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人物列錶
辛西婭.列儂 Cynthia Lennon約翰·列儂 John Winston Lennon
喬治·奧威爾 George Orwell
英國 溫莎王朝  (1903年六月25日1950年元月21日)
Eric Arthur Blair
埃裏剋·亞瑟·布萊爾
出生地: 印度

閱讀喬治·奧威爾 George Orwell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乔治·奥威尔
张贤亮
喬治·奧威爾(英語:George Orwell;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本名埃裏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英國左翼作傢,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傢。
奧威爾原名埃裏剋阿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於印度。1907年他舉傢遷回到英格蘭。1917年,他進入伊頓公學。1921年後來到緬甸加入Indian imperial Police,1928年辭職。隨後的日子裏他貧病交加,此間他當過教師、書店店員,直到1940年,他成為New English Weekly的小說評論員,他纔有了穩定的收入養傢糊口。1936年間,他訪問了蘭開夏郡和約剋郡,1936年底,他來到西班牙參加西班牙內戰,其間他受傷。二戰期間(1940-1943),他為BBS Eastern Service工作,並在此間寫了大量政治和文學評論。1945年起他成為Observer的戰地記者和Machester Evening News的固定撰稿人。1945年,他出版了《動物農場》,1949年出版了《1984》。奧威爾患有肺結核,於1950年死去。
奧威爾短暫的一生,顛沛流離,疾病纏身,鬱鬱不得志,一直被視為危險的異端。在他為數不多的作品中,《動物莊園》與《一九八四》影響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筆調勾畫出人類陰暗的未來,令讀者心驚肉跳。
喬治·奧威爾是英國人道主義、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傢,著名的英語文體作傢。
《一九八四》和《動物農場》是奧威爾的傳世之作,堪稱世界文壇上最著名的政治諷喻小說。他在小說中他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詞彙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個形容詞“奧威爾式”不斷出現在報道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傢影響之深遠。“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評傢如是說。
《一九八四》和《動物農場》的中文譯者是我國著名翻譯傢董樂山和傅惟慈先生,名著名譯相得益彰。

喬治 奧維爾的作品
1931 A Hanging
1933 Down And OutI In Paris And London
1934 Burmese Days
1936 Keep The Aspidistra Flying
1938 Homage to Catalonia
1939 Coming Up For Air
1940 Inside the Whale
1941 The Lion and The Unicorn: Socialism and the English Genius
1945 Notes on Nationalism
Animal Farm
1946 How the Poor Die
1949 Reflections on Gandhi
1950 Shooting An Elephant
Nineteen Eighty-Four
與奧威爾作品廣泛的世界聲譽相比,我們對他水平的瞭解是匱乏的。今年是這位英國著名作傢的百年誕辰,本報特刊發最近推出奧威爾傳記的英國傳記作傢D.J.泰勒為英國《衛報》撰寫的《喬治·奧威爾最後的日子》。
——編者
1950年1月,在從倫敦布盧姆斯伯裏以北的廣場到倫敦大學學院附屬醫院的路上,穿梭着一些心情沉重的人,其中很多是文人,有一頭亂蓬蓬捲發的高個子詩人斯蒂芬·斯班德(StephenSpender),有住在醫院附近的小說傢安東尼·鮑威爾(AnthonyPowell)、記者馬爾科姆·馬格裏奇(MalcolmMuggeridge),還有BBC和一些左翼報刊的記者編輯。偶爾,有個四歲的小男孩獲準進入醫院,在一張病床前呆上片刻。床上的病人非常害怕他領養的這個孩子傳染上自己得的肺結核,從不讓孩子跟他身體接觸。最常來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棕發姑娘,手指上的新婚戒指還閃閃發光。
