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张继 Zhang Ji  唐代   (?~779)
枫桥夜泊 A Night-mooring Near Maple Bridge
杂曲歌辞·长相思
郢城西楼吟(一作郎士元诗)
登丹阳楼(一作郎士元诗) Dengdanyanglou 1 for Lang shiyuan poem
春夜皇甫冉宅欢宴(一作对酒) _set_ oneself against alcohol
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Huiji Qiu wan Bong was for procurator
题严陵钓台 inscribe Yan Ling fishing table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Clear tomorrow Westerly At Bridge to Guadalupe Yan village Are pregnant
洛阳作(一作初出徽安门) Luoyang Make a logo for the beginning of the Tiananmen
晚次淮阳
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 Send sinus Nineteen Official employ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上送客游庐山 River see sb. to the door swim Lushan Mountain
酬张二十员外前国子博士窦叔向
会稽郡楼雪霁(一作望雪)
冯翊西楼(一作郎士元诗) Feng yi West Tower 1 for Lang shiyuan poem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 Send Zou Official To the Liu-Shao-Qie a delivery charge for Hongzhou Henan province Rent Yong official
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Pay Lee Amanuensis The more city school books Autumn night See gifts
感怀(一作陆沈诗,题作上礼部杨侍郎)
奉寄皇甫补阙 Send it A surname Buque
阊门即事
安公房问法 quiet Public house The question is asked
上清词 Supernatant words
送顾况泗上觐叔父
留别(一作皇甫冉诗,题作又得云字) give souvenir on parting 1 for huangfu ran poem The question to get another word cloud
多首一页
七言绝句 Seven quatrains
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A Night-mooring Near Maple Bridge

张继


  月落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者: Witter Bynner

【白话文】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注释】 一作夜泊枫江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赏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啼"乃寒山寺以西有"啼山",非指"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啼",即是明显指"啼山"。
  
  [鉴赏]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我们从那个仿佛很客观的“对”字当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刘学锴)



【北美枫文集】千家诗唐诗300首

【资料来源】 卷242_1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