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方回 Fang Hui  元代   (1227~1305)
一首一页

方回 Fang Hui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补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艺能累,天下善书今第一。
  魏晋力命王略帖,摹临有过无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隶,兼有与可伯时癖。
  小者士庶携卷轴,大者王侯缣制。
  门前踏断铁门限,苦向王孙觅真迹。
  有时乘兴扫龙蛇,图画纸素动成疋。
  有时厌俗三叹息,何乃以此为人役。
  如池如沟弃残墨,如冢如陵堆败笔。
  太湖西畔松雪斋,七弦风清碧山碧。
  桃花水肥钓鳜鱼,春雨春风一蓑笠。
  胡为舍此复尘埃,鸣鞭更上金台驿。
  白马四十二章来,一大藏今五千帙。
  订讹补譌重缮写,金字琅函较甲乙。
  考工记属冬官卿,润文使专宰相职。
  北门学士董此事,一儒迥胜缁辈百。
  精神如玉鬓如漆,天上知己密如栉。
  省台要官俱可得,还自管城子中出。
  右军写经博白鹅,孰与明时见数多。

方回 Fang Hui
  宣城画虎遍天下,叶公好龙龙之假。
  百儒愿陶一真者。红花木瓜银杏园,
  年年包贡入中原,何如兴贤起邱樊。
  学徒尚有老梅否,诗声千古捋欧九,
  子其作人举荐口。

方回 Fang Hui
  潇洒名州吏事门,公余应已尽跻攀。
  钟鱼寺寺藏深树,楼阁家家见好山。
  几许烟云藜杖外,无边风月锦囊间。
  俸钱节缩余多少,只买奇书数种还。

方回 Fang Hui
  乐土丰年旧观不,使君心事最相关。
  只因标致清于水,便有声名重若山。
  一室炉香书史畔,万家杯酒管弦间。
  汉庭选表虚公府,白玉鸣珂未许攀。

方回 Fang Hui
  诗家周贺与方干,三载同吟七里滩。
  晚节我惟甘豹隐,妙年公合快鹏抟。
  昔叨旧尹迎新尹,今愧前官送后官。
  朔野炎陬天地阔,寄书会面两应难。

方回 Fang Hui
  同是黄山彩药人,相逢十载客中身。
  赘疣天地吾无用,萍梗江湖子亦贫。
  曳组定趋定马署,扬鞭初闯玉京尘。
  徐阎卢老如相问,向道犹余洒酒巾。

方回 Fang Hui
  绛帐飘然适海涯,月明任意拣南枝。
  腹中书不烦行李,床上琴堪当侍儿。
  马队定无元亮句,草堂宁有稚圭移。
  他年会作安刘事,且向深山茹紫芝。

方回 Fang Hui
  乾淳以后学无师,嘉绍厌厌士气衰。
  何等淫辞南岳稿,不祥妖讖晚唐诗。
  三风盍遣郑声放,一日忽惊周鼎移。
  欧九登庸柳七弃,昭陵曾筑太平基。

方回 Fang Hui
  纷纷肉食笑儒冠,赖有吾徒耐岁寒。
  心远要期来哲共,眼高不受俗书瞒。
  樽前笑语窥胸次,灯下工夫见笔端。
  好向故都求益友,归时敢作去时看。

方回 Fang Hui
  战鼙征骑汹人寰,此道烟昏雾海间。
  万世难磨朱氏学,一官来管紫阳山。
  穷冬硕果何曾食,沧海明珠不再还。
  能作春霆启幽蛰,终身我亦巷瓢颜。

方回 Fang Hui
  儒风扫地久堪哀,谁与前朝养祸胎。
  真魏无牛乔郑寿,杜游不作董丁来。
  游魂葛岭人方醉,转盼陈桥业遽灰。
  赖是紫阳书尚在,不随迁鼎委蒿莱。

方回 Fang Hui
  钱塘湖上试经过,便似帮淮玉树歌。
  突兀栖台新佛刹,依稀灯火旧沙河。
  士皆戎服骈鞍马,女尚宫妆拂黛蛾。
  我欲同君理轻棹,苏堤呼酒酹东坡。

方回 Fang Hui
  昭代英髦盛,文儒气数还。
  天明黄道日,地重紫阳山。
  斗食三年内,孤灯午夜间。
  晦翁元不死,鑽仰定睎颜。

方回 Fang Hui
  山好邻书塾,溪翁割钓矶。
  许时为客久,长是送人归。
  子去青衿喜,吾衰白发稀。
  会须桐荫底,酬唱羽觞飞。

方回 Fang Hui
  昔年初弱冠,丙午创书堂。
  四海仰朱子,万山环紫阳。
  工夫谁久大,邃密要商量。
  旧日鹅湖语,端能子细详。

方回 Fang Hui
  六十余年老病身,少曾识破世间人。
  俗棋幸胜元无着,市药多夸总不真。
  傅粉涂脂何可近,藏机伏阱未须嗔。
  莲华岳顶看秋月,莫向长安踏市尘。

