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尹祁 | |||||||||
名: | 放勳 | |||||||||
網筆號: | 唐堯 | |||||||||
|
繼承人
堯到年老時,由四嶽十二牧推舉部落聯盟軍事首長繼承人,大傢一致推薦了舜。堯帝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後纔放心的禪讓。
父母
相傳堯父為帝嚳,母為陳鋒氏女。帝乃黃帝曾孫,在位70年,“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卒後由堯之異母兄摯繼位。摯在位9年,為政不善,而禪讓於堯。
文獻記載
1據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堯山南有慶都山 , 傳為堯母慶都出生地 , 慶都逝後葬於望都 , 望都之名即由登堯山望都山而來。據《史記·五帝本紀》和其它一些古代典籍記載 , 堯是黃帝的後代 , 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的兒子 , 本名放勳。帝嚳去世後 , 放勳的長兄摯繼承其帝位 , 在放勳十五歲時被封為唐侯 , 他在唐地與百姓同甘共苦 , 發展農業 , 妥善處理各類政務 , 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條 , 不僅受到百姓的擁戴 , 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領的贊許。可是帝摯卻沒什麽突出的政績 , 各部族首領也就親放勳而疏遠摯。帝摯九年 , 摯親率官員到唐將帝位禪於放勳 , 放勳即帝位 , 帝號堯 , 因初封於唐 , 即以唐為朝代號 , 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號 , 後人稱其為唐堯。唐堯即位後 , 順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 為政勤慎儉樸 , 定歷法 , 施德政 , 抗天災 , 建國製 , 選賢能 , 政績卓著。
唐堯當政初期 , 天文歷法還很不完善 , 百姓經常耽誤農時 , 因此堯就祖織專門人員總結前人的經驗 , 令羲、和兩族掌天文 , 根據日月星辰運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來推定時日 , 測定了四季 , 又以月亮一周期為一月 , 太陽一周期為一年 , 一年定為三百六十 六天。這是有記載的我國最早的歷法 , 奠定了我國農歷的基礎 ; 堯當政後生活依然非常儉樸 , 住茅草屋 , 喝野菜湯 , 穿用葛藤織 就的粗布衣。時刻註意傾聽百姓們的意見 , 在簡陋的宮門前設了 一張 " 欲諫之鼓 ", 誰要是對他或國傢提什麽意見或建議 , 隨時 可以擊打這面鼓 , 堯聽到鼓聲 , 立刻接見 , 認真聽取來人的意見。為方便民衆找到朝廷 , 他還讓人在交通要道設立 " 誹謗之木 ", 即埋上一根木柱 , 木柱旁有人看守 , 民衆有意見 , 可以嚮看守人陳述 , 如來人願去朝廷 , 看守人會給予指引。由於能及時聽到民衆的意見 , 堯對百姓的疾苦就非常瞭解 ; 堯當政時 , 發生過嚴重的水災 , 洪水把山陵都吞沒了 , 四處泛濫 , 他讓鯀治水 , 疏導九河 , 戰勝了洪水 ; 堯執政初期 , 還沒有基本的國傢制度 , 國傢衹是部落聯合體 , 非常鬆散 , 不利於國傢的統一管理 , 所以 在堯積纍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 , 開始建立國傢政治制度 , 其中很 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 , 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係統的政治制度 , 為奴隸製國傢的産生奠定了基礎。
堯年老後 , 為找到繼任的賢者 , 到處尋訪 , 四嶽薦舜 , 謂舜至孝 , 對迫害他的父親、繼母仍孝順無二心 , 與鄰里相處和睦。堯以二女妻舜觀其內 , 使九男與處觀其外 , 以考察舜的品行。又 " 納於百揆 , 賓於四門 ", 試驗他的才能 , 最後叫他 " 入於大麓 ", 讓烈風驟雨和虎狼蟲蛇考驗他的勇氣 , 舜逐一通過了考驗 , 堯放心地把國君之位讓給舜 , 卻割捨了不肖之子丹朱 , 成為歷代賢君之美談。傳說堯讓位後居養老城 ( 今順平縣陽城 ) 。
2順平縣是上古帝王堯的故鄉,堯因生在伊祁山而姓伊祁,名放勳。早在漢平帝文始五年{公元5 年},王莽就曾將麯逆改為順平縣。縣境內,伊祁山。堯母洞。堯帝太子丹朱城。巾幗英雄花木蘭祠等遺址和漢孝烈將軍碑至今猶存;遼代伍侯塔、不二庵無梁殿、定遠禪師寶塔和古中山國長城等古代建築依然能見。縣內道觀寺廟150多座;九竜山聖母廟、伊祁山太子庵至今香火不斷。
3望都古名慶都,是“三皇五帝”之一堯帝之母慶都的出生地。據史料記載,上古仁君堯帝居住於今順平縣的堯山,堯母陳鋒氏慶都居於都山,堯帝常登堯山南望都山,並以母親之名慶都命名都山一帶為慶都邑,以表達對母親的思念之情。至西漢時期,高祖劉邦巡遊至此,以為用聖母慶都命名地名似有不恭之嫌,於是改慶都為望都。悠久的歷史,積澱了望都深厚的文化底藴,堯母陵、堯帝廟、漢孫程墓表現了建築、壁畫藝術的高超與輝煌;廣為流傳的堯母傳說和淳樸的椒鄉風情奠定了望都文化的基礎;明末清初民間藝人創作的地方戲《新穎調》,成為中國獨一無二的劇種。
4竜的形成過程就是民族團结統一的過程 , 這種民族大融合到唐堯時基本完成 , 確定了竜這一 形象。根據《竹書紀年》 ( 躲過了秦始皇焚書坑儒 , 到東晉時 , 在魏安釐王的墳墓中發掘出來的竹簡 ) 記載 , 堯生在伊祈山( 在保定市西南 40 公裏的順平縣境 ), 堯母慶都為陳鋒氏部族 , 生於鬥維之野 , 今保定市西南唐縣、望都一帶。唐縣有慶都山 , 在縣城東七公裏 , 傳為堯母居住之地。望都縣城內有堯母墳 , 北關有堯帝廟。
