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6年   丙申猴  
<< 上一年 下一年 >>

東亞 / 亞洲:   
中国 China   日本 Japan   东亚 East Asia   东南亚 Southeast Asia   南亚 South Asia   中亚 Central Asia   西亚 Western Asia   北亚 Northern Asia   阿富汗 Afghanistan   阿塞拜疆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巴林 Bahrain   
中國 >> 遼國(907年1125年)

契丹遼太宗耶律德光  天顯 十一年 (926年二月~938年)
天顯(926年二月-938年)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年號。遼國使用該年號共13年。
天顯元年七月阿保機逝世,皇后攝政。至天顯二年十一月遼太宗即位沿用。
中國 >> 五代十國 >> 五代 >> 後唐(923年936年)

後唐末帝李從珂  清泰 三年 (934年四月~936年十一月)
清泰(934年四月—936年閏十一月)是後唐末帝李從珂的年號,共計三年。吳越世宗錢元瓘、楚文昭王馬希範、荊南文獻王高從誨用此年號(934年四月-936年十一月)。

936年清泰三年
夏,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上表,以幽薊十六州為代價,換取契丹援助,叛後唐。九月,契丹軍南下,大敗後唐軍。十一月,遼太宗册封石敬瑭為帝,國號晉,史稱後晉。閏十一月,石敬瑭攻入洛陽,末帝從珂自殺,後唐亡
石敬瑭聯合契丹攻入洛陽。後唐滅亡,後晉建立,首都在開封。石敬瑭自稱“兒皇帝”,敬遼太宗為父。
 
高麗統一朝鮮
 
五月15日石敬瑭反,與唐大戰於晉陽
 
五月25日後唐天雄軍作亂
 
六月石敬瑭陰懷異志
 
七月後唐雲州兵亂
 
十月後唐建義軍
 
十月趙德鈞父子入契丹
 
十月14日石敬瑭河東稱帝
 
十一月盧文進奔吳
 
十一月26日後晉滅後唐
中國 >> 五代十國 >> 五代 >> 後晉(936年947年)

後晉高祖石敬瑭  天福 元年 (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
天福(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是後晉高祖石敬瑭開始使用的年號。天福七年六月(942年)後晉出帝石重貴即位沿用到944年,前後共計9年。
後晉滅亡後,劉知遠建立後漢,947年二月-十二月沿用天福年號。吳越世宗錢元瓘和成宗錢弘佐,楚文昭王馬希範、荊南文獻王高從誨也用此年號。947年吳越忠遜王錢弘倧,荊南文獻王高從誨、楚廢王馬希廣(四月)再用此年號。

936年天福元年
後晉高祖天福元年
中國 >> 五代十國 >> 十國 >> 後蜀(934年965年)

後蜀高祖孟知祥  明德 三年 (934年四月~937年)
明德(934年四月-937年)是後蜀高祖孟知祥的年號,共計4年。
明德元年七月後主孟昶即位沿用。
中國 >> 五代十國 >> 十國 >> 楊吳(907年937年)

南吳睿帝楊溥  天祚 二年 (935年九月~937年十月)
天祚(935年九月-937年十月)是南吳睿帝楊溥的年號,共計3年。
中國 >> 五代十國 >> 十國 >> (909年945年)

閩康宗王繼鵬  通文 元年 (936年939年七月)
通文(936年三月-939年七月)是閩康宗王繼鵬的年號,共計4年。

936年通文元年
閩康宗通文元年

閩惠宗王延鈞  永和 二年 (935年936年二月)
永和(935年-936年二月)是閩惠宗王延鈞的年號,共計2年。
閩康宗王繼鵬即位沿用。
中國 >> 五代十國 >> 十國 >> 南漢(917年971年)

南漢高祖劉䶮  大有 九年 (928年三月~942年三月)
大有(928年三月-942年三月)是南漢高祖劉䶮的年號,共計15年。
中國 >> 五代十國 >> 十國 >> 吳越國(907年978年)

錢元瓘   五年 (932年941年)
吳越世宗錢元瓘(887年-941年),字明寶,原名錢傳瓘,五代時期吳越國君主,是吳越國建立者錢鏐之子。 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寧國節度使田頵攻擊時為鎮海節度使(地處今浙江杭州)的錢鏐,將回師時,要求錢鏐以一子為質,並將女兒嫁其子。...查看
中國 >> 五代十國 >> 十國 >>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三十年 
五代十國。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的十幾個政權,合稱五代十國。 五代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查看
中國 >> 五代十國 >> 十國 >> 於闐(61年1004年)

