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伊能静
英文姓名:Annie
原名:吳靜怡
生日:1969年3月4日
身高:161cm
體重:46kg
血型:AB型
星座:雙魚座
籍貫:山東濟南
出生地:中國臺灣臺北
學歷:關東女子高校
婚姻狀況:已婚,丈夫庾澄慶,2002年3月生下兒子庾翰睿,小名哈利
通訊地址:臺北郵政53-0838號信箱
難忘的事情:父親過世
最喜歡的運動:遊泳
最喜愛的季節:鼕季
最喜歡的顔色:黑、墨緑色、白,
最喜歡的零食:巧剋力花生
最喜歡的歌手:張學友,王菲,麥當娜
最喜歡的動物:狗和貓
最喜愛的國傢:英國,意大利
嗜好:遊泳、看書、寫作
優點:用功、多才多藝
個人座右銘:對任何人都要有禮貌
最驚喜的事:在大陸權威詩歌雜志上發表詩歌
最喜歡的電影作品:《鋼琴師和他的情人》
獲奬
1992年“臺灣十大偶像”第七名;1993年“臺灣十大偶像”第九名;1995年第32屆臺灣金馬奬最佳女主角提名
電影
《我血我情》《好男好女》 《南國-再見-南國》 《16/1的女人》
《愛情呼叫轉移》 《命運呼叫轉移》 《八又二分之一的女人》
電視劇
《長河東流》 《七億新娘》 《人間四月天》 《心靈物語》 《遠嫁日本》
《拳行天下》 《情在艱難歲月中》《畫魂》 《貧窮貴公子》《大清後宮》《寵物醫院》
《悄悄愛上你》《生死絶戀》 《失戀高跟鞋》 《浣花洗劍錄》 《少年訟師紀曉嵐》《三個女人的秘密》 《秦淮悲歌》(風聲鶴唳)
音樂作品
《Princess A (新歌+精選)》(2006年12月國語專輯)
《關不住》(2001年7月國語專輯)
《我很勇敢》(1999國語專輯)
《舞夜》(1996國語專輯)
《自己》(1996國語專輯)
《百樂門小豔紅之快活歌》(1995國語專輯)
《下大雨了春花開了》(1995國語專輯)
《聖女傳說》(1994國語專輯)
《流浪的小孩》(1993國語專輯)
《戀愛》(1993粵語專輯)
《戀愛中的女人》(1993國語專輯)
《遊戲》(1992國語專輯)
《安妮的王子》(1991國語專輯)
《緊緊擁抱我》(1990國語專輯)
《落入凡間的精靈》(1990國語專輯)
《悲傷的朱麗葉》(1989國語專輯)
《我是貓》(1988國語專輯)
《十九歲的最後一天》(1988國語專輯)
《有我有你》(1987國語專輯)
《念奴嬌》
其他
1.伊能靜擔任“加油好男兒”的評審,以其知性與感性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伊能靜叫自己的兒子叫王子,而她的兒子則叫她公主,伊能靜和孩子更像是朋友,兄弟,她甚至笑着說也類似於“情人”。
3.在2008長春電影節中演唱《螢火蟲》,她獨特類似童聲的聲音中略帶傷感,另人十分難忘,不感相信她已近40歲。特殊的氣質可能與身世教養和所經歷的往事有關。
著作
《愛的練習本》《生死遺言》、《生生世世》、《落入凡間的精靈》、《陪在你的左右》、《戀中的女人》、《為愛而生--伊能自我寫真》等
伊能靜 靜靜的海洋
http://blog.sina.com.cn/yinengjing
簡歷
伊能靜,ANNIE,三月四日生,雙魚座,AB型。身份:歌手、演員、作傢。發過無數國語專輯。代表作有《我是貓》《悲傷的朱麗葉》《落入凡間的精靈》,拍攝電影《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國道封閉》《八又二分之一的女人》等,電視劇《七億新娘》《人間四月天》《心靈物語》《畫魂》,以及無數廣告影片,著有《落入凡間的精靈》《ANNIE HOUSE》《陪在你左右》《戀愛中的女人》《為愛而生》《為愛而生-伊能靜自我寫真》《生死遺言》《索多瑪城》等書。 |
|
伊能靜生於臺灣省臺北市,雙魚座,AB型,當時取名吳靜怡。因為父母離異後,母親改嫁一個日本人叫伊能祥光,所以她後來改名伊能靜江。她童年生活極為漂泊:她在臺灣同養母生活到6歲時,母親為加強她的英語,送她去香港投靠伊能靜的姐姐,並在一所基督教教會學校讀小學。由於生活的窘迫,那時她的健康狀況很不好,皮膚差,還有哮喘。12歲時,她又隨母去日本,在那裏讀了初中和高中。當時她被日本女生欺負、毆打,處境很是可憐。為賺錢養傢,她16歲時返臺並進入了演藝圈。而為報答繼父的養育之恩,她延用日本名,並簡化為伊能靜。伊能靜小時候曾學習繪畫和芭蕾舞,在戲劇學校主修文學和藝術,有一定的功底。特殊身世還造就她出衆的語言能力:她會說流利的客傢話、閩南語、國語、粵語、日語、英語,和部分法語。伊能靜信仰佛教,積極投身公益。
伊能靜集歌手、演員、作傢,主持人,編劇等多種身份於一身,是公認的娛樂圈中才情與美貌並重的女藝人:
①作為歌手,伊能靜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臺灣最當紅的玉女偶像。當時,伊能靜迅速走紅港臺,大陸以及東南亞,她的歌麯是整整一代人不能抹去的青春記憶。伊能靜發行過20餘張個人國語專輯和多張粵語、日語專輯,經典歌麯有《十九歲的最後一天》、《流浪的小孩》、《我是貓》、《悲傷的茱麗葉》、《落入凡間的精靈》、《三月的秘密》、《紅顔美人多薄命》、《天變地變情不變》、《螢火蟲》、《轟轟烈烈去愛》、《生日快樂》、《十七歲》、《你是我的幸福嗎》、《念奴嬌》、《一千遍我愛你》、《月亮兒彎彎》等。
②作為演員,伊能靜的30餘部影視作品中,代表作有電影《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國道封閉》、《八又二分之一女人》等,電視劇《人間四月天》、《風聲鶴唳》、《畫魂》、《浣花洗劍錄》等和舞臺劇《周璇》等。伊能靜曾獲兩次“臺灣金馬奬最佳女主角”提名和一次“臺灣金鐘奬迷你劇集最佳女主角”提名,她還是那個年代,臺灣最早踏上法國戛納(坎城)電影節、日本東京電影節紅地毯的女藝人,她也曾出演國際著名導演的電影並因此涉足國際影壇。
