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岑 | ||
名: | 參 | ||
籍貫: | 南陽 | ||
閱讀岑參在诗海的作品!!! |
[高適岑參]
唐宋以來,高適和岑參是經常被人們並稱的兩位詩人。例如杜甫說:“高岑殊緩步,
瀋鮑得同行。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
史參三十韻》)嚴羽說:“高岑之詩悲壯,讀之使人感慨。”(《滄浪詩話》)辛文房
說:“參……詩調尤高,……與高適風骨頗同,讀之令人慷慨懷感。”(《唐才子傳》)
鬍應麟說:“高岑悲壯為宗,王孟閑淡自得。”(《詩藪》)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詩風
相近,都以“風骨”著稱,他們都曾厠身戎幕,擅長以古詩尤其是七古的形式來寫邊塞
題材,而且詩中充溢着感激不平之氣。不過,這兩位詩人同中又有異,在詩壇上各自作
出了不同的貢獻。
岑參(715—769),江陵(今屬湖北)人。他二十歲後有十年時間,出入於京洛求
仕,三十歲應舉及第,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以後又任右補闕、虢州長史等官,後轉嘉
州刺史,秩滿罷官後卒於蜀中。有《岑嘉州詩集》。自天寶八載至至德二年春,岑參曾
兩度出塞。第一次赴安西(今新疆庫車),為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僚屬,第二次入封常
清幕府,在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呆了三年,經常往來於北庭和輪臺之間。
他的生平遭際和高適有相似之處,如年輕時曾至長安求仕不成,以及一度任卑職而終於
棄官從戎,等等。他的思想也和高適頗多相通之處,例如對於從軍立功的嚮往:“功名
衹嚮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對於權貴的反感:“何
處路最難?最難在長安。長安多權貴,珂珮聲珊珊。儒生直如弦,權貴不須幹。”
(《送張秘書》)這些都可以說是高、岑的共性。但是岑參的想象力更加豐富,並且性
格好奇,在詩歌創作上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個性。
岑參以邊塞詩著稱。瀋德潛說:“參詩能作奇語,尤長於邊塞。”(《唐詩別裁
集》)翁方綱也說:“嘉州之奇峭,入唐以來所未有。又加以邊塞之作,奇氣益出。”
(《石洲詩話》)
盛唐邊塞詩中的高亢樂觀之作大多産生於開元年間,如王維詩作於開元十年前後和
二十七年赴涼州幕時期,崔顥詩作於開元十八年到天寶三載前河東代州幕中,王昌齡詩
作於開元中期以前,王之渙的詩也成於天寶元年以前。天寶年間,由於統治集團窮兵黷
武的開邊政策造成了一係列的惡果,詩人們開始轉而采取批判的態度,杜甫的《兵車行》
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岑參兩次出塞都在天寶後期,但他處於安西北庭的特殊環境之中,
當時西域地區尚未受到開邊政策的波及,仍能保持融洽和睦的民族關係,因而他的詩歌
就洋溢着積極樂觀的精神,成為盛唐邊塞詩的殿軍。
岑詩“詩奇體峻,意亦造奇”(《河嶽英靈集》),這個特色在他早期的詩作中已
可見到。他的寫景詩喜攝取不尋常的奇觀,如:“雷聲傍太白,雨在八九峰。東望北閣
雲,半入紫閣鬆。”(《因假歸白閣西草堂》)他又喜以奇俊語寫巧思,如“澗花燃暮
雨,潭樹暖春雲”(《高冠𠔌口招鄭鄠》),從澗花的豔麗生發出燃燒的溫度感,使雲
雨潭樹都浸淫在春暖之中。
“孤燈燃客夢,寒杵搗鄉愁”(《宿關西客捨寄東山嚴許二山人》),則把鄉愁和
客夢化作可搗、可燃之物。這些詩都可見出詩人匠心獨運的藝術構思。
出塞以後,岑參詩好奇的特點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他喜以瑰麗的筆調,描寫帶
異域情調的新鮮事物或奇特風光,給邊塞詩開拓了新奇的境界。他的一些詩興致勃勃地
描寫了由各民族的交流而帶來的新事物,例如《優鉢羅花歌》寫“葉六瓣,花九房,夜
掩朝開多異香”的奇異花草;《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寫當地別具風味的飲筵:“琵琶
長笛麯相和,羌兒鬍雛齊唱歌。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金叵羅。”據有的研究者考
證,金叵羅係指飲酒用的吸管,平時可作為簪子插在發髻上,至今藏民飲酒仍普遍使用
吸管。《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歌》則對由其他民族傳入的音樂舞蹈進行了熱情的描
述。他還以豐富活躍的想象描繪邊塞的異域風光,如寫吐魯番北部的火焰山: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裏不敢來。平明乍逐
鬍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迢迢徵路火山東,山上
孤雲隨馬去。(《火山雲歌送別》)
火雲隨風雨晨散暮聚,炎熱的蒸氣彌漫四處,寫出了其變幻出沒的奇觀。又如《熱
海行送崔侍禦還京》寫水鹹不凍的伊塞剋湖,藉助傳聞和想象,以奇崛的語言和誇張手
法,寫出了一個斑駁陸離的童話世界,給人留下了極其鮮明的印象。這種瑰麗奇峭的景
