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余光中 Yu Guangzhong(现代中国)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李叔同 Li Shutong(现代中国)
赵超 Zhao Chao(现代中国)钱穆 Qian Mu(现代中国)柏杨 Bai Yang(现代中国)
岳南 Yue Na(现代中国)易中天 Yi Zhongtian(现代中国)林语堂 Lin Yutang(现代中国)
赵柏田 Zhao Baitian(现代中国)陈舜臣 Chin Shunshin(现代中国)子金山 Zi Jinshan(现代中国)
王利器 Wang Liqi(现代中国)马非百 Ma Feibai(现代中国)落花散人 La Huasanren(现代中国)
朱谦之 Zhu Qianzhi(现代中国)王明 Wang Ming(现代中国)马叙伦 Ma Xulun(现代中国)
刘武 Liu Wu(现代中国)欧阳竞无 Ouyang Jingmo(现代中国)道源法师 Dao Yuanfashi(现代中国)
广化法师 An Huafashi(现代中国)袁闾琨 Yuan Lvkun(现代中国)岑仲勉 Cen Zhongmian(现代中国)
夏岚馨 Xia Lanxin(现代中国)胡适 Hu Shi(现代中国)王蒙 Wang Meng(现代中国)
梅朝荣 Mei Chaorong(现代中国)李勇 Li Yong(现代中国)成君忆 Cheng Junyi(现代中国)
刘绪义 Liu Xuyi(现代中国)张海鸥 Zhang Haiou(现代中国)余秋雨 Yu Qiuyu(现代中国)
曾仕强 Ceng Shijiang(现代中国)张晓杰 Zhang Xiaojie(现代中国)于丹 Yu Dan(现代中国)
孔健 Kong Jian(现代中国)王立群 Wang Liqun(现代中国)李零 Li Ling(现代中国)
徐晋如 Xu Jinru(现代中国)杨昊鸥 Yang Haoou(现代中国)马骏 Ma Jun(现代中国)
赵林 Zhao Lin(现代中国)孔庆东 Kong Qingdong(现代中国)方尔加 Fang Erjia(现代中国)
钱文忠 Qian Wenzhong(现代中国)姚淦铭 Yao Ganming(现代中国)李刚田 Li Gangtian(现代中国)
马明达 Ma Mingda(现代中国)杨泓 Yang Hong(现代中国)钱绍武 Qian Shaowu(现代中国)
崔乐泉 Cui Lequan(现代中国)赵世民 Zhao Shimin(现代中国)黄朴民 Huang Piaomin(现代中国)
颜世安 Yan Shian(现代中国)止庵 Zhi An(现代中国)冯时 Feng Shi(现代中国)
白云翔 Bai Yunxiang(现代中国)南怀瑾 Na Huaijin(现代中国)刘德江 Liu Dejiang(现代中国)
李叔同 Li Shutong
现代中国  (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
姓:
名: 文涛
字: 息霜
网笔号: 弘一法师; 成蹊; 广侯; 漱筒;演音; 弘一; 晚晴老人
籍贯: 浙江平息
出生地: 天津

阅读李叔同 Li Shutong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阅读李叔同 Li Shutong在诗海的作品!!!
李叔同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生于天津,祖籍山西洪洞,民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平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被尊为律宗十一祖,为著名的佛教高僧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宗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宗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是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宗教家。
  书法是心灵的迹化。弘一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是修心的结果,是大师心灵境界的升华。弘一在致许晦庐的一封信中曾说:“朽人剃染已来二十余年,于文艺不复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况乎出家离俗之侣;朽人昔尝诫人云,‘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即此义也。”修身重于修艺,修艺赖于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将人生、艺术、禅修,有机自然地统一起来,他的书法在心灵升华的同时亦得到了升华,叶圣陶在谈弘一晚年书法时说:“弘一法师近几年的书法,有人说近于晋人。但是,摹仿的哪一家实在说不出。我不懂书法,然而极喜欢他的字。若问他的字为什么使我喜欢,我只能直觉地回答,因为它蕴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这段话道出了弘一书法所臻至的审美境界。这样的欣赏,已经超越了书法的一点一线,而是深入书法的本质——文化观念的价值。

大事记

弘一大师行谊大事年表简化版 (详细版)