這個病人就是喬治·奧威爾。到1950年1月,他在這裏已經呆了快四個月,而從1949年年初,他就開始在其他醫院住院治療。二十多年的慢性肺病最終診斷為肺結核。六個月前還在格洛斯特郡療養院的時候,他就差一點病死,直到轉到倫敦,在著名胸科專傢安德魯·莫蘭(AndrewMorland)的單獨治療下,病情纔有所恢復。莫蘭醫生是奧威爾的出版商弗雷德·瓦伯格(FredWarburg)介紹的,他估計奧威爾的病要徹底治好是沒希望了,衹是在妥帖照料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在“良性慢性病”的水平,就是說,他每天還能坐着工作幾小時。已經對重新拾筆寫作絶望的奧威爾被告知,他能活着的希望“相對”較大。
幸運的是,睏擾了奧威爾大半輩子的金錢問題,卻隨着1949年6月出版的《1984》在大西洋兩岸暢銷而有了起色。英國已經賣出25000册,而在《1984》被美國每月一書俱樂部推薦的刺激下,大筆版稅收入也從美國源源而來。奧威爾出名了,有錢了。到他生命中最後一個月,他的財産價值大約有12000英鎊(當時平均周薪還遠低於十英鎊)。這段時間他還特別高興,因為第二次婚姻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奧威爾認識索尼婭·布朗內爾已經有幾年了。這個比他小十六歲的姑娘是常發表他文章的《地平綫》雜志主編、也是他老同學的塞裏爾·康納利(CyrilConnolly)的助手,她年輕,漂亮,認識奧威爾之前就有一大堆情人,包括畫傢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威廉·科德斯特裏姆(WllliamColdstream)。但是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她嫁給病入膏肓的奧威爾的理由都顯得不那麽充分。她並不愛他,也不太像是衝着他的錢——當時奧威爾還沒有成為引起文壇轟動的傳奇人物。奧威爾的好朋友安東尼·鮑威爾始終認為,她嫁給奧威爾衹是因為她的導師塞裏爾·康納利叫她這麽做。經過醫生特許,婚禮於1949年10月13日在奧威爾病房裏舉行。在醫院駐院牧師、安東尼·鮑威爾、馬爾科姆·馬格裏奇、索尼婭的朋友珍妮·李和一名醫生的見證下,奧威爾的摯友、《觀察傢報》總編輯戴維·阿斯特(DavidAstor)將新娘交給了病榻上的奧威爾。客人們隨後到著名的裏茲飯店吃喜酒,新郎則呆在床上。朋友們都註意到這次婚姻讓奧威爾精神煥發。鮑威爾說:“他為此非常高興……某種程度上,他的精神狀態是從我認識他以來最好的。”儘管他的身體非常虛弱——他已經瘦得連醫生打針都找不到有肉的部位下針。鮑威爾記得,當時奧威爾興奮地坐起來,“帶着一種未曾出現過的享樂主義者的表情。”他還計劃着衹要病情一有起色,就到瑞士空氣清新的阿爾卑斯山中養病。他的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一直惡化,體重不斷下降,高燒不退。美國的特效藥鏈黴素一年前就使用了,弗雷德·瓦伯格還請奧威爾的美國出版商們幫忙盡快運些藥來。可是鏈黴素不僅有副作用,還讓他指甲都脫落了。
奧威爾卻一直相信自己能活下去。他滿腦子裝着寫作計劃:他要研究約瑟夫·康拉德的政治小說、寫一部以遠東為背景的中篇小說,連名字都想好了,叫《一個吸煙室裏的故事》,他相信,一個還有書要寫的作傢是不會死的。而莫蘭醫生考慮到瑞士之行的承諾對病情也許有好處,就批準他1950年1月出行。一個朋友甚至帶來一根釣魚桿,放在他床腳,讓他高興高興。
不過,到了這個地步,幾乎沒有人還指望奧威爾能挺過去。最讓人難過的場面是他的養子、四歲的理查德來探望的幾次。奧威爾很怕把病傳染給孩子,衹要孩子一靠近就把他推開。索尼婭每天都來處理丈夫的日常事務,有時候還扮演起發號施令的護士角色而令訪客們不快。一天,她告訴奧威爾,她得去參加一個雞尾酒會,晚上不來醫院了。虛弱的奧威爾儘管不滿,也無法阻止她匆匆離去。其他人很快註意到這對新婚夫婦關係的惡化。1949年聖誕節那天,和鮑威爾一起來看奧威爾的馬格裏奇發現他“在四周裝點了聖誕飾品的房間裏,死一般的痛苦,孤獨”。他的臉真像死了的樣子,讓馬格裏奇想起以前見過的一幅尼采臨終前在床上的畫。他察覺到了奧威爾神色中的憤怒,似乎死神的逼近令他憤怒。他們一起談起了奧威爾二戰時在英國地方志願軍和參加西班牙內戰的經歷,並且展望瑞士之行,“但始終空氣中有一種死亡的氣息,就像秋天裏的花園”。