③作為作傢,伊能靜成功出版《生死遺言》、《生生世世》、《愛的練習本》、《為愛而生--伊能靜自我寫真》、《美麗教主之變臉天書》、《落入凡間的精靈》、《索多瑪城》等12部熱銷書,1本畫册和7本寫真集。其中文學類著作《生死遺言》,連續22周位居臺灣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受到無數讀者的好評,全球狂銷60萬本。伊能靜也因此榮獲“金石堂年度國內十大暢銷女作傢”和“誠品書店年度文學類暢銷書本土作傢”第一名。而美容類著作《美麗教主之變臉天書》,發行量突破40萬册,獲“最暢銷美容類書籍榜”冠軍。
④作為主持,伊能靜曾主持的臺灣中天娛樂臺的《美麗藝能界》,是當時收視、口碑、影響力均極佳的時尚類電視節目。
⑤作為編劇,伊能靜擔任編劇之一的電影《愛情呼叫轉移2:愛情左右》(編劇:束煥、伊能靜)(又名《愛情左燈右行》、《愛情左右》、《Fit Lover》)是2009年非常火爆的賀歲喜劇電影。 |
|
日文藝名:伊能 靜(いのう しずか)(Inou Shizuka)
日文本名:伊能 靜江(いのう しずえ)(Inou Shizue)
中文本名:吳 靜怡
英文名/小名:Annie(安妮)
日本繼父:伊能 祥光(いのう よしみつ)(Inou Yoshimitsu)
親生父親:吳 敏
母親:楊淑婉(藍茜)
前夫:庾澄慶(哈林)(2009年3月20日雙方發佈離婚聲明)
兒子:庾翰睿(小哈利 / 小王子)
生肖:雞
生日:1969年3月4日
身高:161cm
體重:46kg
血型:AB型
星座:雙魚座
祖籍:山東省
出生地:臺灣省臺北市
學歷:關東女子高校(現名:關東國際高校)戲劇科中退
宗教:佛教
出道時間:1987年
最大優點:用功
最大缺點:太直
生氣方式:不說話
擅長語言:國語、粵語、日語和部分英語、閩南話
特殊專長:寫作
最討厭的事:被騙、被冤枉
最尷尬的事:走路跌跤
最得意的事:出小說集
最常做的傢事:掃地
最尊敬的人:侯孝賢
最想念的人:父親
最感謝的人:朱天文
最難忘的事:父親過世
最喜歡的運動:遊泳
最喜愛的季節:鼕季
最喜歡的顔色:黑、墨緑色、白,
最喜歡的零食:巧剋力花生
最喜歡的歌手:張學友,王菲,麥當娜,中森明菜
最喜歡的動物:狗和貓
最喜愛的國傢:英國,意大利
嗜好:遊泳、看書、寫作
優點:用功、多才多藝
個人座右銘:對任何人都要有禮貌
最驚喜的事:在大陸權威詩歌雜志上發表詩歌
最喜歡的電影作品:《鋼琴師和他的情人》 |
|
01、1992年,獲“臺灣十大偶像”第七名;
02、1993年,獲“臺灣十大偶像”第九名;
03、1994年,其專輯中《流浪的小孩》MTV,獲“中央電視臺傑出亞洲華語MTV”第二名;
04、1995年2月,獲美國聯邦廣播電臺頒發的“94年中文點播率最高”奬和“臺灣傑出藝人”奬;
05、1995年,憑藉《好男好女》中“梁靜”一角,獲第32屆臺灣金馬奬“最佳女主角”提名;
06、1997年,憑藉《國道封閉》中“小玉”一角,獲第34屆臺灣金馬奬“最佳女主角”提名;
07、2000年,獲“TVBS勁碟爆唱SUPER LIVE十月之星”第三名;
08、2000年,“香港第五屆傑出青年設計師”大奬賽,獲“設計師大奬”和“創意大奬”;
09、2002年,所著《生死遺言》一書,連續22周位居臺灣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該書全球狂銷60萬本;
10、2002年,所著《生死遺言》一書,獲“金石堂文學類暢銷排行榜”第三名;
11、2002年,獲“金石堂年度國內十大暢銷女作傢”;
12、2002年,獲“誠品書店年度文學類暢銷書本土作傢”第一名;
13、2006年,憑《天使一刻鐘》中“於洛心”一角,獲第41屆臺灣金鐘奬“迷你劇集最佳女主角奬”提名;
14、2006年,經過網友投票,被評選為“年度最受觀衆喜愛的選秀節目評委”;
15、2006年,所著《美麗教主之變臉天書》一書,發行量突破40萬册,獲“最暢銷美容類書籍榜”冠軍;
16、2006年,“中國(都江堰)首屆網絡音樂節”,獲“中國網絡音樂重大貢獻奬”;
17、2007年3月12日,首屆“新娛樂慈善群星會”,獲“2006年度最具人氣慈善大奬”;
18、2007年,第三屆“BQ紅人榜”,獲“港臺最受歡迎女明星”奬;
19、2007年,新浪“粵港十年 網娛盛典”,獲“最知性女藝人”奬;
20、2007年,“中國最美50女人”評選,獲第二名“獨立之美”;
21、2007年,“中國家庭日”和樂嘉年華盛典,獲“2007年影響生活方式的華人女性”奬 ;
22、2007年,“上海摩登口碑大賞”,獲“年度摩登人物”奬;
23、2007年,“第一屆時尚風雲榜頒奬禮”,獲“年度最佳封面人物”奬;
24、2007年,“中國原創歌麯總評榜”,獲“十大金麯”奬和“MV最佳創意”奬;
25、2007年,“最受大學生歡迎娛樂明星排行榜”,獲“最受歡迎女明星榜”第一名;
26、2008年1月08日,“精品15年·時尚盛典”,獲“封面之星”;
27、2008年1月17日,“新浪2007網絡盛典”,獲“最佳明星博客”奬; |
|
歌手出道,迅速成名,1988年至1995年爆紅
1985年,伊能靜從日本返臺,成為劉文正的“飛鷹唱片公司”旗下歌手。伊能靜與裘海正、方文琳,組成“飛鷹三姝”。其實,當年“飛鷹三姝”並不是以少女團體之姿出道的,而是各自獨立發行專輯。但是由於唱片公司策略性的規劃,總是在三個人的專輯中加上合唱麯目,藉此增加賣點。也藉由三個人一起跑通告的方式,加強觀衆對她們的印象。因此,外界總以為她們三個人是一個團體。當時“飛鷹三姝”推出《年輕的心》、《在世界放光芒》等歌麯,受到廣泛關註。她們合唱的歌麯《朋友》、《有我有你》,尤為受到好評。 1991年,“飛鷹三姝”解散。
伊能靜1987年的獨唱歌麯《爸爸不要說》,帶有叛逆朋剋色彩,一經推出,便很受歡迎。1988年的《十九歲的最後一天》,以其獨特的憂鬱氛圍,徵服無數年輕人的心,成為傳唱率極高的歌麯。而《悲傷的茱麗葉》一歌,更是堅定了她在歌迷心中的公主形象。
