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柳亞子 Liu Yazi(現代中國)瀋尹默 Shen Yinmo(現代中國)海子 Hai Zi(現代中國)
洛夫 Lo Fu(現代中國)舒婷 Shu Ting(現代中國)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
席慕容 Ximurong(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食指 Si Zhi(現代中國)
劉半農 Liu Bannong(現代中國)北島 Bei Dao(現代中國)顧城 Gu Cheng(現代中國)
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戴望舒 Dai Wangshu(現代中國)多多 Duo Duo(現代中國)
昌耀 Chang Yao(現代中國)嚮明 Xiang Ming(現代中國)孤夜賞雨 Gu Yeshangyu(現代中國)
離離 Chi Chi(現代中國)陳忠坤 Chen Zhongkun(現代中國)熊焱 Xiong Yan(現代中國)
絶壁孤俠 Jue Biguxia(現代中國)迪拜 DiBai(現代中國)祁鴻升 Qi Hongsheng(現代中國)
杯中衝浪 Wang XuSheng(現代中國)魯緒剛 Lu XuGang(現代中國)餘刃 Yu Ren(現代中國)
白琳 Bai Lin(現代中國)太陽島 Tai Yangdao(現代中國)秋葉 Qiu She(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周夢蝶 Zhou Mengdie(現代中國)鄭愁予 Zheng Chouyu(現代中國)
蘭語凝嫣 Lan Yuningyan(現代中國)劉華明 Liu Huaming(現代中國)陸華軍 Liu Huajun(現代中國)
離開 Chi Kai(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林泠 Lin Ling(現代中國)
商禽 Shang Qin(現代中國)羅門 Luo Men(現代中國)西川 Xi Chuan(現代中國)
歐陽江河 Ouyang Jianghe(現代中國)翟永明 Di Yongming(現代中國)楊煉 Yang Lian(現代中國)
張錯 Zhang Cuo(現代中國)田間 Tian Jian(現代中國)阿壠 A Long(現代中國)
紀弦 Ji Xian(現代中國)灰娃 Hui Wa(現代中國)馬驊 Ma Hua(現代中國)
覃子豪 Qin Zihao(現代中國)林亨泰 Lin Hengtai(現代中國)蓉子 Rong Zi(現代中國)
瘂弦 Ya Xian(現代中國)楊喚 Yang Huan(現代中國)羊令野 Yang Lingye(現代中國)
林徽因 Lin Huiyin(現代中國)白萩 Bai Qiu(現代中國)管管 Guan Guan(現代中國)
當年明月
現代中國  (1979年)
姓:
名:
籍貫: 湖北宜昌

閱讀當年明月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當年明月(1979年),本名石悅,男,湖北宜昌中國作傢、學者。原為順德海關公務員海關總署下屬雜志《金鑰匙》編輯。因創作歷史小說明朝那些事兒》而走紅,現為中國社科院明史學會副研究員,並曾挂職河北省隆化縣副縣長

生平[編輯]

2000年,石悅大學畢業後考取海關公務員。2006年,他開始在網絡上發表歷史隨筆,受到網友熱捧,後被出版社發現,將之出版成書《明朝那些事兒》。該書暢銷之勢迅猛,很快席捲當時國內各大實體書店櫃臺最顯眼的暢銷書區域。而自2007年開始,憑藉《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連續7屆榮登中國作傢富豪榜。

成名作[編輯]

明朝那些事兒》開始於網絡創作,後受到讀者的熱捧,最終出書。現已經發行完成,共七册。

《明朝那些事兒》一書最早由石悅於2006年3月10號以“就是這樣嗎”的ID在發佈於天涯虛擬社區煮酒論史論壇,一經發出便引起轟動,後因“明月門”事件(又因“明朝黨爭”被戲稱為明月黨爭)而離開天涯論壇,轉戰新浪博客。

當年明月堪稱草根講史的集大成者,大傢的認可印證了當年明月的那句話:“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很好看。”

其它作品[編輯]

