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柳亚子 Liu Yazi(现代中国)沈尹默 Shen Yinmo(现代中国)海子 Hai Zi(现代中国)
洛夫 Lo Fu(现代中国)舒婷 Shu Ting(现代中国)徐志摩 Xu Zhimo(现代中国)
席慕容 Ximurong(现代中国)余光中 Yu Guangzhong(现代中国)食指 Si Zhi(现代中国)
刘半农 Liu Bannong(现代中国)北岛 Bei Dao(现代中国)顾城 Gu Cheng(现代中国)
卞之琳 Bian Zhilin(现代中国)戴望舒 Dai Wangshu(现代中国)多多 Duo Duo(现代中国)
昌耀 Chang Yao(现代中国)向明 Xiang Ming(现代中国)孤夜赏雨 Gu Yeshangyu(现代中国)
离离 Chi Chi(现代中国)陈忠坤 Chen Zhongkun(现代中国)熊焱 Xiong Yan(现代中国)
绝壁孤侠 Jue Biguxia(现代中国)迪拜 DiBai(现代中国)祁鸿升 Qi Hongsheng(现代中国)
杯中冲浪 Wang XuSheng(现代中国)鲁绪刚 Lu XuGang(现代中国)余刃 Yu Ren(现代中国)
白琳 Bai Lin(现代中国)太阳岛 Tai Yangdao(现代中国)秋叶 Qiu She(现代中国)
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周梦蝶 Zhou Mengdie(现代中国)郑愁予 Zheng Chouyu(现代中国)
兰语凝嫣 Lan Yuningyan(现代中国)刘华明 Liu Huaming(现代中国)陆华军 Liu Huajun(现代中国)
离开 Chi Kai(现代中国)郭沫若 Guo MoRuo(现代中国)林泠 Lin Ling(现代中国)
商禽 Shang Qin(现代中国)罗门 Luo Men(现代中国)西川 Xi Chuan(现代中国)
欧阳江河 Ouyang Jianghe(现代中国)翟永明 Di Yongming(现代中国)杨炼 Yang Lian(现代中国)
张错 Zhang Cuo(现代中国)田间 Tian Jian(现代中国)阿垅 A Long(现代中国)
纪弦 Ji Xian(现代中国)灰娃 Hui Wa(现代中国)马骅 Ma Hua(现代中国)
覃子豪 Qin Zihao(现代中国)林亨泰 Lin Hengtai(现代中国)蓉子 Rong Zi(现代中国)
痖弦 Ya Xian(现代中国)杨唤 Yang Huan(现代中国)羊令野 Yang Lingye(现代中国)
林徽因 Lin Huiyin(现代中国)白萩 Bai Qiu(现代中国)管管 Guan Guan(现代中国)
方方 Fangfang
现代中国  (1955年5月11日)
姓:
名:
籍贯: 江西彭泽县
出生地: 南京

阅读方方 Fangfang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方方
方方
方方(1955年5月11日-),本名汪芳,祖籍江西省彭泽县,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成长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当代女作家,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学创作系列高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文学创作一级作家职称,曾任《今日名流》杂志总编辑。
方方(女)(1955—)原名汪芳。原籍江西彭泽县,生于南京。 代表作品《乌泥湖年谱》

1957年随父母迁至武汉。

1974年高中毕业,做了四年装卸工。

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毕业后到湖北电视台任编辑,1989年调作协湖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87年发表《风景》(《当代作家》1989年3期),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批评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自此发表的《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桃花灿烂》等一系列作品,均受好评。

中篇小说《桃花灿烂》短篇小说《纸婚年》分获《中篇小说选刊》第五届百花奖。

原名汪芳。女。祖籍江西,生于南京。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75年曾在武汉市运输公司当装卸工人,1982年分配至湖北电视台,1989年调湖北省作协,曾任今日名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现为湖北省作协主席、专业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
方方 - 人生观

方方
2008年12月,一张作家富豪榜传得沸沸扬扬,传统作家纷纷失意榜单,大量商业写手活跃其上。方方认为制榜炒作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理念。但结果却有点搞笑,聊付谈资。“一方面是有效的商业手段进行包装,一方面我们读者整体阅读层次偏低,造就这样一个排行榜。我可以理解制榜人据此谋生的愿望。但我对这件事没有更多看法。”
方方说,现在的这个社会与我成长的时代有着完全不同的观念。我们那个时候太不重视财富,但现在却崇拜财富过度,以致于变成了有钱就是成功。像写作抄袭这样的事,在我们这代人中,哪个作家要是抄袭,会是天大的丑事,但现在却有那么多抄袭者。读者们非但认为抄袭无罪,甚至还力挺作者,这就让我们很看不懂。