慶都出生時常有黃雲覆其上 , 及成年常有竜 隨之……既而陰風四合 , 赤竜感之有孕 , 十四月生堯於丹陵 ( 即伊祈山 )。 今伊祈山堯母洞 , 即堯出生地。這就說明赤竜族當時就棲身生活於伊祈山附近 , 更加深了竜與中華民族的血肉關係 , 也說明了竜的傳人在堯時已為世人所共認。
5值得一提的是,“冀”這個河北省的簡稱,藴含和寄托着美好的願望。如前所述,河北省簡稱“冀 ”是由古冀州而來。那麽,“冀”是什麽意思?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堯,誕生於河北省順平縣,後建都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亦為古冀州之地)。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活動,順平縣、定州市、唐縣、望都縣、隆堯縣的地方志中,都有關於帝堯活動的記載。東漢(公元25至220年)時有一部推究事物命名由來的書叫《釋名》,它在解釋“冀州”這個地名的由來時這樣寫道:冀州位於北方,這裏居住過帝王,這個地方有險有易,紛亂希望得到治理,貧弱希望變得富強,荒歉希望獲得豐收。 “冀”是個多義字,在漢語裏有多種含義,其中有一義是“希望”的意思。在漢語的書面語言中,就有“希冀”、“冀望”、“期冀”這些詞。《釋名》解釋冀州這個名稱的含義,就是在“希冀”這個意義上使用的。這樣,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那麽,如今簡稱“冀”的河北省就是寄予希望之地了。
6顓頊時代,太行山一位女子不小心被石頭絆倒,一滴鮮血灑在那塊石頭上,一會兒,整座山嶺全變成了紅色。後來人們將這座山嶺叫丹嶺(順平縣城西10公裏伊祁山),文人都將它寫成丹陵。那滴鮮血,竟孕育成一個嬰兒。嬰兒第一聲啼哭,正巧來採藥的陳鋒氏(原居寶雞,後來主要一支遷移到河南淮陽,次要一支遷移到河北保定)女聽到,陳鋒氏抱回傢中撫養,取名慶都。慶都十三歲時養母陳氏病故,就一人在丹陵山上的小茅屋生活。山下伊祁長孺夫婦可憐她收為義女。帝嚳母也姓陳鋒氏,命帝嚳納慶都為第三妃,封伊祁長襦為伊祁侯。慶都懷孕後,回娘傢於甲申年生下堯。堯從母姓,姓祁(伊祁)。堯年輕時,堯就以擅長製作陶器在遠近部落中著名。堯身材高大,面色如蠟,長着彩色的八字眉毛,眼睛中有3個瞳孔,頭髮特別長。
帝嚳看到自己的兒子有出息,便把堯封為唐侯(唐是大的意思),從此堯又被稱為“陶唐氏”。唐侯的封地在劉邑,於是堯成為管理強大的劉氏族的首領,而劉氏族以前的首領一方面佩服堯的才幹、甘願讓賢,一方面迫於天子帝嚳的威嚴也不得不讓賢。堯20歲時,接替帝嚳當上了中原部落聯盟的大首領。堯有10子,其中第九子繼承源明(監明),號丹朱,繼承了陶唐氏族首領職位,繼續住在劉邑。
堯當上天子後,為便於統治天下,統治也為了首都免受洪水威脅,將首都從帝丘遷到平陽(今山西臨汾),所以平陽留下了很多堯的遺址。堯的封地劉邑的人仍然大部分居住在原地,沒有跟隨堯到首都去當官。
堯命令臣子羲氏、和氏製定歷法,教給民衆從事生産的節令。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鬱夷,恭敬的迎接日出,並詳細安排春季的耕作。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詳細安排夏季的農活兒。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恭敬的送太陽落下,有步驟的安排秋天的收穫。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幽都,認真安排好鼕季的收藏。
後來,堯老了,認為兒子丹朱的德行,做劉邑陶唐氏族首領還可以,但做天子就不夠了。出身炎帝四嶽的大臣嚮他推薦了鯀。 榆罔氏之後,炎帝部落演化為共工、四嶽、氏羌三大支。共工為九州薑戎的共主,發展於今豫東北及冀南地,曾與顓頊爭帝。共工女嫁與顓頊兒子駱明(黃帝係),生鯀(姓姒),鯀被封汶山石紐(今四川省北川縣),娶有莘氏之女修己為妻,生下禹。鯀後來東遷,返回中原,被堯封於崇(嵩山)。後鯀因治水失敗喪失了繼承天子的資格。
7保定市歷史悠久,從徐水縣南莊頭髮掘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證明,遠在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已在這裏繁衍生息。相傳,4000年以前,在唐河流域堯被封為唐侯,並禪讓於虞舜
8 堯的時代,由於成熟的文字還沒有出現,社會生活中的許多事件衹能靠口耳相傳。史傳,堯,姓伊祁(也作伊耆),名放勳,初封於陶,又封於唐,故號陶唐氏,唐堯是其帝名。其實,堯是我國原始社會父係氏族末期部落聯盟的著名領袖,當時還沒有國傢,何來之帝號?所謂帝的尊稱乃是後人出自於敬仰追加的。就是這個名揚千古,婦孺皆知的唐堯,曾經率領自己的部族,越水翻山,長途跋涉,徙居於太原,“初都”於太原,使太原由此産生了“唐”的古名。
唐堯西徙太原
大約在距今四千五百多年的古代,唐堯的部族活動於今河北省唐縣至望都一帶的滹沱河流域。對此,《後漢書·郡國志》唐縣條引註:“《帝王世紀》曰:堯封唐,堯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水經註》、《元和郡縣圖志》、《輿地廣記》及《太平寰宇記》等著名的古代地理志書,都持此說。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國古代史的傳說時代》中也說:“陶唐氏舊城應該是今河北唐縣、望都一代。”周長富先生則通過竜山文化的特點,在其《淺談唐堯氏》中指出:“從年代和分佈範圍來講,河北竜山文化相當於唐堯氏古族。”
