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 人物列錶
漢光武帝 Han Guangwudi漢明帝 Han Mingdi漢章帝 Han Zhangdi
漢和帝 Han Hedi漢殤帝 Han Shangdi漢安帝 Han Andi
劉懿 Liu Yi漢順帝 Han Shundi漢衝帝 Han Chongdi
漢質帝 Han Zhidi漢桓帝 Han Huandi漢靈帝 Han Lingdi
漢少帝 Han Shaodi漢獻帝 Han Xiandi隗囂 Kui Ao
隗純 Kui Chun
漢和帝 Han Hedi
東漢  (79年106年)
姓:
名:
網筆號: 孝和皇帝
廟號: 穆宗
陵墓: 慎陵
開端終結
在位88年105年
永元89年105年三月
元兴105年四月105年十二月

  漢和帝劉肇(79年—106年),漢族,是東漢第四位皇帝,公元88年—105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27歲,他是漢章帝次子,母親梁貴人。劉肇死後謚號為孝和皇帝,廟號穆宗,葬於慎陵。
  公元88年,年僅31歲的漢章帝劉炟突然病逝,而太子劉肇這時衹有10歲。劉肇生於建初四年(79年),
  
  生母為梁貴人。劉肇是漢章帝的第四子,在他上面有千乘王劉伉(kàng)、平春王劉全、清河王劉慶三個哥哥,下面有濟北王劉壽、河間王劉開、城陽王劉淑、廣宗王劉萬歲四個弟弟。
  由於竇皇后從中作祟,漢章帝廢掉太子劉慶,逼死劉慶生母宋貴人,改立劉肇為太子。當時,劉慶5歲,劉肇纔4歲。變故與危難可以讓人迅速成熟,劉肇似乎也明白政治地位變化所具有的意義,懂得要扶危濟睏,於是對劉慶格外親近和愛護,入則同室,出則同車。這也許是出自劉肇善良的天性。但作為皇帝,年僅10歲的劉肇顯然無法懂得管理國傢事務,於是政權衹好交由養他成人、最為親近的太後來掌管。
  東漢從和帝起,每個皇帝都是兒時即位。在幼兒皇帝當朝的時期,外戚與宦官的專權、鬥爭便不可避免,政治的紛爭和社會的動亂將隨時發生,東漢政權也就進入了永無寧日的歷史階段。
  劉肇年表:
  公元79年,漢章帝第四子劉肇出生。
  公元82年,劉肇被立為太子。
  公元88年,劉肇即位,是為漢和帝
  公元89年,應南匈奴單於請求,東漢政府派竇憲率軍與南匈奴一起,合擊北匈奴,打敗北匈奴。
  公元91年,將軍耿夔又大敗北匈奴,將匈奴勢力徹底趕出漠北地區。
  公元92年,漢和帝依靠宦官,一舉鏟除外戚竇氏勢力。宦官專權就此開始。
  公元106年,漢和帝劉肇去世。
  
  【在位年號】
  永元(17)89—105
  元興(1)105
  
  【聽之任之:竇太後臨朝】
  漢和帝劉肇於章和二年(88年)壬辰即皇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後,改明年為“永元元年”。和帝年幼,竇太後臨政,她首先做出了三項重要决定。
  封官集權
  竇太後封官的原則有二:一是親屬,二是聽話。她把哥哥竇憲由虎賁中郎將提升為侍中,掌管朝廷機密,負責發佈誥命;讓弟弟竇篤任虎賁中郎將,統領皇帝的侍衛;弟弟竇景、竇環均任中常將,負責傳達詔令和統理文書。這樣,竇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圍的顯要地位,從而掌握了國傢政治的中樞。
  宣佈解除郡國????鐵之禁
  竇太後開????鐵之禁,迎合了豪強的利益,卻浪費了資源,破壞了環境,減少了稅收,壯大了豪強,因而實際上損害了國傢。
  主張北攻匈奴
  北匈奴遭災受亂,
  南匈奴單於請求漢廷幫助他趁機掃平北匈奴。對此,朝臣意見並不統一。都鄉侯劉暢來京都洛陽吊唁(yàn)章帝,卻被竇憲刺殺。為使竇憲免遭處罰,竇太後决定派竇憲為東騎將軍,聯合南匈奴伐北匈奴。
