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405年 - 413年),有時亦稱後蜀、譙蜀,十六國時期由漢人譙縱建立的政權,不屬於傳統定義下的十六國之一,其統治地區大抵以四川盆地為範圍。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益州軍隊受命東下討伐攻陷江陵、俘虜安帝的桓振,由於蜀軍不願離鄉背景,因此發生兵變,變軍脅迫時任參軍的譙縱當首領,之後又攻陷成都,譙縱稱成都王,西蜀建立。
西蜀原不具立國條件,其能獨立一隅乃因桓氏在長江中遊為亂,東晉對長江上遊的控製力減弱所致。西蜀君臣亦深明此點,因此於407年嚮後秦自稱藩屬,408年東晉攻西蜀,因後秦的援助及東晉軍糧盡而獲勝。409年,後秦天王姚興封譙縱為蜀王。
413年,東晉於準備多年後,太尉劉裕以朱齡石為帥再伐西蜀,蜀軍望風而潰,成都陷,譙縱自殺,西蜀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