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
   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
   算而今,
   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庾郎先自吟愁赋,
   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
   苔侵石井,
   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
   正思妇无眠,
   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
   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
   为谁频断续,
   相和砧杵?
   候馆迎秋,
   离宫吊月,
   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与。
   笑篱落呼灯,
   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
   一声声更苦。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筝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月冷龙沙,
   尘轻虎落,
   今年汉酺初赐。
   新翻胡部曲,
   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
   看栏曲萦红,
   檐牙飞翠。
   人姝丽。
   粉香吹下,
   夜寒风细。  
   
   此地。
   宜有词仙,
   拥素云黄鹤,
   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
   叹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
   仗酒襏清愁,
   花销英气。
   西山外。
   晚来还卷,
   一帘秋霁。   叠鼓夜寒,
   垂灯春浅,
   匆匆时事如许。
   倦游欢意少,
   俯仰悲今古。
   江淹又吟恨赋。
   记当时、
   送君南浦。
   万里乾坤,
   百年身世,
   唯有此情苦。
   
   扬州柳,
   垂官路。
   有轻盈换马,
   端正窥户。
   酒醒明月下,
   梦逐潮声去。
   文章信美知何用,
   漫赢得、天涯羁旅。
   教说与。
   春来要、寻花伴侣。   玉珂朱组。
   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
   窗户新成,
   青红犹润,
   双燕为君胥宇。
   秦淮贵人宅第,
   问谁记、
   六朝歌舞。
   总付与、
   在柳桥花馆,
   玲珑深处。
   
   居士。
   闲记取、高卧未成,
   且种松千树。
   觅句堂深,
   写经窗静,
   他日任听风雨。
   列仙更教谁做,
   一院双成俦侣。
   世间住。
   且休将鸡犬,
   云中飞去。 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颦,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丁巳元日。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   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   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正月十一日观灯。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元夕不出。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   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   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十六夜出。  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凄凄。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   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   春寒锁、旧家亭馆。   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   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词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   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   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   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   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   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   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双浆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凝想、明②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栏杆,伴人一霎。   【检字】   ① 王当。   读 dang1。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协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于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年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   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注释】   诸娣:姜夔自注,“庙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三人。   ” 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成调。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
   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
   朱户黏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浆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娥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予自孩幼从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别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诸君。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   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   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   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间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   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   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   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後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箫分付。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翦离愁千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