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人物列錶
非馬 William Marr愛倫·坡 Edgar Alan Poe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惠特曼 Walt Whitman狄更生 Emily Dickinson斯蒂芬·剋蘭 Stephan Crane
史蒂文斯 Wallace Stevens弗羅斯特 Robert Frost卡爾·桑德堡 Carl Sandberg
威廉斯 William Carlos Williams龐德 Ezra Pound杜麗特爾 Hilda Doolittle
奧登 Wystan Hugh Auden卡明斯 E. E. Cummings哈特·剋萊恩 Hart Crane
羅伯特·鄧肯 Robert Duncan查爾斯·奧爾森 Charles Olson阿門斯 A. R. Ammons
金斯堡 Allen Ginsberg約翰·阿什伯利 John Ashbery詹姆斯·泰特 James Tate
蘭斯敦·休斯 Langston Hughes默溫 W. S. Merwin羅伯特·勃萊 Robert Bly
畢肖普 Elizabeth Bishop羅伯特·洛威爾 Robert Lowell普拉斯 Sylvia Plath
約翰·貝裏曼 John Berryman安妮·塞剋斯頓 Anne Sexton斯諾德格拉斯 W. D. Snodgrass
弗蘭剋·奧哈拉 Frank O'Hara布洛茨基 L.D. Brodsky艾米·洛威爾 Amy Lowell
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蕾 Edna St. Vincent Millay薩拉·梯斯苔爾 Sara Teasdale馬斯特斯 Edgar Lee Masters
威廉·斯塔福德 William Stafford艾德裏安娜·裏奇 Adrienne Rich大衛·伊格內托 David Ignatow
金內爾 Galway Kinnell西德尼·拉尼爾 Sidney Lanier霍華德·奈莫洛夫 Howard Nemerov
瑪麗·奧利弗 Mary Oliver阿奇波德·麥剋裏許 阿奇波德麦 Kerry Xu傑弗斯詩選 Robinson Jeffers
露易絲·格麗剋 Louise Glück凱特·萊特 Kate Light施加彰 Arthur Sze
李立揚 Li Young Lee斯塔夫理阿諾斯 L. S. Stavrianos阿特 Art
費翔 Kris Phillips許慧欣 eVonne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Jerome David Salinger
巴拉剋·奧巴馬 Barack Hussein Obama朱瑟琳·喬塞爾森 Josselson, R.詹姆斯·泰伯 詹姆斯泰伯
威廉·恩道爾 Frederick William Engdahl馬剋·佩恩 Mark - Payne拉吉-帕特爾 Raj - Patel
保羅·福塞爾 Paul Fussell
美國 現代美國  (1924年三月22日)

閱讀保羅·福塞爾 Paul Fussell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保罗·福塞尔
  保羅·福塞爾(1924年3月22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文學教授,著名文化批評傢,曾任教於德國海德堡大學、美國康涅迪格學院和拉特格斯大學。他的關於二戰時期美國社會文化的專著曾獲得1976年美國國傢圖書奬。他是英美文化批評方面的專傢,擅長對人的日常生活進行研究觀察,視角敏銳,語言辛辣尖刻,又不失幽默和善意。著有《格調》、《惡俗》。
  
  出生:1924年3月22日
  帕薩迪納,加利福尼亞州
  職業:教授,歷史學家,社會評論傢,作傢
  代表作:《格調》、《惡俗》
  流派:非小說
  
  保羅·福塞爾-個人簡歷
  1943年年僅19歲保羅·福塞爾入伍參軍。
  
  1944年10月隨着第103步兵師出徵法國。
  
  1944年11月11日,他第一次上前綫與德軍作戰,身負重傷,深深的感到戰爭的殘酷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便對戰爭産生了厭倦,他在1996年的自傳中他相關的這種狀況與非人化他的兵役和他的憤怒方式,美國政府和流行文化的浪漫戰。
  
  20世紀80年代以來保羅·福塞爾一直敢言的批評者美化兵役和戰法。早期的影響是孟肯,但他擺脫孟肯作為一個導師,稱他為“不足的悲劇意識”,之後,他的戰時經驗。
  
  退伍之後,他就讀與波莫納大學學院,並獲得博士學位。畢業之後他任教於康涅迪格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從教學領域退休。
  