  永元元年(89年),雙方大戰於稽落山,漢軍大破北匈奴軍,追擊餘部一直到私渠海。竇憲率軍出塞三千餘裏,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共和國杭愛山),刻石勒功,纔班師回朝。
  竇憲得勝還朝後,耀武揚威,不可一世。不僅前罪無人提起,而且加官封爵,升任大將軍,封武陽候,本來大將軍職在三公之下,但由於這次是竇憲充任,因此提升到三公以上,僅次於太傅。竇篤升任衛尉,竇景和竇環升任侍中。竇氏兄弟驕縱益盛,於是“朝廷震懾,望風隨旨,無敢違者”。
  強權政治
  竇太後將政權統於自己一人之手,獨斷專橫,強予决策。對於伐北匈奴,尚書、侍御史、騎都尉、議郎等等都極力上諫,甚至指責太後“奈何以一人之計,棄萬人之命”,也沒有擋住太後為襢護竇憲而出兵。重創北匈奴後,是否繼續設立北單於,朝臣堅决反對,但由於竇憲奏請設立,太後不顧大多數人反對,而“竟從憲策”。
  竇太後還把大批竇氏傢族
  子弟和親朋故友,任為朝官或地方官,從而上下勾結,專權放縱,報復打擊,為所欲為。其弟弟竇景放縱奴僕鬍作非為,甚至白天公然攔路搶劫,侮辱婦女,而“有司莫敢舉奏”。
  特務政治
  竇憲養了許多刺客,實行暗殺政策,謀害那些具有宿怨私仇、持有不同政見、可能危害竇氏的人。在漢明帝永平年間,竇憲的父親竇勳犯罪,韓紆(xū)審理此案,考實竇勳坐獄被誅。竇太後當政時,韓紆已死,竇憲即派刺客刺殺了韓紆的兒子,並帶回他的首級拿到竇勳墳上祭奠。周榮為尚書袁安府吏,袁安上書言竇憲驕縱、竇景腐敗、不宜立北匈奴單於等奏議,均出自周榮之筆。竇憲門客徐齮(yì)非常嫉恨他,於是當面威脅他。連尚書府中尚且遭到這樣的恐嚇,可見一般的官吏該承受着怎樣的政治壓力。
  腐敗政治
  竇太後依靠着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滿足私欲。永元元年(89年),她就下詔為弟弟竇篤、竇景修建豪華住宅,樓館錯落,府第相連,一眼望去,“彌街絶裏”。當時正值竇憲徵兵北伐匈奴,大興土木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更增加了人民負擔。
  從章帝駕崩,和帝即位,到永元四年(92年)上半年,在這近五年的時間裏,竇太後一直把持朝政,和帝聽之任之,是一個傀儡。而隨着竇傢權勢、欲望的膨脹,竇氏甚至覺得這個傀儡也是多餘的了。因而打起了誅殺和帝的算盤。而和帝則趁機斬除外戚,奪回政權。
  
  【經之營之:漢和帝親政】
  其實,竇太後的倒行逆施,剛愎放縱,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滿。他們不斷上書進諫,有時甚至以死抗爭,希望把黑暗的政治輓回到清明之中。
  群臣之諫
  當朝群臣的諫諍從“太後臨朝”的時候起,就已經開始了。僅據《資治通鑒》統計,短短的近五年時間,大臣就針對各種問題上書十五六次。
  太後剛剛臨朝,就以私情授重權於竇氏兄弟。伐北匈奴,並設北匈奴單於。竇氏兄弟驕橫肆虐,侵暴百姓,甚至擅自徵調邊防部隊。
  群臣們為竇氏的貪婪與霸權而憤怒不已,為朝廷的紛亂黑暗而痛心疾首,為皇帝的幼弱無奈而呼號流涕。他們呼喚着皇帝的堅強。正如司徒丁鴻上疏所言:“夫天不可以不剛,不剛則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強,不強則宰牧縱橫。宜因大變,改政匡失,以塞天意。”
  永元四年(92年)丙辰,13個郡國地裂,大旱、蝗災發生。上天似乎也在昭示着一場大變革的發生。
  奪取政權
