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人物列錶
白居易 Bai Juyi(唐代)劉禹錫 Liu Yuxi(唐代)張志和 Zhang Zhihe(唐代)
李白 Li Bai(唐代)溫庭筠 Wen Tingyun(唐代)王維 Wang Wei(唐代)
王昌齡 Wang Changling(唐代)李商隱 Li Shangyin(唐代)竇鞏 Dou Gong(唐代)
杜甫 Du Fu(唐代)韓愈 Han Yu(唐代)王勃 Wang Bo(唐代)
韋承慶 Wei Chengqing(唐代)盧綸 Lu Lun(唐代)皇甫鬆 Huangfu Song(唐代)
無名氏(唐) Wumingshi(唐代)虞世南 Yu Shina(唐代)王績 Wang Ji(唐代)
王梵志 Wang Fanzhi(唐代)寒山 Han Shan(唐代)盧照鄰 Lu ZhaoLin(唐代)
駱賓王 Luo Binwang(唐代)杜審言 Du Shenyan(唐代)蘇味道 Su Weidao(唐代)
楊炯 Yang Jiong(唐代)劉希夷 Liu Xiyi(唐代)宋之問 Song Zhiwen(唐代)
瀋佺期 Shen Quanqi(唐代)郭震 Guo Zhen(唐代)陳子昂 Chen Ziang(唐代)
賀知章 He Zhizhang(唐代)顧況 Gu Kuang(唐代)段成式 Duan Chengshi(唐代)
鄭符 Zheng Fu(唐代)李端 Li Duan(唐代)劉采春 Liu Caichun(唐代)
張若虛 Zhang Rexu(唐代)張九齡 Zhang Jiuling(唐代)韋莊 Wei Zhuang(唐代)
王之渙 Wang Zhihuan(唐代)孟浩然 Meng Haoran(唐代)李頎 Li Qi(唐代)
祖詠 Zu Yong(唐代)韋應物 Wei Yingwu(唐代)岑參 Cen Shen(唐代)
崔護 Cui Hu(唐代)韓翎 Han Hong(唐代)劉方平 Liu Fangping(唐代)
綦毋潛 Qiwu Qian(唐代)王翰 Wang Han(唐代)元結 Yuan Jie(唐代)
柳宗元 Liu Zongyuan(唐代)孟郊 Meng Jiao(唐代)高適 Gao Shi(唐代)
李賀 Li He(唐代)李隆基 Li LongJi(唐代)王灣 Wang Wan(唐代)
常建 Chang Jian(唐代)劉長卿 Liu Changqing(唐代)錢起 Qian Qi(唐代)
高適
唐代  唐(700年765年)

詩詞《燕歌行並序 A Song of the Yan Country》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To Vice-prefects Li and Wang Degraded and Transferred to Xiazhong and Changsha》   《銅雀妓 Dongjak prostitutes》   《塞下麯 Cyprus under the curve》   《塞上 Stuffed》   《薊門行五首 Jimen line 5》   《效古贈崔二 Xiaoguzengcui 2》   《鉅鹿贈李少府 Koga donated Lee shaofu,officer's title in Tang dynasty》   《東平留贈狄司馬(曾與田安西充判官) Tung Ping Remain to present (surname) Minister of war in ancient china Anxi charge with the field official》   《過盧明府有贈 Government has donated over Lu Ming》   更多詩歌...

閱讀高適在诗海的作品!!!
