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李贺 Li He  唐代   (790~816)
将进酒 hadorwould urge sb. to drink (at a banquet)
李凭箜篌引 Li with Harp cited
残丝曲
还自会稽歌并序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Send out of town right to Qu Yang Jingzhi
示弟
竹 Bamboo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s son-in-law Fu de A ditch which flows through the imperial garden water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Feng Li Yi started the Chang-gu to live away from civilization
七夕 the seventh evening of the seventh moon(when according to legend the Cowherd and the Weaver Maid meet in Heaven)
过华清宫 Guo Hua Qing
送沈亚之歌并序
咏怀二首(其二) Sing of one's feelings 2 Second
追和柳恽 Recovery and Liu Yun
春坊正字剑子歌 life Square is Sword child song words
贵公子夜阑曲
雁门太守行 Yanmen Procurator Row
大堤曲 Levee Song
蜀国弦 Shu string
苏小小墓 Su xiaoxiao grave
梦天 Dream Days
唐儿歌
绿章封事 Green Chapter Letters do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Henan province prefectural examination under the former system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Dec Words and Music an intercalary month
多首一页
古诗 ancient style poetry
长歌续短歌

李贺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凄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注释】 凄凄:一作凄凉。

【赏析】   诗题《长歌续短歌》是从古乐府《长歌行》、《短歌行》化出的。关于“长歌”、“短歌”的命意有两种说法:一是“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一是“歌声有长短,非言寿命也”。从传留下来的歌词看,长歌或短歌都是悲歌,用以抒发哀婉凄伤的感情。
  
    开头二句紧扣诗题,有愁苦万分,悲歌不已的意思。“破”“断”二字,用得很奇特,但细细想来,也都入情入理。古人有“长歌当哭”的话,长歌当哭,泪洒胸怀,久而久之,那衣襟自然会破烂。杜甫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的诗句,人到烦恼之至,无计可施的时候,常常会下意识地搔爬头皮,白发越搔越稀。这首诗的“断”可能就是由杜诗的“短”生发出来的。
  
    三、四句写进见“秦王”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内心更加郁闷,象是烈火中烧,炽热难熬。“秦王”当指唐宪宗。王琦说:“时天子居秦地,故以秦王为喻。”(《李长吉歌诗汇解》)李贺在世时,宪宗还能有所作为,曾采取削藩措施,重整朝政,史家有“中兴”之誉。李贺对这样的君主是寄托希望的。他在考进士受到排挤打击之后,幻想自己能象马周受知于唐太宗那样,直接去见皇帝,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五、六句具体描述自己苦闷的心情与清贫的生活,与开头二句相照应、相补充。“渴饮壶中酒”,渴是“内热”的表现,饮酒的目的在于平息内热、消愁解闷;“饥拔陇头粟”,为求见“秦王”不惜忍饥挨饿,靠从地里拔粟充饥。
  
    七、八句写景。“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初夏已尽,盛夏来临,草木葱翠,生气勃勃,原不会有凄凉之感的。然而“绿肥红瘦”,万花摇落,又不禁为之欷歔感叹。下面的“千里”句,故意用欢乐的色调映衬凄苦的情怀,颇有“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孟郊《春愁》)的意味,这样反复渲染,有一唱三叹之妙。诗人述怀从景物落笔,寄情于景,意味深长。
  
    后六句采用借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面上写景物,实际上写人事。“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夜间的峰峦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黝黑而高,竟把那明朗的月亮遮得无影无踪,真叫人纳闷。“我”沿着那崎岖的石径四处寻觅,忽而发现它在高峰之外。峰峦阻隔,高不可攀,心中异常痛苦,因而慷慨悲歌,鬓发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苍白,真是忧伤催人老啊!“夜峰”、“明月”等句喻意微婉。“明月”借喻唐宪宗,夜峰指代他身边的卿相们,意思是宪宗为一些大臣所包围,闭目塞聪,就象月亮为峰峦所阻隔,虽有明光,却不能下达。这些表明诗人深知当时朝廷的弊病,欲向宪宗陈述便宜,以匡时救弊,然而“山”高“月”远,投告无门,只有暗自忧伤而已。
  
    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评李贺诗曰:“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这首诗在立意和表现方法的运用上,都与《离骚》很相似。“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寄托遥深。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情绪融化在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意境中,含蓄隽永,优美动人,颇得《离骚》的神髓。
  
    (朱世英)



【北美枫文集】月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