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白居易卒
| Event Details:
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其家世敦儒业。居易年轻时苦节读书,贞元十四年(七九八)进士及第,十九年,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八0六),撰《策林》七十五篇,应制举登第,授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与陈鸿等同游仙游寺,作《长恨歌》。二年,召充翰林学士。三年,拜左拾遗,不惧权贵,屡上疏论谏朝政,以直言闻名。九年,服母丧期满,起复为左赞善大夫。十年,盗杀宰相武元衡,首上书请捕贼以雪国耻,以越职奏事贬江州司马。与元稹诗篇酬唱,作《与元九书》及长诗《琵琶行》。穆宗即位,召入朝,历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长庆二年(八二二),上疏论用兵河朔得失,穆宗不听,遂请外任。历杭州、苏州刺史。文宗即位,征拜秘书监。太和三年(八二九),称病东归,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河南尹等职,居东都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会昌六年(八四六)八月病卒,年七十五岁。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起到“补察时政”和“泄导人情”的作用。现存诗三千多首,质朴易懂,优美流畅。前期作品如《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和《琵琶行》等,在当时就广为传颂,有《白氏长庆集》五十卷传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