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戰敗和食物短缺引發了1917年俄國革命,此後共産主義布爾什維剋登上權力的舞臺,建立了蘇维埃社會主義國傢聯盟。從1922年至1991年,蘇聯逐漸成長為一個超級大國。但隨着經濟和政治體製的缺點所引發的矛盾越來越尖銳,1991年蘇聯解體。
1991年後,俄羅斯聯邦成立並繼承了蘇聯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然而,俄羅斯已不再是超級大國,而且還要進行政治和經濟體製改革:廢除計劃經濟和全民所有製,建立以市場經濟為導嚮的新體製。直至今日,俄羅斯的政治經濟結構依然帶有沙俄和蘇聯的特點。
俄國臨時政府
資産階級二月革命後,由剋倫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會革命黨、立憲民主黨人控製,組成了俄羅斯臨時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黨和支持列寧、裏昂·托洛茨基的共産黨的兩面攻擊,政府對兩種反對勢力均采取嚴厲鎮壓政策。該政府統治期間行政腐敗,經濟崩潰,仍參加帝國主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不得人心,最後在1917年俄歷十月被十月革命推翻,剋倫斯基出走國外,一些領導人被捕或出逃,有一部分成為反蘇维埃武裝叛亂的領袖。俄國內戰之後,布爾什維剋取得政權.
俄國內戰
俄國內戰(俄語: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烏剋蘭語:Громадянська війна в Росії,波蘭語:Wojna domowa w Rosji,英語:Russian Civil War),後來又稱蘇聯國內戰爭,是1918年到1922年在崩潰的沙俄帝國境內發生的一場戰爭,部分戰事還蔓延到蒙古和波斯。在蘇聯被稱為“1917年到1922年的內戰和武裝干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沙俄政府崩潰,布爾什維剋成立蘇维埃政府,和德國停戰。1918年3月6日,蘇德簽訂布列斯特- 立陶夫斯剋條約。此舉激怒了蘇聯國內和國外各種反對布爾什維剋的勢力。溫斯頓·丘吉爾就曾經說必須把布爾什維剋“扼殺在搖籃裏”。
主要戰鬥在1920年基本結束,但直到1922年纔徹底停止。其間紅軍與白軍和波蘭、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14國的派遣軍展開了一係列的戰鬥。戰爭的結束導致1922年蘇聯的成立。內戰期間約有5萬中國人參加紅軍。
蘇聯時期的統治
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聯共産黨取得了政權,實行共産主義政策,吸收其他小國傢成為加盟國,定國名為蘇聯。建政初期發生了紅軍與白軍之間的內戰,紅軍勝利。列寧逝世後,斯大林取得領導權,實行獨裁統治。此外,蘇聯的歷屆領導人還有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爾巴喬夫等。蘇聯在50-70年代與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傢爆發了冷戰。90年代,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蘇聯政權於1991年解體。
蘇聯創立
1922年至1991年之間的俄羅斯歷史被稱為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歷史或蘇聯歷史。這個以意識形態為基礎而結成的聯盟,由俄羅斯共産黨領導人於1922年12月倡議成立。當時聯盟共有四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蘇维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剋蘭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外高加索蘇维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4年通過的憲法在村、工廠和城市建立起了一係列的蘇维埃組織,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聯盟政府。這個金字塔結構的頂端是全聯盟蘇维埃議會。但當議會開始顯露出至高無上的權力時,莫斯科的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逐漸對議會展開了實際控製。
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1939年以前,蘇聯一直都是強烈反對納粹德國而支持西班牙內戰中的與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作鬥爭的共和主義者。然而1938年,德國與歐洲列強簽署了《慕尼黑協定》,據此德國與波蘭占領了捷剋斯洛伐剋的蘇臺德地區。同時,由於西方國傢采取綏靖政策,德國嚮東擴張的意圖昭然若揭。蘇聯對此十分擔憂,因此改變了其對外政策。1939年,蘇聯與納粹德國達成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東歐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1939年9月17日,蘇軍入侵波蘭,12天後與德軍會合。1939年11月30日,蘇聯對芬蘭發動鼕季戰爭。戰爭以蘇聯獲勝而告終,芬蘭被迫割讓卡纍利阿地狹。但蘇聯與德國之間的條約是極其脆弱的。1941年6月22日,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軍隊逼近蘇聯邊境。到11月,德軍占領烏剋蘭,開始列寧格勒戰役並威脅占領莫斯科。
