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947年-950年),五代十國的第四個朝代。劉知遠(即後漢高祖劉知遠)所建。都開封。盛時疆域約為今山東、河南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湖北、安徽、江蘇的一部分。歷二帝,前後約四年。
劉知遠是沙陀部人,後晉天福六年(941)七月,任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 開運三年十二月十七日(947年1月11日), 契丹陷開封,後晉亡。劉知遠亦曾嚮契丹納貢, 但當時人民堅决反抗契丹, 有的方鎮也拒絶投降。劉知遠對契丹的南下先采取觀望態度。次年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稱帝於開封,國號遼。二月,劉知遠亦在太原稱帝。他下詔諸道禁止為遼搜括錢帛,並詔慰抗擊遼之民衆,人心歸附。三月,遼兵北撤。五月,劉知遠出兵占領洛陽、開封,收復後晉末失陷的河南、河北諸州。六月, 改國號大漢,史稱後漢。改開運四年(947)為天福十二年,次年建元乾祐。與南唐、吳越、楚、南漢、後蜀、南平等政權並立。
乾祐元年 (948)正月,劉知遠死,次子承祐(931~ 951)繼位,是為隱帝。承祐初立,大臣史弘肇、楊祐、蘇逢吉、郭威等專權,但四人之間又有矛盾。史弘肇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掌握禁軍,酷虐濫殺;楊祐為樞密使,權勢最重。承祐疑懼,於乾祐三年十一月殺楊祐、史弘肇及三司使王章,以蘇逢吉權知樞密院事;又密令殺鄴都留守、樞密使郭威。事泄,郭威起兵攻入開封,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承祐被殺。後漢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