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物列表
方诗铭 Fang Shiming柏杨 Bai Yang潇水 Xiao Shui
顾诚 Gu Cheng赵柏田 Zhao Baitian二月河 Eryuehe
袁珂 Yuan Ke辛元欧 Xin Yuanou周汝昌 Zhou Ruchang
闫红 Yan Gong田晓菲 Tian Xiaofei刘绪义 Liu Xuyi
康震 Kang Zhen蒙曼 Meng Man南怀瑾 Na Huaijin
李里 Li Li季羡林 Ji Xianlin费孝通 Fei Xiaotong
潘重规 Pan Chonggui康蚂 Kang Ma墨香满楼 Mo Xiangmanlou
安意如 An Yiru张佳玮 Zhang Jiawei宋浩浩 Song Haohao
金晶 Jin Jing扎不棱 Za Buleng章玉政 Zhang Yuzheng
李怀宇 Li Huaiyu李岳 Li Yue周为筠 Zhou Weijun
许金龙 Xu Jinlong当年明月 Dang Nianmingyue伍鸿亮 Wu Hongliang
宁财神 Ning Caishen赵嘉麟 Zhao Jialin曾子墨 Ceng Zimo
盛噶仁波切 Cheng Garenboqie张宏杰 Zhang Hongjie许知远 Xu Zhiyuan
文泉杰 Wen Quanjie摇滚江山 Yao Gunjiangshan张学良 Zhang Xueliang
董夏青青 Dong Xiaqingqing马世芳 Ma Shifang李明军 Li Mingjun
黄永年 Huang Yongnian李师江 Li Shijiang刘革学 Liu Gexue
王政 Wang Zheng吴樱花 Wu Yinghua吴建雄 Wu Jianxiong
潦寒 Lao Han卢冬青 Lu Dongqing史铁生 Shi Tiesheng
任浩之 Ren Haozhi萧乾 Xiao Qian钟庆安 Zhong Qingan
李朝全 Li Chaoquan师永涛 Shi Yongtao兰晓龙 Lan Xiaolong
萧乾
作者  (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
名: 萧秉乾
民族: 蒙古族
出生地: 北京
去世地: 北京

散文集 leisurely corpus《萧乾散文》
方志 local chronicles《老北京的小胡同》

阅读萧乾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阅读萧乾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萧乾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
  
  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并在1935年6月毕业。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
  
  一提起萧乾,现在的年轻人马上会想到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记者。1910年,萧乾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区里,他是蒙古族人。少年时代的萧乾生活十分贫苦,他不仅没有玩具,没有书读,甚至连起码的温饱都没有着落。13岁的他就成了孤儿。在亲友的资助下,萧乾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他在地毯房当过学徒,在羊奶厂做过杂活,这样断断续续地一直念到中学毕业。1928年,18岁的萧乾到中国南方的一所中学里担任教师,一年后,他以教书所得的积蓄为学费,回到北京,考入当时最有名的大学燕京大学,不久又转入辅仁大学。他先学英国文学,后改学新闻专业,美国的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曾经作过他的老师。
  
  1935年萧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他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在萧乾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年夏天,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邀请他到该院中文系任讲师。当时的欧洲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去还是不去呢?经过再三考虑,萧乾还是去了英国,这一去就是7年,直到战争结束。在英国,他先是做教师,后来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当时的中国及时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正象人们熟悉的那样,萧乾同时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位重要作家。早在30年代初,他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还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等。他非常珍惜自己早年所写的小说,觉得这是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因为正是写小说使他开始了创作生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萧乾返回祖国,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译作有《莎士比亚故事集》,曾销售近一百万册,此外有捷克作家哈谢克(HASEK)《好兵帅克》(THEGOODSOLDIERSCHWEIK),英国作家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等,他还因为翻译易卡生的《培尔.金特》(PEERGYNT)而被授予挪威国家勋章。而最让人惊叹的是,在80多岁高龄时,他还与夫人文洁若合作翻译了“最难懂的巨著”——爱尔兰小说家乔尹斯的《尤里西斯》,令文坛和世人瞩目、惊叹。晚年的萧乾,勤奋笔耕,写了大量散文、笔记、随笔、回忆录等作品,同时,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文化战士,他还几次出国参加国际作家聚会。评论界一致认为,萧乾的作品,真诚坦荡,深邃警醒,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萧乾是一生用“心”写作的人。而他自己则认为,自己这辈子的处事原则之一,就是讲真话。萧乾一生历经沧桑,就在他90诞辰前夕,反映他一生创作和翻译成就的10卷本《萧乾文集》出版,320万字的文集,包括了小说、散文、特写、杂文、回忆录、文学评论和书信,让读者得以欣赏他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部分作品。
  
  (附:简介二
  
  笔名: 塔塔木林、佟荔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10-01-27
  
  民族: 蒙古族
  
  原名萧秉乾,后改名萧乾。北京人。民盟成员。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天津、上海、香港《大公报·文艺》编辑及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剑桥大学研究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随笔记者,1946年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译文》副主任,《文艺报》副总编,人民日报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民盟第五届中央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名誉顾问,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及第七届政协常委。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篱下集》、《北京城杂忆》、《书评研究》、《红毛长谈》、《栗子》、《落日》,《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萧乾创作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选集》(10卷),译著长篇小说《好兵帅克》等。译著诗剧《培尔·金特》获1986年挪威王国政府国家勋章,《尤利西斯》(合译)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散文集《北京城杂忆》获中国首届散文奖,《倘若我是日本人》获1996年雪津杯杂文征文一等奖,《抗老哲学》获1998年杂文一等奖。)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