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戎昱 Rong Yu  唐代  
相和歌辭·從軍行 In proper proportion Songs Attest Row
相和歌辭·苦哉行五首 In proper proportion songs Kuzai line 5
相和歌辭·苦辛行 In proper proportion songs Kosin Row
相和歌辭·採蓮麯二首
塞下麯 Cyprus under the curve
長安秋夕(一作中秋感懷) Chang'an Qiu xi 1 for Mid-autumn recall with emotion
羅江客捨 Luo Jiang hotel
贈岑郎中
聞笛(一作李益詩) Pipe 1 for Li yi poem
漢上題韋氏莊
閨情 Exquisite
衡陽春日遊僧院 Hengyang Spring swim monastery
玉臺體題湖上亭 Body of the Jade Terrace Inscribe lake booth
早梅 Early Mei
移傢別湖上亭 Do not move home Lake booth
客堂秋夕 parlor Qiu Xi
湖南雪中留別
贈別張駙馬 s son-in-law
涇州觀元戎出師 Jing-state concept Supreme commander serve out one's apprenticeship
古意 interest and charm of antique taste
聽杜山人彈鬍笳
詠史(一作和蕃) Yong shi One for and Fan
桂州臘夜 Guizhoulaye
再赴桂州先寄李大夫 Zaifuguizhou Send Lee first doctor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詠史(一作和蕃)

戎昱


  漢傢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鬍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賞析】   中唐詩人戎昱這首《詠史》,題又作《和蕃》,最早見於晚唐範攄的筆記小說《雲溪友議》“和戎諷”條。據說,唐憲宗召集大臣廷議邊塞政策,大臣們多持和親之論。於是唐憲宗背誦了戎昱這首《詠史》,並說:“此人若在,便與朗州刺史。”還笑着說:“魏絳(春秋時晉國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們領會聖意,就不再提和親了。這則軼聞美談,足以說明這首詩的流傳,主要由於它的議論尖銳,諷刺辛辣。
  
    這是一首藉古諷今的政治諷刺詩。唐代從安史亂後。朝政紊亂,國力削弱,藩鎮割據,邊患十分嚴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邊境各族人民備罹禍害。所以詩人對朝廷執行屈辱的和親政策,視為國恥,痛心疾首。這首諷喻詩,寫得激憤痛切,直截了當,一針見血。
  
    在中唐,詠漢諷唐這類以古諷今手法已屬習見,點明“漢傢”,等於直斥唐朝。所以首聯是開門見山,直截說和親乃是有唐歷史上最為拙劣的政策。實際上是把國傢的安危托付給婦女。三聯更鞭闢入裏,透徹揭露和親的實質就是妄圖將女色乞取國傢的安全。詩人憤激地用一個“豈”字,把和親的荒謬和可恥,暴露無遺。然而是誰製訂執行這種政策?這種人難道算得輔佐皇帝的忠臣嗎?末聯即以這樣斬釘截鐵的嚴峻責問結束。詩人以歷史的名義提出責問,使詩意更為嚴峻深廣,更加發人思索。此詩無情揭露和親政策,憤激指責朝廷執政,而主旨卻在諷諭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賢臣。從這個角度看,這首詩雖然尖銳辛辣,仍不免稍用麯筆,為皇帝留點面子。
  
    對於歷史上和親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體分析,詩人極力反對的是以屈辱的和親條件以圖苟安於一時。由於“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一聯,擊中了時政的要害,遂成為時人傳誦的名句。
  
    (倪其心)

【資料來源】 270_21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