新年到了。瑞士之行出發的日子定在1月25日,乘私人飛機,同行的除了索尼婭,竟還有她的情人盧西安·弗洛伊德。1月12日,馬格裏奇又去看奧威爾,覺得他“更像死了一樣,非常痛苦”。他還抱怨醫生連阿斯匹林也不給他。不過一星期後,他嚮好友、評論傢和犯罪小說傢朱裏安·西蒙斯(JulianSymons)表達了對瑞士之行和開始耽擱了很久的寫作計劃的渴望。他解釋說,醫生讓他重新寫作還是有可能的,他很想寫那部中篇小說和康拉德。“要是我不感冒,下星期三就要去瑞士了。”朱裏安·西蒙斯後來回憶說,聽到奧威爾的話,他都笑了。第二天下午,也就是 1月20日,另一個朋友、無政府主義詩人保羅·波茨(PaulPotts)帶着一小包茶葉來看他。透過病房門上的玻璃窗,他看到奧威爾在睡覺,覺得最好不要打攪他,就把茶葉放在門楣上,悄悄走了。
那天,索尼婭和盧西安·弗洛伊德在夜總會過夜。1月21日星期六凌晨,她接到電話,被告知奧威爾已因肺部大出血而去世。這個消息在整個周末傳開了。作傢伊夫林·沃(EvelynWaugh)在給女作傢南希·米特福德(NancyMitford)的信中說:“喬治·奧威爾死了,奧威爾夫人大概就成有錢的寡婦了。”馬格裏奇當天就得知了好友的死訊。他在《每日電訊報》的專欄裏,把奧威爾的死和去世不久的詩人休·金斯米爾(HughKingsmill)相比。奧威爾之死更讓人難過,“因為他很想活下去,這麽死了他不會安息。”“想到他,也想到格雷厄姆· 格林,受人歡迎的作傢總是有一種強烈地表達某些浪漫的渴望……”
就在去世前三天,奧威爾當着索尼婭和第一任妻子姐姐的面,立了遺囑:文學財産給索尼婭,保險賠償金給養子理查德,這孩子由奧威爾姐姐阿芙列爾照顧。他還要求將他的遺體按照英格蘭國教儀式就近安葬。鮑威爾和馬格裏奇料理了他的一切後事。
葬禮在1月26日舉行。25日晚,鮑威爾夫婦和情緒低落的索尼婭晚飯後來到馬格裏奇傢。在奧威爾死後的第二天,索尼婭依然沉浸在悲痛中。馬格裏奇看了就决定,“因為她真情流露的眼淚,我將永遠敬愛她……”
最終,通過戴維·阿斯特的關係,奧威爾被安葬在牛津郡SuttonCourteney萬聖教堂的墓地中。馬格裏奇在日記中寫道,奧威爾去世這天正巧是列寧的生日,而又是由跟他關係很大的《觀察傢報》阿斯特傢族安排安葬的,“在我看來,這些因素包含了他的全部人生”。


Eric Arthur Blair (25 June 1903 – 21 January 1950), better known by his pen name George Orwell, was an English author and journalist. His work is marked by keen intelligence and wit, a profound awareness of social injustice, an intense, revolutionary opposition to totalitarianism, a passion for clarity in language and a belief in democratic socialism.

Considered perhaps the twentieth century's best chronicler of English culture, Orwell wrote fiction, polemical journalism,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oetry. He is best known for the dystopian novel Nineteen Eighty-Four (1949) and the satirical novella Animal Farm (1945). His Homage to Catalonia (1938), an account of his experiences as a volunteer on the Republican side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and his numerous essays are also widely acclaimed. Orwell's influence on culture, popular and political, continues. Several of his neologisms, along with the term Orwellian, now a byword for any draconian or manipulative social phenomenon or concept inimical to a free society, have entered the vernacular.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