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人物列錶
杜洛杜斯 杜洛 dos維庸 Francois Villon杜·貝萊 Joachim du Bellay
高乃依 Pierre Corneille維剋多·雨果 Victor Hugo夏爾·波德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斯特芳·馬拉美 Stephane Mallarme魏爾倫 Paul-Marie Veriaine洛特雷阿蒙 Comte de Lautréamont
蘭波 Arthur Rimbaud古爾蒙 Remy de Gourmont保爾-讓·圖萊 Paul-Jean Toulet
弗朗西斯·雅姆 Francis Jammes法爾格 Léon-Paul Fargue剋洛岱爾 Paul Claudel
保爾·瓦雷裏 Paul Valery夏爾·佩吉 Charles Peguy蘇佩維埃爾 Jules Supervielle
布洛東 André Breton艾呂雅 Paul Eluard阿波裏奈爾 Guillaume Apollinaire
雅剋·普萊維爾 Jacques Prévert阿拉貢 Louis Aragon保爾·福爾 Paul Fort
亨利·米修 Henri Michaux埃雷迪亞 José Maria de Heredia阿爾托 Antonin Artaud
勒韋迪 Pierre Reverdy拜斯 Saint-John Perse普呂多姆 Sully Prudhomme
勒內·夏爾 René Char伊凡·哥爾 Yvan Goll博斯凱 Alain Bosquet
博納富瓦 Yves Bonnefoy勒內·格魯塞 Rene Grousset阿蘭·佩雷菲特 Alain Peyrefitte
米歇爾·大衛-威爾 Michelle David - Will白晉 Joachim Bouvet卡特琳娜·耐 Katrina resistant
若澤·弗雷什 José Frèches米歇爾-施奈德 Michelle - Schneider尼古拉·薩科齊 Nicolas Sarkozy
阿娜伊斯·寧 Anaïs Nin讓·多米尼剋·鮑比 Jean-Dominique Bauby米歇爾-安托瓦納·布尼耶 Michel-Antoine Burnier
米歇爾·孔達 Michel Contat埃萊娜·格裏莫 Hélène Grimaud塔麗塔·特裏帕亞 Tarita Teriipaia
讓·菲利普 To Philip尼瑪·紮瑪爾 尼玛扎玛尔剋洛維一世 Clovis I
剋洛泰爾一世 Clothaire Ier希爾德裏剋三世 Childeric III丕平 Pepin III
查理大帝 Charlemagne路易一世 Louis the Pious查理二世 Charles II (le Chauve)
路易二世 Louis II路易三世 Louis III卡洛曼二世 Carloman II
馬丁·杜·加爾 Roger Martin du Gard
法國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1881年三月23日1958年八月22日)
羅傑·馬丁·杜·加爾

馬丁·杜·加爾是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作傢。他的獲奬主要是由於他花了二十年時間創作的係列長篇小說蒂博一傢》中“所描繪的人的衝突及當代生活中某些基本方面的藝術力量和真實性”。

 