從第一張個人音樂專輯開始,伊能靜就自己作詞。事實上,伊能靜出道以來的一百多首歌麯中,幾乎九成的歌,都是她自己作詞,有些歌她甚至還自己作麯。20多年的歌唱生涯,從少女到紅顔,她的歌麯很大程度上,也是她的生命記錄。
1993年7月,她一個人帶了一個背包,還有30公斤的書,到英國的劍橋、倫敦遊學。在返回臺灣的飛機上,她完成了那首記錄自己心境的《流浪的小孩》。這首歌麯非常成功,使她的歌唱事業達到又一個高峰。
此外,伊能靜首次主演的侯孝賢導演的電影《好男好女》,使她在1995年獲得臺灣金馬奬最佳女主角提名,成為那屆候選影後中唯一的臺灣本土女星。
那段時間,她發行音樂專輯,參加電影、電視和舞臺劇演出,做主持,並積極從事寫作。
當時的伊能靜因為她的日本背景、外型及獨特氣質,而非常受到歡迎。她的出現,代表東西方文化的結合,在她身上可以看見鬆田聖子和瑪丹娜的綜合體。她在短短數年間迅速走紅港臺,大陸以及東南亞,是那個年代人盡皆知的青春玉女偶像。
她在臺灣最當紅時,還曾進軍香港市場。
1991年至1994年間曾在香港發展
由於伊能靜懂說粵語,所以她曾在九十年代早期到香港發展。1991年,她在香港宣傳她的第一張粵語+國語大碟《悲傷的Juliet》。她出席所有香港的宣傳活動,如在TVB做主持、在電臺做DJ和接受《新地帶》、《周末任你點》、《婦女新姿》等各大雜志的訪問。她那時除了出了個人專輯,還有一本以錄像帶形式的雜志訪問。
伊能靜主打《落入凡間的精靈》和《悲傷的Juliet》,並包辦全碟歌詞。她在香港推出了她的著作《落入凡間的精靈》和《Annie少女服裝手册》。她曾上《beyond 放暑假》做客串嘉賓,那集是劉德華做主要嘉賓。
伊能靜以臺灣歌手打入香港市場,但她能說一口流利的粵語,令很多人都詫異。
1993年,她在“飛碟(華納)唱片”的第二張粵語大碟《戀愛》,推出後未達到預期的市場效果,非常遺憾。因為唱片公司說她公主的形象,香港人不會接受,強迫伊能靜轉形。所以此碟沒有體現她的獨特風格,包裝方面也不夠突出。該碟的主打歌是《電話中擁抱你》,其中的歌麯大多改編自國語大碟《遊戲》內的歌,衹有一首全新歌麯《孤單約會》。
1995年起,影視成績日益突出
繼1995年憑《好男好女》獲得第32屆臺灣金馬奬最佳女主角提名後,伊能靜又與侯孝賢導演合作兩部電影:1996年主演《南國再見,南國》和1998年客串演出《海上花》。
而何平導演的電影《國道封閉》,使她在1997年再次獲得第34屆臺灣金馬奬最佳女主角提名。
1999年,伊能靜主演英國著名導演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的電影《八又二分之一女人》,涉足國際影壇。
這些電影的成功出演,還使她成為了那個年代,臺灣最早踏上法國戛納(坎城)電影節、日本東京電影節紅地毯的女藝人。
伊能靜也曾進軍日本市場,以拓寬演藝道路。
1995年至1997年赴日本打拼事業
伊能靜在少女時期幾年日本生活的經歷,那時練就的流利日語,以及她全方位的才能,為她在日本的星途提供了便利。當時,她演舞臺劇,做電臺主持,製作唱片並接受訪問,很受日本觀衆歡迎,事業順風順水。
但當時,她已與庾澄慶相戀。她曾因為在日本工作而三個月沒能見到庾澄慶,心中牽挂不已。難忍相思之苦的她,在與日本經紀公司約滿後選擇不再續約,而是立刻返回臺灣。
逐漸將工作重心轉內地,如今事業再登新高峰
雖然,1997年前,伊能靜多在臺灣、香港及日本發展,但內地觀衆對她仍相當熟悉。
早在1989年的夏秋之際,當時中央電視臺的《旋轉舞臺》欄目,播出了一輯由臺灣老牌歌手趙曉君製作兼主持的係列節目:《潮—來自臺灣的歌聲》。該節目嚮大陸觀衆介紹了1989年前後的臺灣當紅歌手和流行歌麯。其中就有伊能靜的《三月的秘密》和《十九歲的最後一天》,這也使很多內地觀衆喜歡上了那個清純可愛的女孩。而《十九歲的最後一天》,更是不知曾打動過多少少男少女的心。而時隔4年後,其新專輯中的《流浪的小孩》,又一次讓無數歌迷聽到了她的心聲。歌麯的MTV還在1994年,榮獲“中央電視臺傑出亞洲華語MTV”第二名。1993年,CCTV35周年[今宵屬於你]晚會上,和蘇有朋合唱一麯 我的世界衹有你最懂,風行一時。多年間,陸續傳播到內地的一首首歌麯,使伊能靜在內地也擁有很多相守20年的歌迷。《十九歲的最後一天》、《流浪的小孩》、《我是貓》、《悲傷的茱麗葉》、《落入凡間的精靈》、《三月的秘密》、《紅顔美人多薄命》、《天變地變情不變》、《螢火蟲》、《轟轟烈烈去愛》、《生日快樂》、《十七歲》、《你是我的幸福嗎》、《念奴嬌》、《一千遍我愛你》、《月亮兒彎彎》,都是知名度很高的歌麯。
1997年,伊能靜接拍第一部內地電影,主演了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我血我情》。這部影片後來成為當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最賺錢的電影。
1998年,《為愛而生-伊能靜自我寫真》----她在大陸出版的第一部文學作品集,正式發行,大受讀者歡迎。
1999年,伊能靜接拍《人間四月天》,飾演徐志摩的一生最愛“陸小曼”。無論是初遇徐志摩的天真爛漫,還是後來的愛得死去活來,再到成傢後被排擠的油米生活,以致兩人成為怨偶,伊能靜演來都絲絲入扣。“陸小曼”這個角色給了觀衆太深的震撼,令人久久難忘。而對於2003年《畫魂》中飾演的的“奧米”,她在最美麗的港姐和兩大影帝之中突圍,成為該劇的一大亮點。同年的《風聲鶴唳》中的張婉心,一位被理想燃燒着的,嫉惡如仇、深明大義的進步女青年形象,竟也被她詮釋得立體而感人,讓人不得不肯定她的超強可塑性。
2005年的舞臺劇《周璇》,伊能靜與“金嗓子”周璇靈魂相依,演活了一代名伶。
2005--2006年間,伊能靜主持的《美麗藝能界》節目,頗受時尚一族追捧。伊能靜的美容達人形象深入人心,粉絲和媒體給了她“美麗教主”的稱號,她的身價也一路水漲船高。