2008年當年明月與田沁鑫導演合作話劇《明》。《明》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李爾王

評價[編輯]

《明朝那些事兒》一書獲得了廣大網友的一致好評,有人評論道:“文章以通俗的小說方式,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國製造工人的嚴謹,法國釀酒師的情懷,美國戲劇演員的幽默,講述了600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元末農民起義,並將繼續講述至明末的276年歷史。此文做工嚴謹而又不乏幽默,可做明史普及讀物,也可用於茶餘飯後消遣,皆是居傢旅行,學習閱讀,無事消遣之首選讀物。”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歐發偉則認為,當年明月用自己的靈魂還原了歷史,而人類在他的歷史裏還原了靈魂

參考文獻[編輯]

  1. ^ 當年明月成功我纔上路啊. 新文化網. 2007-04-10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6) (中文(簡體)‎).
  2. ^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挂職河北隆化副縣長. 新浪. 2014-09-05 [2014-09-05].
  3. ^ 《明》,中國國傢話劇院官方網站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1-03.
  4. ^ 《本期嘉賓》,中國網絡電視臺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2-13.

外部鏈接[編輯]

 一個年僅27歲的年輕人,一個非文學和歷史學專業出身的普通公務員,用如此老道、通俗、幽默的手法,將歷史還原得清晰深刻、豐滿圓潤。
當年明月,本名石悅,男,順德海關公務員。以《明朝那些事兒》起於網絡江湖,受到讀者的熱捧。當年明月堪稱草根講史的集大成者,大傢的認可印證了當年明月的那句話:“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網絡紅人原被領導認為“很一般”,成名後獲重用,最近被藉調北京(任海關總署下屬雜志《金鑰匙》編輯)。
雖然一樣是說史,但當年明月用的筆法,卻不是以往那些史書筆法。而是一種充滿了活力和生氣,字字都欲躍然而出的鮮靈筆法,在他筆下,人物不再是一個刻板的名字和符號,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讀來欲罷不能。
歷史可以橫看成嶺側成峰,當年明月和他的《明朝的那些事兒》得到的顯然也並不是鮮花。網上圍繞當年明月的爭論、質疑也從來沒有停止過。一個被人喜愛、被人熱捧同時又被人批評、抨擊的著名網絡寫手,成為我們的年度新銳寫手候選人,實至名歸。
當年明月,2006心靈歷史開創者,強調寫史即寫人、寫人即寫心。長文《明朝那些事兒》狂飆突起於天涯論壇,後轉戰新浪。天涯、新浪月點擊率均月超百萬,引起“明礬”騷亂,相關事件被媒體命名為“明月門”。
截止到2008年,《明朝那些事兒》(由當年明月在新浪的博客陸續推出)已經由中國友誼出版社出版了五部。