那麽,唐堯為什麽要率領自己的部族離開故地,西徙太原呢?何光嶽先生在其名著《炎黃源流史》中認為,由於東夷族勢力日漸強大,作為部落聯盟首領的唐堯,為避免東夷部族的侵擾,遂率部西徙,“從唐縣、望都一帶出發南下行唐,沿滹沱河過井陘,途經太原,再進入平陽。”(《試談唐堯氏》)鄒衡先生也認為如是,他在《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論先周文化》一文中指出:“太原地區古文化多半是河北竜山(文化)的許坦型和光社文化,其出土的大批陶器,均似竜山文化的澗溝型者。”上述論述和地下出土文物的相互佐證,揭示了太原許坦型文化、光社文化與河北竜山文化的密切關係,從而也證實了唐堯部族由河北唐縣、望都一帶西徙太原,定居太原可能性的真實存在。需要進一步說明,或者說需要糾正的是,唐堯率其部族西徙太原的路綫,似不應為“沿滹沱河過井陘,途經太原”。而且,何光嶽先生說的唐堯所以西徙太原是“被東夷族帝舜所取代之後”的理據也頗值商榷。
其一,滹沱河由山西盂縣出境入河北晉縣、定縣,南距井陘百裏之遙,且井陘不屬滹沱河流域,唐堯部族衹能沿唐河南下,沿滹沱河西入山西盂縣。再沿滹沱河主要支流烏河、溫川河及汾河支流楊興河,順流南下,進入太原。
其二,唐堯與虞舜的“禪讓”,或虞舜對唐堯的“逼宮”,應為唐堯由太原遷平陽之後的事,而不是在此之前。史載:“堯治平陽,舜治蒲坂”,所謂“被東夷族帝舜所取代之後”,纔西徙太原之說,既與地理實際區域相去甚遠,也與事實發展時序脈理不順,似不通。
依據史料所載,歷史上海河流域水患猖獗,自明王朝創建的“1368年至1948年五百八十年間,共發生大水災387次”,可謂“三年兩頭災”。尤其是上遊在山西,下遊在河北的桑幹河水係、滹沱河水係,“水流急湍,上寬下窄,上遊水流攜帶大量泥沙,進入平原後流速驟減,泥沙淤積,河床填塞,尾閭不暢,極易成災”。(《河北風物志》)唐堯部族所居的唐縣、望都一帶,恰處太行山西坡與華北平原銜接地帶,北有洋河(桑幹河下遊)、南有滹沱河、西有唐河,河網密佈,正是水患多發地域。唐堯所以西徙,究其道理,為避水患當為主要原因。因為大多古籍在談到唐堯時都有關於水患的記載。《尚書·堯麯》說:“堯之時洪水為患為甚”;《寰宇通志》說:“堯時上遊之水無所癢,壅而四出”;《晉乘搜略》說:“堯時黃水為患,震及帝都。”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或許正是因為常常受到唐河、滹沱河水患浸害,所以唐堯纔攜帶部族離開久居的故地,由太行山東部的平緩地帶,沿着滹沱河溯流西進嚮高處遷徙,穿越了太行峽𠔌,進入了今山西省境,在今盂縣又沿滹沱河支流烏河、溫川河,汾河支流楊興河(這幾條河古代水量遠比今日大),繼續嚮西南跋涉,終於來到了汾河中遊的河𠔌地帶,今太原盆地。
豐厚的黃土,緩淌的汾河,蒼翠的東、西兩山,平展開闊的河𠔌平原,潺潺涓涓的晉水,以及淳厚樸實的太原先民,留住了長途遷徙、歷盡艱辛的唐堯部族,他們便在這裏定居了下來。
當時的太原是臺駘“宣汾障澤,肇始太原”之後的時代,由於史書缺乏記載,詳情不得而知。而此時的唐堯部族據《韓非子·五蠹》、《淮南子·精神訓》所載,已經掌握了建築大型房屋的技術,所建之屋“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樸桷不斫,素題不木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屋頂的茅草鋪放不修剪,屋檐的椽子不砍削,端額的梁柱不彩繪,而且,精於製陶的陶唐氏部族,又把這些技術帶到太原傳授於土著。於是,在汾河中遊平原的大地上唐堯部族和太原先民很快水乳交融為一體,共建傢園,共創了太原的竜山文化。
唐堯初都太原
關於唐堯建唐國初都太原,千百年來在太原的大地上一直有豐富的口碑傳說,對於這些傳說,當地的志書、碑石多有記載,限於篇幅不去一一追述,僅將屬於信史的典籍所載,備述於後。號稱“千古之絶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在其《五帝本紀·正義》中的《宗國都城記》雲:“唐國,帝堯之裔子所封,漢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恆山之西,其南有晉水。”中國的第一部斷代史宏著,班固撰的《漢書·地理志》載:“晉陽本唐國,堯始都於此。”專門撰述中國古代名城的《都城記》也說:“晉陽城北二裏有唐城,堯所築。”一直到唐宋之際,徐堅的《初學記》,朱熹的《詩集傳》還在講,唐城是帝堯所築,唐城地處太原晉陽一帶。
城,是中國文化特殊的産物,它有着突出的標志,構成了雄宏的華夏文化景觀,揭示着城周圍的文化特色和歷史淵源。毫不牽強地說,我國的城在祖國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不容忽視的地位。太原唐城和堯初都的口碑傳說和文獻記載,告訴我們一個史實:早在至今約四千五百年的唐堯時代,今太原已經有一個文化相當發達,人口相對密集的原始聚落。這個原始部落在太原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勞動,不僅發展了這裏的經濟,創造了自己的文化,而且還建立起強大的部落聯盟,創建了保護自己不受侵擾的古城———唐城。衹是由於歷史的久遠和歷史的巨變,又由於後來在古唐城的舊址或附近又有一座晉陽問世,那座流傳於口頭,見載於史册的“唐城”漸漸地湮沒了。這是傳說,因為當時還沒有成熟的文字,衹能靠口耳傳聞,代代相傳,這也是史載,屬於那種對傳說記錄的“史記”。但是,這個傳之百代而不衰的傳說,個中有着真實的“歷史的影子”。不是有許多的傳說,被出土的文物所證實是歷史嗎!客觀地說從某種意義上講,傳說就是最初的歷史,或者說人類的歷史最初就是從傳說開始的,舉凡域內海外,哪一個文明古國的歷史不如是說?
