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柳亞子 Liu Yazi(現代中國)瀋尹默 Shen Yinmo(現代中國)海子 Hai Zi(現代中國)
洛夫 Lo Fu(現代中國)舒婷 Shu Ting(現代中國)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
席慕容 Ximurong(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食指 Si Zhi(現代中國)
劉半農 Liu Bannong(現代中國)北島 Bei Dao(現代中國)顧城 Gu Cheng(現代中國)
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戴望舒 Dai Wangshu(現代中國)多多 Duo Duo(現代中國)
昌耀 Chang Yao(現代中國)嚮明 Xiang Ming(現代中國)孤夜賞雨 Gu Yeshangyu(現代中國)
離離 Chi Chi(現代中國)陳忠坤 Chen Zhongkun(現代中國)熊焱 Xiong Yan(現代中國)
絶壁孤俠 Jue Biguxia(現代中國)迪拜 DiBai(現代中國)祁鴻升 Qi Hongsheng(現代中國)
杯中衝浪 Wang XuSheng(現代中國)魯緒剛 Lu XuGang(現代中國)餘刃 Yu Ren(現代中國)
白琳 Bai Lin(現代中國)太陽島 Tai Yangdao(現代中國)秋葉 Qiu She(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周夢蝶 Zhou Mengdie(現代中國)鄭愁予 Zheng Chouyu(現代中國)
蘭語凝嫣 Lan Yuningyan(現代中國)劉華明 Liu Huaming(現代中國)陸華軍 Liu Huajun(現代中國)
離開 Chi Kai(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林泠 Lin Ling(現代中國)
商禽 Shang Qin(現代中國)羅門 Luo Men(現代中國)西川 Xi Chuan(現代中國)
歐陽江河 Ouyang Jianghe(現代中國)翟永明 Di Yongming(現代中國)楊煉 Yang Lian(現代中國)
張錯 Zhang Cuo(現代中國)田間 Tian Jian(現代中國)阿壠 A Long(現代中國)
紀弦 Ji Xian(現代中國)灰娃 Hui Wa(現代中國)馬驊 Ma Hua(現代中國)
覃子豪 Qin Zihao(現代中國)林亨泰 Lin Hengtai(現代中國)蓉子 Rong Zi(現代中國)
瘂弦 Ya Xian(現代中國)楊喚 Yang Huan(現代中國)羊令野 Yang Lingye(現代中國)
林徽因 Lin Huiyin(現代中國)白萩 Bai Qiu(現代中國)管管 Guan Guan(現代中國)
李叔同 Li Shutong
現代中國  (1880年十月23日1942年十月13日)
姓:
名: 文濤
字: 息霜
網筆號: 弘一法師; 成蹊; 廣侯; 漱筒;演音; 弘一; 晚晴老人
籍貫: 浙江平息
出生地: 天津