2006年、2007年,伊能靜擔任《加油!好男兒》的决賽部分總評委,以其知性與感性兼具的形象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知名度以及親和力大增。有調查顯示,在近幾年這些選秀節目中,伊能靜的口碑以及影響力排名都是數一數二的。
2006年底,《Princess A(新歌+精選)》專輯經五年積澱,終於發行。專輯內地、臺灣銷售均極佳,其中的幾首新歌更是長久占據各大排行榜前列。
2007年的《愛的練習本》,已經是伊能靜自1990年的《落入凡間的精靈》後的第12本著作。十餘部著作的出版及熱銷,早已證明伊能靜的文字魅力。尤其是2002年的《生死遺言》一書,暢銷於兩岸三地,反響驚人。
另外,十多年間,伊能靜的30餘部影視作品多在這一時期完成:內地有《人間四月天》、《畫魂》、《風聲鶴唳》、《生死絶戀》、《大清後宮》、《浣花洗劍錄》、《命運呼叫轉移》、《愛情呼叫轉移》、《鎖清秋》、《少年訟師紀曉嵐》、《三個女人的秘密》、《大瓷商》等,臺灣方面有《心靈物語》、《貧窮貴公子》、《天使一刻鐘》、《失戀高跟鞋》等。
2008年,伊能靜成立了“童夢時代”電影工作室。“童夢電影”,是她自己做製片人的新嘗試,她會自己創作劇本,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緊張籌備中。
2008年11月28日,伊能靜作為編劇之一的電影《愛情呼叫轉移2:愛情左右》(編劇:束煥、伊能靜)(又名《愛情左燈右行》、《愛情左右》、《Fit Lover》)正式上映,而《愛情呼叫轉移2:愛情左右》(又名《愛情左燈右行》、《愛情左右》、《Fit Lover》),無疑是2009年賀歲檔的熱門喜劇電影。 |
|
臺灣
從二十多年前起,伊能靜就常常去臺灣的學校講演,到家庭輔導中心輔導彷徨少年以及捐款、義演,為慈善盡心盡力。
讓她最難忘的經歷,是曾經應臺灣地區一所學校邀請去做講座。當時,全校最叛逆、已經被認為無可救藥的一個孩子跟她談心,說父母都在販毒,他也經常被父母要求做一些違法的事。伊能靜勸告他:“你的人生,一定要做好自己的選擇,不要讓別人影響你。”結果幾年前,她突然收到這個孩子的信,感謝她對他說的那番話,如今他已經是一傢大公司的電腦工程師了!伊能靜看着信,淚珠在眼睛裏打轉。
還有,她多年來一直在資助着一個貧睏學生,這個孩子是臺灣地震時伊能靜在家庭輔導中心助養的。從國小到國中,伊能靜每年都會捐出一筆款項用於這名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如今這個孩子已慢慢長大,也懂得了回報社會。因為他走過災難,深知災難的恐怖與失去親人的痛苦,所以他也會盡全力,幫助以後面對災難的人。對此,伊能靜也覺得非常欣慰。
伊能靜還曾經捐助一名父親因工傷而失去勞動能力的女孩。如今,這個女孩在伊能靜的幫助下已經進入了大學讀書。伊能靜還經常和她通電話,鼓勵她。
伊能靜還積極支持公益活動,如參與臺灣定位為“公益電視臺”的“人間衛視”五周年慶所舉辦的“人間有愛-為公益而唱”演唱會;演唱1992年臺灣世界展望會(臺灣世界展望會致力於與兒童、家庭以及社區一同剋服貧窮和非公義)的主題麯《螢火蟲》……
內地
2007年1月14日15:00,伊能靜在上海書城,為新專輯《Princess A》做了一次特殊的“愛心簽售”。之所以稱之為“愛心簽售”,是因為此次活動中所簽售的每一張唱片,上海書城都會讓利5元錢作為慈善捐款捐給心髒病患兒敘敘,作為手術之用。可喜的是,手術順利,敘敘的心髒病已治愈。而得知手術成功的消息的她,也欣喜落淚。
2008年的汶川地震後,伊能靜為震區募集了1200萬元的物資,她自己也捐了15萬元人民幣。(確切地說,是15萬又5元人民幣,其中的5元人民幣是伊能靜的兒子哈利捐的。)作為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形象大使,伊能靜第一時間親赴災區探望劫後餘生的孩子們,並在孩童心中留下了美好的“伊姐姐”的印象。
2008年6月1日,地震後的第一個兒童節,她陪伴北川中學的師生們一起參加了一趟北京奧運旅。
2008年9月14日,5·12大地震後的第一個中秋節,伊能靜又放棄了與傢人團圓的機會,來到地震災區四川省綿竹市土門鎮和漢旺鎮。
2009年3月,伊能靜再次回訪震區。
她還參與了“新長城計劃”,資助200多名震區學生。
此外,伊能靜也曾捐資為山區小學興建圖書館,並多次為震區捐款捐物及參加義演募捐;擔任“粉紅絲帶活動”的年度代言人並積極倡導女性健康;“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晚宴”的捐款;參加以“掃除文盲”為主題的慈善活動“書寫的力量”;參加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籌款的“法派十年夢想”的演出;捐出母子合作的彩碟作品支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公益義賣活動……
香港
伊能靜感性而極具憐憫之心,在很多公益義務活動中,都能看見她的身影,如獻唱為印尼海嘯籌款的“愛心無國界演藝界大匯演”;“TVB 5·12再展關懷”的演出;香港“萬衆同心公益金”的獻舞……
伊能靜的善舉體現了她的仁愛之心,令人感動。而那份持之以恆的真誠,更加難能可貴。 |
|
流浪的小孩,淚為自己流
童年在臺灣、香港、日本三地的漂泊
童年時代的伊能靜命運悲慘,母親之前已經生了三個女兒。作為軍人的父親,男權主義非常嚴重,一心衹想要個男孩子。然而,當她呱呱墜地時,父親再次失望了。不久,父親便和母親離了婚。
可以說,童年時期,伊能靜從沒有真正感受過父母之愛,尤其是父愛。她長大後,回憶自己特別害怕一個人過生日。因為小時候父母從不跟自己過生日,她認為自己的童年是被忽略掉的。
