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 人物列錶
李瀍 Li Chan瓦提剋 Al-Wathiq仁明天皇 Jen King tomorrow
大彝震 Da Yizhen文德天皇李忱 Li Chen
蒙勸豐佑 Meng Quanfengyou穆塔瓦基勒 Al-Mutawakkil李漼 Li Cui
拓跋重建 Taba Chongjian日耳曼人路易 Ludwig der Deutsche查理二世 Charles II (le Chauve)
光孝天皇胖子查理 Charles le Gros胖子查理 Karl III der Dicke
李瀍
君主  (814年846年)
姓:
名:
網筆號: 至道昭肅孝皇帝
廟號: 武宗
陵墓: 端陵
開端終結
在位840年846年
会昌841年元月846年十二月

  唐武宗,武宗生於元和九年(814)六月十一日,本名李瀍(chán),漢族,臨死前十幾天改名李炎。在位時間:840年-846年;曾用年號:會昌;廟號;武宗;安葬地:端陵。武宗即位的過程,正是文宗即位的重演。
  
  登基
  文宗即位以後,一度想立長兄敬宗皇帝的兒子晉王普為嗣,不幸的是晉王普於太和二年(828)六月5歲時夭折,文宗追賜他皇太子的名號。一直到了太和六年十月,他立了自己的兒子魯王永為太子,第二年八月舉行了册禮。文宗的楊妃不滿意太子永,一直謀求廢掉他,因為朝廷上阻力重重沒有成功,但太子永在開成三年(838)十月暴死,使此事劃上了句號。太子的死使文宗很是傷感,認為自己枉為天子卻不能保全兒子的性命,他除了追賜兒子為“莊恪太子”外,還把火氣發到太子身邊的宮人身上,從此文宗也抑鬱成疾。開成四年十月,文宗沒有同意楊妃立弟弟安王溶的提議,而是立了敬宗的第六子陳王成美為太子,還沒有來得及行册禮,文宗就一病不起了。
  開成五年正月初二,文宗密旨宦官樞密使劉弘逸與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監國。但是神策軍左右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為貪擁立之功,以太子年幼多病難當重任為由,提出重立皇太子。宰相李珏據理力爭,也奈何不了手握神策軍的仇士良、魚弘志,他們假傳聖旨,將文宗的五弟潁王瀍立為皇太弟,從十六宅迎入宮中。太子成美仍然以陳王的爵位退居藩王府邸。文宗駕崩之後,潁王柩前即位,這就是唐武宗。武宗即位後,將已過世的生母韋氏追册為皇太後。
  
  圖治
  武宗身材高大,性情豪爽,他即位這年,已是27歲。多年來他迷信道教,周圍經常有一批道士相往來,比起純粹生長在深宮中的王子來說,他多了一些觀察社會的機會。與文宗不喜歡聲色歌舞不同,武宗經常騎馬遊樂,還常常帶着他寵愛的那位邯鄲舞伎出身的王才人到教坊飲酒作樂,與樂人諧戲,就好像老百姓傢的宴席一般。但又和敬宗無節制地遊樂不同,武宗並沒有沉湎其中,聲色自娛過程中他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沒有因此耽誤了國傢大事。他讀書雖然不如文宗,但是他更能知人善任,而且也似乎少了一些書生意氣和迂腐,能夠面對現實,很多時候他敢於嚮宰相當面認錯,尤其是他信任和重用李德裕,使得他們君臣在會昌年間內憂外患交織的時刻,能夠沉着應付,度過難關。
  武宗即位之初,在仇士良等人的脅迫下,大開殺戒。文宗的妃子楊氏、陳王成美、安王溶等潛在的政治對手均被賜死。在開成五年(840)八月為文宗舉行的安葬典禮上,仇士良又把樞密使劉弘逸等殺死,以解除對其權勢所造成的威脅。
  宰相李珏、楊嗣復被罷相貶往外地,武宗本來已經下令將二人處死,但在李德裕的強烈請求下,赦免了他們的性命。仇士良等人因有擁立之功,在朝廷上很是跋扈,他們見皇帝十分信任李德裕,便想給他一個下馬威,卻被武宗巧妙地化解了。會昌三年,仇士良以老病為由提出退職,武宗也就順水推舟,解除了仇士良的軍權。仇士良在手下宦官送他退居私邸時,曾經對這些人有過一段絶妙的表白。仇士良說:“諸君善事天子,能聽老夫一句話嗎?”衆人唯唯諾諾。他說:“天子不可令閑暇,一有閑暇必定讀聖賢之書,見儒學之臣,就會聽到大臣的勸諫,天子就會因此而智深慮遠,就會減少玩樂、放棄遊幸而專心理政,我等所受的恩寵就會變薄而權力就會變輕了。為諸君考慮,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廣殖財貨,多養鷹馬,每日以打球狩獵聲色迷惑天子心志,越是極盡侈靡,就越會使天子喜悅,他就越不知道停息。這樣一來,天子必定排斥經術,倦怠政事,我等就可以萬機在手,恩澤權力還愁不牢固嗎?”一席話,使衆人心服口服。這也正是仇士良專權跋扈、恩禮不衰的經驗之談。衹是,他的辦法對武宗似乎不是很靈驗。仇士良退職不久,就在自己的府邸死去。
  