方回 Fang Hui
  军马所不到,大山夹长谷。
  千载几离乱,不知有杀戮。
  鸡犬何晏然,未羡鄠杜曲。
  连林望不极,春晚蓊以绿。
  其大至如椽,谓之猫头竹。
  苦竹尤清严,翠荷森矗矗。
  厥上最宜杉,弥岭亘冈麓。
  种杉二十年,儿女婚嫁足。
  杉杪以樊圃,杉皮以覆屋。
  豬圈及牛栅,无不用杉木。
  联筏下浙河,善价不轻鬻。
  山高高至天,爇灰艺畲粟。
  又有茗荈利,商贩给南北。
  忧旱不忧潦,脱如岁不熟。
  蕨萁与葛粉,槌捣代糜粥。
  岂若水乡人,云贵至售骨肉。
  丑陋羞冶容,健寿由寡欲。
  定非私此邑,大言夸美俗。
  行脚遍海内,久久万辇毂。
  万端堕奸欺,往事杯水覆。
  曷不归乎来,于此擅幽独。
  崎岖荦确间,数步一匍匐。
  犹胜见贵公,膝行受耻辱。
  寒泉洗尘心,怪石醒醉目。
  野叟茅庐边,买邻愿兹卜。

方回 Fang Hui
  十年共艰难,老友杨明府。
  贤令实所赖,拙守何足数。
  尚忆纷纭初,天地沸鼙鼓。
  穷山古未见,倏忽集万马。
  家财吝不捐,宁保杀与掳。
  公一无所爱,什器亦遭斧。
  我书寄歙山,万卷弃草莽。
  即令两秃翁,衣破缺纫补。
  独有浩然气,依旧塞□□。
  □□白云村,连榻晓共语。

方回 Fang Hui
  今日到桐庐,登堂拜寿母。
  □□□□□,□□□□□。
  人间富豪儿,吾事弗如汝。
  汝纵□□□,□□□□□。
  □□□□□,□□□□□。

方回 Fang Hui
  谁实生成之,谚谓慈父母,
  彼锦衣玉食,及朱弦镂簋。
  公但宝一砚,百倍似胜汝。
  我眼公浩唱,犹有半夜许。
  可亲未易别,依依睇烟雨。

方回 Fang Hui
  竹树环斋馆,真宜听雨声。
  不堪终夜急,似欲阻人行。
  薄醉眠难熟,多思梦辄惊。
  漏床正当面,移枕屡纵横。

方回 Fang Hui
  一僧垂乱发,杉阁夜寒饶。
  开锁容铺榻,求钱为造桥。
  猕猴窗外啸,鼯鼠烛前跳。
  岳笔亲题坏,前朝恨未销。

方回 Fang Hui
  江湖分合处,风水互东西。
  官禁收灯早,民居结苇低。
  二孤流俗误,九派旧踪迷。
  剩有登临兴,春霖满路泥。

方回 Fang Hui
  宿羽同夜林,天明各分飞。
  人生尘土内,别易会合稀。
  我自钱塘来,君从宣城归。
  初喜望颜色,昔癯今似肥。
  细视久乃觉,翛然不胜衣。
  老至故当尔,閒心厌尘鞿。
  户门岂可忽,仁宦未为非。
  迩来三径荒,园花減芳菲。
  政坐行作吏,耕透始愿违。
  子婿环我前,设掀烛煇。
  邃庑考画鼓,崇盘荐琼蕤。
  友道比衰丧,闻客扃重扉。
  独此意不然,壶倒觞屡挥。
  酒醒日已出,行行穿山围。
  回首重回首,晴川渺烟霏。
送赵子昂提调写金经
送郑君举宣城教谕
送周府尹三首
送周府尹三首
送周府尹三首
送周汉东入都并呈徐学士子方阎学士子静卢学士处道
送周君之余姚讲授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
送紫阳赵山长治台叟三首
送紫阳赵山长治台叟三首
送紫阳赵山长治台叟三首
俗叹
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县界
宿包山杨明府宅
宿包山杨明府宅
宿包山杨明府宅
宿曹西畴宅大雨
宿东松寺
宿湖口县
宿西畴曹教授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