在臺灣出生後不久,她就被送去眷村由養母撫養。養母對她很好,但養母有時不經意間顯現的不當她是自己的孩子的感覺,讓幼時的伊能靜很傷心。那時,因為養母賣冰棍,沒法時刻看着她,怕她走丟。於是,養母常用鏈子拴着伊能靜。因為周圍沒有年齡相仿的玩伴,伊能靜小時候最常玩耍的夥伴,就是路邊的狗。無法改變的現實,讓伊能靜自小就學會孤單面對生命。小時候她會拿着一個小木板凳坐着,看窗外的汽車開過去,然後就在那裏數:黃色的一,黑色的一,黃色的二,黑色的二......那時的她處於一個非常封閉獨處的狀態。
6歲時被送往香港的姐姐處,讀完小學後返回臺灣不久,因母親嫁給一個日本人,12歲的伊能靜又隨母親前往日本。
16歲時出道初的艱辛
14歲時,因為不願看着母親繼續在日本過背井離鄉,人生地不熟的生活。伊能靜便開始在餐館打工掙錢,希望有一天能攢夠錢,能養傢,使母親能回到熟悉的臺灣。在餐館打工的收入顯然是杯水車薪,賺錢養傢的願望短時間內仍難以實現。
16歲那年,一張證件照,讓伊能靜遇到了當時臺灣很紅的歌手劉文正。劉文正一眼看中她,希望簽她做歌手。為盡快掙夠錢,伊能靜16歲時,不顧母親的反對,靠着打工掙的錢買了機票,飛回了臺灣。
母親為逼她回頭,斷了她的生活費。伊能靜剛剛回臺灣時,水土不服,着實病了好一陣子。當時她既不能錄音出唱片,也無法做任何的工作,僅僅靠着唱片公司給的薪水和偶爾上電視的錄影費過日子。每天衹靠幾片面包,喝白開水,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非常艱難。有好幾次,她想回日本,卻又想:“不做出什麽成績前,絶不回去。”
18歲時父親過世
好不容易那段日子捱過了,可不久,伊能靜又一次面臨着人生打擊:父親去世了。
雖然父親在生前和她的接觸並不多,但伊能靜一直覺得應該要彌補一下父女的感情:“我對我父親沒有任何的偏見。有次因為我未成年,沒有辦法簽唱片合約,我父親應該要幫我簽。從那時起我們開始相處,開始時感覺有一點尷尬。但是後來那種尷尬的感覺慢慢淡下來了,我可以感受得到,他還是我父親,他和我有很像的地方。”
伊能靜遺憾的是,父親在幫她簽完約之後不久就出車禍身亡。1987年的一天晚上,父親到伊能靜的唱片公司對劉文正說:“我這女兒太聰明,拜托你照顧了”。之後,伊能靜送父親下樓。看到身高184公分的父親,騎上50cc的小摩托車,伊能靜脫口而出“你這樣好危險”,父親則說:“那你以後賺錢給我買臺車吧”。誰也想不到,那竟成了她和父親的最後的對話。
幾個小時後,伊能靜的父親騎的摩托車在臺灣的福和橋跟卡車相撞。清晨,伊能靜接到電話,噩耗傳來。因為母親和姐姐當時分別在日本和香港,伊能靜在幹爹的陪伴下去臺大醫院認屍。她記憶猶新:“他頭部受重擊,但外觀沒事,我去認他時,他嘴角還留着笑意”。
這件事對伊能靜打擊很大,令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那是她第一次體驗到死亡,“那就是你從此再也見不到那個人,甚至連最簡單的通個電話都不可能。死亡的離別正是現實中徹底地消失。”
伊能靜又開始起擔心母親的身體,害怕她不在身旁。終於,伊能靜决定在過年的時候,透過姐姐,嚮母親賠了不是,“心裏好難過,後悔自己不懂事”。
《爸爸不要說》這首伊能靜第一張個人專輯的主打歌,便是伊能靜在失去父親後不久,進錄音室錄製的歌麯。以後再演唱這首歌,所有回憶都席捲而來,伊能靜往往哭到無法自已。雖然成長過程中,父親始終不在身邊,但如今伊能靜仍感念父親的一切,她說:“父親是一個樂觀的人,我的搞笑和幽默本質,都遺傳自他呢。”
16歲至26歲,歷經10年還清家庭債務
1985年剛出道時,伊能靜以每年1萬元臺幣(約合2500元人民幣)的酬勞,與“飛鷹唱片公司”簽了8年的合約。【1991年,隨着劉文正的正式退出娛樂圈,“飛鷹唱片公司”結束。此時,“飛碟(華納)唱片”以當時的1千萬元,買下伊能靜在“飛鷹唱片公司”的未完合約,並使伊能靜轉入“飛碟(華納)唱片”】但每年2500元人民幣的收入,遠遠不夠伊能靜償還家庭債務和支撐一傢的開銷。為養傢和還債,她不得不在完成公司所派任務的時間以外,還奔波於各大夜總會、商演、樓盤秀、工地秀等場合唱歌。
當時,初踏歌壇的伊能靜,雖然迅速走紅,但經濟上仍很窘迫。15、16平方米的房子,屋裏衹有一張床,一個爐子,一個衛生間和少許桌櫃,這樣的環境她熬了好多年。
伊能靜從16歲出道,通過10年的拼命工作,終於在1995年還清約合5百萬元人民幣的家庭債務。也是在那時,她纔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存折,因為之前掙的錢都用來還債了,從無多餘。
經濟上是傢裏的“長子”
至今,她仍認定情感上她是傢中的幺女,但經濟上她是“長子”,要照顧母親和姐姐。現在整個傢的大項開銷,包括侄兒的出國花費,都是她在負擔。但她認為,這是應該的。 |
|
愛情長跑23年
1986年,她認識了大她8歲的歌手庾澄慶(哈林)。結婚前兩人拍拖14年,但礙於雙方的藝人身份,這種關係始終對外界保密。
2000年2月14日,伊能靜與庾澄慶(哈林)終於在美國註册結婚。2002年3月16日,兒子哈利在美國出生。伊能靜有時會為庾澄慶的作品作詞,作詞時多用本名吳靜怡,甘願默默做庾澄慶的歌詞救火隊員。衹在記錄二人甜蜜愛情的《春泥》一歌中,她首次署名伊能靜。《春泥》詞麯真摯感人,是備受歌迷喜愛的愛情歌麯。
伊能靜與庾澄慶愛情長跑23年,曾被視為娛樂圈的金童玉女、模範夫妻,是令人豔羨的一對。但造化總是弄人,現實總是殘酷。
伊能靜身世坎坷,成長在破碎窮睏家庭,而庾澄慶出身名門。兩人成長背景的巨大差異使伊能靜婚後感到迷失自我,再加上媒體隔三岔五爆出兩人已離婚的消息和外界的過分關註所造成的壓力,這一切令二人的婚姻睏難重重,難以為繼。最終,兩人9年的婚姻還是走到了盡頭。同一天,兩人分別發表聲明宣佈已經協議離婚。
然而,多年的情感,不會驟然消失。離婚後,二人仍是好朋友,會聯絡會見面,也會彼此關心。為了小哈利,他們也會一起參加兒子的學校的活動。
附離婚聲明