閱讀李叔同 Li Shutong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閱讀李叔同 Li Shutong在诗海的作品!!!
李叔同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出傢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生於天津,祖籍山西洪洞,民初遷到天津,因其生母本為浙江平湖農傢女,故後來李叔同奉母南遷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紀念其先母。精通繪畫音樂戲劇書法篆刻詩詞,為現代中國著名藝術傢、藝術教育傢,中興佛教南山律宗,被尊為律宗十一祖,為著名的佛教高僧
弘一法師(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於天津。既是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傢,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反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嚮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他是第一個嚮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麯。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傢豐子愷、音樂傢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嚮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衆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虛大師曾為贈偈: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歷九月二十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傢,1942年圓寂於泉州。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傢、教育傢、思想傢、革新傢,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樂、美術、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作為高僧書法,弘一與歷史上的一些僧人藝術傢存有差異,如智永和懷素,儘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們的一生並未以堅定的宗教信仰和懇切實際的宗教修行為目的,他們不過是寄身於禪院的藝術傢,“狂來輕世界,醉裏得真知”,這完全是藝術傢的氣質與浪漫。八大山人筆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諷刺的意味是顯而易見的,他的畫作實在是一種發泄,是入世的,並未超然。比之他們,弘一逃禪來得徹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塵外,要為律宗的即修為佛而獻身,是一名純粹的宗教傢。
  書法是心靈的跡化。弘一書法由在俗時的絢爛到脫俗後的平淡,是修心的結果,是大師心靈境界的升華。弘一在緻許晦廬的一封信中曾說:“朽人剃染已來二十餘年,於文藝不復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況乎出傢離俗之侶;朽人昔嘗誡人云,‘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即此義也。”修身重於修藝,修藝賴於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將人生、藝術、禪修,有機自然地統一起來,他的書法在心靈升華的同時亦得到了升華,葉聖陶在談弘一晚年書法時說:“弘一法師近幾年的書法,有人說近於晉人。但是,摹仿的哪一傢實在說不出。我不懂書法,然而極喜歡他的字。若問他的字為什麽使我喜歡,我衹能直覺地回答,因為它藴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溫良謙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顔悅色,在那裏從容論道。……毫不矜纔使氣,功夫在筆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這段話道出了弘一書法所臻至的審美境界。這樣的欣賞,已經超越了書法的一點一綫,而是深入書法的本質——文化觀念的價值。

大事記

弘一大師行誼大事年表簡化版 (詳細版)

