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年   庚辰龍  
<< 上一年 下一年 >>


百科: zhuī gǎn加快速度赶(走在前面的人、动物或其他事物)
追擊;追捕追击;追捕。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俺奉着二公子将令,着俺二人追赶 刘备 。”《水浒传》第四十回:“ 江州 城里鸣锣擂鼓,整顿军马,出

漢英: zhuī gǎn加快速度赶(走在前面的人、动物或其他事物)
追擊;追捕追击;追捕。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俺奉着二公子将令,着俺二人追赶 刘备 。”《水浒传》第四十回:“ 江州 城里鸣锣擂鼓,整顿军马,出
  • pursuit
  • chase
  • chasing
  • chivvy
  • coursing
  • ferret
  • flight
  • follow
  • hightail
  • pursue
  • take off after (=take after)
  • take out after
  • give chase
  • cut after
  • start after sb.
  • quicken one’ s pace to catch up; pursue
  • , esp in order to catch or kill
    漢法: zhuī gǎn加快速度赶(走在前面的人、动物或其他事物)
    追擊;追捕追击;追捕。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俺奉着二公子将令,着俺二人追赶 刘备 。”《水浒传》第四十回:“ 江州 城里鸣锣擂鼓,整顿军马,出
  • pursuit
  • chase
  • chasing
  • chivvy
  • coursing
  • ferret
  • flight
  • follow
  • hightail
  • pursue
  • take off after (=take after)
  • take out after
  • give chase
  • cut after
  • start after sb.
  • quicken one’ s pace to catch up; pursue
  • , esp in order to catch or kill
  • courir après, rattraper
  • 欧洲 Europe   亚洲 Asia   美洲 Americas   古阿拉伯大区 Guelabo Region   非洲 Africa   大洋洲 Oceania   
    中國 >> 遼國(907年1125年)

    契丹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神册 五年 (916年十二月~922年元月)
    神册(916年十二月-922年正月)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年號。這是遼國的第一個年號,共使用共7年。

    920年神册五年
    遼太祖頒行契丹文字
    中國 >> 中世 >> 五代十國 >> 五代 >> 後梁(907年923年)

    後梁末帝朱友貞  貞明 六年 (915年十一月~921年四月)
    貞明(915年十一月-921年四月)是後梁末帝朱友貞的年號,共計7年。吳越太祖錢鏐,閩太祖王審知同時用該年號。

    920年貞明六年
    後梁陳州人毋乙、董乙起義,數月後失敗
     
    牛嶠卒
     
    突呂不和魯不古造契丹文字
     
    三月南漢開科選舉
     
    四月晉取梁河西之地
     
    五月楊溥即吳王位
     
    七月梁陳州民起事被平
     
    十二月楚與吳越通婚
    中國 >> 中世 >> 五代十國 >> 十國 >> 前蜀(907年925年)

    前蜀後主王衍  乾德 二年 (919年924年)
    乾德(919年-924年)是前蜀後主王衍的年號,共計6年。
    中國 >> 中世 >> 五代十國 >> 十國 >> 楊吳(907年937年)

    南吳高祖楊隆演  武義 二年 (919年四月~921年元月)
    武義(或作頒義;919年四月-921年正月)是南吳高祖楊隆演的年號,也是南吳政權自己的第一個年號。之前南吳年號一直沿用唐朝的年號。共計3年。
    武義二年五月南吳睿帝楊溥即位沿用。

    920年武義二年
    吳高祖武義二年
    中國 >> 中世 >> 五代十國 >> 十國 >> 南漢(917年971年)

    南漢高祖劉䶮  乾亨 四年 (917年七月~925年十一月)
    乾亨(917年七月-925年十一月)是南漢高祖劉䶮的年號,共計9年。
    中國 >> 中世 >> 五代十國 >> 十國 >> 吳越國(907年978年)

    錢鏐   十四年 (907年932年)
    吳越王錢鏐,字具美,臨安人。唐末,以鄉兵討平劉漢宏、董昌,奄有十三州,建國稱王。好吟詠,通圖緯學,喜作正書。謚武肅。詩二篇。

    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852年-932年)(鏐讀作“留”),字具美(一作巨美),浙江杭州臨安人。...查看
    中國 >> 中世 >> 五代十國 >> 十國 >> (909年945年)

    王審知   十二年 (909年925年)
    閩太祖王審知(862年-925年),字信通,一字詳鄉。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五代時期閩王,909年至925年年間在位。 據《十國春秋》記載:王審知是戰國秦朝名將王翦的後代,琅琊王氏士族。...查看
    中國 >> 中世 >>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十四年 
    五代十國。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的十幾個政權,合稱五代十國。 五代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查看
    中國 >> 中世 >> 於闐(61年1004年)