相關采訪
〖遼瀋晚報〗
7年讀11遍《上下五千年》
記者:您還是不願意公開您的姓名嗎?為什麽?
當年明月:是的,你就叫我明月吧。不公佈我的真名,是我的一種人生態度。寫作時的當年明月不是我,現實中我是心存雜念的。
記者:您是不是從小就對歷史特別感興趣呢?
當年明月:最早接觸歷史應該是在我5歲時,我爸帶着我去逛書店,給我買了一本《上下五千年》,後來7年的時間裏我讀了11遍《上下五千年》。
記者:這麽喜歡歷史,那您上學時的歷史成績一定不錯吧?
當年明月:呵呵,沒有。因為我的看法常常和歷史老師的不一樣。
最喜歡餘華和錢鐘書
記者:我看了您的書,覺得的確很吸引人。把歷史寫成趣味性十足的故事,準確性方面怎麽把握?
當年明月:我的準確性絶對沒有問題。有很多人說我寫的是野史,我可以說我寫的絶對是正史,而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明明是一本正史,卻讓人有野史的感覺。
記者:有很多人把你和易中天比較,你怎麽看呢?你現在的風格受哪個作傢的影響比較大呢?
當年明月:我沒法評價他,易中天老師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我可能受到很多作傢的影響,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餘華和錢鐘書。
我不會放棄工作衹寫作
記者:您有自己的工作,現在又寫書,會不會很纍,有沒有想過放棄工作衹寫書呢?
當年明月:是很纍。寫書時我要把自己想成歷史人物來寫。有時為了讓自己更平靜,我一個晚上洗五六次澡,皮膚都洗壞了。但我不會放棄工作衹寫作。寫書是我的興趣,如果將它變成工作就沒意思了。
記者:以後還會繼續寫書吧?還會寫哪方面的書呢?
當年明月:會繼續寫,也許寫清朝呢。瀋陽的朋友肯定都對清朝特別感興趣,呵呵。
見習記者 張鉑
〖人物周刊〗
我把歷史當流行文學寫
人物周刊:為何想到要寫《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從我的人生經歷來看,我從小衣食無憂,從小學到大學,一路走過來,過程太順了。因為缺少變數,感覺很多事做起來沒有樂趣,就想着要做點什麽事。我不抽煙不喝酒不泡
吧,那就寫點什麽吧。
人物周刊:一個人在廣州花花世界,怎麽靜得下心來寫一部這樣的大作?
當年明月:寫作的樂趣很多人無法理解。我沒什麽娛樂活動,就衹是翻那些沒有標點、竪版的繁體歷史書,然後再坐在電腦前寫,從3月份到現在,每天如此。每天深夜,外面燈紅酒緑,我的雙手卻在鍵盤上遊走,聽着鍵盤的聲音就是一種享受。無論什麽物質誘惑,都不能與它相比。
人物周刊:你不是學歷史出身,寫出的歷史卻為何受歡迎?
當年明月:因為我把歷史當流行文學寫,既要懸念百出,還要輕鬆,同時也尊重歷史。
人物周刊:你寫的歷史是正史還是戲說?
當年明月:我寫的是正史,不是戲說。要是戲說的話,我肯定說不過別人。我衹是想讓人們在輕鬆調侃的氣氛中瞭解歷史。
《上下五千年》我讀了12遍
人物周刊:寫作手法可以現學現賣,但歷史觀不能短期內形成。你何時開始接觸歷史?
當年明月:5歲吧。有一次父親帶我去逛書店,我執意要買一套《上下五千年》。當時一套書的價錢是五塊六,我爸當時一個月工資纔30元。買書時爸爸還專門問我喜不喜歡歷史?說實在的,我當時根本不知道歷史是什麽。但父親還是給我買了這本書。
人物周刊:後來又看了些什麽書?
當年明月:在隨後的7年裏,我把這本書一共讀了12遍。上中學時,我又讀了《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等。不過,歷史書我是“戲讀”,當時看的全是有斷句的橫版,如果那時就看繁體竪版的話,肯定不會有現在的“當年明月”。
人物周刊:你為什麽選擇寫明史?
當年明月:我對明史有一定的偏好,明史的人物很有意思,他們都是特立獨行的人,好壞都到了極點。
人物周刊:明史寫完了打算再幹點什麽?
當年明月:在歷史寫作方面,我衹能算一“票友”,這不是我的正經工作。我目前衹想把明史寫完再說。
和易中天PK我無所謂
人物周刊:有人說你是唯一可以與易中天這樣的學者PK的草根人士,你自己如何看?
當年明月:易中天在央視百傢講壇錄的節目,我衹看了一點點。這樣說並不是故意要貶低他。對於PK的說法,我無所謂,我知道自己還要磨練。我想我們共同的地方在於,都熟練地掌握了歷史,而且都用輕鬆的方式講歷史。
人物周刊:當初寫博客時,預料到會有這麽火嗎?
當年明月:有企圖肯定就寫不好。不過說實話,我在寫作時並沒盡全力,也不敢全力以赴。我是個比較畏懼的人,如果全力以赴地做人生第一件事,失敗了對我的人生可能會是個很大的傷害。不過還好,我現在纔27歲,比一般的歷史專傢年輕,第一本書就搞出了名,也算對得起自己的付出吧。
人物周刊: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你的書卻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係教授、著名明史學家毛佩琦寫序,他對你的評價非常高。你如何評價自己的書?
當年明月:雖然我纔27歲,但我是見過“世面”的人,因為最大的世面是歷史。我見過歷史上很多的人和事,知道自己還差得遠。
人物周刊:你成了名人,單位同事怎麽看你?
當年明月:一視同仁,該加班還得加班,上鳳凰衛視做節目,也得請假。這很正常。
人物周刊:傢裏人是什麽態度?
當年明月:我父親得知我在寫這個後,特意給打來電話:“我支持你看歷史書,你看就看了,還寫它幹嘛?”前幾天,他又看到《報刊文摘》上關於我的報道,再次打電話給我,說:“你還在寫?還寫幹嘛?”