  會昌中興
  武宗滅佛,歷史上稱為“會昌法難”,與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滅佛合稱“三武之厄”。
  唐朝建國,以道教為國教,但是佛道之爭一直沒有間斷。武宗身在藩邸之時就喜好道術,即位後更是崇尚道術,他將太上玄元皇帝老子的降誕日(二月二十五日)定為降聖節,全國休假一天;又在宮中設道場,在大明宮修築望仙臺,拜道士趙歸真為師,對他們的長生不老之術和仙丹妙藥十分迷信。
  武宗滅佛,主要是因為道士趙歸真等得到信任,宣揚佛道不能並存。武宗也認為佛僧的存在影響了他修煉成仙,當時的道士還散布輿論說:“李氏十八子,昌運方盡,便有黑衣天子理國。”他們解釋說:“黑衣者,僧人也。”就是說僧侶將取代李唐國統。這樣的情況下,武宗滅佛就理所當然了。據說,為了維護道教,天下不準使用獨腳車,這是因為獨腳車會碾破道中心,會引起道士心不安。為了防止黑氣上升,以防止“黑衣天子”出世,武宗還禁止民間豢養黑色的豬、黑狗、黑驢、黑牛等。這些說法未必可信,但是反映了武宗大舉滅佛時的心理狀態。
  從會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違反佛教戒律的僧侶必須還俗,並沒收其財産。這期間有個僧人自稱能夠做“劍輪”並能打敗敵軍,武宗准許他試做,結果不能做成,就把他殺了。此後,武宗陸續下令限製佛寺的僧侶人數,不得私自剃度,限製僧侶蓄養奴婢的數量,很多寺院被拆毀,大量的僧侶被強迫還俗。會昌四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許供養佛牙”,同時規定:代州五臺山及泗州普光寺、終南山五臺寺、鳳翔府法門寺等有佛指骨之處,嚴禁供養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錢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這些地方受一錢施捨者,背杖二十。到會昌五年(845),又開始了更大規模的滅佛。他下令僧侶40歲以下者全部還俗,不久又規定為50歲以下,很快連50歲以上的如果沒有祠部的度牒也要還俗,就連天竺和日本來的求法僧人也被強迫還俗。日本圓仁和尚在他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詳細記錄了這次“法難”的情況。
  根據武宗的旨意,這年秋七月裁並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是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廢毀;下州寺院全部拆廢。長安和洛陽開始允許保留10寺,每寺僧10人。後來又規定各留兩寺,每寺留僧30人。京師左街留慈恩寺和薦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莊嚴寺。天下各地拆廢寺院和銅像、鐘磬,所得金、銀、銅一律交付????鐵使鑄錢,鐵則交付本州鑄為農器,還俗僧侶各自放歸本籍充作國傢的納稅戶。如是外國人,送還本處收管。
  武宗這次大規模的滅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廟4600餘所,拆招提、蘭若4萬餘所,僧尼26萬餘人還俗成為國傢的兩稅戶,沒收寺院所擁有的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沒收奴婢為兩稅戶15萬人,另外還強製大秦穆護、祆3000餘人還俗。武宗滅佛沉重打擊了寺院經濟,增加了政府的納稅人口,擴大了國傢的經濟來源。
  武宗雖滅佛,自己成仙的願望卻沒能實現。他急切地想要得到道士們煉製的仙丹妙藥,多次催促。道士趙歸真告訴他,有一種仙藥衹有在吐蕃才能得到,請求前往采製。這實際上是趙歸真找機會脫身。武宗沒有放他走,答應派其他人去,還問他求仙到底用什麽藥,要他開具一個細目。趙歸真無計可施,就給武宗開出了一個煉製仙藥所需的用藥清單:
  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雞膜十斤,龜毛十斤,兔角十斤。
  這幾乎是一個永遠無法備齊的單子,武宗居然下令各地求購。
  武宗由於服用所謂的仙丹妙藥,身體受到極大損傷。藥物作用之下,他開始變得容顔消瘦、性情乖張。趙歸真告訴他這是在換骨,是正常情況,所以身邊的人規勸他少服丹藥,他也不聽。對於長生的狂熱追求使武宗難以自拔了。會昌六年(846)的新年朝會,由於武宗病重也沒有舉行。這時候,道士們依然編造鬼話欺騙他。他們告訴武宗,生病是因為皇帝的名字“瀍”從“水”,與唐朝崇尚土德不合。土勝水,“瀍”名被土德所剋製,所以不利,應該改名為“炎”,炎從“火”,與土德相合,可以消除災禍。然而,改名並沒有給他帶來鴻運,且病情日漸加重,旬日之間口不能言,宰相李德裕等請求覲見,也沒有得到允許。
  