  保羅·福塞爾的1975年文學研究的偉大的抗日戰爭和現代記憶體(1975年)獲得國傢圖書奬,為藝術和文學,國傢圖書批評界奬的批評,以及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奬之榮譽。
  
  軍事歷史學家約翰基岡呼籲它是“簡單高超的書”。林恩漢利,不過,提供了強有力的批判的偉大的抗日戰爭和現代內存在她的1991年文本,寫作戰爭:小說,性別及記憶體。
  
  保羅·福塞爾之一,幾個老兵在接受采訪的紀錄片戰爭在2007年。
  
  保羅·福塞爾-職業生涯
  保羅·福塞爾出生在帕薩迪納,加利福尼亞州。後服務與第103步兵師在法國和德國(青銅星,紫心勳章),保羅·福塞爾出席波莫納大學學院和哈佛大學。
  
  保羅·福塞爾的職業生涯,作為大學教師,開始於1951年在康涅狄格學院。他任教於Rutgers大學的情況下,
  
  從1976年至1983年他被約翰德威特教授英語文學,並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在費城,其中,從1983年至1993年,他舉行了司長的職位,湯匙,雷根教授英語文學。目前,保羅·福塞爾是唐納德湯匙,裏根名譽教授的英語文學,美國賓州大學。
  
  這是保羅·福塞爾的熱情,十八世紀的文學作品中發射了他的早期生涯。他的第一書,題為:理論的韻律在十八世紀的英格蘭,詩意的米和形式,修辭的世界古斯坦以人為本:道德和圖像迅速嚮伯剋,以及塞繆爾約翰遜和生活,寫作。
  
  以後保羅·福塞爾的職業生涯一直致力於二十世紀的社會和文化的歷史。描述過渡,保羅·福塞爾說,在最近接受采訪時說:“我的教訓[轉的經驗,對的智慧和遠離情感通過]我長期沉浸在十八世紀的文學,而促請是不斷嚮外從自己的,即是不是要進行深直航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看看社會,看看是怎麽回事,然後發表評論。諷刺的是,一有很大的幫助,保護自己,從自我有關的情感,這是一直是敵人,礦山從一開始“。
  
  這是在這些非常有成果的年,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即保羅·福塞爾寫的書籍讓他成名。偉大的抗日戰爭和現代記得釔(1976年)是第一傢在令人印象深刻的出版物清單處理戰爭和二十世紀的文化(感謝上帝,為原子彈,和其他散文,戰時:理解和行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樣做戰役:製定一個懷疑)。偉大的抗日戰爭和現代的內存此外,被授予國傢圖書奬在藝術和信件及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奬之榮譽。
  
  其他書籍保羅·福塞爾包括國外:英國文學行駛之間的戰爭,童子軍手册和其他觀察,階級指南:透過美國的地位,制度,是壞,或美利堅合衆國。
  
  自1993年以來,保羅·福塞爾用他的時間,以書面形式提出,並宣講一個繁忙的職業生涯。在這個國傢,保羅·福塞爾已精選,最近央行的“作傢和公司”,“思想”,以及對央行的海濱廣播。他和他的妻子,百靈達·福塞爾,住在費城。
  
  保羅·福塞爾-家庭成員
  保羅·福塞爾的父親,老保羅保羅·福塞爾在洛杉磯一傢律師公司工作。
  
  保羅·福塞爾的母親1894年出生在印地安的威爾遜坎。
  
  保羅·福塞爾的第一任妻子,貝蒂·福塞爾,是一名傳記作傢,他們在波莫納大學學院相遇,他寫了一本回憶錄,《我的廚房戰爭》(1999年),討論他們30年以上的婚姻在十分不利的條件,包括指控福塞爾與男性和女性曾通姦的事情。
  
  保羅·福塞爾的第二任妻子百靈達。他們1983年結婚。
  
  保羅·福塞爾的兒子,黃秉槐·福塞爾在健身館做體育教練。
  
  保羅·福塞爾的兄弟埃德溫坎·福塞爾是大學英語教授。
  
  保羅·福塞爾-著作列表
  《詩米和詩的形式》(1965年)
  《修辭的世界古斯坦以人為本:道德和圖像迅速》(1965年)
  