尉遲烏僧波  同慶 二十五年 (912年966年)
同慶(一作開慶,912年-966年)是於闐李聖天(尉遲烏僧波)的年號,共計55年。

據李崇智考證,同慶元年相當於後梁乾化二年(912年)。目前敦煌文書中所能見到最晚的同慶年號是同慶三十年。而966年之後,史籍已不記李聖天,因此推斷其年號下限為該年或稍後。

另有學者考證,同慶年號訖於944年,此後還有天興(約950年-963年)、天壽(963年-966年)年號。
中國 >> 五代十國 >> 十國 >> 南詔(738年937年)

大義寧楊幹真  大明 六年 (931年937年)
大明(931年-937年)是大義寧楊幹真的年號,共計7年。諸書記載其後還有鼎新,光聖(或作剋聖)。

李傢瑞認為光聖乃興聖之誤。《滇雲歷年記》綜各書作改元光聖,又改興聖,李崇智認為亦誤。李兆洛《紀元編》又稱光聖一作剋聖,註曰:別見。

又瀋德符《正閏考》載有鼎新年號,不詳何時。《護國寺南鈔》中有“義寧二年”之語,李傢瑞認為應是楊幹真國號紀年,而非年號。《雲南志略》又有不同,謂“幹真國號義寧,改元曰光聖,曰皇興,曰大明,曰鼎新,曰建國,凡九年。”今不取。
中國 >> 五代十國 >> 十國 >> 馬楚(907年951年)

馬希範   五年 (932年947年)
楚文昭王馬希範(899年-947年),字寶規,五代十國時期南楚國君主,是楚王馬殷的四子,馬希聲之弟,與馬希聲同年同月同日生。 後唐明宗長興三年(932年)馬希聲去世,因之前馬殷去世時遺命兄終弟及,因此群臣迎接時任鎮南節度使的馬希範繼位。...查看
中國 >> 五代十國 >> 十國 >> 荊南(924年963年)

高從誨   九年 (928年948年)
高從誨(891年-948年),字遵聖,五代時期南平國君主。為高季興之長子。曾仕於後梁中央政府,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時,告歸其父,被高季興任命為馬步軍都指揮使、行軍司馬。...查看
中國 >> 五代十國 >> 十國 >> 定安國(918年984年)

 十九年 
在今吉林磐石縣附近,本靺鞨之種,為契丹所破,糾合餘衆,保於西鄙,改稱今名,宋初屢貢方物,太平興國中,並約同伐契丹,淳化以後,不復至。 定安國,是10世紀時位於現今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國傢。...查看
中國 >> 五代十國 >> 喀喇汗王朝(893年1231年)

 四十四年 
10~13世紀初回鶻人在中亞及今新疆喀什、和田地區建立的伊斯蘭王朝。亦稱“黑汗王朝” 或“蔥嶺西回鶻”。唐朝末年回鶻西遷時,其中一支在汗族龐特勤率領下西奔楚河地區葛邏祿部,後龐特勤臣服了葛邏祿及其他回鶻部族,建立起回鶻新王朝,史稱喀喇汗王朝。...查看
中國 >> 五代十國 >> 黠戛斯(846年1860年)

 九十一年 
柯爾剋孜族(柯爾剋孜語:Кыргыз / قىرعىز),與吉爾吉斯族是指同一個民族,屬於漢語的同名異譯。該民族主要分佈於中亞,為吉爾吉斯斯坦的主體民族,多信仰伊斯蘭教。...查看

世界 >> 公元(前4000000年現今)

 九百三十六年
公元,又稱西元,是“公歷紀元”或“西歷紀元”的簡稱,以當時認定的耶穌生年(中國漢元始元年)為紀元元年。西元紀年早先在歐洲等基督教國傢采用,現在成為國際通行的紀年標準。...查看

逝世:
君主: 李從珂   拉烏爾一世   海因裏希一世(捕鳥者)  
在世:
詩人: 6   查看
君主: 39   查看
作者: 18   查看
藝術家: 1   查看
社會教育: 1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