    尉遲烏僧波  同慶 九年 (912年966年)
    同慶(一作開慶,912年-966年)是於闐李聖天(尉遲烏僧波)的年號,共計55年。

    據李崇智考證,同慶元年相當於後梁乾化二年(912年)。目前敦煌文書中所能見到最晚的同慶年號是同慶三十年。而966年之後,史籍已不記李聖天,因此推斷其年號下限為該年或稍後。

    另有學者考證,同慶年號訖於944年,此後還有天興(約950年-963年)、天壽(963年-966年)年號。
    中國 >> 中世 >> 南詔(738年937年)

    大長和鄭仁旻  始元 十一年 (910年926年)
    始元(910年-?)是大長和鄭仁旻的年號。

    諸書所記改元共5次,分別為:始元、天瑞景星、安和、貞祐、初歷。瀋德符認為還有改元孝治。《雲南志略》載,鄭仁旻在位共18年。除始元可考起始時間外,其他各年號起訖時間均不可考。
    中國 >> 中世 >> 五代十國 >> 十國 >> 馬楚(907年951年)

    馬殷   十四年 (907年930年)
    楚武穆王馬殷(852年-930年),字霸圖,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五代十國時期南楚開國君王,謚號武穆王。 馬殷早年傢貧,操木匠業為生,後投入秦宗權軍中,屬孫儒部下。...查看
    中國 >> 渤海國 >> 定安國(918年984年)

     三年 
    在今吉林磐石縣附近,本靺鞨之種,為契丹所破,糾合餘衆,保於西鄙,改稱今名,宋初屢貢方物,太平興國中,並約同伐契丹,淳化以後,不復至。 定安國,是10世紀時位於現今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國傢。...查看
    中國 >> 中世 >> 五代十國 >> 喀喇汗王朝(893年1231年)

     二十八年 
    10~13世紀初回鶻人在中亞及今新疆喀什、和田地區建立的伊斯蘭王朝。亦稱“黑汗王朝” 或“蔥嶺西回鶻”。唐朝末年回鶻西遷時,其中一支在汗族龐特勤率領下西奔楚河地區葛邏祿部,後龐特勤臣服了葛邏祿及其他回鶻部族,建立起回鶻新王朝,史稱喀喇汗王朝。...查看
    中國 >> 中世 >> 五代十國 >> 黠戛斯(846年1860年)

     七十五年 
    柯爾剋孜族(柯爾剋孜語:Кыргыз / قىرعىز),與吉爾吉斯族是指同一個民族,屬於漢語的同名異譯。該民族主要分佈於中亞,為吉爾吉斯斯坦的主體民族,多信仰伊斯蘭教。...查看

    加拿大 >> 原住民時期(前22480年1000年)

     二万三千四百年 
    根據考古研究及遺傳學分析,至少在24,500年前育空北部即有人類活動,而南安大略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500年。舊剋羅平地和藍魚洞穴遺跡是加拿大境內最古老的人類居住地。...查看

    美國 >> 美洲原住民 >> 美國前殖民時代(前10000年1492年)

     一万○九百二十年 
    在歐洲人來到這裏之前,印第安人等北美洲的原住民生活在這片廣阔的土地上。相傳他們的祖先在大約一萬多年前經由西伯利亞跨過白令海峽來到北美洲,並且在這裏生存繁衍,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卻有着豐富的口頭文學。...查看

    英國 >> 丹麥法區時期(850年1066年)

     七十一年 
    維京人統治的英國地區實行丹麥的法律,就叫丹麥法區。 9世紀中葉,丹麥人人侵不列顛,攻城掠地,勢頭兇猛。871年,才能傑出的阿爾弗烈德登上威塞剋斯王位,經過多方努力,他於876年5月率領各地民軍,在愛丁頓與丹麥人展開激戰,取得决定性勝利,迫使敵酋簽訂和約退居北英格蘭。...查看

    法國 >> 加洛林王朝 >> 西法蘭剋王國(843年987年)

    查理三世   二十三年 (898年922年)
    (糊塗的)查理三世(法文:Charles III le Simple,879年-929年10月7日)法國國王(898年-929年在位)。他屬於業已衰落的加洛林王朝,是國王路易二世的遺腹子。...查看
    法國 >> 中世紀 >> 中古世紀的法國(751年1498年)

     一百七十年 
    中古世紀時期是指的是第5世紀至第15世紀末,即(東)羅馬帝國崩潰後(西元476年)至土耳其佔取君士坦丁堡(西元1453年)的這段期間。 中古時期,涵蓋了數來個動蕩不安的年代: 486 年法蘭剋人墨洛溫傢族的剋洛維率部,...查看