西元纪年 中国纪年 重要记事
一八八○ 清光绪六年(庚辰) ★十月二十三日(农历九月二十日)辰时,生于天津河东区地藏前故居李宅。生后,取名文涛。行列第三。
一八八四 清光绪十年(甲申) ★五岁,八月五日,生父李世珍(筱楼)病逝。
一八八六 清光绪十二年(丙戌) ★七岁,从次兄文熙(长兄文锦早亡)启蒙。
一八九二 清光绪十八年(壬辰) ★十三岁,攻各朝书法,以魏书为主,一生从未间断,终成一格。
一八九七 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 ★十八岁,十二月与天津茶商俞氏之女缔婚
一八九八 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 ★十九岁,八月,戊戌政变失败,刻‘南海康梁是吾师’长印一颗,以示对旧政体的抗议。先时在五月,奉母偕妻,南下上海,住法租界,加入上海‘城南文社’,开始文学活动。
一八九九 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 ★二十岁,三月,全家移居‘城南草堂’,同时遍攻诗、词、金石、书、画、戏剧。在上海艺坛,出露头角。
一九○○ 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 ★二十一岁,三月加入‘上海书画家公会’为会员。同年,长子李准出生。
一九○一 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 ★二十二岁,四月,入蔡元培主持之‘南洋公学’经济特科就读,改名李广平。
一九○四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 ★二十五岁,次子李端出生。国事日非,浪迹燕市,与上海名妓李苹香、朱惠百、杨翠喜为友,诗画往还。
一九○五 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二十六岁,同年初,与许幻园、黄炎培等创办‘沪学会’。撰〈祖国歌〉。农历二月五日,生母王太夫人病逝上海寓所,哀痛万状,改名李哀;字惜霜。六月扶柩北上。七月二十九日在天津为母丧举行一次‘告别式’。去日本之前,填‘金缕曲’留别祖国。八月东渡日本。年底,办《音乐小杂志》,在国内发行。
一九○六 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二十七岁,七月,参加东京‘随鸥吟社’,此后与东京诗人联吟赋诗多次。九月二十九日入上野美专,在上野攻西画之外,复在音乐专校攻钢琴,又学西洋戏剧于剧作家藤泽浅二郎之门。是年东,与留学生曾孝谷,组织‘春柳剧社’。
一九○七 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二十八岁,二月,因国内两淮水灾,假东京乐座演出《茶花女》;六月,于本乡座演出《黑奴吁天录》等名剧,以门票收入赈灾,这是中国人演话剧之开端。时李叔同先生,在《茶花女》中,饰女主角‘玛格丽特’,在《黑奴吁天录》中,饰‘爱米丽夫人’。
★同年,结识日籍夫人诚子。
一九一一 清宣统三年(辛亥) ★三十二岁,三月,在上野专校,学成归国。前后留学日本五年七个月之久。回国后,在‘天津工业专门学校’,任西洋画教席。日籍夫人迳去上海,赁屋居于上海法租界。同年冬,国内盐业因清廷行政措施变革,导致家资数十万银元被倒,频临破产。
一九一二 民国元年(壬子) ★三十三岁,冬假正月,由天津至上海,与日籍夫人晤面。任教于‘上海城东女学’,同年三月,参加柳亚子主持之‘南社’。不久,受聘先烈陈英士创办之《太平洋报》,任艺术编辑,与苏曼殊、柳亚子、陈兀我同事,并组织‘文美会’,编《文美杂志》。
★七月,《太平洋报》倒闭,受聘‘浙江两级师范’《茶花女》中,与夏丏尊、单不ㄏ等同事,主教音乐、西画。
★十月十日,国民革命成功。
★此后,与夏丏尊成为莫逆之交,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李鸿梁、黄寄慈等为入式弟子。
一九一三 民国二年(癸丑) ★三十四岁,浙江两级师范,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公继续任教本校,五月,编《白阳》中英文专刊。
一九一五 民国四年(乙卯) ★三十六岁,五月,在杭州西泠印社出席‘南社雅集’,与柳亚子等二十余人相晤。六月,撰《乐石社社友小传》,同年,作校园歌曲:送别、早秋、忆儿时等多首。此年与经学家马一浮缔交。