  小皇帝劉肇年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懂事。這對日益膨脹的竇傢權勢不能不形成威脅。於是竇憲便與女婿郭舉及其父郭璜、部下鄧疊及其弟鄧磊等,共同謀劃企圖殺害劉肇,篡漢而代之。
  這時14歲的和帝暗中得到消息,知道了竇憲的陰謀,他感到必須盡快製定對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可是,滿朝廷都是竇傢的人。雖然也有如司徒丁鴻、司空任隗、尚書韓棱等可以信賴,但竇氏兄弟已經限製了皇帝不能與內外大臣直接單獨接觸,衹有宦官在身邊伺候並內外傳遞信息。和帝經過觀察,覺得衹有中常侍鈎盾令(負責宮內河池苑囿的宦官)鄭衆可與商量,一則鄭衆服侍多年,對皇室一直忠心耿耿,比較可靠;二則此人謹慎機敏,很有心計,可以出謀劃策。於是,和帝趁別人不在,與鄭衆說了自己的想法。鄭衆早已看不慣外戚勢力的橫行霸道,也勸和帝早下手為強。
  此時,竇憲正鎮守涼州,如果京城有變,他必然領兵叛亂。為減少損失,保證成功,和帝下詔令竇憲來京輔政,先行調回竇憲。同時,要參照前朝《外戚傳》,試圖從文帝誅薄昭、武帝誅竇嬰、昭帝誅上官桀、宣帝誅霍禹等事中學習經驗。於是密令清河王劉慶從千乘王劉伉處藉取《外戚傳》,令鄭衆從中整理勾稽。一切準備停當,竇憲、鄧疊等也回到京師。
  抓捕竇憲的前一天晚上,和帝親自禦臨北宮,命令司徒兼衛尉官丁鴻,嚴兵守衛,緊閉城門;命令執金吾、五校尉等,分頭捉拿郭璜、郭舉父子和鄧疊、鄧磊兄弟,清除了外圍。第二天,派謁者僕射直入竇傢,宣讀詔書,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綬,改封為冠軍侯,並限令與其弟竇固、竇景等各回封地。郭璜等人下獄處死,和帝感念竇太後的養育之恩,沒有公開處死竇氏兄弟,回到封地後皆迫令自殺。四兄弟中衹有竇環沒有參與策劃謀反,被免了死罪。
  一場轟轟烈烈的奪權鬥爭就這樣以和帝的勝利而告終。和帝緻勝的原因,概括起來,太緻有這樣幾個方面:
  有群衆基礎。竇氏所為已是天怒人怨,群臣之諫已可見朝廷上下反對竇氏的情緒,同時也為和帝奪回政權做了輿論上的準備。
  組織嚴密。和帝是經過周密觀察和細緻考慮纔選中了鄭衆,而劉慶則是被竇太後陷害其母廢立的皇太子,自然對竇氏深惡痛絶。在“竇氏父子兄弟並為卿、校,充滿朝廷”的情況下,擇人不當,或稍漏口風,後果將不堪設想。
  措施得當。把竇憲調回京師收捕,避免造成地方混亂和軍事火並。待竇憲回到京師後,一夜間,對幾大要員全面出擊又分別係捕,既避免了互相串連,又免得夜長夢多。
  因此,整個過程幹淨利落,並沒有引起朝野的極大恐慌與混亂。而這一切都是由一個14歲的孩子主要策劃的!我們不得不感佩於和帝劉肇的機智、敏銳、幹練與穩重。
  誅除異已
  竇氏為維護專權,安插了大量黨羽,因此朝廷上下多有附臣與親信。當初,和帝在長安召見竇憲,朝臣甚至議論稱之“萬歲”,尚書韓棱憤怒指責“禮無人臣稱萬歲之製”,纔算止住了這場鬧劇。這一方面說明竇氏權勢的貴盛,另一方面也說明時臣趨炎附勢的風氣。因而,和帝執掌政權後,立即清理竇氏殘黨餘孽,太尉宋由因為竇氏黨而被罷免,後自殺。其他親朋故舊,凡是依仗竇傢的關係而做官的,統統被罷免回傢。
  當然,這裏也免不了有一些攜私怨報私仇,從而蒙冤至死的。班固是其中的顯例。
  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令陝西涇陽縣南)人,其父班彪為東漢著名歷史學家。漢章帝即位後,因“雅好文章”而更加器重班固。
  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竇憲以車騎將軍領兵伐北匈奴,班固隨軍出發,任中護軍,參與軍中謀議。漢軍出塞三千餘裏,大敗北匈奴,一直追到燕然山,班固作《封燕山銘》,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銘”。