西元紀年 中國紀年 重要記事
一八八○ 清光緒六年(庚辰) ★十月二十三日(農歷九月二十日)辰時,生於天津河東區地藏前故居李宅。生後,取名文濤。行列第三。
一八八四 清光緒十年(甲申) ★五歲,八月五日,生父李世珍(筱樓)病逝。
一八八六 清光緒十二年(丙戌) ★七歲,從次兄文熙(長兄文錦早亡)啓蒙。
一八九二 清光緒十八年(壬辰) ★十三歲,攻各朝書法,以魏書為主,一生從未間斷,終成一格。
一八九七 清光緒二十三年(丁酉) ★十八歲,十二月與天津茶商俞氏之女締婚
一八九八 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 ★十九歲,八月,戊戌政變失敗,刻‘南海康梁是吾師’長印一顆,以示對舊政體的抗議。先時在五月,奉母偕妻,南下上海,住法租界,加入上海‘城南文社’,開始文學活動。
一八九九 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 ★二十歲,三月,全家移居‘城南草堂’,同時遍攻詩、詞、金石、書、畫、戲劇。在上海藝壇,出露頭角。
一九○○ 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 ★二十一歲,三月加入‘上海書畫傢公會’為會員。同年,長子李準出生。
一九○一 清光緒二十七年(辛醜) ★二十二歲,四月,入蔡元培主持之‘南洋公學’經濟特科就讀,改名李廣平。
一九○四 清光緒三十年(甲辰) ★二十五歲,次子李端出生。國事日非,浪跡燕市,與上海名妓李蘋香、朱惠百、楊翠喜為友,詩畫往還。
一九○五 清光緒三十一年(乙巳) ★二十六歲,同年初,與許幻園、黃炎培等創辦‘滬學會’。撰〈祖國歌〉。農歷二月五日,生母王太夫人病逝上海寓所,哀痛萬狀,改名李哀;字惜霜。六月扶柩北上。七月二十九日在天津為母喪舉行一次‘告別式’。去日本之前,填‘金縷麯’留別祖國。八月東渡日本。年底,辦《音樂小雜志》,在國內發行。
一九○六 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 ★二十七歲,七月,參加東京‘隨鷗吟社’,此後與東京詩人聯吟賦詩多次。九月二十九日入上野美專,在上野攻西畫之外,復在音樂專校攻鋼琴,又學西洋戲劇於劇作傢藤澤淺二郎之門。是年東,與留學生曾孝𠔌,組織‘春柳劇社’。
一九○七 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 ★二十八歲,二月,因國內兩淮水災,假東京樂座演出《茶花女》;六月,於本鄉座演出《黑奴籲天錄》等名劇,以門票收入賑災,這是中國人演話劇之開端。時李叔同先生,在《茶花女》中,飾女主角‘瑪格麗特’,在《黑奴籲天錄》中,飾‘愛米麗夫人’。
★同年,結識日籍夫人誠子。
一九一一 清宣統三年(辛亥) ★三十二歲,三月,在上野專校,學成歸國。前後留學日本五年七個月之久。回國後,在‘天津工業專門學校’,任西洋畫教席。日籍夫人逕去上海,賃屋居於上海法租界。同年鼕,國內????業因清廷行政措施變革,導致傢資數十萬銀元被倒,頻臨破産。
一九一二 民國元年(壬子) ★三十三歲,鼕假正月,由天津至上海,與日籍夫人晤面。任教於‘上海城東女學’,同年三月,參加柳亞子主持之‘南社’。不久,受聘先烈陳英士創辦之《太平洋報》,任藝術編輯,與蘇曼殊、柳亞子、陳兀我同事,並組織‘文美會’,編《文美雜志》。
★七月,《太平洋報》倒閉,受聘‘浙江兩級師範’《茶花女》中,與夏丏尊、單不ㄏ等同事,主教音樂、西畫。
★十月十日,國民革命成功。
★此後,與夏丏尊成為莫逆之交,豐子愷、劉質平、吳夢非、李鴻梁、黃寄慈等為入式弟子。
一九一三 民國二年(癸醜) ★三十四歲,浙江兩級師範,改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公繼續任教本校,五月,編《白陽》中英文專刊。
一九一五 民國四年(乙卯) ★三十六歲,五月,在杭州西泠印社出席‘南社雅集’,與柳亞子等二十餘人相晤。六月,撰《樂石社社友小傳》,同年,作校園歌麯:送別、早秋、憶兒時等多首。此年與經學家馬一浮締交。
一九一六 民國五年(丙辰) ★三十七歲,兼任南京高等師範教席(中央大學前身)。鼕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十九日,在杭州大慈山虎跑寺,試驗斷食二十天,寫《斷食日記》,取號‘李欣’。此時學佛因緣成熟。