由於唐堯初都太原,又在太原築有唐城,所以太原有了“唐”和“唐國”的古名。追溯“唐”的古意,《說文解字》解釋為“唐,大言也。”《白虎通·號》解釋為“唐,蕩蕩也,道德至大之貌也。”可見,唐是一個會意字,基本意是:大話、豪言、命令;引申意是:道德至大之人所講的話、發佈的命令。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父係氏族部落聯盟時期,什麽人可以宣講豪言、播布命令、指揮部族群體呢?衹有部落聯盟的領袖,堯就是這樣的人傑。所以,給堯冠以唐的稱號正源於此,古人的堯因封唐地得唐號之說,很值得商榷,事實可能正好相反,正是因堯得唐號,稱為唐堯,所以纔使屬地有了唐的名稱。古稱“唐”的地名至少有三處,諸如河北之“唐”,太原之“唐”,山西晉南之“唐”,都是因唐堯多次遷徙,曾經定居那裏而得名,這充分地證明了先有唐堯之名,後有“唐”之地名這個道理。
堯和堯的部族,不知是出於本部族的開拓精神?還是因為當時汾河的受阻於霍山而時有水患?他們在太原居留一個時期之後,留下了自己的裔族,留下了已經創下的業績,留下了太原的唐文化和古唐城,又沿着汾河南流的方向繼續遷徙,最終落腳於今日的臨汾盆地 ———平陽。對此,後來的史書上也有記錄。東漢人鄭玄在其《詩譜》中就說:“堯始居晉陽,後遷河東。”清著名漢書傢閻若琚所著《尚書疏證》也說:“堯為天子實先都晉陽,後遷平陽府。”於是,又有了“堯都平陽”之說,同時也印證了“堯始都晉陽,後遷晉陽”的古記。關於太原的另一個古名“北唐”,就是在唐堯由初都太原遷都平陽後,因太原地處平陽之北,為區別初都太原之唐和平陽之唐,遂以地理方位為準,在太原之唐前面又加了個“北”字,這就是太原又稱“北唐”的緣由。
品質與才智
堯的品質和才智俱是非凡絶倫,“其仁如天,共知(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所以他即位以後,局面大變:舉薦本族德纔兼備的賢者,首先使族人能緊密團结,做到“九族既睦”;又考察百官的政績,區分高下,奬善罰惡,使政務井然有序;同時註意協調各個邦族間的關係,教育老百姓和睦相處,因而“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天下安寧,政治清明,世風祥和。
歷法的製定
傳說在堯的時代,首次製定了歷法,這樣,勞動人民就能夠依時按節從事生産活動,不致耽誤農時。漢民族是農業墾殖歷史悠久的民族,對農時十分重視,故《尚書·堯典》對此有詳細記載。
《堯典》上說,堯命令羲氏、和氏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情況製定歷法,然後頒布天下,使農業生産有所依循,叫“敬授民時”,他派羲仲住在東方海濱叫暘𠔌的地方,觀察日出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為春分,並參考鳥星的位置來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北嚮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時間最長的那天為夏至,並參考火星的位置來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𠔌的地方,觀察日落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為秋分,並參考虛星的位置來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南嚮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最短的那天作為鼕至,井參考昴星的位置來校正。
二分、二至確定以後,堯决定以366日為一年,每三年置一閏月,用閏月調整歷法和四季的關係,使每年的農時正確,不出差誤。由此可知,古人將帝堯的時代視為農耕文化出現飛躍進步的時代。
政治失誤
堯的時代,又是傳說中的洪水時期。“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勢浩大,奔騰呼嘯,淹沒山丘,衝嚮高岡,危害天下,民不安居。堯對此非常關切,徵詢四嶽(四方諸侯之長)的意見,問誰可以治理水患,四嶽推薦了鯀。堯覺得鯀這個人靠不住,經常違抗命令,還危害本族的利益,不適宜承擔這項重要的工作。但是四嶽堅持要讓鯀試一試,說實在不行,再免去他的職務。於是堯任命鯀去治理水患。鯀治水9年,毫無功績。這是關於堯的傳說中,政治上的一次失誤,類似的不足之處還有若幹,總之堯的時代也不是盡善盡美,故又有舜繼起的一番勵精圖治。
帝堯出世
傳說上古帝嚳的第三個妻子名叫慶都,她是伊耆侯的閨女。慶都成婚以後仍留住娘傢,這年春正月末,伊耆侯老兩口帶着慶都,坐上小船遊覽觀光。於三河之上,正午時分,忽然颳起一陣狂風,迎面天上捲來一朵紅雲,在小船上形成扶搖直上的竜捲風,仿佛這旋風裏有一條赤竜在飛舞。老兩口驚恐萬狀,可看女兒慶都卻若無其事的樣兒,還衝着那條赤竜笑呢。傍晚時,風住雲散,赤竜也不見了。第二天搭船返回途中,又颳起大風,捲來紅雲又出現了那條赤竜,不過形體小了些,長約一丈左右。因為它並未肆虐加害於人,老兩口也就不怎麽害怕了。
晚上,老兩口睡了,可慶都卻睡不着。她閉着雙眼還不由得抿上嘴發笑。朦朧中陰風四合,赤竜撲上她身,她迷糊了。醒來時身上還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張沾滿涎水沫的畫兒,上面畫着一個紅色的人像,臉形上銳下豐滿,八采眉,長頭髮,上書:亦受天佑。她將這圖畫藏了起來,從此以後,慶都就懷孕了。她住在丹陵,過了十四個月,生卜一個兒子。慶都拿出赤竜留下的圖文一看,兒子生得和圖上畫的人一模一樣。帝嚳聞報慶都為他生了兒子,本該高興,豈料他的母親恰在這個兒子降生的時候去世了。帝嚳是個孝子,為母親的去世哭得成了淚人兒,哪裏還會有高興的心情呢。他為母親一連服孝三年,也顧不下慶都和兒子的事。慶都帶着兒子住在娘傢,直把兒子撫養到十歲,纔讓他回到父親的身邊。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帝堯。所以帝堯小時先隨外祖父傢的姓為伊祁(耆)氏,後又稱陶唐氏。
