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é-François-Armand (Sully) Prudhomme | |||||
蘇利·普呂多姆 | |||||
普利多姆 | |||||
勒內-弗朗索瓦-阿蒙·蘇利·普呂多姆 | |||||
閱讀普呂多姆 Sully Prudhomme在诗海的作品!!! |
勒內-弗朗索瓦-阿蒙·蘇利·普呂多姆(René-François-Armand (Sully) Prudhomme,1839年3月16日-1907年9月6日),法國詩人,首位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
普呂多姆早年學習理科,後轉嚮文學。他獲得諾貝爾文學奬頗有爭議,一般認為,列夫·托爾斯泰、易卜生或者是左拉都比其更有資格問鼎首屆諾貝爾文學奬,但是諾貝爾本人對於現實主義的偏見和對於理想主義的偏愛使得普呂多姆出人意料地壓倒了這些大師而獲得了新創的這一大奬。
普魯多姆的處女作是一八六五年他自費印的詩集《節日與詩》。從詩集中“生活”、“女性”、“青年”和“其他”各部分標題,人們就可想見普魯多姆詩歌的主題:對生活、理想、愛情、青春的追求和對故鄉、祖國、人民的摯愛,其中一些詩作也流露出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憂慮。 處女作的出版使普魯多姆在國內一舉成名,於是他幹脆辭去律師職務,專事寫作,成為十九世紀後期法國有影響的詩人之一。先後出版抒情詩集《孤獨》、《徒然的柔情》和哲理詩集《命運》、《正義》、《幸福》。前者以細膩含蓄的筆觸、典雅精緻的形式詠物狀景,抒發個人不無傷感的情懷。哲理詩則致力探索人類意識與現代社會的矛盾,尋求正義與幸福的內涵。在哲理詩中,普魯多姆貫註了科學進化論內容,體現了對高尚道德的追求。
由於普魯多姆的詩歌創作和多方面文學成就,1881年他成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
榮譽
- 1881年,詩人成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
- 1901年,首屆諾貝爾文學奬。
作品
詩
- 《節日與詩》—1865年自費印製的詩集。詩人的處女作。
- 《孤獨》、《徒然的柔情》—抒情詩集。
- 《命運》、《正義》、《幸福》—哲理詩集。
散文、論述
- 《論美術》
- 《詩句藝術斷想》
- 《帕斯卡爾主張的真正宗教》。
此外,作傢還譯有古羅馬詩人盧剋萊修的長詩。
作品中譯本
- 諾貝爾文學奬全集編譯委員會/編譯,《徐利‧普呂多姆(1901)/奧道‧莫姆森(1902)》,臺北市:九華文化,1980年。
- 普呂多姆/著,莫渝/譯,《普呂多姆詩選》,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87年。
- 鬍小躍/譯,《孤獨與沉思》,桂林市:灕江出版社,1991年。
參考資料
Prudhomme originally studied to be an engineer, but was to turn to philosophy and later to poetry. In writing poetry, he declared it as his intent to create scientific poetry for modern times. In character sincere and melancholic, he was a member of the Parnassus school, although, at the same time, his work displays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
Poetry
Stances et poèmes, 1865.
Les épreuves, 1866.
Les solitudes: poésies, A. Lemerre (Paris), 1869.
Les destins, 1872.
La France, 1874.
Les vaines tendresses, 1875.
Le zénith (poem), published in journal Revue des deux mondes, 1876.
La justice (poem), 1878.
Poésie, 1865-88, A. Lemerre, 1883-88.
Le prisme, poésies diverses, A. Lemerre (Paris), 1886.
Le bonheur (poem), 1888.
Épaves, A. Lemerre, 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