一九一六 民国五年(丙辰) ★三十七岁,兼任南京高等师范教席(中央大学前身)。冬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十九日,在杭州大慈山虎跑寺,试验断食二十天,写《断食日记》,取号‘李欣’。此时学佛因缘成熟。
一九一七 民国六年(丁巳) ★三十八岁,春假后,在学校开始素食,供佛像,读佛经。
一九一八 民国七年(戊午) ★三十九岁,正月初八,在虎跑寺,皈依了悟上人。七月十三日,批第于杭州虎跑寺,依了悟上人为第度师,法名演音,号弘一。公离校前,将一生所积之艺术珍品、金钱、衣物全部分散。金表、诗词、书法卷轴、贵重纪念物全部留给夏丏尊。音乐、绘画、戏剧出家前所积的照片,按学生兴趣,分别留给丰子恺、刘质平、王平陵、李鸿梁......。衣物、用物,分散给校中的工友。上海家中的钢琴、字画、珍贵饰物、金钱,全数留给日籍夫人。金石作品,全部埋于‘西泠印社’印冢中。油画作品赠给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
★八月十九日到九月十九日,计三十天,在灵隐寺受比丘戒,因读《宝华传戒正范》、《灵峰辟尼事义集要》,与现实相印证,动悲心,立誓学戒宏律。
一九一九 民国八年(己未) ★四十岁,春季驻锡玉泉寺,四月到虎跑寺结夏,秋天挂单灵隐,冬残,回玉泉寺,与程中和居士共燃臂香,依天亲‘发菩提心论’,发‘十大正愿’。
一九二○ 民国九年(庚申) ★四十一岁,云水浙东,六月,至贝山闭关不成,至衢州,写经,整理藏经。本年写《金刚三昧经》、《无常经》、《大乘戒经》等多种经文。
一九二一 民国十年(辛酉) ★四十二岁,正月,由贝山回杭州。三月,由杭州到永嘉,在城下寮(庆福寺)闭关,六月,在关中完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初稿。
一九二二 民国十一年(壬戌) ★四十三岁,正月,在城下寮礼寂山方丈为依止师。时俗家发妻俞氏夫人,在关中患重痢疾。
一九二三 民国十二年(癸亥) ★四十四岁,初春,由温州经杭州、上海,云游至衢州,住莲花寺,刺血写经。四月再上海太平寺谒印光大师。腊月,恳请普陀山印光大师列为门墙。印祖劝告专修念佛三昧。岁底回永嘉。
一九二四 民国十三年(甲子) 四十五岁,五月,自温州至普陀山,参拜印光大师,侍奉七日。八月,《比丘戒相表记》定搞,青年僧因弘法师侍编。上海穆藕初居士,独资影印一千部。
一九二五 民国十四年 (乙丑) 四十六岁,朝九华山未果。
一九二六 民国十五年(丙寅) 四十七岁,三月,由温至杭,住招贤寺,约弘伞法师(程中和居士于民国十年出家之法名),于七月同去江西庐山,参加金光明道场。再牿岭五老峰后青莲寺,写《华严经十回向品初回向章》,为近代写经杰作。
一九二七 民国十六年(丁卯) ★ 四十八岁,三月中,闭关于杭州城内吴山常寂光寺。时政府有灭佛之议。师召请地方政要集会于寺中,以短简示来宾,席间,婉言微语,潜移默化,然后,默坐良久,出席者读短简,汗颜不已。散会后,灭佛之说顿熄。短简中,所言何事,成为一秘。
★同年三月十七日,为灭佛事,又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经子渊、马夷初、朱少卿诸师友,提出整理佛教意见。
★同年九月,丰子恺、夏丏尊、内山完造、叶绍钧、李石岑等,宴弘公于上海功德林素斋馆,斋后谒印光大师于太平寺。
★同年底,丰子恺、裘梦痕二生,将师名曲〈朝阳〉、〈忆儿时〉、〈送别〉、〈悲秋〉......等二十多首,选入《中文名歌五十曲》一书,为国内各级学校音乐教材。
一九二八 民国十七年(戊辰) ★四十九岁,初夏,在温州大罗山,行诛茆宴坐。七月到十月间,驻锡在上海江湾丰子恺家中,与丰同编《护生画集》,由丰绘图,师写偈语。十一月,在沪,与尤雪行、谢国梁二居士同去暹逻,船经厦门,与厦门士绅陈敬贤结缘,由陈介绍挂单南普陀寺。这是弘一大师第一次落迹南闽。
一九二九 民国十八年(己巳) ★五十岁,四月,自厦门回温州,途经福州鼓山,发现清初刻本《华严经》及《华严疏论篡要》。师倡印二十五部,请日本出版家内山完造分赠日本各大学及国内重要丛林。九月,自温州到上虞白马湖晤夏丏尊。时夏丏尊、刘质平等为师集资建筑之‘晚晴山房’落成,这是初度驻锡此间。十月,在由温州去厦门,岁底,与太虚大师同去南安小雪峰寺渡岁,此为大师第二次去闽南。此时,师已与瑞今、广洽法师结法侣之缘。
一九三○ 民国十九年(庚午) ★五十一岁,正月自小雪峰寺,至泉州承天寺驻锡。四月,离闽南,回浙江。五月,至白马湖,住‘晚晴山房’,圈典《行事钞》。九月到慈溪北乡鸣鹤场白湖金仙寺,十月听静权法师讲《地藏经》,同时全力研究《华严》,并写成《华严集联三百》。冬底,回永嘉城下寮挂单。