2008年攸縣堯帝史跡專傢論證預備會在株洲市金竜大酒店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3位考古界、先秦史研究界知名教授(研究員),本着把攸縣堯帝史跡放到全國範圍內論證的原則,一致認為堯帝生於攸縣丹陵(現在的皇圖嶺)、葬於攸縣堯山等論述有理有據。
帝堯訪賢
史載堯之功臣九人,或說十一人,可謂人才濟濟。但他唯恐埋沒人才,野有遺賢。所以他還常常深入窮鄉僻壤,到山野之間去尋查細訪,求賢問道,察訪政治得失,選用賢才。
戰國時莊周曾說:堯治理天下萬民,使海內政治清明,曾到汾水北岸的姑射之山,去參拜四位有道之名士,悵然若失,好像丟了天下。這四位有道名士為方回、善捲、披衣、許由。善捲重義輕利,不貪富貴,是有名的賢人;堯自覺德行達智不如善捲,認識到對於賢德的人,不能自驕自傲,必須謙恭好禮,以平民對待長者、學生對待老師的禮節去拜訪他,讓善捲居主位,堯站在下邊,面嚮北施禮求教。堯曾想以天下讓善捲,他回答說:“我生於宇宙之中,鼕穿皮衣夏穿葛布,春種秋收,有勞有逸,日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心滿意足,我要天下幹什麽!可悲啊!你太不瞭解我了。”善捲因此離開北方,到南方今江蘇宜興縣的一溶洞中隱居,如今善捲洞的說明詞中還指明他是從今天的山西這個地方去的。
莊周曾說:“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日嚙缺,嚙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日披衣。”披衣即蒲衣,亦寫作蒲伊,以其衣蒲故名。他居住於蒲𠔌山,堯親往拜訪,拜之為老師。今蒲縣太林鄉有蒲伊村,傳為蒲衣隱居之處,蒲伊村即由此而得名。蒲伊村附近有帝堯與蒲伊談論大道的地方,後稱講道臺。還有帝堯休息過的地方,後稱稅駕坡。蒲伊,人稱蒲伊子,他所在的方國後稱蒲子國,後來這裏稱蒲子縣,今稱蒲縣。清人留詩中有“蒲𠔌賢人懷寶去,平陽聖帝策輦來”的詩句,即指帝堯訪蒲衣子的故事。
《莊子》中記述,堯問許由:“嚙缺可以做天子嗎?我想讓王倪邀請他。”許由說:“不好啊!那對天下將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嚙缺的為人,聰明機智,反應敏捷,天分過人,而你要因他這些人事上的長處讓他接受實行天然之治的使命,那就錯了。他明於禁止過失,卻不知過失産生的原因。讓他做天子嗎?他就要崇尚智慧而拋棄天然;他就要以己意為標準去分別事物,就要像火燒火燎一樣地去求知;就要埋頭於事物之中,處處干涉事物,就要忙忙碌碌應接四方,想方設法滿足事物的要求;就要千方百計去改變萬物,弄得它們不能安寧。怎麽能夠讓他做天子呢?雖然他的行為可以為一般人所效法,但他僅能做個諸侯國的君主,而不可以做天子。治理,是産生動亂的由頭,是臣子的災難,是君主的禍害。”許由對他的老師是瞭解得很透徹的,經過許由的勸阻,堯也就自然說這回事了。
帝堯訪賢,古籍中記載最多的首推訪許由的故事。許由一字巢父,為當時的名士。他崇尚自然無為,不貪求名利富貴,堅持自食其力,生活簡樸,無求於世。他得知帝堯要來訪他,便躲走了。恰巧嚙缺碰到他,問他要到哪裏去?他說:“為逃避帝堯”。嚙缺又問:“為什麽呢?”許由說:“堯這個人啊,轟轟烈烈實行仁義,我怕他要被天下人恥笑,後世會有人吃人的事發生。老百姓嗎,不難籠絡他們。愛護他們,他們就和你親近;給他們利益,他們就會為你所招徠;表揚他們,他們就會勤奮。作他們厭惡的事,他們就要逃散。愛護百姓,使百姓得利是出於仁義,那真誠實行仁義的事,藉仁義取利的多。這樣仁義的行為,不僅不能真正實行,而且還會成為虛偽的工具。這種想用一個人的决斷來使天下獲利的事,不過是一刀切罷了。堯衹知道賢人可以利天下,而不知賢人的害天下。衹有那不重用賢人的人,纔知道這個道理。”過了一段時間,帝堯去拜訪許由,朝拜許由於沛澤之中。堯對許由說:“太陽出來了,火把還不熄滅,在光照宇宙的太陽光下要它放光,不是多餘的嗎?大雨下過了,還去澆園,不是徒勞嗎?作為天子,我很慚愧,占着帝位很不適宜,請允許我將天下囑托於先生,天下必然太平。”許由對帝堯說:“你治理天下,已經升平日久,既然天下已經治理好了,還要讓我代替你去作一個現成的天子,我為了名嗎? 名,是實的從屬物,我對那個虛名不感興趣。鷦鷯即使在深林裏築巢,也不過占上一枝就夠了;鼴鼠就是跑到黃河裏去喝水,也不過喝滿肚子就足了。你就回去吧! 天子於我沒有什麽用處。廚子就是? 不做供品,祭祀也不會去代替烹調的。”許由於是到箕山之下,潁水之陽,耕田而食,非常快活,終身不貪求帝位。傳說,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以為恥辱不堪入耳,到河裏去洗耳朵,後有洗耳河之名。有人牽牛去河裏飲水,碰見許由洗耳,問明原因之後,便說:“你洗了耳朵把這裏的水弄髒了,我不想讓我的牛喝這污水。”就牽着牛到河的上遊去飲水。
帝堯曾去拜訪一個名叫子州支父的人,請教過後覺得此人可以托天下,要以天下讓子州支父。子州支父答道:“將天下讓給我倒可以,衹是不巧,我現在正患有幽憂之病,正準備好好治一治,不能夠接受。”帝堯也不好勉強,但十分敬重其為人。
帝堯治澇河
平陽北有一條澇河,它發源於浮山東北的牛首山下,古代這裏多黑風,颳得山黑水黑,故牛首山又稱為烏嶺或黑山,澇水也稱為黑水了。黑水和城西河水馬臺河匯合以後,到郭行一帶峽𠔌水流湍急,洪水季節,河水猛漲,橫溢兩岸,常常造成災害。傳說黑水上有個黑風女妖作怪,興風作浪,澇水狂漲,淹沒附近的良田村莊。女妖走時(幹旱季節),如發地震,地動山搖,澇河幹涸,滴水不留。帝堯為瞭解除百姓疾苦,帶領一班人馬前往治水消除妖災。堯一行來到郭行,女妖已走,遍地幹旱,人睏馬乏,連一滴水也找不到。大傢正愁着缺水的事,堯的坐騎一匹大白馬,仰首長嘶,用蹄子在一塊方形的岩石上,噠、噠、噠,連刨三下,石頭上火星四濺,崩出一個馬蹄形石坑,那馬又低下頭,鼻子冒氣低鳴了三聲,立即一股子清水從石縫中冒出來,嘩、嘩、嘩,一陣兒便成了一個清水泉,大傢一見,喜出望外,爭相品嚐這甘甜的清涼水。這就是馬刨泉(堯陵一景)的來歷,至今泉邊石頭上的馬蹄印仍依稀可見。帝堯一行解了焦渴正往前走,忽然黑風颳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大雨傾盆,河𠔌口一帶山崩,堵住了水路。郭行口往上,洪水汪洋,眼看村子被淹。