  
  保羅·福塞爾
  《理論的韻律在十八世紀的英國》(1966年)
  《十八世紀的英語文學》(1969年)
  《塞繆爾約翰遜和生活寫作》(1971年)
  《英語古斯坦詩》(1972年)
  《偉大的抗日戰爭和現代記憶體》(1975年)
  《磨難的曹紹偉米海爾:回憶錄中一名士兵的公務員》(1975年)
  《國外:英國文學往返戰爭》(1980年)
  《該童子軍手册和其他觀察》(1982年)
  《沙宣道的漫長旅程》(1983年)
  《工人階級指導,透過美國的地位係統》(1983)
  《種姓馬剋:在美國的作風和地位》(1984年)
  《諾頓預訂旅行》(1987年)
  《感謝上帝,為原子彈及其他論文》(1988年)
  《戰時:理解和行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89年)
  《美利堅合衆國》(1991)
  《血腥的遊戲:一集現代戰爭》(1991)
  《諾頓書現代戰爭》(1991)
  《帶着亞米司:男子的信件》(1994年)
  《這樣做的戰鬥-製定一個懷疑》(1996年)
  《製服:我們為什麽我們穿什麽》(2002)
  《男生的十字軍東徵:1944年至45年美國步兵在西北歐洲》(2003)
  
  保羅·福塞爾-寫作風格
  保羅·福塞爾的作品重點在於從不同的層面對美國社會各種惡俗現象進行評擊,福塞爾的定義,惡俗就是將本來糟糕的東西裝扮成優雅、精緻、富於品味、有價值和符合時尚。一件本來拙劣的事物,並不會引起人們過多的註意,因為在人類生活中美好的東西並不多見,人們已經習慣於艱辛的生存條件和缺乏善意的環境了。但是惡俗,卻會持續地引起人們的註意,因為它過於造作、矯飾、突兀、不知羞恥和妄自尊大,它背叛所有人類歷史中一點一點積纍起來的智慧和直覺。
  
  福塞爾以其特有的機智和尖刻的文筆,淋漓盡致地嚮人們展示美國人的感知和吊昧的不可救藥。整個社會都被浮華的空虛和美麗的垃圾所淤塞。惡俗無所不在,從廣音、銀行、餐館、交通,到思想、文學和高等院校,到處都是俗豔、偽善、愚昧、無知和外強中幹。惡俗在遊蕩,而人們以醜為美,以假為真,以淺簿為深刻,以愚昧為智慧,這就皇大衆社會的文化素觀。你無可逃避,因為你生活在這樣一個虛假的年代。
  
  保羅·福塞爾-社會影響
  福塞爾抨擊的美國惡俗現象,找到中國式的翻版已經不像十年前那麽睏難了。原因並不復雜,一個古老的國傢幾乎與一個新興的國傢一樣,在激烈的變革之後都失去了傳統,在沒有傳統規範可循的時代裏,一切人類天性中未經磨煉的欲望便會沿着粗俗突兀的路徑生長。其結果,必然是隨處可見的惡俗事物。
  
  尤其是《惡俗》一書在中國的出版,實在可以作為一面鏡子照出我們的明天。理論上講,商業時代並不必然帶來種種僅以金錢為驅動力的單一的惡俗場景。這一場景的出現有更深刻的歷史和現實原因。自尊、風範、敏銳、智慧這些人類固有的品質,必須在一個更為開放的環境裏才能呈現出來。當保羅·福塞爾在本書結尾處用惟一的段落贊頌希望時,他並沒有放棄爭取美好的權利。同樣,當我們從本書描繪的現象裏看到我們自己生活中的鄙俗時,實際上是獲得了一次擺脫睏境的機會。惡俗現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俯首聽命於惡俗的擺布,不再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生活。
  
  保羅·福塞爾-個人名言
  所謂惡俗,是指某種虛假、粗陋、毫無智慧、沒有才氣、空洞而令人厭惡的東西,但是,有很多人竟會相信它們是純正、高雅、明智或迷人的。 ——保羅·福塞爾
  
  一切物品都散發着藝術的、社會的、或道德的意味,而人所染指的每一件物品,似乎都是為了掩隱其糟糕或惡俗。——保羅·福塞爾
  
  在一個竟相將空洞和垃圾似的物品標上高價的時代,保持高度警惕區分何為惡俗,是時下“生活樂趣”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保羅·福塞爾


  Paul Fussell, Ph.D. (born March 22, 1924) is a cultural and literary historian, and professor emeritus of English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e is the author of books on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the world wars, and social class, among others.
  