一九三一 民国二十年(辛未) ★五十二岁。正月,在庆福寺关中罹恶性疟疾。
★七月,去慈北五磊寺,办南山律学院,不成。九月,接厦门广洽法师信,请回锡闽南过冬,道经绍兴,至上海,因中日关系紧张,不成行。年底,仍回慈溪,挂单龙山伏龙寺。
一九三二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 ★五十三岁。春、夏、秋三季,云水浙东沿海各地。
★八月,至白马湖,居法界寺,染伤寒,病愈。十一月自上海去厦门,挂单万寿岩,与性常法师结法侣之缘,此为第三次去闽南,自此定居。
一九三三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 ★五十四岁,五月,自厦门应转物老和尚请,去泉州,驻锡开元寺尊胜院。著作律学。
★十月,出游泉州郊外,道经潘山,见晚唐诗人韩偓墓道,引为神交,后令弟子高文显,撰《韩偓传》,为《香奁集》翻案。十一月,在晋江南三十里草庵寺渡岁。
一九三五 民国二十四年(甲戌) ★五十六岁。三月,去泉州开元寺,讲〈一梦漫言〉,旋住‘温陵养老院’。寺月十一日,与寺侣传贯法师,自泉州乘帆船出海,去惠安崇五净峰寺,有终老于此之念。至崇武后,因缘不留人,十月回泉州承天寺,在戒期中讲律,之后在回惠安,在乡间宏法,写〈惠安宏法日记〉。十一月后,染病,回泉州草庵寺,一病六个月,病中再立遗嘱,交由传贯法师执行。
一九三六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 ★五十七岁。正月,从草庵扶病到厦门疗养,病中在南普陀养正院讲学。五月,病愈移居鼓浪屿日光岩闭关。十二月,离日光岩,回南普陀寺后山安居。
一九三七 民国二十六年(丁丑) ★五十八岁。二月,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南闽十年之梦影〉。三月二十三日,青岛湛山寺倓虚法师,派书记梦参法师持书专程南下,请师去青岛结夏讲律。四月五日,师偕传贯、仁开、圆拙诸法侣,与梦参法师,乘太原轮去青岛,十一日抵青岛,结夏,讲《随机羯磨》。苏州灵岩山妙莲法师来青岛依从,九月回厦门,途经上海,与夏丏尊晤面于旅邸,这一双挚友,一别六年,由夏请师摄影一帧。回厦门后,厦门面临战火威胁,师发愿与危城共存亡,除非厦门解厄不他行。直到岁底,始去泉州草庵。
一九三八 民国二十七年 (戊寅) ★五十九岁。正月至四月,在泉州、惠安、鼓浪屿宏法,写字结缘。厦门沦陷前四天(阳历五月八日),受漳州(龙溪)佛教界之请,去漳州宏法,得免陷于危城,但却因此羁于漳州,直到十月,由性常法师接回泉州,道经安海,宏法一月,法缘奇胜,当时有《安海法音录》问世。十一月,驻锡泉州承天寺,与浙师学生──安溪县长石有纪晤面。
一九三九 民国二十八年(己卯) ★六十岁。二月二十八日,自泉州乘车去永春山中蓬壶乡普济顶寺潜居五百七十二天,在此编著律学多种,与外界断缘,外界传说弘一大师圆寂于此。初夏,画家徐悲鸿,在新加坡为师绘巨幅油画像,存广洽法师处。
一九四○ 民国二十九年(庚辰) ★六十一岁。九月二十日,在山中渡六十周甲世寿。十月九日,去南安洪濑灵应寺闭方便关,性常、广洽法师等影印《金刚经》,丰子恺绘《护生画集续集》为师寿。
一九四一 民国三十年(辛巳) ★六十二岁。四月,去晋江檀林乡福林寺结夏,寄书各地师友,暗示行将告别。十一月,至泉州,作最后一次宏法活动,腊月底,回福林寺
一九四二 民国三十一年(壬午) ★六十三岁。二月,应惠安县长石有纪请,至灵瑞山讲经,相约不迎、不送、不请斋。三月,回泉州,挂锡百原寺,不久移居‘温陵养老院’停止一切活动。八月十五日、十六日两天,在温陵养老院,讲《八大人觉经》(这是弘一大师最后一次讲经),同时在养老院向院中老人讲〈净土法要〉。八月二十三日,示微疾,但依旧写字与晋江中学学生结缘。二十八日下午嘱寺侣妙莲法师到室内写遗书,九月一日上午为黄福海居士写纪念册两本,下午四时写‘悲欣交集’四字,交与妙莲法师(这是弘一大师最后遗墨),九月初四(阳历十月十三日)下午八时,又胁而卧,安祥圆寂于养老院‘晚晴室’,遗嘱由妙连法师执行。临终前,师已分函上海夏丏尊、刘质平,向他们告别。
★圆寂七天候(遗嘱中交代),九月十一日下午七十,在承天寺火化,色身仅穿旧短裤,以遮下根,依律而行,火化历一小时,荼毗时,多色火焰剧烈上升。在一百日内,由骨灰中,拣出各色舍利一千八百粒,舍利块六百多块。由妙莲法师供养,到一九六六年,十年‘文革’期间,被毁。灵骨塔于民国三十五年以后分建于杭州虎跑寺,及泉州清源山弥陀岩。