堯立即組織當地百姓和他的隨從護衛人員一起,在𠔌口挖土刨石,扒開一個口子,放蓄積的洪水流走,為郭行一帶的百姓免除一場大水災。洪水泄去以後,河水奔流,兩岸往來不便,堯决定在河道上架起一座石橋,並要求三日內建成。大傢衹得晝夜不停地幹,白天幹活還好辦,可是夜晚黑咕隆鼕實在睏難,這件事被鹿仙女知道了。當天夜晚,大傢幹活正愁着看不見時,忽然天空飄來一朵紅雲,紅光閃閃,照得河上大橋一帶明晃晃的一片。有人往上看時,看見鹿仙女站在雲端嚮大傢揮手致意,原來是鹿仙女撒開自己的霞帔放出光彩,為修橋出力助戰。此後人們在石橋東邊的山頭上發現一塊鹿石,那石頭和鹿的形狀十分相似,大傢想起當時鹿仙女就是站在那裏觀看建橋的,大夥奮戰三天三夜,第四天凌晨,石橋巍然屹立在黑水河上。堯王和大夥一起歡呼勝利。突然間,風起雲涌,下起瓢潑大雨,頓時洪水奔騰,大浪翻滾,猛衝新橋,女妖在空中露出猙獰的面孔嘲笑。堯無奈之際,將金丹靈珠吐出來趕走女妖,將靈珠安放在橋上鎮住石橋。從此,不管有多大的洪水,也淹不了衝不垮這座石橋,堯卻由於吐出靈珠,大傷元氣,病倒在床。
黑風女妖未除,帝堯放心不下。在郭行村邊,澇河旁邊有個山丘,人稱姻堆裏。姻堆下部,有一山洞,一直通到霍山腳下,黑風妖便鑽在這個山洞裏。原來這個洞清風徐徐,沁人心脾,百姓勞動過後,多來這個洞口歇涼,渾身清爽,人稱清風洞。自從這個洞鑽進黑風妖以後,時而興風作浪,毀壞村莊田園;時而化為牛頭馬面,口吐黑風,傷害人畜;時而化為妖女,深吸一口氣,將人吸進肚裏。弄得附近的人,日夜不寧,四散逃離,田園荒蕪,阻斷交通。民謠說:“清風洞變成黑風洞,黑風洞裏宿妖精;倒吸一口氣,人畜不見影。涼爽地變成吃人坑,弄得路斷行人,民不聊生。”帝堯聞報,帶病與大傢商議降妖除害。堯母見兒子積勞成疾,十分心痛,便自告奮勇願降妖除害,為兒分憂。這天是六月初十日,堯母手執桃符,面對太陽註目凝神,深吸三口氣,轉嚮洞口,用神咒封住洞口,又在洞口日夜守候了三個月。說也奇怪,黑風妖再也沒敢出來作怪。後來從霍山一帶傳來消息,說有一股黑風從霍山腳下洞口中衝出去,化為烏有。從此,黑風洞又恢復清風洞的名稱,逃走的人們,又陸續回到傢園。人們托帝堯母子的洪福,過上安寧日子,帝堯老母告別百姓要回平陽,方圓數十裏的男女老少都來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老人傢留下住些日子,大傢也想盡一點報答心意。堯母决定留住些天,與百姓同享歡樂。百姓們高興地尊稱堯母為堯姑,將姻堆裏改名為姑德裏,修建一座“堯姑廟”,每年六月初十日,方圓各村百姓獻牲歌舞,永世紀念堯母恩德,帝堯也騎馬按期來觀看歌舞,離廟五裏以外就下馬步行,後人便稱這個村為下馬莊,拴過馬的石頭稱拴馬樁。堯還到東山一帶(今浮山縣)巡視,步行到堯姑廟五裏以外纔上馬,後人稱這個上馬墊腳的石塊為上馬臺,村稱馬臺村。
堯帝造酒說
堯作為上古五帝,傳說為真竜所化,下界指引民生。他帶領民衆同甘共苦 , 發展農業 , 妥善處理各類政務 ,受到百姓的擁戴 , 並得到不少部族首領的贊許。
堯由竜所化,對靈氣特為敏感。受滴水潭靈氣所吸引,將大傢帶至此地安居,並藉此地靈氣發展農業,使得百姓安居樂業。為感謝上蒼,並祈福未來,堯會精選出最好的糧食,並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雜質,淬取出精華合釀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純淨、清香幽長,以敬上蒼,並分發於百姓,共慶安康。
百姓為感恩於堯,將祈福之水取名曰“華堯”。
帝堯牧馬
傳說上古姑射山北仙洞一帶有堯王牧馬坡。山頭緑草如茵,山坡灌木叢生,溝下一片林海。春天草木萌發,生機勃勃,夏天樹木茂盛,山花爛漫,秋天楓葉紅似火,鼕天鬆柏傲霜雪。傳說這裏“樹為堯王栽”,是堯王的放馬山,至今那裏北有生馬莊,南有牧馬灘,生馬、二駒的村名都是堯王時留傳下來的名稱。《臨汾縣志》中以此地為臨汾八景之一。山下汾水西邊的東馬柵、西馬柵傳為堯王的牧馬場,鹿仙女與堯王婚後,還在這一帶管理過馬場哩。
帝堯與鹿仙女
鹿仙女生得肌膚若冰雪,體態嬌豔,儼然綽約處子。她心地善良,好濟睏扶危,為民除害。仙洞溝附近黑竜潭中,潛伏一條黑竜,經常興風作浪,驚擾行人,還溯河而上到鹿溝一帶傷害鹿群。鹿仙女顧念百姓的安全和鹿群的生存,决心製服黑竜。一天她來到黑竜潭邊,嚮黑竜挑戰,黑竜從潭中奮身騰躍而起,張牙舞爪,直奔仙女。鹿仙女伸手嚮黑竜一指,黑竜一下子癱軟地陷在河灘上,嚮鹿仙女求饒,表示願終身為仙女效勞。鹿仙女饒它不死,將它關押在黑竜洞裏,變為自己駕乘的坐騎。從此,黑竜對仙洞溝一帶生靈的危害始得解除。
帝堯受命於危難之時,先是“十日並出”,禾稼焦枯,繼而洪水泛濫,淹沒田園,各地部落方國,割據稱雄,獨霸一方。帝堯依靠後羿等部落方國領袖的支持,削平群雄,重新統一中原,率領群衆與水旱災害作鬥爭,萬民稱頌。一天,他到仙洞牧馬坡巡視,同牧民談論畜牧之道。牧民們順便也講述了鹿仙女為民除害的故事。正說之間,忽見一位仙女凌空飄然嚮仙洞而去,衆牧民驚喜地指給帝堯說,那就是被稱姑射神女的鹿仙女。帝堯回堯都以後,鹿仙女的形象一直浮現於他的腦海裏,縈繞在他的心頭。夜裏夢見鹿仙女飄飄然從天而降,凝目含笑,嚮他走來,與他並肩攜手,互訴衷情,駕雲凌空同遊。帝堯微服到姑射山訪察,走到仙洞,遠遠看見林邊草坪上有一個青年女子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忽兒騰空,忽兒遁地,穿石如人虛,履空如平地,身邊有一隻小鹿陪伴着她。帝堯心想,她一定是鹿仙女了,於是健步上前,嚮她打躬施禮。不意她竟未答話,抽身躲到一棵松樹後邊,面含嬌羞地裝作用木梳梳頭。待堯將走近時,她將木梳往這株樹上一紮,又轉到另一株樹後邊嘻笑着。帝堯也嘻笑着追趕,不覺來到一個僻靜處,猛然從山𠔌竄出一條巨蟒,口吐紅信,目光瞵瞵,昂首嚮堯撲來,帝堯後退不及,被地上的草叢絆倒。在這危急時刻,鹿仙女見狀,折身一個箭步跳到帝堯身前護擋住他,傾手一指,衹見那巨蟒渾身顫抖,癱瘓在地,按照指令,回身嚮山𠔌退去。這蟒是由黑虎仙幻化而成;意欲加害帝堯。帝堯驚恐之餘,一再拱手感激鹿仙女救命之恩。二人相隨回仙洞途中,互相傾訴衷情,情投意合。當晚帝堯留住仙洞。第二天鹿仙女領着帝堯遊山觀景,鹿仙女指着閃閃發光的大鏡石說:“我常常對着它照面整容”。走到澗溝下的石臺邊,鹿仙女說她 “常坐在這臺上梳理頭髻,大傢傳為我的梳妝臺。”她嚮對面岸上的層層石階一指,說她經常從那裏拾階而上,人稱仙梯。她說她經常騎黑竜去後溝的竜須瀑沐浴戲水o“我喜歡這神奇的大自然,喜歡自由自在地生活,但從見到你以後,我打內心裏敬佩你匡扶天下的大志,甘願扶助你光大帝業”。帝堯聽後,十分欣慰,表示願作比翼鳥和鳴齊飛。二人遂訂立婚約,擇定吉期成婚。帝堯與鹿仙女雙方結鸞儔於仙洞之中,以洞為新房,對面的蠟燭山上光華耀眼,照得南仙洞如同白晝一般。後來人們便稱這新婚之夜為“洞房花燭夜。”