異類明月
“我是個異類。”這是《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在接受人物周刊記者采訪時說的第一句話。
這個學法律出身的27歲武漢小夥子,白天在廣州一傢單位做公務員,晚上則在傢裏寫“明朝那些事兒”。
自從今年3月10日把第一篇《明朝那些事兒》放到網上以來,明月的博客點擊率超過300萬次。迄今為止,他已寫了30多萬字,並已結集出版。
因為喜歡當年明月的敘事風格,一大批網民因此聚集到他的周圍,成為了“明礬”,這其中包括大學教授、7歲小孩和60多歲的老太太。
這樣的傳奇,有理由讓當年明月膽敢聲稱自己是“異類”。
他還有一個異人之處在於,他接受了40多傢媒體的采訪,卻從不肯說出自己的真實姓名和工作單位。因為“寫作時的明月不是我,現實中的我是一個心存雜念的人”,他堅持把晚上的明月與白天的自己區分開來。

記者評論
〖記者評論〗
對於他來說,文字是有感情的,感情醖釀到一定程度寫出來的文字自然好看,不需要太華麗的詞藻。
嚴格地說,對當年明月的訪談實際上並不像一次采訪,他不是一個肯一板一眼回答問題的采訪對象,於是我們的對話就變得更像兩個年輕人之間的侃大山。不僅放任自己“出口千言,離題萬裏”,明月甚至還慫恿我不要按照采訪提綱寫,“想怎麽寫就怎麽寫吧”。他堅信“世界上最難寫的就是命題作文”,而當我問到寫歷史是不是類似於命題作文時,他急了,趕忙聲明寫歷史不是命題作文。他的理由是,雖然歷史早已定格,但“能把大傢本來已經知道結局的事情寫得驚心動魄,寫出懸念,這樣纔顯得出你是不是高手,纔顯得出樂趣”。當然,他的論據就是他自己,很鮮活也很充分—— 《明朝那些事兒》受歡迎程度大傢有目共睹嘛。最後,明月以一句不無得意的話作為總結陳詞——“這個就是水平,這個就是難度!”
看“不好看的歷史” 為了寫“好看的歷史”
問他為什麽要寫《明朝那些事兒》,明月給了我一個不太令人信服的理由:“為了圖個樂。”要知道為了給期待着的讀者一個交代,交出那一兩千字的內容,他幾乎每天要從晚上7點開始寫到11點多,不僅要構思情節,更要花大量的時間查資料。這些資料,可都是他深惡痛絶的“不好看的歷史”:文言文、流水賬、大事記。明月自己也承認,那種閱讀感受堪稱痛苦。既然痛苦,為什麽還要寫?明月說得狀似很無奈:“我不是為了寫而寫,我是為了興趣而寫。偏偏我對歷史感興趣,沒辦法呀。”
寫出“好看的歷史”給大傢看,是當年明月的一個夢想。從4歲開始讀書,明月對於傳統歷史典籍枯燥乏味、過於簡潔而沒有表現力的描述一嚮不以為然;而他知道,歷史本身是鮮活而精彩的,他要調轉歷史表情與現代審美的時差,把精彩生動的歷史呈現給大傢。為了這個夢想,一個27歲的年輕人放棄了下班後幾乎所有的娛樂,埋頭在故紙堆中,寫他所說的“好看的歷史”。
明月對自己寫歷史的要求可不低:“既要嚴謹又要好看,有情節有懸念,有調侃有幽默,還要有心理分析,要把人物寫得豐滿。”這個標準當然不是那麽容易達到的,所以每天那一兩千字,他寫得可是相當不容易。然而越來越多的人每天等着看他的文字,這對總是懷疑自己毅力的明月既是很大的動力,也是一種壓力——雖然明月始終想為自己留條後路,至今不肯保證能寫完明朝300年的歷史,但是在這麽多人的監督下,他要半途而廢,恐怕也不太容易呢。
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一直在網上更新和流傳,不管在天涯還是後來挪窩到新浪,他的追隨者衹見多不見少,很多讀者都發帖鼓勵或就文中內容與他探討。明月非常重視與讀者的這種交流和互動,“與讀者互動對自己很有幫助,我有時發議論比較多,讀者指出來,我就會註意,以後就少發議論,內容多偏嚮史實。自己寫作有時會失去方向,創作數量超過20萬字時會對自己過於自信,會覺得自己的想法都是對的,實際上有時會有所偏離,過於抒發個人感情;尤其是歷史題材的寫作,讀者的指正是很可貴的。”