生平

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1942年10月13日卒于福建省泉州市。原籍浙江平湖,从祖辈起移居天津。父李筱楼(字小楼),道光甲辰(1884)进士,官吏部尚书,曾经业盐商,后从事银行业。母亲姓王,为李筱楼侧室,能诗文。李叔同 5岁丧父,在母亲的扶养下成长。1901年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抗日战争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等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的绘画创作主要在出家以前;其后多作书法。由于战乱,作品大多散失。从留存的《自画像》、《素描头像》、《裸女》以及《水彩》、《佛画》等可窥见一斑。《自画像》估计是出国前所绘,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素描头像》是木炭画,手法简练而泼辣。《裸女》受其师黑田清辉影响,造型准确,色彩鲜明丰富,有些接近于印象主义,近看似不经意,远看晶莹明澈。

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他的书法作品有《游艺》、《勇猛精进》等。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平易、安详。李叔同的篆刻艺术,上追秦汉,近学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吴熙载等,气息古厚,冲淡质朴,自辟蹊径。有《李庐印谱》、《晚清空印聚》存世。 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也广为传唱。

主要成就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被丰子恺称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由于种种原因而走上了世俗眼光中的消极人生之路,1918年,披剃于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门,做了一个名“演音”、号“弘一”的僧人。一名曾经纯正而且优秀的艺术家,穿上百衲衣后,从观念到行动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断绝尘缘,超然物外,几乎废弃了所有的艺术专长,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艺术家的李叔同变成了宗教家的弘一法师。

  诸艺俱疏,唯有书法一事未能让弘一割舍,伴他直至圆寂于泉州不二寺。在弘一60余年的生命历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动。由此可见,书法在他心目中占有的地位了。弘一习书始于少年,初学篆书,从津门名士唐敬严学习书法篆刻,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再写隶书,后入楷、行、草诸体,尤对六朝碑版精心揣摩,认真临写,形成他劲健厚重的书风。有人将弘一书法风格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初由碑学脱胎而来,体势较矮,肉较多;后肉渐减,气渐收,融入楷意;再后来字变修长,呈瘦硬清挺之态。其实,从大的审美风格来审视弘一的书法,分为出家前和出家后两个阶段,即劲健与平淡两种格调,似乎更为恰当。为僧以前,弘一书法有绚烂之致,遁入空门做了和尚,书风突变,弃之峥嵘圭角,行之以藏锋稚拙,转入禅境的雅逸恬淡,枯寂孤清。这种巨变,来源于观念上的变化,亦即是人的变化,在俗是李叔同,离俗则是弘一法师,书写的目的发生了质的改变。隔断尘缘的弘一,不再自视为艺术家,作为“写心”的书法艺术,在其观念中自然亦异于以往;握管写字,首先是一种“广结善缘,普传佛法”的宗教活动和需要,而作为艺术的书法已退居其次,书法不再是艺术的自觉产物,而是宗教中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是作者的不自觉表现而又经后人的审美接受才得以实现的。纵观弘一遗墨,清静似水,恬淡自如,实是禅修的结果。“刊落锋颖,一味恬静”,清逸的线条泯灭了个性,是禅心的迹化,是期于一种宗教式的“大我”的永恒之境,是造“平淡美”的极致。