2009年3月20日,伊能靜通過華誼兄弟經紀公司正式發表離婚聲明,結束與庾澄慶九年的婚姻。聲明稱:“本人伊能靜已經與庾澄慶簽訂協議,結束彼此的婚姻關係。希望傢人能回歸平靜。謝謝各位媒體的關心,辛苦了!”聲明中並未提及兒子的撫養權歸屬問題;兩個小時後,庾澄慶也發佈相同聲明,聲明中衹有名字互換而已。
八卦鏈接
牽手事件:2008年11月11日,伊能靜被記者在中國大陸拍到和演員黃維德牽手照(被媒體誇大為十指緊扣,其他媒體一再誤用),事件當事人皆無最終回應,目前一切皆不明朗而各種謠言紛出。
他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人
伊能靜和庾澄慶是一見傾心的,雖然年齡相差較大,但並不妨礙愛情的萌發,並終成眷屬。伊能靜曾經說:“很多人覺得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我更覺得婚姻纔是愛情的開始,因為你正式進入一個柴米油????醬醋茶現實的生活時,你纔更需要愛的力量來鞏固你們兩個,在那一刻愛纔真正的産生,你纔會意識到原來我是這麽愛這個人。在目前為止,我生命裏最美好的東西就是我先生,因為從我17歲就認識這個人,我的17歲裏面有他,我的22歲裏面有他,我的30歲裏有他,拿不走,就是這樣子。”
許小哈林一個真正的童年
伊能靜在接受采訪時曾說:“有了孩子,一定要給他很多的愛和責任。從來沒有一個母親像我那樣和孩子撒嬌,我和他在一起的時候,總是不停地奉承他巴結他,說'你好帥哦、“你好可愛哦”。我自己的童年被忽略掉了,但我希望給孩子一個真正的童年。“這個孩子無疑就是她生活的延續和希望。伊能靜自言自己所寫的《生死遺言》,是給自己,給庾澄慶的,同時也是留給小哈林的,她要讓孩子知道他父母的“愛情宣言”,那是他健康成長的強有力保障。她寫道:“在最愛你、看你微笑時,心底暗暗起誓,讓我多你一天就好,多活一天就好,我要陪伴你到最後,我要給你最初也是最終的深情,我要照顧你。” |
|
真我
伊能靜的內心一直住着一個小孩子,她率真地笑,想哭就哭,敢於拒絶自己不要的東西,敢於誠實。
無關歲月的容顔
伊能靜出身破碎家庭,十六歲出道,在娛樂圈裏顛簸二十多年,依然一副天山童佬幼齒模樣。早已結婚生子,依然愛寫詩做夢,寫的小說《索多瑪城》充滿着愛欲糾纏。她穿粉紅粉藍粉黃的蕾絲公主紗裙,被粉絲稱為“公主”。朱天文曾說,伊能靜是“青春的殘骸”。英國導演說她是“child woman”。四十歲的女人無懼偶像路綫,會在博客裏撒嬌地說“好愛你們哎”。無論到哪裏,都有一個叫“伊心伊意同學會”的死忠粉絲組織追隨。她十七歲認識庾澄慶,苦戀二十三年。
而事實是,每一個看到伊能靜的人都會不禁感嘆:她怎麽一點都沒變,沒有人能看出已經為人母的她在容貌上有什麽變化。上天真的很眷顧伊能靜,如今的她,依舊是一張娃娃臉,仍帶着浮於塵世外的童真。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與她同時代的其他女星基本上都默默無聞了,而伊能靜的事業卻再一次達到了高峰。少女時代就是偶像,從16歲進入演藝圈至今已有二十餘年,但伊能靜好像還是那個唱着《十九歲的最後一天》的精靈般的女孩!
多才多藝
伊能靜小時候曾學習繪畫和芭蕾舞,在戲劇學校時主修文學和藝術,有一定的功底。此外,特殊身世造就了她出衆的語言能力:她會說流利的客傢話、閩南語、國語、粵語、日語、英語,和部分法語。伊能靜是集歌手、演員、作傢、主持人、編劇等多種身份於一身的多棲明星,是公認的娛樂圈中才情與美貌並重的女藝人。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她在每一個領域都有着不俗的表現:
①作為歌手,伊能靜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臺灣最當紅的玉女偶像,她的歌麯是整整一代人不能抹去的青春記憶。
②作為演員,伊能靜所飾演的“陸小曼”、“奧米”、“周璇”、“梁靜”等角色深入人心;她曾獲兩次“臺灣金馬奬最佳女主角”提名和一次“臺灣金鐘奬迷你劇集最佳女主角”提名;她是那個年代,臺灣最早踏上法國戛納(坎城)電影節、日本東京電影節紅地毯的女藝人;她也曾出演國際著名導演的電影並因此涉足國際影壇。
③作為作傢,伊能靜所寫的文學類著作《生死遺言》,連續22周位居臺灣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受到無數讀者的好評,全球狂銷60萬本。伊能靜也因此榮獲“金石堂年度國內十大暢銷女作傢”和“誠品書店年度文學類暢銷書本土作傢”第一名。她所著的美容類著作《美麗教主之變臉天書》,發行量突破40萬册,獲“最暢銷美容類書籍榜”冠軍。十多年間,伊能靜成功出版12部著作,1本畫册和7本寫真集。她的文字包含對人生的感悟,筆觸細膩、真誠,能給人溫暖。
④作為主持,伊能靜曾主持的臺灣中天娛樂臺的《美麗藝能界》,是當時收視、口碑、影響力均極佳的時尚類電視節目,受到時尚一族的追捧。
⑤作為編劇,伊能靜擔任編劇之一的電影《愛情呼叫轉移2:愛情左右》(編劇:束煥、伊能靜)(又名《愛情左燈右行》、《愛情左右》、《Fit Lover》)於2008年11月28日正式上映。而《愛情呼叫轉移2:愛情左右》(又名《愛情左燈右行》、《愛情左右》、《Fit Lover》),無疑是2009年賀歲檔的熱門喜劇電影。
鑽石女人
有人曾形容伊能靜為“鑽石女人”,這不是說她有多璀璨,而是說璀璨之前的女人,要經過多少遍打磨。女孩應該像一顆鑽石,從一塊岩石,經過各式各樣的打磨,打磨越精密,出現365面、800多面、1000面,她折射的光芒就會越多。工作可以打磨自己,比如一部戲劇就是,每打磨一次都有一道光芒。你看見的是一種損傷,可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也會有提升。生活的苦難,媒體給她的正確或不正確的對待,都可看作一種打磨,於是她不斷折射出很多面的光彩。