  字達夫。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少孤貧,愛交遊,有遊俠之風,並以建功立業自期。早年曾遊歷長安,後到過薊門、盧竜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在此前後,曾在宋中居住,與李白、杜甫結交。天寶八載(749),經睢陽太守張九臯推薦,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次年入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為掌書記。安史亂後,曾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職,官至左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舊唐書·高□傳》說:“有唐已來,詩人之達者,唯□而已。” 高適生平和創作可分四個時期:①開元二十年前,謀事不成,睏守宋中,是詩歌創作開始時期;②開元二十年至天寶八載,首次出塞,浪遊無成,為創作極盛時期; ③天寶八載至十四載,側身下僚,從戎入幕,創作才能繼續得到發揮;④至德元載(756)後,仕途得意,雖然也寫過一些佳作,但總的說來,較前三個時期遜色。高適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實性較強。主要有以下幾類:①邊塞詩,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薊門行五首》、《塞上》、《塞下麯》、《薊中作》、《九麯詞三首》等,歌頌了戰士奮勇報國、建功立業的豪情,也寫出了他們從軍生活的艱苦及嚮往和平的美好願望,並揭露了邊將的驕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賞罰不明、安邊無策,流露出憂國愛民之情。高適有些贊美不義戰爭、歧視少數民族的作品,如《李雲南徵蠻詩》等,是這類詩歌的糟粕。②反映民生疾苦的詩。這些詩比較深刻地揭露了統治者與廣大人民之間的矛盾,如《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東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實地描寫了廣大農民遭受賦稅、徭役和自然災害的重壓,對他們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還寫過一些贊美“良吏”的詩,從“仁政”思想出發,提倡輕徭薄賦,在當時也有一定的進步作用。③諷時傷亂詩。大抵指斥弊政,對統治者的驕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難二首》等。還有一些詩作於安史亂後,對政局流露出憂慮和憤慨,如《酬裴員外以詩代書》、《登百丈峰二首》等。④詠懷詩,數量最多,思想內容比較復雜。象《別韋參軍》、《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效古贈崔二》、《封丘作》等,抒寫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憂憤,對現實有所不滿。而象《賦得還山吟送瀋四山人》、《人日寄杜二拾遺》等,或抒發友情和別意,或嚮往隱居生活,情意真摯,頗有感染力。這類詩中也有一些企羨功名富貴和吹捧達官貴人之作,並無可取。此外,還有一些詠史之作如《宋中十首》,以及某些描寫旅途景色的詩如《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赴彭州山行之作》,也頗有佳句。高適的詩在當時已享有聲名。《新唐書·高適傳》說他“以氣質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輒傳布”。殷□《河嶽英靈集》也稱許他“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故朝野通賞其文”。王士□指出高詩風格為“悲壯而厚”(《帶經堂詩話》)。感情深摯,意氣駿爽,語言端直,筆力渾厚,是高適詩風的基本特點。以詩體而論,高詩古體勝過近體,尤以七古最為擅長。歌行長篇,波瀾浩瀚,聲情頓挫,最是沉雄激壯。五古質樸古直,接近漢魏古詩的氣息。近體則以七律和七絶為優。高適作品的編集,原有天寶七載左右張九臯編、顔真卿作序的詩集,今佚。新、舊《唐書》著錄其文集20捲,亦不存。今有《四庫全書》所收明汲古閣影宋抄本《高常侍集》,凡詩8捲、文2捲。又有《四部叢刊》影印明活字本8捲。另有明張遜業、許自昌等輯本,皆為2捲。明楊一統輯《高適集》1捲。敦煌《唐詩選殘捲》、《高適詩集殘捲》等,尚存部分佚詩。註本有今人劉開揚《高適詩集編年箋註》、孫欽善《高適集校註》,皆附年譜。研究高適生平的著述有王達津《詩人高適生平係詩》、彭蘭《高適係年考證》、周勳初《高適年譜》、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高適年譜中的幾個問題》。
  
  [高適岑參]
  唐宋以來,高適和岑參是經常被人們並稱的兩位詩人。例如杜甫說:“高岑殊緩步,