  擊敗回鶻可汗
  會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即改名之後的12天,宮中就傳出了武宗駕崩的消息。他的妃子王氏殉節自縊而死。武宗成為太宗、憲宗、穆宗之後,又一位因為服食仙丹妙藥而死的皇帝。唐會昌二年(842年)至三年,唐軍擊破回鶻烏介可汗軍,安定北部邊疆的戰爭。
  開成四年(839年),回鶻國宰相安允合、特勒柴革密謀作亂,被彰信可汗覺察後誅殺。另一宰相掘羅勿正率兵在外徵戰,恐被株連,以馬300匹賄賂沙陀酋長朱邪赤心,藉沙陀兵共攻彰信可汗。彰信戰敗自殺,國人立(廠盍)馺特勒為可汗。時草原發生疾疫,遇大雪,羊馬多死,回鶻遂衰。
  開成五年秋,回鶻別將句錄莫賀為彰信復仇,引黠戛斯騎兵10萬進攻掘羅勿,大敗其衆,殺掘羅勿和(廠盍)馺可汗,焚燒可汗牙帳,回鶻諸部四散逃亡。可汗弟咀沒斯和宰相赤心、僕固、特勒那頡啜各率其衆抵天德軍(治大同川,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北)駐地,請求歸附內地,十月十四日。天德軍使奏報回鶻兵侵逼西城(唐西受降城,今內蒙河套地區),連綿60裏,不見其尾,邊民恐懼不安。唐武宗李炎乃詔命振武節度使劉沔屯兵雲迦關。
  唐會昌元年(841年)二月,回鶻內部爭戰,牙帳附近的13個部落擁立王子烏希特勒為烏介可汗,南保錯子山。九月,唐廷詔命河東、振武軍隊嚴加防範,並給烏介𠔌米2萬斛,助其度荒。十一月,回鶻烏介可汗帶兵劫殺了送唐太和公主南歸的達幹等人,把公主作為人質,嚮南穿過戈壁,屯兵天德軍境上。烏介可汗又派人上表唐廷,提出暫藉振武軍(治朔州,今山西朔縣)一城居住。十二月,唐武宗命右金吾大將軍王會等人前往慰問,賑濟米2萬斛,委婉拒絶其藉城要求。
  會昌二年二月,回鶻再次奏請賑濟糧食,要求尋回被吐𠔌渾、党項掠奪的人口,並再次請藉振武城。武宗詔諭城不能藉,其他可以應接處理。為防備回鶻突然入侵,唐命劉沔為河東節度使,金吾上將軍李忠順為振武節度使。三月,回鶻咀沒斯誘殺了內部勁敵赤心和僕固。那頡啜收留赤心之衆7000帳嚮東逃去,侵掠唐邊。四月二十日,咀沒斯率特勒、宰相等2200餘人歸順唐廷,被任命為左金吾大將軍、懷化郡王。
  會昌二年五月,那頡啜率其部至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境,盧竜節度使張仲武奉密詔討擊回鶻,遣其弟張仲至率兵3萬迎戰,大破回鶻軍,斬首不可勝計,全部收降其7000帳。那頡啜逃遁,後被烏介可汗擒獲斬殺。
  這時,烏介可汗雖勢力衰微,但仍號稱有兵10萬。牙帳設在河東大同軍(治今山西朔縣東北馬邑) 以北的閶門山。八月,烏介可汗率兵南下,突然進入大同川,掠奪雜居在河東的戎狄各族牛馬數萬頭,轉戰至雲州(治雲中,今山西大同)城下,雲州刺史張獻節閉城自守。初九,詔令徵發陳州、許州、徐州、汝州、襄陽等地屯兵進屯太原(今太原西南)和振武軍、天德軍等防地,待來春再出兵驅逐回鶻。九月,唐命劉沔兼任招撫回鶻使,張仲武為東面招撫回鶻使。唐各道兵馬集結於太原,劉沔率兵屯防雁門關。
  會昌三年正月,烏介可汗兵臨振武,劉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馬使王逢率沙陀朱邪赤心三部及契苾、拓跋3000騎兵襲擊回鶻牙帳,劉沔親率大軍隨後跟進。石雄到達振武城後,派人從城裏嚮城外挖鑿10餘個地道,於半夜引兵從地道殺出,直攻可汗牙帳。唐軍進至其帳下,回鶻兵纔發覺,烏介驚慌失措,棄輜重逃走。石雄率兵追擊,十一日,在殺鬍山(即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子罕山)唐軍大勝。回鶻兵被斬首萬人,收降2萬餘人,烏介被槍刺傷後帶數百騎嚮東北方向逃去,歸附黑車子族,其潰散部隊多嚮幽州軍投降。此後,唐北部邊境稍為安定。
  