  竇憲謀殺和帝的案件本與班固毫無關係,但班固既為竇氏幕府人物,自然遭到株連,因而被免官。但洛陽令種兢因私恨卻將班固下獄並致死。
  值得註意的是,漢和帝瞭解了這些情況,下詔譴責了種兢公報私仇的惡劣做法,並將害死班固的獄吏處死抵罪,表現出處理事務公平公正、見錯必究的精神。
  信用宦官
  東漢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宮廷內設置了中常侍、黃門侍郎、大黃門、小黃門等宦官職務。他們負責掌管傳達皇帝的號令和詔書,閱覽尚書進呈的文書。
  在和帝奪回政權的過程中,中常侍鈎盾令鄭衆直接參與了策劃和實施,在論功行賞時,鄭衆自然是首功。於是,鄭衆被升遷為大長秋。“長秋”是漢代皇后的宮名,用以名官,稱其官署為“長秋寺”。這是皇后近侍官首領,一般由皇帝親信充任,負責宣達旨意,管理宮中事務。而在進行策勳班賞的過程中,和帝註意到,鄭衆總是推辭的多,接受的少,這種謙遜仁愛之心,很得和帝的贊賞。因此,和帝以後便經常同他討論國傢大事,國傢一些大政方針的决策便較多地摻雜着宦官的力量。所以史書上說“宦官用權自此始矣”!
  當然,和帝重用宦官,還有一些客觀因素。這就是,這時期他所信任、倚重的一些朝臣和宗王或年老體弱,或壽短命微,陸續退出了歷史舞臺。從永元四年(92年)到永元八年(96年),相繼故去的就有10位:
  司徒袁安,永元四年三月死。
  司空任隗,永元四年八月死。
  千乘王劉伉,永元五年正月死。
  太傅鄧彪,永元五年正月死。
  廣宗王劉萬歲,永元五年正月死。
  太尉尹睦,永元五年十月死。
  司徒丁鴻,永元六年正月死。
  城陽王劉淑,永元六年五月死。
  樂成王劉黨,永元八年四月死。
  陳敬王劉羨,永元八年十二月死。
  這一串黑色的數據,是不是意味着劉氏政權的日薄西山呢?
  親理政事
  在一舉掃平了外戚竇氏集團的勢力之後,漢和帝開始親理政事。他每天早起臨朝,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從他親政的所作所為,尚不失為一個英明有為的君主。
  安定邊疆。
  西北有西域都護班超大破焉耆,西域降附者五十餘國;東北有烏桓校尉任尚大破南單於,將遼東收歸,改為渤海郡。和帝一朝,曾多次平定過少數民族的叛亂。
  寬緩為政。
  和帝當政時期,曾多次下詔賑災救難、減免賦稅、安置流民、勿違農時。在法製上也主張寬刑。他任用的掌管刑獄的廷尉陳寵,便是一個富於同情心的仁愛之人,每次斷案,都依據經典,而“務從寬恕”。
  和帝對有過失之人,也能根據情況,從寬處理。永元九年(97年),竇太後死。由於宮廷緊守秘密,和帝為梁貴人所生的事實始終沒予公開。太後死後,梁傢纔敢奏明朝廷,為梁貴人討一個說法。這時和帝也纔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謎。但在如何安置竇太後的問題上,三公上奏:“請依光武黜呂太後故事,貶竇太後尊號,不宜合葬先帝。”而和帝卻念對自己的養育之恩,認為“恩不忍離,義不忍虧”,不應有所降黜。於是不降尊號,謚為章德皇后。而對梁貴人、宋貴人的問題也都妥善安置。梁貴人被追封皇太後。
  註重德教風化。
  章帝時,居巢侯劉般死,按規定應由長子劉愷襲爵,但為滿足父親的遺願,他堅持讓弟弟劉憲襲封,自己則逃往外地。執政官上奏請示收回劉愷封國,章帝嘉其義,特許等待他。而劉愷始終沒有回來,十多年後,執政官又提起此事。對此,侍中賈逵上書說:“孔子曾說‘能以禮讓,治理國傢有什麽難的呢?’有司沒有推究劉愷此舉的樂善之心,而是以平常之法加以處理,這樣做恐怕不能助長禮讓的風氣,成就寬弘的教化啊!”和帝深以為然,下詔說:“王法崇善,成人之美。”於是不僅同意劉憲襲爵,而且徵劉愷為郎。
  愛民為本。