帝堯婚後,忙於治理國事,鹿仙女也經常關照牧馬場的事。第二年鹿仙女生了一個男孩,堯很高興,為他起名為“朱”。鹿仙女撫育兒子,漸漸成長。聽說一隻巨蟒在牧馬灘吞食牧民,她想一定又是那黑虎仙在興妖作怪。於是决心降服那衹惡蟒。她從牧馬灘追趕那蟒,跟蹤來到梳妝臺下,那蟒正要回身,鹿仙女縱身一躍,用劍直刺人那蟒的喉嚨,巨蟒被刺身亡。黑虎脫身而去,後來那裏留下了巨蟒窟。黑虎仙愈加嫉恨鹿仙女,想方設法要加害鹿仙女。鹿仙女衹得嚮天帝告發,天帝派天兵天將捉拿黑虎仙,將黑虎仙壓在乎陽東南的山丘之下,是為臥虎山。天帝同時又罰鹿仙女與帝堯割斷塵緣,鹿仙女無奈,將幼年的朱兒送還帝堯,從此,隱居深山。帝堯派人四處查找,不見蹤影,親上姑射山去找,沒明沒夜地呼喚,也不見回音。帝堯另娶散宜氏女為妻,生了七男二女。朱兒後封於丹地(浮山),故稱丹朱邑。後來人們感念鹿仙女功德,在南仙洞黑竜洞左旁的一個小洞窟中為鹿仙女塑像紀念,千百年來香火不絶。
帝堯造圍棋
相傳,上古時期堯都平陽,平息協和各部落方國以後,農耕生産和人民生活呈現出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但有一件事情卻讓帝堯很憂慮,散宜氏所生子丹朱雖長大成人,十幾歲了卻不務正業,遊手好閑,聚朋囂訟鬥狠,經常招惹禍端。大禹治平洪水不久,丹朱坐上木船讓人推着在汾河西岸的湖泊裏蕩來蕩去,高興地連飯也顧不上吃了,傢也不回了,母親的話也不聽了。散宜氏對帝堯說:“堯啊,你衹顧忙於處理百姓大事,兒子丹朱越來越不像話了,你也不管管,以後怎麽能替你幹大事呀!”帝堯沉默良久,心想:要使丹朱歸善,必先穩其性,娛其心,教他學會幾樣本領纔行。便對散宜氏說:“你讓人把丹朱找回來,再讓他帶上弓箭到平山頂上去等我。”
時丹朱正在汾河灘和一群人戲水,忽見父親的幾個衛士,不容分說,強拉扯着他上了平山,把弓箭塞到他手裏,對他說:“你父帝和母親叫你來山上打獵,你可得給父母裝人啊。”丹朱心想:射箭的本領我又沒學會,咋打獵呢?丹朱看山上荊棘滿坡,望天空白雲朵朵,哪有什麽兔子、飛鳥呢?這明明是父親母親難為自己!“哼,打獵我就是不學,看父母能把我怎麽樣!”衛士們好說歹勸,丹朱就是坐着動也不動。一夥人正吵嚷着,帝堯從山下被詩人攙扶着上來了,衣服也被挂破了。看到父帝氣喘籲籲的樣子,丹朱心裏不免有些心軟,衹好嚮父帝作揖拜跪,唱個喏:“父帝這把年紀要爬這麽高的山,讓兒上山打獵,不知從何說起?”帝堯擦了把汗,坐到一塊石上,問:“不肖子啊,你也不小了,十七、八歲了,還不走正道,獵也不會打,等着將來餓死嗎?你看山下這麽廣阔的土地,這麽好的山河,你就不替父帝操一點心,把土地、山河、百姓治理好嗎?”丹朱眨了眨眼晴,說:“兔子跑得快,鳥兒飛得高,這山上無兔子,天上無飛鳥,叫我打啥哩。天下百姓都聽你的話,土地山河也治理好了,哪用兒子再替父帝操心呀。”帝堯一聽丹朱說出如此不思上進、無心治業的話,嘆了一口氣說:“你不願學打獵,就學行兵徵戰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學會了,用處也大着哩。”丹朱聽父帝不叫他打獵,改學下石子棋,心裏稍有轉意,“下石子棋還不容易嗎?坐下一會兒就學會了。”丹朱扔掉了箭,要父親立即教他。帝堯說:“哪有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東西,你衹要肯學就行。”說着拾起箭來,蹲下身,用箭頭在一塊平坡山石上用力刻畫了縱橫十幾道方格子,讓衛士們撿來一大堆山石子,又分給丹朱一半,手把着手地將自己在率領部落徵戰過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進後退的作戰謀略傳授講解給丹朱。丹朱此時倒也聽得進去,顯得有了耐心。直至太陽要落山的時候,帝堯教子下棋還是那樣的盡心盡力。在衛士們的催促下,父子們纔下了平山,在乎水泉裏洗了把臉,回到平陽都城。
此後一段時日,丹朱學棋很專心,也不到外邊遊逛,散宜氏心裏踏實些。帝堯對散宜氏說:“石子棋包含着很深的治理百姓、軍隊、山河的道理,丹朱如果真的回心轉意,明白了這些道理,接替我的帝位,是自然的事情啊。”孰料,丹朱棋還沒學深學透,卻聽信先前那幫人的壞話,覺得下棋太束縛人,一點自由也沒有,還得費腦子,犯以前的老毛病,終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詭計奪取父帝的位置,散宜氏痛心異常,大病一場而逝。帝堯十分傷心,把丹朱遷送到南方,再也不想看到丹朱,還把帝位禪讓給經過他三年嚴格考察認為有德有智有纔的虞舜。虞舜也學帝堯的樣子,用石子棋教子商均。以後的陶器上便産生圍棋方格的圖形,史書便有“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記載。今竜祠鄉晉掌村西山便有棋盤嶺圍棋石刻圖形遺跡。
武功的傳說
在諸子書中,還有關於帝堯武功的傳說,文治和武功俱臻美備,方見得堯之所以為古昔聖王。《呂氏春秋·召類篇》說:“堯戰於丹水之浦,以服南蠻。”曾討伐過南方的幫族,並親自出徵作戰。《淮南子·本經訓》說:“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派後羿將那些野獸殺死,並射落九日。據說人們對堯為民除害的舉措十分感激,所以擁戴他為天子。羿射九日已是神話,不過其中稱頌堯“興利除害,伐亂禁暴”的意思,確實是推崇帝堯安邦治國有道,不但文治昌明,而且武功赫奕。
堯禪位於舜
堯的傳說最為人們稱道的,是他不傳子而傳賢,禪位於舜,不以天子之位為私有。堯在位70年,感覺到有必要選擇繼任者。他早就認為自己的兒子丹朱兇頑不可用,因此與四嶽商議,請他們推薦人選。四嶽推薦了舜,說這個人很有孝行,家庭關係處理得十分妥善,並且能感化傢人,使他們改惡從善。堯决定先考察一番,然後再行决定。