    意大利 >> 中世紀 >> 中古希臘/古羅馬 >> 拜占庭帝國(330年1453年)

     五百九十一年 
    拜占庭帝國(或寫作拜占廷帝國;希臘語:Βυζαντινή αυτοκρατορία),又稱東羅馬帝國(拉丁文: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位於歐洲東部,領土曾包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紀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君主製國傢。...查看
    意大利 >> 中世紀的意大利(476年1378年)

     四百四十五年 
    中世紀的意大利指的是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至文藝復興前期這一期間內的意大利。 中世紀早期 羅慕路斯,最後一位西羅馬帝國皇帝 西羅馬帝國的覆滅 在承受了長時間國內腐朽的政治、經濟問題侵蝕,以及民族大遷徙所帶來的頻繁的外蠻入侵洗劫之後,內憂外患已久的西羅馬帝國最終崩潰。...查看

    希臘 >> 中世紀 >> 中古希臘(前146年1832年)

     一千○六十六年 
    拜占庭帝國的歷史由學者August Heisenberg總結為“皈依基督教的希臘人的羅馬國”的歷史。自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以及其後西羅馬帝國的覆滅以來,希臘人成為了帝國的主要公民,並最終將這兩種身份等同了起來。...查看

    德國 >> 中世紀 >> 中世紀的德意志 >> 東法蘭剋王國(843年962年)

    海因裏希一世(捕鳥者)   二年 (919年936年七月2日)

    海因裏希一世(捕鳥者)Heinrich I der Vogler,...查看


    俄羅斯 >> 早期俄羅斯 >> 可薩人(552年1030年)

     三百六十九年 
    可薩人一般指西突厥民族,更正確的是由北匈奴與西遷至歐洲的一支回紇人saragur組成,也包括當地土著(包括斯拉夫人。他們公元二世紀已出現在南俄與裏海以北,與回紇中的葛薩部有關,之所以與回紇有關是因為北魏曾大破高車,逼迫他們西遷,沒走的成為回紇中的葛薩部。...查看
    俄羅斯 >> 早期俄羅斯/留裏剋王朝 >> 基輔羅斯(880年1240年)

     四十一年 
    基輔羅斯(Kievan Rus),又名古羅斯、羅斯國,是一個由880年至12世紀中葉,以基輔為首都,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早期國傢。 根據史學史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三個現代東斯拉夫人國傢(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剋蘭)的前身。...查看

    墨西哥 >> 美洲原住民 >> 前哥倫比亞的墨西哥(前40000年1519年)

     四万○九百二十年 
    人類在墨西哥活動已被證實可以追溯到四萬年前,基於古代的人類足跡的發現。 大約九千年前,古代墨西哥人馴化玉米 ,並推動農業革命,從而導致形成了許多文明 。 這些文明發展成城市、建築、天文研究、數學、和軍隊。有名的文明像是奧爾梅剋、提奧提華坎、阿茲提剋和馬雅人。查看

    歐洲 >> 中世紀(476年1492年)

     四百四十五年 
    中世紀一般從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算起,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鄂圖曼土耳其攻陷為止。有些學者認為應該更早或者更晚。西羅馬帝國滅亡導致西歐政治體製崩潰,但確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基督教統治結構。...查看
    歐洲 >> 中世紀 >> 中世紀早期(476年1000年)

     四百四十五年 
    中世紀早期跨度大約為從公元500年至1000年的五百年之間。在此期間,歐洲的大多數地區基督教化,緊隨羅馬淪陷和9世紀法蘭剋帝國建立後的歐洲大陸卡洛林文藝復興其後的就是“黑暗時代”。...查看
    歐洲 >> 中世紀/拜占庭帝國 >> 拜占庭之光(476年1025年)

     四百四十五年 
    很多人認為君士坦丁一世(公元306-337年在位)是第一個“拜占庭皇帝”。是他於公元324年把帝國首都從尼剋美狄亞遷到拜占庭,並把後者重建為君士坦丁堡,也稱Nova Roma(“新羅馬”)。...查看
    歐洲 >> 中世紀 >> 封建基督教王國(800年1000年)

     一百二十一年 
    神聖羅馬帝國於約800年法蘭剋人的國王查裏曼被教皇加冕為皇帝時開始崛起。他的帝國立足於法國、低地國傢和德國,擴張至現代的意大利、下薩剋森、波西米亞、匈牙利和西班牙。...查看

    埃塞俄比亞 >> 阿剋森王朝(50年940年)