心無旁騖去寫作
憑藉《明朝那些事兒》,明月聲名鵲起,粉絲如雲,連追求他的異性都比從前多了不少,然而除了這些外在的改變,當年明月還是當年的明月,下班後回到獨自一人的傢中,買外賣或者從冰箱裏拿晚飯,寫《明朝那些事兒》至深夜,明月的心態和生活還是一樣平靜。明月這樣剖白現在的自己:“我還是我自己,我沒有變過。即使會有一時頭腦發熱,但是在我離開媒體關註和公衆視綫之後,回去開始寫東西的時候,我會意識到,我還是當年那個我,還是剛開始寫作時的那個我。我會經常問自己,是一種什麽樣的力量讓我開始寫,又是一種什麽樣的力量讓我堅持寫。衹要想到這一點,我就會告訴自己,永遠不要放棄。”
對於明月來說,如今撲面而來的盛名其實是個意外,是他從來沒有設想過的。在這一點上,明月有着令人嘆服的清醒認識:“做人做事不可太有目的性,上天很公平的,它不會把寫作的靈感和對一件事情執着於名利的追求同時給予任何一個人。”明月相信,衹有保有一顆純淨的心,心無旁騖的人,才能寫出好的作品。對於他來說,文字是有感情的,感情醖釀到一定程度寫出來的文字自然好看,不需要太華麗的詞藻。這就是情感的力量,心無旁騖的力量。他認為,寫作的時候能做到心無旁騖就已經成功了。
如今,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結集成書了,銷量大好。不久此書還要出繁體版,同時很多電視臺爭相請他去做講座,明月的面前,是亮閃閃一條金光大道。然而問到他對將來的規劃,明月卻很是茫然,這個問題顯然為難他了,半晌方支吾作答:“還那樣吧,生活總要繼續的,也沒有什麽新的想法。”對於辭職專事寫作的建議,他也果斷否决,因為“知道一旦興趣變成了工作,興趣就消失了”。對此我衹能說,研究歷史久了的人,眼光果然刁鑽老辣。
不那麽一本正經的人寫的不那麽一本正經的正史
看了《明朝那些事兒》再跟明月聊天,這番真正領教了什麽叫做“文如其人”。明月的詼諧調侃完全融入文字和敘事中,形成了《明朝那些事兒》鮮明的風格。明月的個性成就了《明朝那些事兒》的個性,《明朝那些事兒》的個性成就了它的獨特與大行其道。正如明月自己所說,“以這種筆調來寫歷史是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這樣的人,壓根兒就不是一個一本正經的人,平時就喜歡調侃。”
交談中不僅感受到明月的隨和幽默,也深感明月的“敬業”。雖然擺明了是我采訪他,但他還是知錯不改地追問了我很多問題。當我因為個人隱私就這樣免費泄漏而懊喪時,他及時解釋說這是他接受采訪時的個人習慣,因為“寫作時需要刻畫人物,我平常就很喜歡琢磨人……我身邊的朋友都被我琢磨完了。”我不禁對那些難友們深表同情。
雖然對很多歷史讀物無法認同,但明月也有自己心中的“史學偶像”。他坦言自己很佩服錢穆,他認為錢穆對歷史本質精闢的分析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錢穆的《國史大綱》、《歷代中國政治之得失》在一係列的論據之後給出一個讓人驚訝的答案,與之相比,明月毫不諱言自己的差距:“差距很大,他是着重於歷史本質的東西,雖然我的書裏也有這樣的內容,但跟他還是相差很遠。……我的書我希望它能流傳很久,但是我認為可能性不大。我的書賣得很好,但是我一直認為錢穆的書雖然可能一年賣不到100本,但是100年以後,他的書還是有它的價值和意義,還是會被翻出來重新出版。”
至於自己寫的這些文字到底屬於什麽體裁,明月到現在仍然未能給出一個界定,他衹是一再強調“我寫的是正史”。那麽我們不妨認為,這是一個“不那麽一本正經”的人所演繹的一部“不那麽一本正經”的正史吧。

