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Wǎlà/Wǎlā),又稱斡亦剌惕(Oirat)、衛拉特,是西部蒙古民族。明代稱瓦剌,到17世紀後期稱衛拉特,又稱厄拉特、厄魯特。
歷史上蒙古民族是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的。古代兩分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裏牙惕)。到後來為東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衛拉特為主)。
起源
瓦剌先世為“斡亦剌惕”。原居住於葉尼塞河上遊八河地區。成吉思汗立國時,忽都合別乞領有四千戶。與成吉思汗黃金傢族有世婚關係,在蒙古國中一直享有“親視諸王”的特殊地位。14世紀時,以元朝皇室衰微,遂乘機擴大實力,積極參予各派係紛爭。
在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領瓦剌時,瓦剌實力相當強大,時稱“四萬衛拉特”。轄境除葉尼塞河上遊外,還包括額爾齊斯河上遊、科布多東南札布罕河流域等地。他們為同控製着汗位的東部蒙古貴族分庭抗禮,並進而稱雄於漠北,一面結好於明廷,遣使嚮明廷貢馬。一面又積極同東部蒙古統治集團進行鬥爭。
瓦剌興起
1414年,明成祖統兵北徵西部蒙古,與瓦剌戰於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馬哈木敗。東部蒙古阿魯臺又發兵往擊。馬哈木又敗,積憂憤死。馬哈木的兒子脫歡繼襲,明廷仍封之為順寧王。
1423年,東部蒙古阿魯臺與明廷關係惡化,被明軍擊敗,脫歡乘隙於飲馬河(今剋魯倫河)破其衆,俘其大量馬駝牛羊和部衆。飲馬河之捷,使脫歡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得到大大加強,統一瓦剌各部。
1434年,又出兵擊阿魯臺於母納山(今內蒙古烏拉山)、殺阿魯臺及其子失捏幹,盡收其部衆,東西蒙古一時俱為所有。脫歡本欲自立為汗,但因他不是成吉思汗“黃金傢族”遺裔,受到部下的強烈反對。於是擁立元裔脫脫不花為汗,並讓其管轄阿魯臺舊有部衆,居住於呼倫貝爾草原一帶;又將己女嫁與脫脫不花為妻,自為太師,居住漠北,直接掌握蒙古的政治、經濟實權。
1439年,脫歡病死,子也先(蒙文稱額森)繼位,瓦剌在其統治時期,勢力達到全盛。
瓦剌控製東部蒙古各部,一面又利用軍事徵討、封官設治、聯姻結盟等手段,把乞兒吉思、哈密、沙州、罕東、赤斤、兀良哈三衛等,分別置於自己統治之下。又結好女真各部,使之為其效力。極盛時勢力東抵朝鮮,西達楚河、塔拉斯河,北括南西伯利亞,南臨長城。
土木之變
在也先統治初期,瓦剌與明廷關係一直是比較密切的。可是,1449年夏,也先藉口出兵進攻大同、宣府、遼東、甘肅。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慫恿下率兵親徵,也先誘明軍至大同,破其前鋒。接着,又聚軍於土木堡,殲滅明軍主力,俘明英宗以去,史稱為土木之變。同年十月,也先進圍北京,企圖迫明廷訂城下之盟。但因北京軍民英勇奮戰,也先計劃未能實現。由於傷亡慘重,加上兵士厭戰,內部矛盾重重。1450年也先被迫將明英宗送還,雙方重新恢復正常通貢互市關係。
也先與脫脫不花嚮不相睦。脫脫不花名義上雖然是汗,但實際權力卻操在也先手裏。也先自恃勢強,垂涎汗位,欲立己姊子“為太子”,脫脫不花拒之,雙方發生激烈戰爭。脫脫不花初與弟阿噶多爾濟聯兵,彼此實力大致相當,難分勝負。後因兄弟內訌,阿噶多爾濟叛投也先。脫脫不花勢孤被敗,遁入兀良哈(唐努烏梁海)。脫脫不花死後,也先自稱“天聖大可汗”,建號“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兒為太師。
西蒙古
後來東部蒙古達延汗再興,瓦剌部則移師西北地區,勢力一度擴張至伊犁河流域一帶。為了保證貿易的順利進行,阿失帖木兒還不時遣使嚮明朝通貢。
瓦剌分為四大部: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
17世紀初,準噶爾部強勢控製天山南北,土爾扈特部西遷到伏爾加河沿岸,和碩特部又在固始汗率領下遷到青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