沒有確指各係何人。但是很明顯,一些是根據惠施的思想,另一些是根據公孫竜的思想,都可以相應地加以解釋。習慣上說它們都是悖論,衹要理解了惠施、公孫竜的基本思想,它們也就不成其為悖論了。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