  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宗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宗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是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宗教家。

  书法是心灵的迹化。弘一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是修心的结果,是大师心灵境界的升华。弘一在致许晦庐的一封信中曾说:“朽人剃染已来二十余年,于文艺不复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况乎出家离俗之侣;朽人昔尝诫人云,‘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即此义也。”修身重于修艺,修艺赖于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将人生、艺术、禅修,有机自然地统一起来,他的书法在心灵升华的同时亦得到了升华,叶圣陶在谈弘一晚年书法时说:“弘一法师近几年的书法,有人说近于晋人。但是,摹仿的哪一家实在说不出。我不懂书法,然而极喜欢他的字。若问他的字为什么使我喜欢,我只能直觉地回答,因为它蕴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这段话道出了弘一书法所臻至的审美境界。这样的欣赏,已经超越了书法的一点一线,而是深入书法的本质──文化观念的价值。


Hong Yi (23 October 1880 – 13 October 1942; Chinese弘一pinyinHóngyī, and Chinese演音pinyinYǎnyīn), born Li Shutong (李叔同 and 李漱筒) was a Chinese Buddhist monk, artist and art teacher. He also went by the names Wen Tao, Guang Hou, and Shu Tong, but was most commonly known by his Buddhist name, Hong Yi. He was a master painter, musician, dramatist, calligrapher, seal cutter, poet, and Buddhist monk.

Life

Li Shutong (Hong Yi)

He was born in Tianjin to a banking family originating in Hongtong CountyShanxi, that migrated to Tianjin in the Ming Dynasty, though his mother was from PinghuZhejiang province.

In 1898 Li moved to Shanghai and joined the "Shanghai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and the "Shanghai Scholarly Society" while he was attending the Nanyang Public School (later became Jiaotong University). In 1905 Li went to Japan to study at Tokyo School of Fine Art in Ueno Park where he specialized in Western painting and music, and met a lover by the name of Yukiko who was to become his concubine. In 1910 Li returned to China and was appointed to Tianjin's Beiyang Advanced Industry School. The next year he was appointed as a music teacher in a girls' school in Shanghai. He went to Hangzhou in 1912 and became a lecturer in the Zhejiang Secondary Normal College (now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e taught not only Western painting and music but also art history. By 1915 Jiang Qian hired him as a teacher at Nanjing Higher Normal School (renamed in 1949 to Nanjing University), where he taught painting and music. He also taught at Zhejiang Secondary Normal School (浙江兩級師範學堂), the predecessor of the famous Hangzhou High School.

During these later years, Li's reputation grew, as he became the first Chinese educator to use nude models in his painting classes, not to mention as the first teacher of Western music in China. Some of the students, like Singapore artist Chen Wen Hsi (陳文希)whom he personally groomed, went on to become accomplished masters of the arts in their later days. Li Shutong himself was also an accomplished composer and lyricist. Many of his compositions are still remembered and performed today.

In 1916, Li underwent a 21-day fast at a temple in Hangzhou, and experienced the benefit of a spiritual life. The following year, he took refuge in the Three Jewels of Buddhism. After spending another year there, Li began a new chapter in his life by choosing to be ordained as a monk, and thus began a holistic life dedicated to propagating Buddhism and its code of conduct. After becoming a monk he practised only calligraphy, developing a simple and unadorned, yet unique style, which was treasured by everyone who received a sample. He became known to all as Master Hong Yi. In 1942, Master Hong Yi died peacefully at the age of 61 in QuanzhouFujian Province.

Commemorations and Exhibitions

Beijing-based progressive-metal rock band the Tang Dynasty recorded a rock-version of Master Hong Yi's famous romantic ballad, the Farewell song in their second album Epic.

A special 13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Master Hong Yi showcasing hi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orks took place in 2010 in Shanghai, partly sponsored by the Pinghu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attended by a granddaughter of Hong Yi.

Important works

Publications
Collections
  • Happy Stones
  • Li Shutong's Seals
Articles
  • How to Paint (Chinese圖畫修得法)
  • An Introduction to Watercolors (Chinese水彩畫法說略)
Lyrics
Music
  • Song: Childhood memories (Chinese憶兒時)
  • Song: Song of Spring Sightseeing (Chinese春游曲)
  • Song: Song of Three Jewels (Buddhist Refuge), Taixu lyrics (Chinesezh:三寶歌)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