对于“80后”的作品,方方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与疑问:“这一代人对自我的看重和凸显是空前的,但是他们的作品却千人一面,几乎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反观我们这代人所处的时代非常强调共性,但这代作家的作品,个性又是多么明显!”探究个中原因,她猜测是不是年轻人阅读量太少。“大学时,老师开给我们一份必读书单,上面所写的当代作品我几乎全部都在中学时代读完了。对文学的认知和审美趣味都是在这些阅读中形成的。现在的年轻作家,在最应该读书的年龄中,穷于应付各种考试,很可惜。”
方方 - 自我定位
2007年9月在得知道当选湖北省作协主席时,方方曾担心当选主席后不再像现在这样自由。“以前我总是直言直语,而且有很多时间去写作,而现在,我要更多地投入到干实事当中去,考虑该为湖北作家们做些什么。”方方说,尽管曾经犹豫,但自己并不为此苦恼,“我的第一身份依然是‘作家’,仍然会以写作为主,我不会因为我做了主席就不再写作,也不会因为身份变化就改变我作品的风格和内容。”
方方十分真诚提出“我希望以后当我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时,人们继续用‘作家方方’来称呼我,这是我的本真。”
方方 - 扶持新人
方方认为,湖北的文学创作实力很强,中年作家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年轻人虽然尚未形成风格,但如苏瓷瓷、李修文等人都在不断努力。“我们应该给年轻人更多机会。”
这位省作协主席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扶持更多的年轻作家,让他们耀眼文坛。“外地许多‘80后’的作者都不愿意加入作协,而我们自己的‘80后’作者们,都是作协成员,给他们一个舞台何乐不为?”
方方希望,以后的作代会,应该留出更多的名额给出色的年轻人,还需要让更多的读者和市民认识、接受这些年轻作家。“我们当年出道时也不过20多岁的年纪。有些好作品不是写不出来,而是要给年轻人空间和时间去打磨。”
方方 - 母亲身份
除了为作家奔走的主席,和快意写作的作家两重身份外,方方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母亲。2007年她的女儿考入湖北美术学院,方方在自己的博客里便开始“连载”女儿适应大学生活的日志。身为母亲的方方,女儿是她最大的宝贝。

“我的生活状态就是看书、写作、上网,还有给女儿做饭。”谈起女儿,方方的声音变得轻柔、快活。她会“独家发布”女儿小时候的照片,会和女儿约定上大学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会拗不过女儿,去学校把她接回家。
方方 - 写作特色
从《武昌城》到《水在时间之下》,擅写当代生活的方方把目光拉长,打量着充满传奇色彩的旧事,但她表示不会就此扎入故纸堆中,正在创作的新中篇依然写当代。“所谓好看的小说,就是读者拿到手上,一直想往下看,一直不想放手。这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这部小说给了我机会。”方方说,小说之“小”,在于它并不直接讲大道理,不刻意追求高深内涵,饶有兴味的故事和令人难忘的人物是小说主体,人生的哲理和思考都潜伏在故事之中。“我一直喜欢读有意思的小说,印象深刻的小说人物一直在我心里,比如林道静、朱老忠、梁生宝等等,我希望读者能像我记忆他们一样,记住水上灯。”

方方打磨着小说的语言,不让文字阻碍眼睛的速度,“我希望我的语言很干净,句子经得起削砍,文字经得起推敲。我希望读者在读我的作品时,觉得很舒服很流畅,不知不觉就读完了。”正如现在许多观众无暇去欣赏节奏缓慢、追求唯美的戏曲,方方觉得,读者对于长篇小说也在逐渐失去耐心,“看看开头,翻翻中间,扫一下结尾,查查评论怎么说,就算看完了一部长篇小说。”这种状况也促使她去创作富有吸引力的小说,“小说不仅仅是故事,它应该有大量的具有时代氛围的细节,也有时代烙印的人物以及人物情感,还要有创作者自己的思想倾向等等。故事的背后,当有这样一些东西,它们是故事生长的营养。故事是从这样的土壤上长出来的。”
方方 - 主要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随笔集《到庐山看老别墅》、《汉口的沧桑往事》,中短篇小说集《风景》、《桃花灿烂》、《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及《方方文集》(五卷)等。

方方写过的书:
生命绿流
无处遁逃: 方方中篇小说新作集
白梦
埋伏
凶案
黑洞
行云流水
武汉人
18岁进行曲
方方小说精粹

个人荣誉
现已出版小说、散文集约60部,多部小说被译为英、法、日、意、葡、韩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最新动态
方方作品
2008年12月,电影《梅兰芳》热映之际,作家方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新鲜出炉,虚构的汉剧名角水上灯,与真实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一南一北“打起擂台”。