  和帝十分體恤民衆疾苦,多次詔令理冤獄,恤鰥寡,矜孤弱,薄賦斂,告誡上下官吏認真思考造成天災人禍的自身原因。而他也常常以此自責,如永元八年(96年)京城洛陽地區發生蝗災,他下詔首先說:“蝗蟲之異,殆不虛生,萬方有罪,在予一人。”憂民之心,殷殷可見。嶺南(今廣東地區)出産生竜眼、荔枝,為了滿足朝廷需要,往往“十裏一置,五裏一候,晝夜傳送”,經風歷險,勞民傷財。唐羌上書,請求停止,和帝批示:“遠國珍羞,本以薦奉宗廟,苟有傷害,豈愛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復受獻!”愛民之意,發自肺腑。
  選官用賢。
  和帝深感吏製建設對一個政權的重要性,因而非常重視官吏的選拔任用。據統計,他當政時期,曾四次專門下詔納賢。這既反映出東漢吏製的空虛與墮落,也表現出和帝為改變這種現狀而做出的積極努力。
  從奪回政權到親理朝政,可以看出漢和帝是一個寬和仁愛的君主,這與他的謚號“和”是吻合的。但作為一個君主,明辨是非,當機立斷,更是一個重要的素質,在清除竇氏集團的鬥爭中,和帝做到了這一點;在廢立後妃的過程中,這一點也表現得相當充分。
  
  【顛之倒之:兩貴人爭勝】
  和帝劉肇先後封的貴人有兩個:一是陰氏,一是鄧綏。
  陰氏的曾祖父是漢光武帝皇后陰麗華的哥哥陰識,父親名陰綱,母親鄧氏,是光武帝大功臣鄧禹的孫女兒。永元四年(92年),13歲的陰氏,經過特選進入後宮。由於聰明嬌美,多才多藝,和帝非常喜歡她,不久就封為貴人。
  鄧綏也是世傢女,她是鄧禹的另一位孫女兒。她父親鄧訓是鄧禹第六子,為護羌校尉,母親陰氏是陰麗華的堂姐。在永元四年的大選中,鄧綏本來可以同陰皇后一起參加特選,但不幸那年父親亡故,為服父喪,三年後纔以特選資格進入皇宮。
  永元八年(96年),和帝18歲。大長秋鄭衆奏請册立皇后。經過一番鄭重其事的選擇之後,册立17歲的陰氏為皇后。同年,鄧綏被封為貴人,年僅16歲。
  陰氏聰慧美麗,並寫得一手好字,誰知當了皇后之後,漸漸露出了驕縱的本性,甚至在和帝面前也會使小姐脾氣,尤其好嫉妒。日子一久,和帝對陰皇后漸漸産生不滿,寵愛不如以前。
  鄧綏則是深明事理,善解人情,又自製極嚴,事事謹慎,一切行動均遵循禮法,對陰皇后尤其恭敬。待宮女、內侍等十分體貼。至於在和帝跟前,她十分自抑,不讓和帝對她有特別的恩寵。有一次,鄧綏生病,連日臥床不起。和帝十分憐惜,恩許她可以召入傢人進宮探視,並且不限時日。鄧綏卻竭力推辭,說:“宮廷禁衛森嚴,如外人久久滯留宮內,會使群臣批評陛下徇私情,譏諷臣妾不知足,於公於私都不宜。”和帝十分贊嘆,對鄧貴人除了寵愛,又增添了不少敬重。
  和帝對鄧貴人的愛重,更加引起陰皇后的妒忌與不滿,於是,鄧綏衹能更加小心謹慎。自打和帝對陰皇后失去了興趣,每次想到鄧綏那裏去,鄧綏都裝病不見他。和帝很為她的委麯求全而感慨,說:“修身養性竟然到了這種地步!”鄧綏見和帝對自己日見寵愛,對陰皇后卻日益冷淡,心中很不安寧。每當和帝想在嘉德宮留宿,她總推說身體不適,勸和帝去長秋宮。
  永元十三年(101年)夏,和帝身患痢疾,久臥不起,到五月中,病勢更加沉重。大傢都以為皇帝沒有希望了,住在嘉德宮裏的鄧貴人,日日祈禱上蒼保佑和帝早日康復。但陰皇后見和帝垂危,卻首先想到如何報復,她密語左右:“我若得志,一定將鄧氏滿門抄斬!”鄧綏聽到這一消息,好似晴天霹靂,恐懼至極。她差點以自殺來擺脫這場災難。
  後來,和帝的病好了,上朝理事了,陰皇后的希望又落空了。她的外祖母鄧朱氏獻計,以巫術蠱道來咒詛鄧氏速死,或使皇帝無子,以保全皇后之位。永元十四年(102年)夏,有人把鄧朱氏傢供奉巫蠱的事嚮和帝密告。和帝查問結果,確有其事。和帝非常憤怒,以大逆不道罪將相關人員逮捕入獄。和帝認為陰後失德,不足以母儀天下,於是派司徒魯恭持節將陰皇后從長秋宮遷到待罪的桐宮去居住。陰皇后追悔莫及,在憂憤和羞愧中一病不起,於永元十五年(103年)死去,年僅23歲。