一九一七 民國六年(丁巳) ★三十八歲,春假後,在學校開始素食,供佛像,讀佛經。
一九一八 民國七年(戊午) ★三十九歲,正月初八,在虎跑寺,皈依了悟上人。七月十三日,批第於杭州虎跑寺,依了悟上人為第度師,法名演音,號弘一。公離校前,將一生所積之藝術珍品、金錢、衣物全部分散。金表、詩詞、書法捲軸、貴重紀念物全部留給夏丏尊。音樂、繪畫、戲劇出傢前所積的照片,按學生興趣,分別留給豐子愷、劉質平、王平陵、李鴻梁......。衣物、用物,分散給校中的工友。上海傢中的鋼琴、字畫、珍貴飾物、金錢,全數留給日籍夫人。金石作品,全部埋於‘西泠印社’印塚中。油畫作品贈給國立北京美術專科學校。
★八月十九日到九月十九日,計三十天,在靈隱寺受比丘戒,因讀《寶華傳戒正範》、《靈峰闢尼事義集要》,與現實相印證,動悲心,立誓學戒宏律。
一九一九 民國八年(己未) ★四十歲,春季駐錫玉泉寺,四月到虎跑寺結夏,秋天挂單靈隱,鼕殘,回玉泉寺,與程中和居士共燃臂香,依天親‘發菩提心論’,發‘十大正願’。
一九二○ 民國九年(庚申) ★四十一歲,雲水浙東,六月,至貝山閉關不成,至衢州,寫經,整理藏經。本年寫《金剛三昧經》、《無常經》、《大乘戒經》等多種經文。
一九二一 民國十年(辛酉) ★四十二歲,正月,由貝山回杭州。三月,由杭州到永嘉,在城下寮(慶福寺)閉關,六月,在關中完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初稿。
一九二二 民國十一年(壬戌) ★四十三歲,正月,在城下寮禮寂山方丈為依止師。時俗傢發妻俞氏夫人,在關中患重痢疾。
一九二三 民國十二年(癸亥) ★四十四歲,初春,由溫州經杭州、上海,雲遊至衢州,住蓮花寺,刺血寫經。四月再上海太平寺謁印光大師。臘月,懇請普陀山印光大師列為門墻。印祖勸告專修念佛三昧。歲底回永嘉。
一九二四 民國十三年(甲子) 四十五歲,五月,自溫州至普陀山,參拜印光大師,侍奉七日。八月,《比丘戒相表記》定搞,青年僧因弘法師侍編。上海穆藕初居士,獨資影印一千部。
一九二五 民國十四年 (乙醜) 四十六歲,朝九華山未果。
一九二六 民國十五年(丙寅) 四十七歲,三月,由溫至杭,住招賢寺,約弘傘法師(程中和居士於民國十年出傢之法名),於七月同去江西廬山,參加金光明道場。再牿嶺五老峰後青蓮寺,寫《華嚴經十回嚮品初回嚮章》,為近代寫經傑作。
一九二七 民國十六年(丁卯) ★ 四十八歲,三月中,閉關於杭州城內吳山常寂光寺。時政府有滅佛之議。師召請地方政要集會於寺中,以短簡示來賓,席間,婉言微語,潛移默化,然後,默坐良久,出席者讀短簡,汗顔不已。散會後,滅佛之說頓熄。短簡中,所言何事,成為一秘。
★同年三月十七日,為滅佛事,又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經子淵、馬夷初、朱少卿諸師友,提出整理佛教意見。
★同年九月,豐子愷、夏丏尊、內山完造、葉紹鈞、李石岑等,宴弘公於上海功德林素齋館,齋後謁印光大師於太平寺。
★同年底,豐子愷、裘夢痕二生,將師名麯〈朝陽〉、〈憶兒時〉、〈送別〉、〈悲秋〉......等二十多首,選入《中文名歌五十麯》一書,為國內各級學校音樂教材。
一九二八 民國十七年(戊辰) ★四十九歲,初夏,在溫州大羅山,行誅茆宴坐。七月到十月間,駐錫在上海江灣豐子愷傢中,與豐同編《護生畫集》,由豐繪圖,師寫偈語。十一月,在滬,與尤雪行、謝國梁二居士同去暹邏,船經廈門,與廈門士紳陳敬賢結緣,由陳介紹挂單南普陀寺。這是弘一大師第一次落跡南閩。
一九二九 民國十八年(己巳) ★五十歲,四月,自廈門回溫州,途經福州鼓山,發現清初刻本《華嚴經》及《華嚴疏論篡要》。師倡印二十五部,請日本出版傢內山完造分贈日本各大學及國內重要叢林。九月,自溫州到上虞白馬湖晤夏丏尊。時夏丏尊、劉質平等為師集資建築之‘晚晴山房’落成,這是初度駐錫此間。十月,在由溫州去廈門,歲底,與太虛大師同去南安小雪峰寺渡歲,此為大師第二次去閩南。此時,師已與瑞今、廣洽法師結法侶之緣。