物描寫,在盛唐邊塞詩中是獨具一格的。
岑詩又好以出乎常情的奇特想象抒發豪邁情懷,化平凡為神奇,使他的詩歌充滿奇
情壯采,富有力量感。例如他寫對長安友人的思念:“長安何處在?衹在馬蹄下。明日
歸長安,為君急走馬。”(《憶長安麯二章寄龐灈》之二)把思友之情着落在翩翩翻落
的馬蹄下。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作於詩人二度出塞時,詩中寫道:
北風捲地白草折,鬍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
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瀚海闌千百丈冰,愁雲
慘淡萬裏凝。中軍置酒飲歸客,鬍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詩人寫北方飛雪,卻用南國的春風和梨花作喻,這裏不僅是因為梨花和雪都有相同
的顔色,而且梨花盛開時花團錦簇的景象恰能傳達出大雪紛飛的勢態。這一奇想把蕭索
酷寒頓時轉化為絢麗爛漫,從一開始就給全詩定下了豪邁樂觀的基調。
詩中寫風中的紅旗,卻用凝固的字眼來形容。這就在色彩鮮麗的畫面中,突出了奇
寒的感覺。這些描寫都有意避實返虛,通過想象和虛構,把平凡的生活景象一變而為富
有美感的藝術形象,而類似的例子在岑參詩中可謂俯拾即是(後面舉出的幾首,也大多
可以同時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陳繹曾說“岑參詩尚巧主景”(《唐音癸簽》引),
應麟說他“清新奇逸”(《詩藪》),都指出了岑參與高適不同的風格特徵。
岑參詩歌的用韻節奏也表現出刻意求奇的特色。他善於根據不同的內容需要變化旋
律,在夭矯多姿、不拘一格的節奏中追求聲情並茂的美感。他的許多詩頻頻換韻,韻位
繁密,這種節奏和疏宕發越、富於跳躍性的才思互為表裏,相得益彰,例如他的《涼州
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彎彎月出挂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裏十萬傢,鬍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麯
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麯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
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詩中兩句一韻,最後四句為一韻,十二句共換了五韻,各句又多用接字法蟬聯而下,
造成復沓迴旋的聲情,深得民歌風韻。類似的例子還有《蜀葵花歌》以及《韋員外傢花
樹歌》等。
又如《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羽書昨夜過渠黎,單於已在金山西。戍樓西望
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上將擁旄西出徵,平明吹笛大軍行。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
大呼陰山動。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用韻形式也和上述詩篇相似,兩句一轉,但與前詩以平聲韻為主不同,這首詩通篇
的韻腳平仄互間,且仄聲韻中又以“重濁而斷”的入聲為主,如“角”、“落”、
“黑”、“北”、“闊”、“脫”等。其中惟獨“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用了上聲韻,而這兩句又恰好處在全詩的腹心處。這就造成了跌宕起伏的聲情,與大軍
出徵的氣氛適相呼應。而同樣是送主帥率軍遠征,《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徵》又是一種
節奏: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
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傢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
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
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伫獻捷。
這首詩一反傳統上逢雙押韻的慣例,而以三句為一用韻單位,句句用韻,且平、上、
入三聲互換,造成一種拗峭勁折的音節,似緊鑼密鼓,比《輪臺歌》更富有緊張促迫的
感覺。如果把這兩首詩和前引的《白雪歌》相比較,則後者基本上用仄聲韻聯貫到底,
在聲情上就要舒緩平穩得多。可見岑詩在音律上的調度安排,是由詩的內容情調所决定
的,反過來它又加強了詩所要表現的基調。這也是岑參創造性的貢獻之一。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 駱玉明,youth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