人物生平

編輯
羅傑·馬丁·杜·加爾(Roger Martindu Gard,1881—1958),一八八一年三月
羅傑·馬丁·杜·加爾羅傑·馬丁·杜·加爾
二十三日生於塞納河畔納伊一個中産階級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巴黎塞納區法庭訴訟代理人。杜加爾從少年時代就酷愛文學,特別愛讀左拉托爾斯泰等人的作品,但中學學習成績一般。一八九八年,他考入巴黎大學文學係,兩年後因學位考試未獲通過。轉入巴黎文獻學院學習歷史和中世紀建築學。學院裏的學習使他逐漸對歷史和當代事件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養成了尊重史實、客觀嚴謹的創作和治學態度。一九五年杜加爾大學畢業,翌年偕新婚妻子遊歷北非,一九八年還鑽研過一段時間精神病學,這些經歷都為他日後的創作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識。
一九一年,馬丁·杜·加爾自費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變化》,全書分《願望》、《實現》和《生活》三部分,寫了一個夢想當作傢的青年因不夠刻苦最終一事無成的故事。小說中對文學問題雖有不少見解,但因不夠生動而未獲成功。一九一三年,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讓·巴魯瓦》問世,全書分《生活的情趣》、《播種者》和《精神失常》三部分。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馬丁·杜·加爾應徵入伍,在第一騎兵軍團任下士,擔任運輸給養等工作,直到戰爭結束。一九一九年二月,他復員回到巴黎,和戲劇傢讓·科波等人一起從事戲劇活動。一九二年初,杜加爾開始潛心創作他構思多時的長篇巨著《蒂博一傢》(1922—1940)。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日,馬丁·杜·加爾因心髒病突發在寓所逝世。
羅傑·馬丁·杜·加爾羅傑·馬丁·杜·加爾
雅剋離開日內瓦回到巴黎去完成他的使命時,他的形象在所有人眼中都變得更加高大了。他的發展是道德上的而不是理智上的;他的行動並沒有導致巨大的結果,但是他卻拯救了自己的靈魂。關於巴黎在七月最後的日子的描寫,和在這種緊張氣氛中動搖於希望和絶望之間的雅剋的描寫,可說是馬丁·杜加爾小說中真正的傑作。從群衆所起的作用來看,小說復活了和重新喚醒了這段時期的歷史。但是,正像幾乎經常發生的那樣,這種作用並不是决定性的。群衆是沒有能力的、盲目的,並且在小說裏比通常更不熟悉釀成這場悲劇的政治遊戲。作者本人似乎並不更特別熟悉內情,但他是寬容的、通情達理的,他的敘述就其內容而言,是真實的。 在這種令人惶惑憂慮的背景中,出現了一段性質完全不同的插麯。這是一段雖然短暫但非常能說明問題的插麯。雅剋再次遇見一位年輕的姑娘,幾年前他幾乎愛上了她,但卻從她身邊逃走,就像他從其他一切事物逃走一樣。這次,真誠愛情的火花在他們中間點燃了。這個悲慘的愛情故事是小說裏最富有含義的插麯之一。正因為這段插麯是局限在小說那些迅速飛逝的日子的範圍裏,作者纔更深沉地感受了它並且完美地表達出了它的全部純潔的美。這個插麯衹延續了極為短暫的時間,但已足以使它獲得單純的悲劇美。
雅剋的全部政治幻想被宣戰一下子打消了,但他又為自己重新創造了新的幻想,它來自他的絶望和犧牲决心。他來到前綫,想在一架飛機上嚮兩支敵對軍隊呼籲,用這種辦法製止大戰,他想啓發兩支軍隊共同起義,决心推翻禁錮他們的列強政權。他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巴黎和他所愛的女人。
這次冒險,和他第一次逃出社會一樣,也打上了中學生式的浪漫主義和缺乏現實感的烙印。但雅剋仍以他通常的旺盛精力實現着自己的計劃。他的革命呼籲書在瑞士印刷好了,飛機和飛行員都已準備就緒,於是這次遠征便開始了。它很快就結束了。因為他剛剛飛到戰場上空,這架飛機和它裝載的全部東西,包括人和一捆捆紙張,便一同墜毀了。雅剋被摔傷和燒傷,成了血肉模糊的一團,墜落在後撤的法國軍隊中間。這時他的全部知覺衹限於模糊的失敗的辛酸感,和難以忍受的無邊的肉體痛苦。最後,一個不耐煩再拖着這個倒黴鬼走下去的同胞用一顆子彈結束了他的辛酸和痛苦。這位同胞認為他反正是個間諜。
很難想像有什麽悲劇的結局比這種結局更嚴酷、更辛辣,有什麽對失敗的諷刺比這種諷刺更無情。但是馬丁·杜加爾並沒有把自己的諷刺指嚮他的主人公。也許他想表現的是和理想主義傾嚮對立的人間事變的野蠻和殘忍,他的悲憤在這兒肯定是有理由的,但是整個插麯的敘述是冗長而細微的,它精確得幾乎使人難以忍受。