为了写好小说,方方遍翻史料,采访专家和老演员,并且去看了生平第一场汉剧,“在那里,我找到了舞台的感觉,觉得特别亲切。”《水在时间之下》细节丝丝入扣,很多材料直接取自往事,挑起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剧舞台的幕帘,粉墨登场的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百态人生。“时代里的一圈小小涟漪,漾到个人身上就是惊涛骇浪,我的小说就是如此,没有人与时代无关。”

方方说,自己笔下的水上灯与梅兰芳不一样,没有世家背景,半路出道,有太多艰苦需要征服。而把人物与时代紧紧联系起来,正是方方小说的一贯特色,“我只想写一部好看的小说,让读者有一口气看完的欲望。”
方方 - 获奖情况
《风景》(《当代作家》1989年3期),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批评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自此发表的《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桃花灿烂》等一系列作品,均受好评。中篇小说《桃花灿烂》、短篇小说《纸婚年》分获《中篇小说选刊》第五届百花奖。
有一位评论家说,在读者的心目中,方方至少有三副面孔:比较冷峻的,如《风景》的揭示人生世相;比较深沉的,如《祖父在父亲心中》的透视家族历史;比较轻松的,如《白驹》的玩笑世间物事。的确,方方给人的印象是多面的,包括写作中和生活中的她,完全迥异。写小说的方方,是个悲观主义者。因为她在写作过程中追问一些问题时,这些问题经常是无底的,问不出结果的。问到最后,进入虚无状态。所以她笔下的人物无论强弱,通常会对人生感到悲伤。但当她离开桌子面对生活时,她是个乐观主义者。因为只能让自己这样,才能将生活带给你的一切——无论悲伤还是欢乐都承受下来。
2010年10月凭借中篇小说《琴断口》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方方 - “新写实”派
1987年,方方以中篇小说《风景》一鸣惊人,不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且成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此后,又有《祖父在父亲心中》、《埋伏》、《落日》、《方方文集》、《乌泥湖年谱》相继出版。最近,作家出版社推出方方的中篇小说集《春天来到昙华林》,这部作品又给熟悉她的读者一种新的感受。这部作品隐隐地涉及了同性恋。其实小说中所谓的同性恋,只是主人公一个人内心深处一点点的感觉而已。方方说:“我很想写一个没什么用的庸常之辈寻找一种强大的过程。他对强壮的事物和人有兴趣,便也很自然。其实并非有意去关心某个领域,而是小说写到那里,觉得人物只能如此。”

最早阅读方方的作品,是她的诗歌。20世纪80年代初,方方的诗歌经常出现在诗歌刊物上,那时她的署名是汪芳。1981年,她在《长江文艺》上发表小说处女作《大篷车上》,开始了她写实风格的小说创作。一直在想,是什么成就了方方,是什么使她的作品如此深刻,深刻到让人刻骨铭心。我们不得不从她的经历入手。方方的父亲去世早,哥哥们都在外地,家里的重担落在方方的肩上。没上大学前,为了养家餬口,方方瞒着母亲当了4年的装卸工。装卸工是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它需要拉板车、扛大包,付出的不仅仅是力气和血汗,还有女孩子的自尊与虚荣。“我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4年装卸工人。而且当年我是从一个纯粹知识分子生活的环境中突然被扔进社会的底层,感官上是很受刺激的。这4年,相当于上了一轮大学——社会的大学。这和下去深入生活是完全不同的。进入那样的环境,你只能跟他们站在同样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生活,你只觉得自己和他们是相同的人。其间的一些见闻和经历,可让我受用一生。从此后,便总觉得自己与底层百姓有一种血肉相联的关系。现在虽然来往的人群已经完全变了,但只要在生活,总归你能看到很多劳动的人民在为生存而奋斗——像我年轻时一样。”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长大,知识分子特有的人格气质始终与方方血肉相连,息息相通,写他们的故事就是写她自己。而方方写市民小说时所动用的生活经验,不过只短短的4年,她置身其中却实际上是个旁观者,所以写这些人物时她只是个作家,像个职业杀手,却不能用心用血去写他们的生活。

用心灵去写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作家的读者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而去改变自己,方方不会。她觉得作家应该始终遵循自己内心的原则去写作,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坚持为自己的内心写作。文学几千年来之所以有魅力,就是因为有许多作家按照自己的心灵去写作。方方的作品多是中篇,着手写长篇《乌泥湖年谱》,她选择了自己熟悉的生活。其实,长篇容量大,不光能看出作者的才华,更看出知识水平,而《乌泥湖年谱》,对于她更是一次挑战。但是她说,写这部长篇是她最想做的事。“我写了一部自己最想写的书。仔细想想,这不是一本讨好的书。首先不讨读者的好,如果是写家庭、婚姻、爱情的书,可能更受读者欢迎;也不讨评论家的好,有关知识分子的题材,知识分子永远不会满足;评论家们最有能力、有权力从不同角度评论你的作品,挑出无数的毛病。《乌泥湖年谱》中描写的知识分子题材,很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各种关系,他们太熟悉这段生活了,所以不讨好。这些我想过,但觉得无所谓,我只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事,别人怎么想,关我什么事,我本来不是乖巧的作家,作品也做不到乖巧。写法本身也不讨好,我把自己放在一条不好走的路上了。很笨的作家才会去做,但我只做我自己喜欢的事。”