  平定劉稹叛亂
  武宗之世,重用宰相李德裕平定了河東地區澤潞鎮節度使劉稹的叛亂,成為這一時期常常為人稱頌的政績。劉稹(?-844年),昭義(治潞州,今山西長治)節度使劉從諫之侄。右驍衛將軍劉從素之子,早期為牙內都知兵馬使。會昌三年(843年)四月,劉從諫病卒,劉稹用昭義(山西長治)兵馬使郭誼的建議,秘不發喪,自領軍務。並且上書言宦官仇士良之惡,不敢歸朝。朝廷不聽。武宗會昌四年(844年),李德裕用成德、魏博、河中等鎮兵力進攻昭義,由劉沔、王茂元一起攻討劉稹,史稱「唐平劉稹澤潞之戰」,石雄入潞州,有七千人隨行,過烏嶺(在翼城縣境),破昭義軍五寨。劉稹軍心漸怠,將士愈覺離心,邢州、洺州、磁州相繼倒戈。董可武將劉稹騙至別院,被郭誼、王協殺死,屠其族,出降,澤潞平。傳首京師。李德裕主張對藩鎮武力討伐,派兵戍守邊境,支持武宗的治國理政,給當時的朝廷帶來了一些新內容。難能可貴的是,他還能夠在武宗面前替牛黨的楊嗣復、李珏求情,說明了李德裕的個人政治魅力。所以,李德裕在宣宗時期被罷貶到崖州(今海南瓊山)時,有“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回首望崖州”的說法。這一場歷時達40年之久的黨派之爭,最終以李德裕的貶死而告終結。然而,這一天的到來,已是宣宗大中年間了。
  
  一代名相李德裕
  李德裕(787 —850年),字文饒,真定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幼有壯志,苦心力學,尤精《漢書》、《左氏春秋》。穆宗即位之初,禁中書詔典册,多出其手。歷任翰林學士、浙西觀察使、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左僕射、並在唐代文宗大和七年(838年)和武宗開成五年(840年)兩度為相。主政期間,重視邊防,力主削弱藩鎮,鞏固中央集權,使晚唐內憂外患的局面得到暫時的安定。
  公元844年,輔佐武宗討伐擅襲澤潞節度使位的劉縝,平定澤、漣等五州。功成,加太尉賜封衛國公。
  長期與李宗閔及牛僧儒為首的朋黨鬥爭,後人稱為"牛李黨爭",延續40年.牛李黨爭最早可上溯唐憲宗時文饒父吉甫與牛等的矛盾.縱觀史實,文饒執政功勳卓著,威震天下;牛黨執政,無所作為,國勢日弱.武宗即位,信用文饒,一掃朋黨,內平河北藩鎮, 強藩觫手;外擊破回紇,威震土蕃南詔.唐室幾竟中興.宣宗即位,嫉文饒威名,初貶荊南,次貶潮州。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貶崖州(治所在今瓊山區大林鄉附近)司戶,次年正月抵達。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正月卒於貶所,終年63歲,逝後被封太尉,贈衛國公。李德裕在瓊期間,著書立說,奬善嫉惡,備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等。
  
  後妃
  妃嬪
  王賢妃,原為才人,為武宗自縊
  某氏,生李峻。
  
  子女
  李峻,母不詳,封杞王,開成五年始王。
  李峴,母不詳,封益王,會昌二年始王,與兗、德、昌三王同封;
  李岐,母不詳,封兗王,
  李嶧,母不詳,封德王;
  李嵯,母不詳,封昌王,逸其薨年。
  公主
  昌樂公主。
  壽春公主。
  長寧公主,薨大中時。
  延慶公主。
  靜樂公主,薨鹹通時。
  樂溫公主。
  永清公主,薨鹹通時。
  
  李炎年表
  公元815年,唐穆宗第五個兒子李炎出生。
  公元821年,李炎被封為穎王,與其他兄弟一起住在皇宮之內的十六宅。
  公元840年,唐文宗病死,李炎以皇太弟的身份即位。
  公元843年,李炎取得對宦官進行打擊的勝利。
  公元843年,唐軍取得回紇反擊戰的勝利。
  公元844年。唐軍消滅昭義鎮節度使劉稹的叛亂,削弱了藩鎮割據的勢力,鞏固了唐王朝的統一。
  公元845年,李炎下令滅佛,歷史上稱之為“會場滅佛”。
  公元846年,李炎逝世。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