  Paul Fussell was born in Pasadena, California, USA, the second of three children . His father, Paul Longstreth Fussell (15 January 1895-16 July 1973), was a corporate lawyer in Los Angeles with the firm of O’Melveny & Myers. His mother was born Wilhma Wilson Sill in Illinois 21 August 1893 and died 23 March 1971 .
  
  Military service
  Fussell was drafted into the U.S. Army in 1943, at age 19. In October 1944 he landed in France, as part of the 103rd Infantry Division. On November 11, he experienced his first night on the front lines. He was wounded while fighting in France as a second lieutenant in the infantry, and was awarded the Bronze Star and the Purple Heart. Fussell suffered from depression and rage for years following his military service. In his 1996 autobiography he associated those problems with the dehumanization of his military service and his anger at the wa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nd popular culture romanticized warfare. Since the 1980s Fussell has been an outspoken critic of the glorification of armed conflicts . An early influence was H. L. Mencken, but he shed Mencken as a mentor, calling him "deficient in the tragic sense", after his wartime experienc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areer
  Dr. Fussell spent his undergraduate years at Pomona College, and earned a Ph. D. at Harvard University. He has taught at Connecticut College, Rutgers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King's College London, and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He retired from teaching in the mid-1990s.
  
  Personal life
  His first wife, Betty Fussell, a food writer and biographer, whom he met at Pomona College, has written a memoir, My Kitchen Wars, that discusses their more than 30 years of marriage in highly negative terms, including allegations that Fussell had adulterous affairs with both men and women.
  
  Fussell now lives in Philadelphia, with his second wife, Harriette Behringer. They met in 1983, when she sent him a postcard introducing herself, after reading an article about him. Now retired, she worked in journalism and public relations. His son, Samuel Fussell, is the author of Muscle: Confessions of an Unlikely Bodybuilder. His brother Edwin Sill Fussell was also a professor of English literature.
  
  Awards and honors
  Fussell's 1975 literary study 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 (1975) won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for Arts and Letters,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Criticism, and the Ralph Waldo Emerson Award of Phi Beta Kappa. Military historian John Keegan calls it a "simply superb book".
  
  Fussell was one of several veterans interviewed in the Ken Burns and Lynn Novick documentary The War in 2007.
  
  Works
  Poetic Meter and Poetic Form (1965)
  The Rhetorical World of Augustan Humanism: Ethics and Imagery from Swift to Burke (1965)
  Theory of Prosody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1966)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1969) editor with Geoffrey Tillotson and Marshall Waingrow
  Samuel Johnson and The Life of Writing (1971)
  English Augustan Poetry (1972)
  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 (1975)
  The Ordeal of Alfred M. Hale: The Memoirs of a Soldier Servant (1975) editor
  Abroad: British Literary Travelling Between the Wars (1980)
  The Boy Scout Handbook and Other Observations (1982)
  Sassoon's Long Journey (1983) editor, from The Complete Memoirs of George Sherston
  Class, 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s System (1983)
  Caste Marks: Style and Status in the USA (1984)
  The Norton Book of Travel (1987) editor
  Thank God for the Atom Bomb and Other Essays (1988)
  Wartime: Understanding and Behavio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1989)
  BAD: or, The Dumbing of America (1991)
  The Bloody Game: An Anthology of Modern War (1991)
  The Norton Book of Modern War (1991) editor
  The Anti-Egotist. Kingsley Amis: Man of Letters (1994)
  Doing Battle - The Making of a Skeptic (1996) autobiography
  Uniforms : Why We Are What We Wear (2002)
  The Boys’ Crusade : The American Infantry in Northwestern Europe, 1944-1945 (2003)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