  中宮缺位,和帝經過慎重考慮,决定立鄧貴人為皇后。他對左右大臣說:“皇后為六宮領袖,與皇帝同體,必須德勝於纔,纔勝於美色,方能夠格承宗廟,母儀天下。德冠後宮的皇后人選,非鄧貴人莫屬。”
  鄧綏當了皇后,仍然謹慎自製,她帶頭節儉,凡珍奇異玩,下令屏除,以免玩物喪志。衹要求供予讀書所用的紙墨,其他一概無求。鄧皇后的所作所為給後宮倡導了良好的風氣。當時,班昭正在皇傢東觀藏書閣。班昭寫的傳世作品《女誡》七篇,就是根據鄧皇后的舉止言行加以修改補充而成的。
  鄧皇后在和帝死後,臨朝執政16年,兢兢業業,勤政愛民,扶持漢室,謹慎守成,最後操勞至死,這在古代後妃中實屬罕見。和帝最終選擇鄧氏為後,是獨具慧眼的。
  漢和帝劉肇儘管從外戚手中奪回了政權,儘管費盡心機地選用官吏,薄刑減賦,希望重振劉氏基業,105年,他還改元元興,寄托了無限的期冀。但“青山擋不住,畢竟東流去”,東漢政治還是從此衰敗下去了。
  
  【和帝逝世】
  本來就體弱多病的劉肇,到27歲這一年,終於熬不住了。元興元年(105年)鼕十二月辛未,和帝病死於京都洛陽章德前殿。葬於慎陵(今河南孟津)。謚號“孝和”,廟號“穆宗”。
  和帝死時,尚未及立太子。陰皇后、鄧皇后均未有子嗣,後宮嬪妃所生子,前後夭折了十幾個。因此,往往視宮中為兇地,以後所生皇子均由奶娘抱出宮外,寄養民間。等到和帝駕崩,群臣一時也難以盡尋皇子下落。最後,由鄧皇后提供綫索,衹找到了宮女所生的兩個皇子,長者劉勝8歲,素有痼疾,未便迎立;少子劉隆,出生纔百日,乃即令迎入,立為太子,當夜即位,尊鄧後為鄧太後,是為漢殤帝。不到半月,即到明年,於是改元延平。因殤帝尚在襁褓之中,衹能由鄧太後臨朝聽政。
  
  【劉肇個人檔案】
  姓名:劉肇
  出生: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
  卒年: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
  享年:27歲
  屬相:兔
  謚號:孝和皇帝
  廟號:穆宗
  年號:永元、元興
  陵寢:慎陵
  父親:劉炟
  母親:梁貴人
  初婚:18歲
  最得意:誅滅竇氏,奪回政權
  最失意:當朝老臣多喪
  最不幸:數失皇子
  最痛心:廢黜陰皇后
  最擅長:寬和
  皇后:
  陰皇后
  和熹鄧皇后 鄧綏
  妃嬪:
  周貴人
  馮貴人
  子:
  長子劉勝 平原王
  次子劉隆 漢殤帝
  女:
  長女劉保,延平元年封脩武長公主。
  次女劉成,元年封共邑公主。
  三女劉利,元年封臨潁公主,適即墨侯侍中賈建。
  四女劉興,元年封聞喜公主。
  
  【後人評價】
  范晔
  孝和瀋烈,率由前則。王赫自中,賜命強慝。抑沒祥符,登顯時德。
  ——《後漢書·孝和孝殤紀》


  Emperor He of Han Liu Chao (79 -106), the Han nationality, is fourth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emperor, AD 88 -105 reign, the reign of 17 years, at the age of 27 years old, he was the second son of Emperor Zhang of Han, the mother beams honored person . Liu Xiao Zhao's death and the posthumous title of Emperor, Temple name Mouzon, buried Shen Ling.