     八百七十一年 
    埃塞俄比亞第一個可考證的王朝是西元前1世紀的阿剋森王朝。波斯的先知摩尼(摩尼教的創始者)將阿剋森與羅馬、波斯和中國並列為當時的四大強國。阿剋森王朝的起源仍然不清楚,雖然專傢們已提供了他們的推測。...查看

    日本 >> 中世 >> 平安時代(782年1185年)

    醍醐天皇  延喜 二十年 (901年七月15日923年四月11日)
    延喜(901年七月十五日至923年閏四月十一日)是日本的年號,在昌泰之後、延長之前的901年至922年期間。這平安時代之日本天皇是醍醐天皇。
    * 昌泰四年七月十五日(901年8 月31日): 因辛酉革命改元
    * 延喜二十三年閏四月十一日(923年5 月29日) :改元延長

    朝鮮 >> 新羅(前57年935年)

     九百七十七年 
    新羅(公元前57年~935年) ,朝鮮半島三國之一,從傳疑時代開始,立國長達992年,是亞洲歷史上立國時間最長的國傢之一。公元503年始定國號為新羅。 新羅最初由辰韓樸氏傢族的樸赫居世居西幹創建。...查看

    埃及 >> 阿拉伯帝國 >> 阿拉伯埃及 >> 阿拉伯人徵服埃及(639年969年)

     二百八十二年 
    阿拉伯人進攻敘利亞始於629年,時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尚在。宰德·伊本·哈列賽(穆罕默德的義子)率三千人於摩耳臺(死海南端的東面)襲擊東羅馬軍隊,戰敗,宰德陣亡。...查看

    伊朗 >> 薩曼王朝(875年999年)

     四十六年 
    薩曼王朝(al—Sulalah al—Samaniyyah) 阿拔斯王朝時中亞地區建立的伊斯蘭教封建割據王朝(874~999)。由中亞河中地總督奈斯爾·伊本·艾哈邁德(Nasr ibn Ahmad,874~892在位)奠基。...查看

    世界 >> 公元(前4000000年現今)

    耶穌   九百二十年
    耶穌(英譯:Jesus;希臘語:Ιησούς Χριστός[漢語音譯為:棱搜思 可裏斯陶斯]公元1年~約30年) 照基督教的道理,耶穌是造物主天主聖父的兒子,宇宙和人都是聖父所創造的。...查看

    中美洲 >> 美洲原住民 >> 瑪雅文明 >> 瑪雅後古典期(900年1519年)

     二十一年 
    後古典期(約1000~1520)的文化有濃厚的墨西哥風格。從墨西哥南下的托爾特剋人徵服尤卡坦,並以奇琴伊察為都城。建築中出現石廊柱群及以活人為祭品的“聖井”、球場,還有觀察天象的天文臺和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高大的金字塔式臺廟,崇拜羽蛇神魁紮爾科亞特爾。...查看

    美洲 >> 美洲原住民(前28000年1493年)

     二万八千九百二十年 
    在歐洲人來到這裏之前,印第安人等北美洲的原住民生活在這片廣阔的土地上。相傳他們的祖先在大約一萬多年前經由西伯利亞跨過白令海峽來到北美洲,並且在這裏生存繁衍,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卻有着豐富的口頭文學。...查看

    古阿拉伯大區 >> 阿拉伯帝國 >> 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

     一百七十一年 
    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 阿拔斯王朝(阿拉伯語:عباسيون)是哈裏發帝國的一個王朝,也是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於750年取代倭馬亞王朝,定都巴格達,直至125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查看
    古阿拉伯大區 >>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

     二百八十九年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於中世紀創建的一係列伊斯蘭封建王朝。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如《經行記》、《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遼史》等,...查看

    東亞 >> 中世(581年1227年)

     三百四十年 
    4世紀左右,朝鮮半島進入了由高句麗、新羅及百濟所組成的三國時代。 隋文帝在598年開始了科舉制度。隋煬帝在612年至614年三次嚮高句麗大規模軍事徵伐,但均告失敗。...查看

    北亞 >> 古代北亞(前300年1598年)

     一千二百二十年 
    匈奴民族在古代建了匈奴王國。匈奴王國之後分裂成北匈奴和南匈奴。此外,柔然王國也被認為是由匈奴民族所建立。這四個國傢先後在蒙古利亞(簡稱蒙古)稱王稱霸。...查看

    出生:
    君主: 高保融   劉玢   劉晟   路易四世  
    詩人: 徐鍇  
    逝世:
    君主: 楊隆演  
    在世:
    詩人: 4   查看
    君主: 42   查看
    作者: 16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