大致上,方方的作品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写底层人生活的;二是写知识分子题材;三是写都市玩世不恭并且叛逆的年轻人;四是写女性命运;五是写爱情小说;六是写警察。五、六两类相对少一点,当年有点写着好玩的意思。“我甚至还写过农村题材的小说——也是我自己写得最好的小说之一。我写作完全是凭兴致。怎么舒服就怎么写,凭自己当时一瞬的想法,喜欢给读者完全不同的阅读感觉。当然,私下里大约也有点炫一下自己的本事的顽劣之心,那就是,我什么都能写。让那些做文学评论的逮不住我。”方方的语气竟有些孩子似的调皮。

虚构是门伟大的艺术。在方方看来,想象力在创作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她认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消灭想象力的过程。社会生活,逼得人不知不觉地按照它的程序行进。在这样的行进中,人们为了同步,为了不掉队,不停地改变自己,那种与生俱来的想象能力和逆反能力便在这种改变中越来越枯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文学却必须有辽远和深刻的想象。“我想当一个作家是不能太过忙碌的。生活节奏的松弛使人容易进入想象状态。想多了,写作时,你曾经胡思乱想的许多东西就会自动涌来。当然,有些东西是天生的,后来是学不来的。写作者有如一个会做菜的厨子,生活中的素材是原材料,而他将这些原材料相互搭配的过程便是他的厨艺技术,而做成什么样的菜,却得靠他的想象能力。”她说。

生活在快乐中的人

方方一直和女儿两人生活。女儿今年考上了湖北美术学院的动画专业,这是她最想学的专业。方方承认,自己对女儿是有些溺爱的。明明理智上认为这样的溺爱对她的成长并无好处,但是,“你就只有这个孩子,你会忍不住去溺爱她,替她做所有的事情。事实上,溺爱她几乎不是她的需要,而是我自己的需要。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大约都有同类的问题。”方方说,女儿从生下来到18岁,事无巨细,全都依赖她。现在方方也很愿意女儿离开自己,在外独立生活一段时间。“这次送她去学校,让她自己爬到铺上去铺床单,系帐子。这都是她生平第一次做,看到她笨手笨脚地做这些事,一副完全不知如何下手的样子,我在指挥她时,也觉得是我把她变成一个生活能力比较差的人。我对女儿说,当年因为我妈妈的生活能力不强,所以,她把我变成了一个能干的人,而我的能干,又把我女儿变成一个能力弱的人了。生活就是这样轮回的。”

跟方方谈话,觉得她对什么都是兴致盎然。采访结束时我提到语言学家周有光,她马上说,周有光的《语文闲谈》太有意思了,语言很风趣幽默,既长见识又好玩。方方说,大学时她曾读到女作家陈学昭的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这篇小说的名字比内容更加深深地打动了自己。每次当她写完一篇小说或者是做完一件事,以全身心放松的姿态活动筋骨时,总能想起这句话:工作着是美丽的。

不知这些话是否能算作她的人生态度。方方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包括她不足200字的简历中,偏要注明“当过4年装卸工人”,包括她表达自己“怎么舒服怎么写”的思想,包括她真实豪爽的笑声。她边做杂志边写作,想必是非常辛苦,但她说,每月看10万字的东西,也是一种学习,了解知识是一种乐趣。想起她写的一篇文章《工作着是快乐的》,事实上,不论工作和生活,方方都是生活在快乐中的人。


Fang Fang (female) (1955 -) formerly known as Wang Fang. Pengze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of origin, was born in Nanjing.
With her parents moved to Wuhan in 1957.
High school graduation in 1974, made four load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admitted to Wuhan University in 1978, graduated in 1982. After graduating from Hubei TV station editor, transfer Writers Association in 1989 in Hubei branch of professional writing, the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In 1987 issued a "landscape" ("Contemporary Writers" 1989 3), by 1987-1988 the Excellent Novella Prize, is critics that "opened the 'new realism' off." Since publication of "grandfather in the hearts of his father," "fill the gap," "Peach Blossom brilliant" and a series of works, subject to praise.
Novella "Peach brilliant" short story "of matrimony in" points of the "medium-length Short Stories," the fifth Hundred Flowers Awards.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