  瀋鮑得同行。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
  史參三十韻》)嚴羽說:“高岑之詩悲壯,讀之使人感慨。”(《滄浪詩話》)辛文房
  說:“參……詩調尤高,……與高適風骨頗同,讀之令人慷慨懷感。”(《唐才子傳》)
  鬍應麟說:“高岑悲壯為宗,王孟閑淡自得。”(《詩藪》)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詩風
  相近,都以“風骨”著稱,他們都曾厠身戎幕,擅長以古詩尤其是七古的形式來寫邊塞
  題材,而且詩中充溢着感激不平之氣。不過,這兩位詩人同中又有異,在詩壇上各自作
  出了不同的貢獻。
    高適(704—765)字達夫,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
    高適一生的經歷比較豐富。他早年生活睏頓,二十歲時西遊長安,開元十九至二十
  年間曾北上薊門。以後有十年滯留宋州,過了多年“混跡漁樵”的落拓浪遊生活。四
  十六歲時應試舉有道科中第,然僅得汴州封丘尉之職。三年後棄官,赴河西節度使哥舒
  翰幕府,充掌書記。安史之亂發生後,高適自駱𠔌西馳見玄宗,陳潼關敗亡之勢,又從
  玄宗至蜀郡,拜諫議大夫。至德元年(756),受肅宗命徵討永王璘,兼御史大夫、揚
  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此後數任地方大員。
    代宗即位後,先後入朝為吏部侍郎、刑部侍郎,進封渤海縣侯。《舊唐書》說他
  “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他最坎廩不遇的是在第一次出塞前後的時期,
  那時他漫遊薊北一帶,想投筆從軍,但未能如願,不得不在梁宋一帶棲遊,但這卻是他
  創作力最旺盛的高潮時期。晚年做了大官後,雖也間有佳作,較之以前卻不免有所遜色
  了。有《高常侍集》。
    高適的性格狂放不羈,年輕時結交遊俠,過着“彈棋擊筑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
  (《別韋參軍》)的放浪生活;浪遊梁宋時,也是“酒肆或淹留,漁潭屢棲泊”(《淇
  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行止不定。杜甫稱他“高生跨鞍馬,有似幽並兒”
  (《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殷璠稱他“性拓落,不拘小節”(《河嶽英靈集》)。
  他又是具有縱橫壯志和實際政治才幹的人物,生平第一次任官(封丘縣尉)即因與宏闊
  志嚮不合棄印而去。安史亂中他主動詣闕獻計,又先後得到玄宗和肅宗的賞識,受命於
  危難之際。可見他志大才雄,並非好作空言之輩。
    詩人的性格和經歷反映在創作上,使他的詩歌具有沉雄深厚的特色。他對自己的抱
  負和纔具充滿自信:“公侯皆我輩,動用在謀略。聖心思賢才,朅來刈葵藿。”(《和
  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對歷史上的英雄勳績也不勝嚮往:“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
  漠。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畫圖麒麟閣,
  入朝明光宮。大笑嚮文士,一經何足窮。”(《塞下麯》)因其如此,現實中的不遇使
  詩人格外憤激不平。在《效古贈崔二》詩中,他譏刺那些“邈然在雲霄”的貴宦唯知遊
  宴享樂,而有纔之士衹能沉淪草澤,揭示了布衣與權貴的對立。他渴望得到明主的見賞
  和重用,常藉古代人事抒發自己的情懷。如《宋中十首》其一云:
    梁王昔全盛,賓客復多才。悠悠一千年,陳跡唯高臺。寂寞嚮秋草,悲風千裏來。
    詩中藉西漢梁孝王延攬人才的史跡,寄托了知音難覓的悲哀,情調和陳子昂的《薊
  丘懷古》諸作頗相仿佛。但是,坦蕩不羈的性格使詩人即使在失意時也不失英雄氣度,
  如《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
    蹇步蹉跎竟不成,年過四十尚躬耕。長歌達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後名。
    詩人壯懷激烈的性格,正是形成他雄健詩風的重要因素。
    高適抱負遠大,以“謀略”自許,又長期沉淪於社會中下層,使得他熱心關切許多
  現實問題,並表現在詩中。譬如,他筆下的農村,已不復是孟浩然、王維詩裏充滿牧歌
  情調的桃花源,而是負載着不幸和痛苦的世界。像《東平路中遇大水》,寫出了“蟲蛇
  擁獨樹,麋鹿奔行舟。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的悲慘情狀。詩人還進一步指出:人
  禍——尤其是沉重的賦稅,更加深了民衆的不幸:“惆悵憫田農,徘徊傷裏閭。曾是力
  井稅,曷為無鬥儲?”(《苦雨寄房四昆季》)這種帶有為民請命意味的詩篇,在同時
  代詩人中並不多見。在邊塞詩中,高適也敏銳地提出不少問題和主張。如《塞上》指出:
  “轉鬥豈長策,和親非遠圖。”反對應付一時的權宜之計,主張作好充分的準備從根本
  上解决邊患問題;《薊門五首》其五就戍卒待遇之低,對統治集團的寡恩提出了抗議。
  而《薊中作》則從塞外部族降而復叛的現象,進而對邊將衹顧擁兵自重,無意安邊的事
  實表示了深切的憂慮。這類詩有較多的議論,作為詩而言未必佳,但從中可以看到詩人
  的胸襟。
    高適的詩以古體見長,尤以七古為勝。他的古詩顯然受到張說的影響。如張說有五
  古《五君詠》吟詠當代功業人物,高適則有五古《三君詠》,兩詩的形式和主旨完全相
  同。張說的《鄴都引》是七古名篇,高適也以七古寫了《古大梁行》,顯係步武前者之
  作。但高適的七言歌行更具創造性,歷來被認為是詩中典範,如鬍應麟稱為“音節鮮明,
  情緻委折,濃纖修短,得衷合度”(《詩藪》),宋育仁譽為“七言不祧之祖”(《三
  唐詩品》)。他的七言歌行不僅上承四傑以來歌行的體製,而且還吸取了漢魏古詩簡老
  遒壯的特色,氣勢渾雄而飛躍自如,在馳騁縱橫中以“筋骨”取勝,例如《燕歌行》:
    漢傢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傢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顔色。摐金伐鼓
  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鬍騎
  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少婦城南欲斷
  腸,徵人薊北空回首。邊風飄颻那可度,絶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
  傳刁鬥。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君不見沙場徵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這首詩突破了以前同題詩作鋪陳、渲染徵人思婦纏綿相思之情的格局,而大大開拓
  了歌辭的內容。舉凡出徵的軍容、軍情的緊急、塞漠的荒寒、戰爭的酷烈、軍中的苦樂
  不均、戰士的勇武、別離的悲愴、和平的祈願等等,俱熔為一爐。詩中駢散相間的句式
  和平仄互換的用韻,以及援聲律入古體的寫法,和盧、駱以來的歌行並無二緻,但局勢
  的動蕩排闔卻非前人可比。詩人的筆觸並不固定在某種單純的情思上,而是在復雜的內
  心波瀾間跌宕迴旋,在激越的抒情中又不時變換着場景,形成規格整煉而又一氣斡旋,
  淘洗藻飾而又意象鮮明的特色。又如《封丘縣》: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衹言小邑
  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悲來嚮傢問妻子,舉傢
  盡笑今如此。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日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
    全詩直抒胸臆,滔滔說來,節奏鮮明而毫不局促。形式上四句一轉韻,每節前兩句
  散行,後兩句以偶句出之,而對偶處總是最斬截最激昂的內心獨白。尤其“拜迎”、
  “鞭撻”兩句,既表現了他不願為五鬥米折腰的傲岸性格,也表現了他不忍誅求百姓的
  內心衝突,顯得真切感人。歌行至此已成為一種淋漓酣暢,一瀉千裏的富有個性的抒情
  詩體了。
    高適的詩歌善於取勢,即使是一些尋常的題材,一經詩人處理也具有了飽滿的張力,
  顯得勁氣逼人。如七律《九月九日酬顔少府》:
    檐前白日應可惜,籬下黃花為誰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錢始沽酒。蘇秦憔悴
  人多厭,蔡澤棲遲世看醜。縱使登高衹斷腸,不如獨坐空搔首。
    詩發唱驚挺,出人意表。白日徒懸,菊花枉開,詩人用反挑的口吻先吐憤激不平之
  氣以籠罩全篇,最後又用“縱使”“不如”的頓挫筆法翻跌出世自棄我的牢騷。這種師
  心以運思,使氣以遣詞的藝術表現,使高適的詩盡掃嘽緩,呈現“氣骨遒上”、“磊落
  奇俊”(《藝苑卮言》)的面目。
    高適的一些絶句也寫得境界闊大、風骨凜然。如《塞上聽吹笛》:“雪淨鬍天牧馬
  還,月明羌笛戍樓間。藉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把空廓蒼茫的塞外雪夜化
  為無比絢麗的畫面。《別董大二首》其二:“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
  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荒涼的塞漠正因有了英雄的襟懷才變得壯美動人。
  兩句比起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更具有一種豪傑氣概。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 駱玉明)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