人物作品

編輯
羅傑·馬丁·杜·加爾羅傑·馬丁·杜·加爾
羅傑·馬丁·杜·加爾(Roger Martin du Gard,1881年3月23日—1958年8月22日),法國小說傢,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發表了兩篇小說:《成功》(1910年)、《讓·巴洛瓦》(1913年)。1916年回到巴黎,從事戲劇活動。1920年春天開始醖釀長篇巨著《蒂博一傢》,《蒂伯一傢》共八捲——《灰色筆記本》、《教養院》、《美好的季節》、《診斷》、《小妹妹》、《父親的死》、《1914年夏天》、《結尾》,從1922年開始寫作,直到1940年全部完成。1937年以《蒂博—傢》諾貝爾文學奬。獲奬理由是“由於在他的長篇小說《蒂博一傢》中表現出來的藝術魅力和真實性。這是對人類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寫作特點

編輯
馬丁·杜·加爾的《蒂博一傢》可以和羅曼·羅蘭《約翰·剋利斯朵夫》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及托馬斯·曼的《布登勃洛剋一傢》等其他長篇小說媲美,它進一步擴展了自傳體小說和傢族小說的寫法,從家庭着手着重再現現實社會,以其歷史文獻式的真實記錄,麯折感人的戲劇性情節,精細的心理描寫和對人生社會的深刻思考,反映了法國乃至整個西歐在二十世紀初的變遷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對社會的深刻影響。
除上述作品外,馬丁·杜·加爾還寫過觸及當時諱莫如深的亂倫問題的小說《非洲秘聞》(1931),反映法國農村生活的諷刺小品《古老的法蘭西》(1933)以及作者因年老體衰未能最後完成的長篇小說《穆莫爾上校的回憶》。杜加爾對戲劇創作也有濃厚的興趣,曾發表過反映農村生活的笑劇《勒魯老爹的遺囑》(1914)和《大肚子》(1924),還有描寫性壓抑的劇本《沉默寡言的人》(1932)等,但都沒有引起什麽反響。在戲劇創作上,他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就。


Roger Martin du Gard (French: [dy gaʁ]; 23 March 1881 – 22 August 1958) was a French novelist, winner of the 1937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Biography

Trained as a paleographer and archivist, he brought to his works a spirit of objectivity and a scrupulous regard for detail, and because of his concern with document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reality to individual development, his fiction has been linked with the realist and naturalist traditions of the 19th century. His sympathy for the humanist socialism and pacifism of Jean Jaurès is evident in his work.

He is best known for The Thibaults, a multi-volume roman fleuve which follows the fortunes of two brothers, Antoine and Jacques Thibault, from their upbringing in a prosperous Catholic bourgeois family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War I. Six parts of the novel were published between 1922 and 1929. After abandoning a seventh volume in manuscript, he published two more volumes in 1936 and 1940. Written under the shadow of the darkening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n Europe in the 1930s, these last parts, which together are longer than the previous six combined, focus on the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situation leading up to 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bring the story to 1918.

Martin du Gard wrote several other novels, including Jean Barois, which was set agains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Dreyfus Affair. During World War II, he resided in Nice, where he prepared a novel (Souvenirs du lieutenant-colonel de Maumort) which remained unfinished at his death. It was posthumously published in 1983. His other works include plays and a memoir of André Gide, a longtime friend.

Roger Martin du Gard died in 1958 and was buried in the Cimiez Monastery Cemetery in Cimiez, a suburb of the city of Nice, France.

Partial bibliography

References

  1. ^ Jouejati, R. (2005). The Quest for Total Peace: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Roger Martin Du Gard. Routledge. pp. 92–93.
  • Claude Sicard, Roger Martin Du Gard. Les années d'apprentissage littéraire (1881-1910), Champion, 1976.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