一九三○ 民國十九年(庚午) ★五十一歲,正月自小雪峰寺,至泉州承天寺駐錫。四月,離閩南,回浙江。五月,至白馬湖,住‘晚晴山房’,圈典《行事鈔》。九月到慈溪北鄉鳴鶴場白湖金仙寺,十月聽靜權法師講《地藏經》,同時全力研究《華嚴》,並寫成《華嚴集聯三百》。鼕底,回永嘉城下寮挂單。
一九三一 民國二十年(辛未) ★五十二歲。正月,在慶福寺關中罹惡性瘧疾。
★七月,去慈北五磊寺,辦南山律學院,不成。九月,接廈門廣洽法師信,請回錫閩南過鼕,道經紹興,至上海,因中日關係緊張,不成行。年底,仍回慈溪,挂單竜山伏竜寺。
一九三二 民國二十一年(壬申) ★五十三歲。春、夏、秋三季,雲水浙東沿海各地。
★八月,至白馬湖,居法界寺,染傷寒,病愈。十一月自上海去廈門,挂單萬壽岩,與性常法師結法侶之緣,此為第三次去閩南,自此定居。
一九三三 民國二十二年(癸酉) ★五十四歲,五月,自廈門應轉物老和尚請,去泉州,駐錫開元寺尊勝院。著作律學。
★十月,出遊泉州郊外,道經潘山,見晚唐詩人韓偓墓道,引為神交,後令弟子高文顯,撰《韓偓傳》,為《香奩集》翻案。十一月,在晉江南三十裏草庵寺渡歲。
一九三五 民國二十四年(甲戌) ★五十六歲。三月,去泉州開元寺,講〈一夢漫言〉,旋住‘溫陵養老院’。寺月十一日,與寺侶傳貫法師,自泉州乘帆船出海,去惠安崇五淨峰寺,有終老於此之念。至崇武後,因緣不留人,十月回泉州承天寺,在戒期中講律,之後在回惠安,在鄉間宏法,寫〈惠安宏法日記〉。十一月後,染病,回泉州草庵寺,一病六個月,病中再立遺囑,交由傳貫法師執行。
一九三六 民國二十五年(丙子) ★五十七歲。正月,從草庵扶病到廈門療養,病中在南普陀養正院講學。五月,病愈移居鼓浪嶼日光岩閉關。十二月,離日光岩,回南普陀寺後山安居。
一九三七 民國二十六年(丁醜) ★五十八歲。二月,在南普陀寺佛教養正院,講〈南閩十年之夢影〉。三月二十三日,青島湛山寺倓虛法師,派書記夢參法師持書專程南下,請師去青島結夏講律。四月五日,師偕傳貫、仁開、圓拙諸法侶,與夢參法師,乘太原輪去青島,十一日抵青島,結夏,講《隨機羯磨》。蘇州靈岩山妙蓮法師來青島依從,九月回廈門,途經上海,與夏丏尊晤面於旅邸,這一雙摯友,一別六年,由夏請師攝影一幀。回廈門後,廈門面臨戰火威脅,師發願與危城共存亡,除非廈門解厄不他行。直到歲底,始去泉州草庵。
一九三八 民國二十七年 (戊寅) ★五十九歲。正月至四月,在泉州、惠安、鼓浪嶼宏法,寫字結緣。廈門淪陷前四天(陽歷五月八日),受漳州(竜溪)佛教界之請,去漳州宏法,得免陷於危城,但卻因此羈於漳州,直到十月,由性常法師接回泉州,道經安海,宏法一月,法緣奇勝,當時有《安海法音錄》問世。十一月,駐錫泉州承天寺,與浙師學生──安溪縣長石有紀晤面。
一九三九 民國二十八年(己卯) ★六十歲。二月二十八日,自泉州乘車去永春山中蓬壺鄉普濟頂寺潛居五百七十二天,在此編著律學多種,與外界斷緣,外界傳說弘一大師圓寂於此。初夏,畫傢徐悲鴻,在新加坡為師繪巨幅油畫像,存廣洽法師處。
一九四○ 民國二十九年(庚辰) ★六十一歲。九月二十日,在山中渡六十周甲世壽。十月九日,去南安洪瀨靈應寺閉方便關,性常、廣洽法師等影印《金剛經》,豐子愷繪《護生畫集續集》為師壽。
一九四一 民國三十年(辛巳) ★六十二歲。四月,去晉江檀林鄉福林寺結夏,寄書各地師友,暗示行將告別。十一月,至泉州,作最後一次宏法活動,臘月底,回福林寺
一九四二 民國三十一年(壬午) ★六十三歲。二月,應惠安縣長石有紀請,至靈瑞山講經,相約不迎、不送、不請齋。三月,回泉州,挂錫百原寺,不久移居‘溫陵養老院’停止一切活動。八月十五日、十六日兩天,在溫陵養老院,講《八大人覺經》(這是弘一大師最後一次講經),同時在養老院嚮院中老人講〈淨土法要〉。八月二十三日,示微疾,但依舊寫字與晉江中學學生結緣。二十八日下午囑寺侶妙蓮法師到室內寫遺書,九月一日上午為黃福海居士寫紀念册兩本,下午四時寫‘悲欣交集’四字,交與妙蓮法師(這是弘一大師最後遺墨),九月初四(陽歷十月十三日)下午八時,又脅而臥,安祥圓寂於養老院‘晚晴室’,遺囑由妙連法師執行。臨終前,師已分函上海夏丏尊、劉質平,嚮他們告別。
★圓寂七天候(遺囑中交代),九月十一日下午七十,在承天寺火化,色身僅穿舊短褲,以遮下根,依律而行,火化歷一小時,荼毗時,多色火焰劇烈上升。在一百日內,由骨灰中,揀出各色捨利一千八百粒,捨利塊六百多塊。由妙蓮法師供養,到一九六六年,十年‘文革’期間,被毀。靈骨塔於民國三十五年以後分建於杭州虎跑寺,及泉州清源山彌陀岩。

