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則天建立的王朝。唐載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廢唐睿宗而稱帝,改國號為周,並改元天授,史稱武周。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獲普遍承認的女皇帝,前後掌權40多年。武則天是該朝代唯一的皇帝。
歷史
武則天執政其間,由於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朝臣不齒於她擁有男嬪妃(稱為面首),對她大加鞭韃,指其一個女人,卻如此陰險、殘忍、善弄權術。但武則天卻善於治國,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並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國傢在其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極其重要的基礎,史稱武周之治。
武則天日漸衰老,雖然唐睿宗李旦改姓武,為皇嗣,但朝臣大多為繼位廬陵王的唐中宗李顯繼位。武則天采納了狄仁傑的諫言“那有侄兒替姑母立廟”後,下旨接廬陵王回朝。女皇晚年希望廬陵王李顯改“武”姓以繼帝位,但李顯的軟弱使她放心不下。
長安五年(705年)正月,女皇病重,朝臣張柬之等人逼宮,並推舉李顯繼位,恢復大唐國號,武周終於結束。武則天退位後,唐室尊稱她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一月,病逝於上陽宮,年八十二。
評價
對於這段時期治績一直深富爭議。否定武則天的人認為武則天當政時期,唐王朝出現了全面的倒退,他們把唐朝前期歷史的發展比作是馬蹄形,說武則天統治時期處於“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之間的低𠔌。肯定武則天的人則認為武則天當政時期是唐王朝發展的重要階段,如陝西師範大學歷史係王雙懷。比較原始史料,可以認為武則天當政時期所發生的種種政治鬥爭並未禍及一般平民,始終是一場統治階層內部的權力爭鬥,因而保證了唐王朝的生産和社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