  AD 106, Emperor He of Han Liu Chao died.
  Yuan Xing (1) 105
  Centralized official seal
  Power politics
  【Through the business of: Emperor He of Han reign】
  Yong Yuan for four years (92 years) Bing-chen, 13 Grading and topography, drought, locusts occur. God also seems to symbolize a major change occurs.
  Doushi to maintain special rights, placed a large number of followers, so up and down the court with attached minister and confidant of many. At first, the Teijin summoned sinus constitution in Chang'an, courtiers and even talk known as "Long live the" Book of Han angrily accused the edge, "said Chen Long live the ceremony no one system" to be considered stopped this farce. The power of your shows on Dou Shi Sheng, on the other hand also shows that those in power when the culture minister. Thus, Teijin came to power immediately after the clean-up Doushi residual remnants of the party, Qiu Song from the party because of Doushi be removed, before committing suicide. Other relatives and friends old friends, those who rel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ujia official, and all were dismissed to go home.
  Credit eunuch
  Of course, Teijin reuse eunuchs, there are some objective factors. That is, this period of his trust, and rely on some of the courtiers and princes or frail, or micro-life short-lived, gradually withdrew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Yong yuan from four years (92 years) to Nagamoto eight years (96 years), have passed away there were the 10-bit:
  Yue Cheng Wang Liu party, died April Yong Yuan.
  Pro-government affairs management
  Teijin System Building Officials feel the importance of a regime, and therefor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 official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during his reign, has four special edict Philip Murphy. This not only reflects the system of the Eastern Han Officials emptiness and degradation, also showed Teijin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and make positive efforts.
  Teijin Liu Chao-important, she has closed there are two: First Inscription One Deng Sui.
  Nagamoto eight years (96 years), Dili 18. The long autumn Li Cheng Chung Book petitioned Queen. After a selection solemnly, the book established the age of 17 Inscription for the Queen. In the same year, Deng Sui been called the honored person, at the age of 16 years.
  In the absence Palace, Dili, after careful deliberation, decided to establish Deng and elegant as the Queen. He left the Minister said: "The Queen as the Palaces leaders, and the emperor with the body, to Ruby on before, only better than sex, side to grid bearing ancestral, mother Miriam world. German crown temple of Queen candidates, non-Mo Deng honored person belong. "
  Emperor He of Han Liu Chao-though regained power from the Dukes, even though great pains in selecting officials, thin punishment by Fu, hoping to revive Liu Foundation, 105, he also reign title dollars in the hands of the infinite Hope. But "The green can not stop the river from flowing eastward," From Eastern Han political or decline further.
  Teijin died, not yet, and Li Prince. Empress Yin, Deng Queen had not heirs, harem concubines by the children, and after a dozen died. So often as fierce as the palace, the prince born after the eviction by the wet nurse hold, the foster private. Wait Teijin Jiabeng, the ministers it will not do to find the whereabouts of Prince. Finally, clues from the Deng Queen, only to find two ladies-born prince, the elderly Liu Sheng 8-year-old, known as chronic illness, find smth Ying Li; minority carrier Liu Long, born before the Hundred Days, is the main role is to meet in, legislation for the Prince, that night came to the throne, after Deng Deng respect Empress, is the Emperor Shang of Han. Less than half that next year, so reign title Yanping. Imperial War still in their infancy because among the only public hearing by the Tang Empress Court Affairs.
  Sign of the Zodiac: Rabbit
  Feng honored person
  The second son of Emperor Shang of Han Liu Long
  Evaluation】 【posterity
  - "War of the Later Han Xiao and Xiao Ji"
<< 前一君主: 肅宗 孝章皇帝 漢章帝東漢漢和帝 Han Hedi
(88年105年)
後一君主 >>: 孝殤皇帝 漢殤帝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