生平

1880年10月23日生於天津,1942年10月13日卒於福建省泉州市。原籍浙江平湖,從祖輩起移居天津。父李筱樓(字小樓),道光甲辰(1884)進士,官吏部尚書,曾經業????商,後從事銀行業。母親姓王,為李筱樓側室,能詩文。李叔同 5歲喪父,在母親的扶養下成長。1901年入南洋公學,受業於蔡元培。1905年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攻油畫,同時學習音樂,並與留日的曾孝𠔌、歐陽予倩、謝杭白等創辦《春柳劇社》,演出話劇《茶花女》、《黑奴籲天錄》、《新蝶夢》等,是中國話劇運動創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國,任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專門學校圖案科主任教員。翌年任上海城東女學音樂教員。1912年任《太平洋報》文藝編輯,兼管副刊及廣告,並同柳亞子發起組織文美會,主編《文美雜志》。同年10月《太平洋報》停刊,應聘任浙江兩級師範學校音樂圖畫教師。1915年任南京高等師範美術主任教習。在教學中他提倡寫生,開始使用人體模特,並在學生中組織洋畫研究會、樂石社、寧社,倡導美育。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為僧,雲遊溫州、新城貝山、普陀、廈門、泉州、漳州等地講律,並從事佛學南山律的撰著。抗日戰爭爆發後,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的口號,說“吾人所吃的是中華之粟,所飲的是溫陵之水,身為佛子,於此之時不能共紓睏難於萬一”等語,表現了深厚的愛國情懷。

李叔同多才多藝,詩文、詞麯、話劇、繪畫、書法、篆刻無所不能。繪畫上擅長木炭素描、油畫、水彩畫、中國畫、廣告、木刻等。他是中國油畫、廣告畫和木刻的先驅之一。他的繪畫創作主要在出傢以前;其後多作書法。由於戰亂,作品大多散失。從留存的《自畫像》、《素描頭像》、《裸女》以及《水彩》、《佛畫》等可窺見一斑。《自畫像》估計是出國前所繪,畫風細膩縝密,表情描寫細緻入微,類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宮廷肖像畫,有較高的寫實能力。《素描頭像》是木炭畫,手法簡練而潑辣。《裸女》受其師黑田清輝影響,造型準確,色彩鮮明豐富,有些接近於印象主義,近看似不經意,遠看晶瑩明澈。

