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丘为 Qiu Wei  唐代  
尋西山隱者不遇 AFTER MISSING THE RECLUSE ON THE WESTERN MOUNTAIN
尋西山隱者不遇(一作山行尋隱者不遇) Search nishiyama anchorite fail to achieve one's success 1 for Mountain line seek, search, look for Anchorite fail to achieve one's success
題農父廬捨 The parent agriculture issues a cottage
泛若耶谿
湖中寄王侍禦 Send Wang Shiyu lake
登潤州城 Teng Yun a town within a "Zhou"
尋廬山崔徵君
留別王維(一作王維留別丘為詩) Give souvenir on parting wang wei 1 for Wang wei Give souvenir on parting qiu wei poem
竹下殘雪
送閻校書之越
省試夏日可畏(一作張籍詩) Provincial Examination Summertime awful 1 for Zhang ji poem
左掖梨花(同王維、皇甫冉賦)
渡漢江(一作戴叔倫詩,題作江行) Du han river 1 for Dai shulun A poem for River Bank
鼕至下寄捨弟時應赴入京(雜言)
多首一頁
五言古詩 Wuyan ancient style poetry
寻西山隐者不遇
尋西山隱者不遇
AFTER MISSING THE RECLUSE ON THE WESTERN MOUNTAIN

丘为


  絶頂一茅茨,直上三十裏。
  扣關無僮僕,窺室唯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鬆聲晚窗裏。
  及茲契幽絶,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白話文】 西山頂上有一座小茅屋,尋訪隱者直上三十裏路。
輕扣宅門竟無開門童僕,窺看室內衹有幾案擺住。
主人不是駕着柴車外出,一定是垂釣在秋水之渚。
來得不巧不能與其見面,殷勤而來空留對他仰慕。
緑草剛剛受到新雨沐浴,鬆濤聲聲隨風送進窗戶。
來到這愜意幽靜的絶景,我心耳蕩滌無比的滿足。
儘管沒有賓主酬答之意,卻能把清靜的道理領悟。
興盡纔下山來樂在其中、何必要見到你這個隱者?

【注釋】 池:原為參不齊,這裏指此來彼往而錯過。
黽勉:殷勤。
契:愜合。
之子:這個人,這裏指隱者。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高趣的詩。詩以“尋西山隱者不遇”為題,寫專程到山中去訪隱者,竟然不遇。如此,本應叫人失望,惆悵。然而,詩藉寫“不遇”,卻把隱者性格和生活表現得清清楚楚,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曠達的胸懷,比相遇更有收穫,更為滿足。
  這首詩的重點不是寫不遇的失望,而是抒發對隱居環境的迷戀,表現了有心去尋、無心相見的飄逸。詩的前八句,寫隱者獨居高處,遠離塵囂,尋訪者不辭山高,等到叩關無人,才略生悵惘。於是猜想隱者乘車出遊,臨水垂釣,表現隱者的生活恬適雅趣。後八句宕開一層,寫周圍的草色鬆聲使尋訪者陶然,因而尋訪不遇亦無所謂,使其悟出隱者生活的情趣。因此,乘興而來,盡興而返,自得其樂,大有君子風度。
  
  [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高趣的詩,從思想上說,這類詩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所在多有,並沒有什麽分外高奇的地方,但細讀起來,又令人感到有些新穎別緻。這新穎別緻來自什麽地方呢?主要來自構思。我們看,這首詩以“尋西山隱者不遇”為題,到山中專程去尋訪隱者,當然是出於對這位隱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這一定會使訪者産生無限失望、惆悵之情。但卻出人意料之外,這首詩雖寫“不遇”,卻偏偏把隱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現得歷歷在目;卻又藉題“不遇”,而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曠達的胸懷,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穫,更為心滿意足。正是由於這一立意的新穎,而使這首詩變得有很強的新鮮感。
  
  詩是從所要尋訪的這位隱者的棲身之所寫起的。開首兩句寫隱者獨居於深山絶頂之上的“一茅茨”之中,離山下有“三十裏”之遙。這兩句似在敘事,但實際上意在寫這位隱者的遠離塵囂之心,兼寫尋訪者的不憚艱勞、殷勤遠訪之意。“直上”二字,與首句“絶頂”相照應,點出了山勢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尋訪者攀登之勞。三、四兩句,寫到門不遇,叩關無僮僕應承,窺室衹見幾案,杳無人蹤。緊接着下兩句是寫尋訪者停在戶前的踟躕想象之詞:主人既然不在,到哪兒去了呢?若不是乘着柴車出遊,必是臨淵垂釣去了吧?乘柴車出遊,到水邊垂釣,正是一般隱逸之士閑適雅趣的生活。這裏不是正面去寫,而是藉尋訪者的推斷寫出,比直接對隱者的生活做鋪排描寫反覺靈活有緻。“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遠路相尋,池不見,空負了一片景仰之情,失望之心不能沒有。但詩寫至此,卻突然宕了開去,“草色新雨中,鬆聲晚窗裏。及茲契幽絶,自足蕩心耳。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由訪人而變成問景,由失望而變得滿足,由景仰隱者,而變得自己來領略隱者的情趣和生活,誰能說作者這次跋涉是入寶山而空返呢?“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結句暗用了著名的晉王子猷雪夜訪戴的故事。故事出於《世說新語·任誕篇》,記王子猷居山陰,逢雪夜,忽憶起隱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時登舟往訪,經夜始至,及至門口又即便返回,人問其故,王子猷回答說:“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詩人采用了這一典故,來自抒曠懷。訪友而意不在友,在於滿足自己的佳趣雅興。讀詩至此,似乎使我們遇到了一位絶不亞於隱者的高士。詩人訪隱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讀者由詩人的未遇中,卻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懷曠達,習靜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詩人在這首詩中所要表達的,也正是這一點。
  
    (褚斌傑)



【北美枫文集】唐詩300首松樹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