明月名言
〖關於英雄〗
在國傢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我們稱為英雄。
在每個人的心底,都有着當英雄的渴望,就連王振也不例外,他出徵也是希望得到這個稱號。
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當的,如果那麽容易,豈不人人都是英雄?!
一般看來,英雄是這樣的幾種人:
所謂英雄者,敢為人之所不敢為,敢當人之所不敢當。
所謂英雄者,輓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所謂英雄者,堅強剛毅,屢敗屢戰。
如此之人,方可稱為英雄!
但是在我看來,真正的英雄絶不限於此。
所謂英雄,其實是一群心懷畏懼的人。
要成為英雄,必須先學會畏懼。
何解?待我解來:
我們都曾經歷天真無邪的童年,躊躇滿志的少年,也時常夢想着將來一展抱負,開創事業,天下之大,任我往來!
但當你真正融入這個世界,就會發現,這並不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你會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很多的挫折,事情從來不會如同你所想的那樣去進行。
於是人們開始退縮,開始畏懼。
他們開始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不是那麽容易的。
於是有人沉淪,有人消極。
然而英雄就是在此時出現的。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會剛毅果斷,堅強勇敢,在母親懷中的時候,我們都是同樣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風順,那當然值得祝賀。
但可惜的是,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長歷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
而這些挫折會帶給你許多並不快樂的體驗,躊躇、痛苦、絶望,紛至沓來,讓你不得安寧。
當你遭受這些痛和辱的時候,你纔會明白,要實現你的目標是多麽的不容易,你會開始畏懼,畏懼所有阻擋在你眼前的障礙。
如果你遇到這些睏難,感到畏懼和痛苦,支撐不下去的時候,你應該同時意識到,决定你命運的時候到了。
因為畏懼並不是消極的,事實上,它是一個人真正強大的開始,也是成為英雄的起點。
不懂得畏懼的人不知道什麽是睏難,也無法戰勝睏難。
衹有懂得畏懼的人,才能喚起自己的力量。
衹有懂得畏懼的人,纔有勇氣去戰勝畏懼。
懂得畏懼的可怕,還能超越它,徵服它,最終成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所以英雄這個稱號,並不單單屬於那些建功立業,名留青史的人,事實上,所有懂得畏懼並最後戰勝畏懼的人都是英雄。
因為即使你一生碌碌無為,平淡度日,但當你年老回望往事時,仍然可以為之驕傲和自豪。
在那個睏難的時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選擇,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這就是我所認為真正的英雄——畏懼並戰勝畏懼的人。
關鍵衹在於那畏懼的一刻,你是選擇戰勝他,還是躲避他。
人生的分界綫就在這裏,跨過了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這一步就是懦夫!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