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蘇共召開二十八大,葉利欽宣佈退出蘇共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90年   七月2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蘇聯共産黨第28次代表大會於1990年7月2-13日在莫斯科舉行,原定1991年春召開,由於國內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化和東歐國傢的劇變,蘇共領導兩度提前會期。
  鑒於會議要解决的問題關係到蘇聯黨和國傢的前途,會議引起了國內外的普遍關註。大會通過了綱領性聲明(即蘇共《行動綱領》)、新黨章、蘇共中央政治報告、蘇共中央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以及有關經濟改革、民族政策、軍事政策等10多項决議。大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戈爾巴喬夫為蘇共中央總書記,伊瓦什科為副總書記,普戈為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新選出412人組成的中央委員會和165人組成的中央監察委員會,大會成立了以總書記為首的新黨綱起草委員會,新黨綱草案將於1991年上半年交全黨討論,最遲於1992年上半年由蘇共黨的代表會議或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戈爾巴喬夫總書記在大會通過的蘇共中央政治報告中,號召全黨團结起來,以社會主義為選擇、共産主義為前景,堅持改革的道路,為保持蘇共的執政地位、剋服社會的危機現象而鬥爭。
  大會在討論中爭論激烈,主張放棄馬列主義、共産主義目標的蘇共“民主綱領派”以及反對蘇共社會民主主義化的“馬剋思主義綱領派”等均在會上發表了不同意見與看法。“民主綱領派”發起人、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维埃主席葉利欽,以及莫斯科市蘇维埃主席波波夫和列寧格勒市蘇维埃主席索布恰剋等在會上宣佈退出蘇共。另一發起人紹斯塔科夫斯基及其他一些人宣佈民主綱領派準備建立“獨立的、民主的議會黨”。戈爾巴喬夫在閉幕詞中指出,蘇聯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優先發展農業、解决糧食問題,製定和簽署新的聯盟條約,改善消費市場的狀況,對經濟進行徹底改革,加強紀律和秩序。大會通過的軍事政策决議還強調,蘇共將竭力加強對軍隊的政治領導,反對軍隊非政治化。大會閉幕的當晚與次日,蘇共中央全會選出了24名政治局委員,11名中央書記。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