書法是李叔同畢生的愛好,青年時致力於臨碑。他的書法作品有《遊藝》、《勇猛精進》等。出傢前的書體秀麗、挺健而瀟灑;出傢後則漸變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謹嚴、明淨、平易、安詳。李叔同的篆刻藝術,上追秦漢,近學皖派、浙派、西泠八傢和吳熙載等,氣息古厚,衝淡質樸,自闢蹊徑。有《李廬印譜》、《晚清空印聚》存世。 李叔同創作的《送別》也廣為傳唱。

主要成就

弘一法師(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於天津。既是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傢,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反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嚮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他是第一個嚮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麯。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傢豐子愷、音樂傢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嚮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衆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虛大師曾為贈偈: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被豐子愷稱為“文藝的園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由於種種原因而走上了世俗眼光中的消極人生之路,1918年,披剃於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門,做了一個名“演音”、號“弘一”的僧人。一名曾經純正而且優秀的藝術傢,穿上百衲衣後,從觀念到行動皆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斷絶塵緣,超然物外,幾乎廢棄了所有的藝術專長,耳聞晨鐘暮鼓,心修律宗禪理,藝術傢的李叔同變成了宗教傢的弘一法師。

  諸藝俱疏,唯有書法一事未能讓弘一割捨,伴他直至圓寂於泉州不二寺。在弘一60餘年的生命歷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動。由此可見,書法在他心目中占有的地位了。弘一習書始於少年,初學篆書,從津門名士唐敬嚴學習書法篆刻,打下了紮實的功底。再寫隸書,後入楷、行、草諸體,尤對六朝碑版精心揣摩,認真臨寫,形成他勁健厚重的書風。有人將弘一書法風格演變分為三個階段:初由碑學脫胎而來,體勢較矮,肉較多;後肉漸減,氣漸收,融入楷意;再後來字變修長,呈瘦硬清挺之態。其實,從大的審美風格來審視弘一的書法,分為出傢前和出傢後兩個階段,即勁健與平淡兩種格調,似乎更為恰當。為僧以前,弘一書法有絢爛之致,遁入空門做了和尚,書風突變,棄之崢嶸圭角,行之以藏鋒稚拙,轉入禪境的雅逸恬淡,枯寂孤清。這種巨變,來源於觀念上的變化,亦即是人的變化,在俗是李叔同,離俗則是弘一法師,書寫的目的發生了質的改變。隔斷塵緣的弘一,不再自視為藝術傢,作為“寫心”的書法藝術,在其觀念中自然亦異於以往;握管寫字,首先是一種“廣結善緣,普傳佛法”的宗教活動和需要,而作為藝術的書法已退居其次,書法不再是藝術的自覺産物,而是宗教中的藝術品,其藝術價值是作者的不自覺表現而又經後人的審美接受纔得以實現的。縱觀弘一遺墨,清靜似水,恬淡自如,實是禪修的結果。“刊落鋒穎,一味恬靜”,清逸的綫條泯滅了個性,是禪心的跡化,是期於一種宗教式的“大我”的永恆之境,是造“平淡美”的極緻。

  作為高僧書法,弘一與歷史上的一些僧人藝術傢存有差異,如智永和懷素,儘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們的一生並未以堅定的宗教信仰和懇切實際的宗教修行為目的,他們不過是寄身於禪院的藝術傢,“狂來輕世界,醉裏得真知”,這完全是藝術傢的氣質與浪漫。八大山人筆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諷刺的意味是顯而易見的,他的畫作實在是一種發泄,是入世的,並未超然。比之他們,弘一逃禪來得徹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塵外,要為律宗的即修為佛而獻身,是一名純粹的宗教傢。

  書法是心靈的跡化。弘一書法由在俗時的絢爛到脫俗後的平淡,是修心的結果,是大師心靈境界的升華。弘一在緻許晦廬的一封信中曾說:“朽人剃染已來二十餘年,於文藝不復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況乎出傢離俗之侶;朽人昔嘗誡人云,‘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即此義也。”修身重於修藝,修藝賴於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將人生、藝術、禪修,有機自然地統一起來,他的書法在心靈升華的同時亦得到了升華,葉聖陶在談弘一晚年書法時說:“弘一法師近幾年的書法,有人說近於晉人。但是,摹仿的哪一傢實在說不出。我不懂書法,然而極喜歡他的字。若問他的字為什麽使我喜歡,我衹能直覺地回答,因為它藴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溫良謙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顔悅色,在那裏從容論道。……毫不矜纔使氣,功夫在筆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這段話道出了弘一書法所臻至的審美境界。這樣的欣賞,已經超越了書法的一點一綫,而是深入書法的本質──文化觀念的價值。