後記
我想,這世間也許真有這類女人吧:她們總在愛,總覺得愛不夠。她們極度敏感,愛慕才華,追尋轟轟烈烈的傳奇生活。誰能許這樣的女人一個未來呢?帥哥不行,才子不行,巨商也不行。帥哥不解風情,才子沉醉自我,巨商追名逐利。而完美如她們,為了保持美貌,可以“不管天氣多冷,就算零下三十度的北海道,也還是用冷水洗臉”的她們,過的是“讓村上春樹、王小波、馬爾剋斯與雅詩蘭黛、資生堂相親相愛”的生活。
什麽樣的男人才配得起內外兼修的纔女美女?什麽樣的男人才能給永遠在追尋愛的陸小曼、伊能靜們,一個人間四月天的未來?星球廣大,卻無人回應。衹有孤獨,衹有遺憾,衹有折騰。陸小曼輕揮秋毫,悵然寫道:萬千別恨嚮誰言! |
|
電影
01、1987年,《大頭兵出擊》(客串)
02、1989年,《霹靂警花》飾尹小君
03、1995年,《好男好女》飾梁靜
04、1996年,《南國再見,南國》飾小麻花
05、1996年,《國道封閉》飾小玉
06、1997年,《我血我情》飾盈盈
07、1998年,《海上花》飾諸金花
08、1999年,《八又二分之一女人》飾Simato
09、2007年,《愛情呼叫轉移》飾梁惠君
10、2007年,《命運呼叫轉移》飾呂博士
11、2009年,《孤島秘密戰》
12、2009年,《追擊阿多丸號》(又名《舉起手來2》)
13、2009年,《雨打芭蕉》
電視劇
01、1991年,《七億新娘》飾江絮潔
02、1998年,《明天有你》飾田靜子
03、1999年,《情在艱難歲月中》(又名《拳行天下》)飾傅露
04、1999年,《人間四月天》飾陸小曼 導演:曾念平
05、2000年,《心靈物語》飾蘇慧敏
06、2001年,《偷偷愛上你》飾倪純純
07、2001年,《遠嫁日本》飾周明麗 導演:張佳貝,唐洪根
08、2001年,《貧窮貴公子》飾綾子 導演:枊廣輝
09、2003年,《畫魂》飾奧米 導演:關錦鵬 牛樂
10、2003年,《風聲鶴唳》飾張婉心 導演:劉毅然
11、2004年,《長河東流》(原名《誰主沉浮》)飾王娘
12、2004年,《秦淮悲歌》飾柳如是
13、2006年,《天使一刻鐘》飾於洛心
14、2006年,《大清後宮》飾祥嬪
15、2006年,《生死絶戀》飾楊映紅
16、2006年,《失戀高跟鞋》飾張寧
17、2006年,《狼煙》飾路佩佩
18、2007年,《浣花洗劍錄》 飾脫塵郡主
19、2007年,《少年訟師紀曉嵐》飾吳師師
20、2008年,《寵物醫院》飾文靜
21、2008年,《三個女人的秘密》飾王丁
22、2008年,《大瓷商》飾衛秋禾
23、2008年,《鎖清秋》(又名《天地不容》)飾李月娥
音樂
① 唱片
一、國語:
(1)個人專輯
01、1987年07月,《有我有你》(原創專輯)
02、1988年03月,《十九歲的最後一天 / 生日快樂》(原創專輯)
03、1988年11月,《我是貓》(原創專輯)
04、1989年09月,《安妮的前世今生 悲傷的茱麗葉》(原創專輯)
05、1990年09月,《安妮的華麗冒險 落入凡間的精靈》(原創專輯)
06、1990年10月,《安妮的音樂盒》(精選專輯)
07、1990年11月,《緊緊擁抱我 / 永遠是你純純的臉》(原創專輯)
08、1991年03月,《安妮的音樂盒Ⅱ》(精選專輯)
09、1991年07月,《安妮的王子~小教父 / 誘惑我的心~》(原創專輯)
10、1991年07月,《安妮的音樂盒Ⅲ 乖女孩大戰Bad Girl》(精選專輯)
11、1992年03月,《遊戲》(原創專輯)
12、1992年08月,《安妮的音樂盒4》(精選專輯)
13、1993年06月,《戀愛中的女人》(原創專輯)
14、1993年11月,《流浪的小孩》(原創專輯)
15、1994年06月,《聖女傳說》(原創專輯)
16、1994年06月,《伊能靜典藏精選》(精選專輯)
17、1995年05月,《下大雨了 春花開了》(原創專輯)
18、1995年12月,《百樂門小豔紅之 快活歌》(翻唱專輯)
19、1996年07月,《自己》(原創專輯)
20、1996年12月,《舞夜~Annie's night~》(混音專輯)
21、1999年10月,《我很勇敢》(原創專輯)
22、1999年11月,《從脆弱到勇敢》(精選專輯)
23、2001年07月,《關不住》(原創專輯)
24、2006年12月,《princess A (新歌+精選)》(精選專輯)
(2)合輯一覽
01、1986年06月,《年輕的心》(“飛鷹三姝”合輯)
02、1987年08月08日,《在世界放光芒》(“飛鷹”群星合輯)
03、1988年,《趕在年輕的前方》(“飛鷹”群星合輯)
04、1988年,《青春繽紛集》(“飛鷹三姝”合輯)
05、1990年01月19日,《假面的舞會》(“飛鷹三姝”合輯)
06、1991年10月01日,《留聲機》(“飛鷹”群星合輯)
07、1996年12月01日,《文靜海》(“飛鷹三姝”合輯)
08、1996年,《相親相愛》(伊能靜參與合唱歌麯《相親相愛》,並和臺語歌手對唱《夢中的青春》)
09、2005年04月,《好男好女電影原聲帶》(伊能靜、侯孝賢合唱電影插麯《山歌Ⅱ》)
10、2008年05月,《夢想的翅膀》(“種子唱片”音樂合輯)
(伊能靜參與合唱歌麯《夢想的翅膀》,並演唱兩首單麯《心兒慢慢搖》、《我對你有多好》)
二、粵語:
1、1991年7月,《安妮的前世今生 悲傷的茱麗葉》(原創專輯)
2、1993年5月,《戀愛》(原創專輯)
三、日語:
1、1996年2月,《ANNIE》(地下迷你專輯)
2、1997年1月,《Always / Chiki bang-bang !》(正式出道單麯 雙A 另同時發行12cmCD版本)
3、1997年4月,《Born to Love / A Wish》(第二張單麯 雙A面)
4、1997年4月,《Annie The First !》(首張原創專輯)
5、1997年9月,《泣きたいくらい》(第三張單麯 首張原創專輯的專輯麯的單麯化)
