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张籍 Zhang Ji  唐代   (768~830)
沒蕃故人 Thinking of a Friend Lost in the Tibetan War
寄遠麯 Send distal convoluted
行路難 Passerby adversity
徵婦怨 Zheng women complain
白紵歌 Song Bai Zhu
野老歌(一作山農詞) Farmer Song of a word for hill farmers
寄衣麯 Send Yi Qu
送遠麯 Distal delivery
築城詞 Fortification words
猛虎行 Tiger Line
別離麯 Parting Song
牧童詞 Shepherd words
沙堤行,呈裴相公
求仙行 Immortality in line
古釵嘆 Old Chai sigh
各東西 apiece affair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Virtuous woman Send Tung Ping Li Yin Minister of public works in ancient china Profession
宴客詞 Banquet words
永嘉行 Yongjia line
採蓮麯 Lotus song
傷歌行(元和中,楊憑貶臨賀尉) injure A style of old chinese poems The title of emperor li chun's reign in tang dynasty within Yang ping Bianlinheyu
吳宮怨 (surname) Palace blame
北邙行(一作白邙山) North mang line One for white Name of a hill Mountain
關山月 Watching the mountains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牧童詞

张籍


  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饑烏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壟頭。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嚮蘆中鳴。
  隔堤吹葉應同伴,還鼓長鞭三四聲:
  “牛牛食草莫相觸, 官傢截爾頭上角!”

【賞析】   這首民歌體的政治諷刺詩,是用一個牧童的口吻寫的。
  
    因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莊稼,所以把它遠遠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個放牧的好地方;放到這兒來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嘗不想到山坡上和別的放牛娃去玩一會兒;可是討厭的鳥兒,在天空盤旋。它們餓了,老是要飛到牛背上去啄蟣虱。怎能丟下不管呢?牛性是好鬥的,特別是牧童放的這頭小白牛更淘氣,它時而低頭吃草,時而舉頭長鳴。這鳴聲該不會是尋找觸角的對象的信號吧?真叫人擔心,一刻也不能離開它。此時,牧童耳邊忽然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有人捲着蘆葉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邊,於是他也學着樣兒,捲着葉子吹起來,互相應和;一面監視着這正在吃草的牛,抖動幾下手裏的長鞭,並且嚮牛說了下面兩句警告的話。這話裏是有個典故的。
  
    原來,北魏時,拓跋輝出任萬州刺史,從信都到湯陰的路上,因為需要潤滑車輪的角脂,派人到處生截牛角,嚇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來。這一橫暴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牧童們誰都知道。“官傢截爾頭上角”,是這牧童揮鞭時隨口說出來的。這話對無知的牛來說,當然無異“彈琴”,可是在牧童卻認為是有效的恐嚇。為什麽會如此呢?這是值得深長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亂後,藩鎮割據,內戰不停。官府藉口軍需而搶奪、宰殺民間耕牛,是極常見的事。和張籍同時的詩人元稹在《樂府古題·田傢詞》裏就有所反映:“六十年來兵簇簇,月月食糧車轆轆。一日官軍收海服,驅車駕車食牛肉。”連肉都被吃光,那頭上兩衹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話下!這就是當時的客觀現實。對於這種現實,張籍這詩裏並未作任何描寫,衹是結尾時藉放牛娃的口,輕輕地點了一下,筆意在若有若無之間,而人民對官府畏懼和對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見了。
  
    全詩十句,是一幅絶妙的牧牛圖。前八句生動麯折地描繪了牧場的環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動和牛的動態,情趣盎然。然而詩的主題並不在此;直到最後兩句,我們才能看出詩人用意之所在。從前面八句轉入最後兩句,如信手拈來,用筆十分自然;寓尖諷刺於輕鬆調侃之中,用意又是多麽的明快而深刻!
  
    詩歌語言樸直清新,明白如話,表現出一種“由工入微,不犯痕跡”的精湛功夫。
  
    (馬茂元)

【資料來源】 382_11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