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裴耀卿請行新漕倉法,以解關中糧睏
| 事件經過:
開元二十一年(七三三)關中久雨,𠔌貴,玄宗將循例幸東都,召京兆尹裴耀卿謀之。耀卿曰:“關中乃本朝帝業所興,不可能遷都他往,但地狹𠔌少,故皇上不得不往東都就糧。以前太宗、高宗時,所需祿米不多,每年由東都運來一、二十萬石,足夠供給,皇上也不必東、西奔走。現在官祿增多,需糧更廣,運數倍增,仍不能供給。臣以為如果能將司農所徵之糧,集中於東都;然後由東都轉運到關中,衹要關中經常保持數年之儲,就不擔心水災、旱災了。”於是耀卿建議,說:“由於吳人(唐朝仰賴南糧北運)不習慣在黃河漕運,糧食運到河邊,便久停不再前運。臣請在河口(汴河入黃河處)置一大倉(即武牢倉),使吳船至彼卸糧自去,然後由官傢雇船載入河、洛。河、洛至關中,水運難點在三門(即今三門峽)。請在三門東,西各置一倉(東為集津倉,西名????倉),作為中轉倉,水險則止,水通則行。如欲其速行,還可另闢山路,車運而過。糧食到了河、謂之濱,則漢、隋時代的舊倉可以修復利用,再嚮前運,更不睏難了。”玄宗深以為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