② 影視劇歌麯
01、1987年,電影《大頭兵出擊》插麯《朋友》(伊能靜、方文琳合唱)
02、1987年,電影《大頭兵出擊》主題麯《有我有你》(伊能靜、方文琳、裘海正合唱)
03、1988年,電影《媽媽吉利小叮當》主題麯《我們是最好的朋友》(伊能靜、巫啓賢、方文琳、裘海正合唱)
04、1988年,電影《隔壁班的男生》主題麯《百分之百的男孩》(伊能靜、方文琳、裘海正合唱)
05、1995年,電影《好男好女》插麯《山歌Ⅱ》(伊能靜、侯孝賢合唱)
06、1997年,電影《我血我情》片尾麯《不管你是誰》
07、2000年,電視劇《心靈物語》插麯《你對我的好》
08、2000年,電視劇《心靈物語》插麯《害怕》
09、2001年,電視劇《貧窮貴公子》片尾麯《你是我的幸福嗎》
10、2001年,電視劇《遠嫁日本》主題麯《你是我的幸福嗎》
11、2003年,電視劇《絶對計劃》(又名《天石傳說》)插麯《若沒有你》
12、2006年,電視劇《生死絶戀》片頭麯《夜太美》
13、2007年,電視劇《浣花洗劍錄》片尾麯《猜不出的你》
14、2007年,電視劇《少年訟師紀曉嵐》片尾麯《心兒慢慢搖》
15、2008年,電視劇《鎖春記》主題麯《我對你有多好》
16、2008年,電視劇《鎖清秋》(又名《天地不容》)片尾麯《我對你有多好》
17、2008年,電視劇《大瓷商》主題麯《愛我惜我》
著作
01、1990年,《落入凡間的精靈》
02、1992年,《陪在你左右》
03、1993年,《戀愛中的女人》
04、1995年,《春花語錄》
05、1995年,《好女 文字電影書》
06、1998年,《為愛而生-伊能靜自我寫真》
07、2002年,《生死遺言》
08、2004年,《索多瑪城》
09、2005年,《生生世世》
10、2006年,《越南情人》
11、2006年,《美麗教主之變臉天書》
12、2007年,《愛的練習本》
舞臺劇
1、1997年,《未曾相識》
2、1998年,《面具》
3、2000年,《拾夢新城》
4、2005年,《周璇》
主持
1、1993年,香港衛視中文臺(鳳凰衛視前身)《藝能宅急便》
2、1996年,臺灣無綫衛星電視臺(TVBS)《青春殘酷全紀錄》
3、1996年10月,飛碟電臺《迷失城市》
4、2005年--2006年,臺灣中天娛樂臺《美麗藝能界》
編劇
2008年11月28日,《愛情呼叫轉移2:愛情左右》(編劇:束煥、伊能靜)
寫真集
1、1988年08月,《少女心》(拍攝地:日本)
2、1992年11月,《亂世中的天使》(拍攝地:奧地利)
3、1993年07月,《炫耀青春》(拍攝地:印尼巴釐島)
4、1993年12月,《流浪的小孩》(拍攝地:英國)
5、1994年06月,《聖女傳說》(拍攝地:希臘)
6、1996年05月,《自己》(拍攝地:法國)
7、2006年 ,《小情人》(拍攝地:越南)
畫册
1991年2月,《ANNIE HOUSE 伊能靜的服裝手册》 |
|
1、伊能靜稱兒子為小王子,兒子則稱她為公主。伊能靜和孩子更像是朋友,兄弟,她甚至笑着說也類似於“情人”。
2、2008年長春電影節中演唱《螢火蟲》,她獨特類似童聲的聲音中略帶傷感,令人十分難忘。其特殊的氣質,可能與身世教養和所經歷的往事有關。
3、2008年的北京夏季殘奧會上,作為臺灣藝人的代表,伊能靜榮幸而成功地擔任了故鄉青島站的殘疾人奧林匹剋運動會的火炬手。
4、2008年的10月,伊能靜創辦了自己的影視公司---北京童夢時代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伊能靜說,這是一間專為現代白領拍攝影視作品的公司,並稱圓了自己兒時的夢想。
5、2009年的2月,與原經紀公司中乾隆德約滿的伊能靜,在金牌經紀人周嗣偉的牽綫下,正式簽約成為華誼兄弟的一員。而伊能靜旗下的童夢時代電影公司還將照常運作,按計劃在年內完成三部白領題材影片的製作。
6、2009年7月14日,伊能靜主演的尚雯婕新專輯的首波主打歌《當你想起我》的MV全國首播,伊能靜的深情演出和尚雯婕的動人歌聲相得益彰,感動無數歌迷。
7、2009年10月3日 參加宜春月·中華情——2009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 (主持:魯健、夢桐、季小軍、曾寶儀、侯佩岑),表演麯目《小村之戀》。 |
|
伊能靜 靜靜的海洋 http://blog.sina.com.cn/yinengjing |
|
北京童夢時代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新浪官網:http://tongmeng.ent.sina.com.cn/ |
|
- : Annie
|
|
歌手 | 哈林 | 音樂頑童 | 歌麯 | 音樂專輯 | 國語 | 流行音樂 | 專輯 | 電影 | 吳瓊 | 蒲巴甲 | 都市悲情 | |
|
|
原唱伊能靜 | 伊能靜精選 | 顔色伊能靜 | 秋天的信伊能靜 | 伊能靜秋天的信 | 伊能靜生死遺言 | 伊能靜生生世世 | 秋天裏的信伊能靜 | 悲傷朱莉葉伊能靜 | 山歌侯孝賢伊能靜 | 秋天裏的信 伊能靜 | 秋天的信 伊能靜 | 悲傷朱莉葉 伊能靜 | 伊能靜 生死遺言 | 伊能靜 秋天的信 | 怪盜亞森羅萍 伊能靜 | 山歌II 侯孝賢 伊能靜 | 伊能靜 Princess A 精選 | 顔色 伊能靜 | 伊能靜:生生世世 | 怪盜亞森羅萍伊能靜 | 紅顔女人多薄命伊能靜 | 伊能靜的愛情療傷教材 | 紅顔女人多薄命 伊能靜 | 伊能靜 你是我的幸福嗎 你是我的幸福嗎? | 聖誕結 陳奕迅 聖誕快樂 伊能靜 更多 | 伊能靜的愛情療傷教材:愛的練習本 | 聖誕結陳奕迅聖誕快樂伊能靜更多 | 伊能靜你是我的幸福嗎你是我的幸福嗎 | 伊能靜的愛情療傷教材愛的練習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