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從兩個女兒那裏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傢政。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溈水河邊,依禮而行事,二女都對舜十分傾心,恪守婦道。
堯又派舜負責推行德教,舜便教導臣民以“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指導自己的行為,臣民都樂意聽從他的教誨,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堯又讓舜總管百官,處理政務,百官都服從舜的指揮,百事振興,無一荒廢,並且顯得特別井井有條,毫不紊亂。
堯還讓舜在明堂的四門,負責接待四方前來朝見的諸侯。舜和諸侯們相處很好,也使諸侯們都和睦友好。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很敬重他。
最後,堯讓舜獨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經受大自然的考驗。舜在暴風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顯示出很強的生活能力。
經過三年各種各樣的考察,堯覺得舜這個人無論說話辦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夠建樹業績,於是决定將帝位禪讓於舜。他於正月上日(初一),在太廟舉行禪位典禮,正式讓舜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堯退居避位,28年後去世,“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人們對他的懷念之情其為深摯。
堯和儒傢、墨傢的關係
在先秦時期,以儒傢和墨傢兩個學派最有勢力,號稱“顯學”,兩傢都以堯舜為號召。從那時起,堯就成為古昔聖王,既是倫理道德方面的理想人格,又是治國平天下的君主楷模。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對堯的贊美,隨着儒傢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地位漸趨重要,而亦日益深入人心。後來儒傢即以“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為標幟;到唐代韓愈以至於宋明理學,大倡“道統”之說,堯遂成為儒傢精神上的始祖。在整個封建時代,從未有人懷疑過堯在歷史上的存在和他的業績。
堯的評論
本世紀20年代,在“五四”新思潮的推動下出現了疑古學派,其巨擘顧頡剛認為,《尚書》中的《堯典》不可靠,該篇的出現在戰國時期;故以《論語》中對堯舜的記載為最早,由此推斷,堯舜的故事出現在東周末年,堯、舜、禹的關係和禪讓的事跡,都是逐漸編造完善的。春秋初年,人們所知道的最古的古王是禹,而沒有堯舜。所以,堯就象錢玄同所說的那樣,一定是“無是公”、“烏有先生”,根本不是歷史人物。
馬剋思主義史學興起,運用唯物史觀和社會發展史的一般規律來研究關於堯的傳說,指出堯的時代是原始社會嚮奴隸製社會的過渡時期,此時血緣性的氏族部落已結成部落聯盟,堯是由部落聯盟議事會推舉産生的聯盟首領。傳說中堯與四嶽討論治水人選和繼任人選,在一定程度反映了部落聯盟議事會的情景;堯禪位於舜,是原始民主作風的遺存。恩格斯曾指出,在這個階段每個文化民族都要經歷自己的英雄時代。堯及舜、禹正是華夏民族的英雄人物。
《堯典》記載,堯登位時,正值年富力強,十六歲由唐侯升為天子,在位七十年,禪位後八年而終,堯的年齡在百歲上下。堯是父係氏族社會後期的部落聯盟領袖。帝王世紀雲,“堯始封於唐,今中山唐縣是也,在今定州。後徒晉陽。”鄭氏詩云:太原晉陽,堯始居此,後乃遷河東平陽,則堯都之,在今臨汾明矣。
臨汾即古之平陽,這裏傳說:帝堯的家乡在城南伊村,村之南門外,現有石碑,文曰“茅茨土階”。堯之陵墓在城東,三山環包,二水交匯。堯陵前立有石碑,文曰“古帝堯陵”。古帝堯廟在城南,廟宇宏偉,歷史久遠,有碑文曰:“……”華府康衢在其北,茅茨土階在其南,其東郭裏,神林堯陵之所在也,其西則藐姑射之山,神人所居也……”。唐堯是傳說中的聖明天子,“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堯姓】
參見詞條:堯姓
【堯廟】
堯廟位於臨汾市秦蜀路南端,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汾史稱平陽,《尚書》載"堯都平陽"。司馬遷《史記》雲:"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足見華夏文明自堯始。
堯廟原建於汾河西岸,晉元康中徙汾東,唐顯慶三年(685年)遷至今址,距今已1300餘年;歷代均為國傢級祭祀之所,並進行過多次修葺與擴建,清康熙臨汾和光緒帝以及慈禧太後曾御驾臨此。
相傳陶堯建都平陽(今臨汾市),有功於民,後人為祭祀堯王所建。始建於晉,歷經重修,現存為清代遺物。規模雄偉,佈局疏朗,前有山門,碑列兩側,內有五鳳 樓,堯井亭、廣運殿、寢宮等。堯王與四大臣宰被喻為五鳳。 “一鳳升天,四鳳共鳴”,五鳳樓因此得名。堯井傳為堯王所掘, 為記其菌,上築井亭一座。廣運殿面寬九間,進深六間, 重檐歇山頂,高達27米,形製宏偉壯麗,殿周有廊環峙,柱礎雕刻精,殿內金柱肥碩,直通上層檐下,雄健的礎石上雕雲竜盤繞,蜿蜒自如。龕內塑有堯王像及侍者。廟內存有碑十餘通, 載陶堯功績及廟宇建造經過。廟東北40公裏築有堯陵, 廟南3公裏存有“茅茨土階”石刻。
堯廟現占地5.33公頃,主要有山門、王鳳樓、堯井亭、廣運殿、寢宮等古建築群,以及距今已 1600餘年的漢代奇樹柏抱槐、柏抱楸、鳴鹿柏、夜笑柏等景觀。清代以前每年的4月28日在此舉行祭堯儀式並逢廟會,康熙帝巡幸堯廟時,定為皇會,屆時全國各省、各族及海外炎黃子孫紛紛前來謁祭,廟會之盛為華北之冠。歷代帝王將相,達官司顯貴,墨客騷人,對堯廟吟詠甚多,贊嘆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