然而,蘇聯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這一决定性的勝利扭轉了整個二戰的局勢,失利的德軍無力維持對蘇聯的進攻,蘇軍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到1943年末,蘇聯紅軍解除了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圍攻,收復烏剋蘭。到1944年末,戰爭前綫已推進至1939年蘇聯國境處。1945年5月,蘇軍長趨直入攻占柏林,德國戰敗。
雖然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勝,但戰爭共造成2700萬蘇聯人死亡,大量建築被毀,經濟受到重創。
冷戰
盟軍的合作贏得了戰爭,也就順理成章地應該成為戰後重建與安全的基礎。然而,真正占據戰後國際社會的卻是蘇聯與美國的國傢利益之爭,也就是充滿意識形態對撞的冷戰。
冷戰始於1945年夏季波茨坦會議上斯大林與哈利·S·杜魯門之間的爭論。俄羅斯在過去的150年間受到了三次來自歐洲的侵犯:拿破侖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斯大林的目標是在德國與蘇聯之間建立一個由多個國傢組成的緩衝區。杜魯門則指則斯大林背叛了雅爾塔會議協定。在蘇聯紅軍占領了東歐後,斯大林開始布署秘密進行原子彈計劃。
1949年4月,美國倡議建立了旨在西方國傢共同防衛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作為回應,蘇聯於1955年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隨後,兩個組織的對抗逐漸顯露出全球性的特徵,特別是1949年之後蘇聯原子彈成功爆炸結束了美國的核壟斷和中國共産黨在中國建立了政權。
蘇聯外交政策的重點是增強國傢安全和維持在東歐的霸權,先後直接參與了匈牙利十月事件和布拉格之春事件,並支持了1980年代初波蘭對團结工聯的鎮壓。
隨着蘇聯入侵阿富汗和反共先鋒羅納德·裏根當選美國總統,美蘇關係急劇惡化。但到1980年代末,社會主義陣營瓦解,冷戰開始解凍。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失去了超級大國的地位,冷戰結束。
赫魯曉夫與布裏茲涅夫時代
1953年斯大林去世,他的親密追隨者格奧爾基·馬林科夫在權力鬥爭中出局,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繼任蘇共中央總書記。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召開前夕發表了一個揭露斯大林暴行和反對其個人崇拜的秘密報告,此舉拉開了去斯大林化的序幕並鞏固了赫魯曉夫的地位。隨着秘密報告細節的公開,赫魯曉夫加快了大範圍的改革步伐。他不再尊崇斯大林重視重工業的觀點,轉而增加生活日用品和住房的供應並鼓勵農業生産。雖然電器、衣服以及其它耐用消費品還是短缺,但新政策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司法係統仍處於蘇共的完全控製之下,但逐漸取代了以往的警察專政,知識分子也比以前獲得更多的自由。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1961年4月12日,尤裏·加加林搭乘蘇聯太空船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
1964年,赫魯曉夫被蘇共中央委員會剝奪一切權力,理由是他必須為包括古巴導彈危機和加深中蘇破裂在內的一係列錯誤决定負責。在經歷了短暫的集體領導後,經驗豐富的官僚主義者列昂尼德·伊裏奇·勃列日涅夫接替了赫魯曉夫的職位。
聯盟解體前
俄羅斯共和國初露
雖然俄羅斯人在聯盟內占據着主要地位,但這並不意味着俄羅斯蘇维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就因此而受益。在聯盟內,俄羅斯甚至不能與其它加盟共和國一樣擁有剋格勃、工會組織、科學院等。究其原因,是因為俄羅斯在聯盟內占據主導,一旦擁有這些組織,勢必對聯盟權力産生威脅。
1980年代末,俄羅斯蘇维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隱然顯露出與蘇聯的競爭,但戈爾巴喬夫未予重視。俄羅斯民族主義者抱怨由於長期支援其它加盟共和國,因此造成俄羅斯日趨貧睏。主張俄羅斯繼續留在聯盟內的人與主張俄羅斯獨立的人關係也日漸緊張。
這一緊張關係同樣在戈爾巴喬夫和鮑裏斯·葉利欽之間存在。曾任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葉利欽於1987年被戈爾巴喬夫排擠出蘇聯政權,他總以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和民主人士自居。1990年5月,葉利欽在俄羅斯共和國最高蘇维埃主席選舉中獲勝,成為俄羅斯第一位民選總統。此後,他又推動立法,規定俄羅斯法律效力要高於蘇聯法律,並扣交了三分之二的財政預算。
1991年,蘇共保守派發動了“八一九事件”。這場原意為拯救蘇共的政變卻加速了蘇共的消亡。
1991年12月25日,蘇聯正式宣佈解散。其通過的最後一項法案是命令戈爾巴喬夫將裝有蘇聯核武器控製裝置的手提箱移交葉利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