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徐志摩 Xu Zhimo(现代中国)余光中 Yu Guangzhong(现代中国)卞之琳 Bian Zhilin(现代中国)
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郭沫若 Guo MoRuo(现代中国)朱自清 Zhu Ziqing(现代中国)
柏杨 Bai Yang(现代中国)易中天 Yi Zhongtian(现代中国)林语堂 Lin Yutang(现代中国)
刘心武 Liu Xinwu(现代中国)贾平凹 Gu Pingao(现代中国)王蒙 Wang Meng(现代中国)
余秋雨 Yu Qiuyu(现代中国)李零 Li Ling(现代中国)孔庆东 Kong Qingdong(现代中国)
王毅 Wang Yi(现代中国)赵大年 Zhao Danian(现代中国)孙玉石 Sun Yudan(现代中国)
季羡林 Ji Xianlin(现代中国)伊能静 Annie(现代中国)杨刚 Yang Gang(现代中国)
梁实秋 Liang Shiqiu(现代中国)钱理群 Qian Liqun(现代中国)万安培 Mo Anpei(现代中国)
周国平 Zhou Guoping(现代中国)柯云路 Ke Yunlu(现代中国)蒋子龙 Jiang Zilong(现代中国)
吴宽林 Wu Kuanlin(现代中国)钱弘道 Qian Hongdao(现代中国)启功 Qi Gong(现代中国)
许知远 Xu Zhiyuan(现代中国)王晓峰 Wang Xiaofeng(现代中国)李燕杰 Li Yanjie(现代中国)
陈丹青 Chen Danqing(现代中国)陆小曼 Liu Xiaoman(现代中国)古清生 Gu Qingsheng(现代中国)
苗发勇 Miao Fayong(现代中国)袁媛 Yuan Yuan(现代中国)潦寒 Lao Han(现代中国)
史铁生 Shi Tiesheng(现代中国)吴虹飞 Wu Hongfei(现代中国)庄秋水 Zhuang Qiushui(现代中国)
萧乾 Xiao Qian(现代中国)王跃文 Wang Yuewen(现代中国)侯永禄 Hou Yonglu(现代中国)
杨昊 Yang Hao(现代中国)梁晓声 Liang Xiaosheng(现代中国)刘绍铭 Liu Shaoming(现代中国)
嘿嘿爸 Hei Heiba(现代中国)嘿嘿 Hei Hei(现代中国)张晓梅 Zhang Xiaomei(现代中国)
李书铭 Li Shuming(现代中国)绝望沧海 Jue Wangcanghai(现代中国)谭一平 Tan Yiping(现代中国)
蔡康永 Cai Kangyong(现代中国)姚雪垠 Yao Xueyin(现代中国)吴晓波 Wu Xiaobo(现代中国)
张清 Zhang Qing(现代中国)胡洪侠 Hu Hongxia(现代中国)翁帆 Weng Fan(现代中国)
萧红
现代中国  (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
名: 张乃莹
出生地: 黑龙江省呼兰县
去世地: 香港

散文集 leisurely corpus《萧红散文》
乡土风情 native soil elegant demeanour《呼兰河传》
《牛车上》
军事生活 military life《生死场》
现实百态 Realistic Fiction《小城三月》
端木蕻良 : 我没有遗弃过萧红

阅读萧红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阅读萧红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萧红
  萧红(1911-1942) : 小说家。黑龙江呼兰人。女。1930年因反抗包办婚姻而离家。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交往。1940年去香港。著有小说散文集《跋涉》(与萧军合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喊》等。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生平
  
  1930年,从哈尔滨东省特区区里第一女子中学(初中)毕业,为逃婚与男友(有汪殿甲、陆宗虞等说,有争议)出走至北平,进入北京女师大附中读高中一年级。后因钱财不足回到哈尔滨,在道外正阳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今靖宇街玛克威商厦西侧灰色小楼,现为小型纪念馆)同居。
  
  1932年,男友将怀孕中的萧红抛弃,她被困在旅馆里,没有钱缴付六百多元的食宿费,旅馆老板准备把她卖到妓院。7月,萧红给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副刊主编裴馨园写信求救。报社编辑萧军等人遂前往探视。8月7日,松花江决堤,洪水进入市区,报社编辑们开始惦记萧红,萧军赶到旅馆,但发现萧红已经搭上小船,按萧军事先留下的地址逃到裴馨园住处,后又共同搬至道里区中国十道街欧罗巴旅馆(今西十道街6号)。10月两人又搬至道里商市街(今红霞街)25号大院的一间小房同居。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并因此登上了满洲国政府的黑名单,被迫离开哈尔滨。
  
  1934年6月,萧军与萧红移居青岛观象一路1号的一座两层小楼。9月,在这里写完了长篇小说《生死场》。这部小说以“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鲁迅序),生动地写出了几个农妇血淋淋的的悲惨命运。11月初,因舒群被捕和《青岛晨报》结业而离开青岛。同月到达上海,住在上海法租界拉都路(今襄阳南路)283号的一个亭子间;12月底移居同路411弄22号福显坊2楼;次年2月又移居同路351号3楼。1935年5月2日至15日,完成了自传型的抒情散文集《商市街》。12月,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鲁迅为它写序。萧红由此蜚声文坛,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曾说,将来取代丁玲成为女作家中佼佼者的必定是萧红。
  
  1936年7月,萧红为摆脱感情问题的困扰而东渡日本,在东京趜町区富士见町二丁目九一五中村方,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1937年1月回国,4月曾独自前往北京,但很快返沪。9月二人同至武汉。1938年萧红寄居在西安“西北战地服务团”时,与同居了六年的萧军分手,5月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9月为避战火而前往重庆。
  
  1940年1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从重庆同抵香港,先寄居九龙尖沙咀金巴利道诺士佛台,1941年初又挤住在乐道8号的小屋。在这里她写下最成功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马伯乐》和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小城三月》等。7月入住玛丽医院,11月底出院。
  
  1941年12月8日,日军从深圳开始进攻香港,同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而从12月7日起直至1月22日去世,萧红因病及避难前后辗转十处,其中在港岛跑马地养和医院期间被误诊为气管瘤而动手术。术后情况愈恶。1942年1月22日11时,萧红死在日属香港一个法国传教士所办的临时医务站(由圣士提反女校匆忙改成)里,年仅31岁。骆宾基回忆说端木蕻良直至1月12日香港局势稳定后才出现,此前一直只有他在陪伴萧红;但端木蕻良对此否认。1月24日骨灰在跑马地日本火葬场火化,1月25日黄昏,一半葬于香港浅水湾,1950年代因香港地产开发,其墓地遭破坏,部分骨灰迁葬广州银河公墓;另一半则被端木蕻良私下埋于香港中半山区圣士提反女子中学(即去世时所在医务站)的校园小坡上,80年代端木蕻良委托卢玮銮帮助寻找,但在那之前小坡经历了一次翻修,骨灰至今下落不明。
  
  诗人戴望舒写了《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评价
  
  文学批评家夏志清坦承未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并给予《呼兰河传》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参考
  
   * 其作品‘呼兰河传’节录在龙腾版高中国文课本第二册。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