Hong Yi (23 October 1880 – 13 October 1942; Chinese弘一pinyinHóngyī, and Chinese演音pinyinYǎnyīn), born Li Shutong (李叔同 and 李漱筒) was a Chinese Buddhist monk, artist and art teacher. He also went by the names Wen Tao, Guang Hou, and Shu Tong, but was most commonly known by his Buddhist name, Hong Yi. He was a master painter, musician, dramatist, calligrapher, seal cutter, poet, and Buddhist monk.

Life

Li Shutong (Hong Yi)

He was born in Tianjin to a banking family originating in Hongtong CountyShanxi, that migrated to Tianjin in the Ming Dynasty, though his mother was from PinghuZhejiang province.

In 1898 Li moved to Shanghai and joined the "Shanghai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and the "Shanghai Scholarly Society" while he was attending the Nanyang Public School (later became Jiaotong University). In 1905 Li went to Japan to study at Tokyo School of Fine Art in Ueno Park where he specialized in Western painting and music, and met a lover by the name of Yukiko who was to become his concubine. In 1910 Li returned to China and was appointed to Tianjin's Beiyang Advanced Industry School. The next year he was appointed as a music teacher in a girls' school in Shanghai. He went to Hangzhou in 1912 and became a lecturer in the Zhejiang Secondary Normal College (now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e taught not only Western painting and music but also art history. By 1915 Jiang Qian hired him as a teacher at Nanjing Higher Normal School (renamed in 1949 to Nanjing University), where he taught painting and music. He also taught at Zhejiang Secondary Normal School (浙江兩級師範學堂), the predecessor of the famous Hangzhou High School.

During these later years, Li's reputation grew, as he became the first Chinese educator to use nude models in his painting classes, not to mention as the first teacher of Western music in China. Some of the students, like Singapore artist Chen Wen Hsi (陳文希)whom he personally groomed, went on to become accomplished masters of the arts in their later days. Li Shutong himself was also an accomplished composer and lyricist. Many of his compositions are still remembered and performed today.

In 1916, Li underwent a 21-day fast at a temple in Hangzhou, and experienced the benefit of a spiritual life. The following year, he took refuge in the Three Jewels of Buddhism. After spending another year there, Li began a new chapter in his life by choosing to be ordained as a monk, and thus began a holistic life dedicated to propagating Buddhism and its code of conduct. After becoming a monk he practised only calligraphy, developing a simple and unadorned, yet unique style, which was treasured by everyone who received a sample. He became known to all as Master Hong Yi. In 1942, Master Hong Yi died peacefully at the age of 61 in QuanzhouFujian Province.

Commemorations and Exhibitions

Beijing-based progressive-metal rock band the Tang Dynasty recorded a rock-version of Master Hong Yi's famous romantic ballad, the Farewell song in their second album Epic.

A special 13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Master Hong Yi showcasing hi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orks took place in 2010 in Shanghai, partly sponsored by the Pinghu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attended by a granddaughter of Hong Yi.

Important works

Publications
Collections
  • Happy Stones
  • Li Shutong's Seals
Articles
  • How to Paint (Chinese圖畫修得法)
  • An Introduction to Watercolors (Chinese水彩畫法說略)
Lyrics
Music
  • Song: Childhood memories (Chinese憶兒時)
  • Song: Song of Spring Sightseeing (Chinese春遊麯)
  • Song: Song of Three Jewels (Buddhist Refuge), Taixu lyrics (Chinesezh:三寶歌)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