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阿拉伯帝國 Caliphate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於中世紀創建的一係列伊斯蘭封建王朝。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如《經行記》、《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遼史》等,均稱之為大食國(波斯語Tazi或Taziks的譯音),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在拉丁文中意指“東方人們的帝國”)。帝國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權共和時期和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兩個世襲王朝。帝國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東起印度河和中國邊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達裏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繼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之後又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改變了周邊許多民族的發展進程,在中世紀的歷史上産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歷史
  帝國的建立
  
  阿拉伯民族是源於阿拉伯半島沙漠和半沙漠地帶的遊牧民族,不論是根據猶太教的《聖經》和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中的記載,都認為他們和猶太人有血緣關係,語言分類中也同屬於閃含語係。原來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島中的以傢族為基礎的部落。
  
  從6世紀後半葉開始,由於埃及的混亂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間的連年戰爭,使得原先的波斯灣-紅海-尼羅河的商路無法通行,商人們改走更為安全的,通過阿拉伯半島的陸路。地處商路中段,東到波斯灣,西至紅海,北往敘利亞,南通也門的交通樞紐,麥加因此而變得繁榮起來。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開始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隨着傳教逐漸公開,伊斯蘭教徒開始增加,一些商業貴族傢族成員也加入進來,並引起以倭馬亞傢族為核心的麥加統治集團的關註。為了自身的統治利益,倭馬亞等貴族開始對穆罕默德進行迫害。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遷往雅特裏布城。雅特裏布因穆罕默德的到來而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為“先知之城”,簡稱麥地那。
  
  到麥地那後,穆罕默德成功地調解了該城原有部落間的爭端,建立了威望。他開始將自己的主張付諸社會實踐,以麥加的穆斯林遷士和麥地那輔士為基本力量,組建起穆斯林公社烏馬,並製定憲章,作為處理內部和外部事物的準則。
  
  為了鞏固新生政權,穆罕默德指揮烏馬公社,以戰爭籌集財富和武器。624年,他發起了伯德爾戰役,以少勝多,襲擊了麥加倭馬亞傢族的一支武裝商隊。這不僅給倭馬亞傢族以沉重打擊,而且也被穆斯林們視為是安拉神佑的結果,大大提高了穆罕默德的威望,擴大了伊斯蘭教的影響。此後數年間,穆罕默德先後兩度與麥加軍隊交鋒。627年,穆罕默德以堅守之策,挫敗麥加萬人大軍對麥地那城的圍攻,解除了新興政權面臨的軍事威脅。此後,麥地那軍隊愈戰愈強,屢戰屢勝,迅速兼併周圍部落。與此同時,穆罕默德還派遣使者,遊說半島各個部落,擴大伊斯蘭教的影響,使麥地那國傢成為當時阿拉伯半島上最強大的政治、宗教和軍事力量。
  
  630年初,權勢日漸鞏固的穆罕默德率萬人大軍兵臨麥加城下,雙方締結《侯德比耶和約》。麥加接受伊斯蘭教,而麥加貴族在宗教上的優越地位也得以保持。隨後,阿拉伯半島遠近的各個部落紛紛遣派使者往麥地那表示歸順,少數不服從者遭到鎮壓。自此,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衆開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傢。
  
  帝國的滅亡
  
  塞爾柱突厥人的到來,使阿拉伯帝國一度出現中興局面。當時,雖然帝國名義上的統治者還是哈裏發,但是實權已經旁落到了塞爾柱突厥的“蘇丹”手中。塞爾柱當權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國的傳統,基本承襲了帝國以往的各種封建典章制度。帝國又暫時恢復了統一局面。
  
  但是,各種社會矛盾仍然存在,人民反抗繼續發展,各種教派紛爭愈發殘酷。11世紀末,什葉派主要派別亦思馬因派(即七伊瑪目派)中出現了一個極端恐怖的阿薩辛派,它以波斯西部的阿拉穆特山區為根據地,在神秘的山中老人(山地謝赫)霍山(哈桑·本·薩巴赫)統率下專門從事暗殺哈裏發、蘇丹及達官貴人的活動。
  
  此外,軍事封土製再次顯示出對統一政權的侵蝕作用。11、12世紀之交,阿拉伯帝國又被那些手握重兵、擁有大片地産和稅收大權的封疆大吏分裂成10餘個封建小邦。
  
  紊亂的政局,為西歐封建主和基督教會嚮東方擴張提供了有利的契機。11世紀開始的十字軍東徵多次侵蝕阿拉伯帝國的疆域,聖城耶路撒冷多次被占領。
  
  12世紀末年,中亞新興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塞爾柱人,控製了哈裏發,但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觀。
  
  13世紀初,蒙古帝國開始興起,第一次蒙古西徵就消滅了花剌子模。13世紀中葉,蒙古鐵騎衝入西亞大地。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徵。他率領蒙古軍隊橫掃波斯、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並於1258年攻陷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占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據說,除少數技藝高超的工匠外,巴格達全城居民都被屠殺,被屠殺人數約為9萬人(《多桑蒙古史》中記載為80萬人)。為了不讓皇族的鮮血玷污戰刀,哈裏發裹在地毯裏被戰馬踩死。阿拉伯帝國終於滅亡。
  政治制度
  
  除保持伊斯蘭教神權統治原則外,阿拉伯帝國大量吸收以拜占廷帝國為主的其他文明國度的制度,形成一種伊斯蘭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專製政體。
  
  阿拉伯帝國的繼承制度既不同於中國的册封製,也不同於西方的長子繼承製或是被某些地方所采用的幼子繼承製,而是一種被伊斯蘭世界所普遍接受的長者繼承製,即由皇族中的現存的最年長者繼承。由於政治鬥爭的殘酷性,一個新皇位的繼承者往往要將其所有的兄弟姐妹全部殺掉或將其關在自己的寢宮中,數十年不見天日。這樣極易造成王位潛在繼承者的心智扭麯或是知識匱乏,最終造成哈裏發的素質低下,無力治國的局面出現。
  
   * 元首:哈裏發
   * 中央官製
   o 軍政官員、稅收官員、宗教官員
   * 地方官製
   o 五大行政區:總督(軍政官員)、稅務官、法官:(專司穆斯林案件。非穆斯林由各自宗教領袖負責。)
  
  經濟和貿易
  出産
  
  富饒的兩河流域為帝國提供了充裕的産品,主要作物包括小麥、大麥、稻米、椰棗和橄欖。在阿撥斯王朝期間,耕地面積和産量由於灌溉工程的發展而得以大幅增加。
  
  此外,各省還提供了豐富的礦産資源:來自努比亞的黃金、興都庫什山脈的白銀、伊斯法罕的銅以及中亞和西西裏島的鐵,還有帝國境內豐富的寶石藴藏。
  
  在手工業方面,各地出産製造的亞麻布、棉、絨毯、陶器等製品(有時還有絲綢)既有利於本地消費,又有利於出口。阿拉伯人還從在751年怛羅斯戰役中俘虜的中國戰俘那裏學會了造紙術。
  商貿
  
  商業在阿拉伯帝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首都巴格達不僅是阿拉伯帝國的政治中心,也是商業碼頭。此外,巴士拉、安條剋、開羅、亞歷山大、凱魯萬、撒馬爾罕等城市也都是東西方中介貿易的重要商埠。
  
  早在伊斯蘭教創立時期,穆罕默德就認為,“商人是世界的信使和安拉在大地上的忠實奴僕”,並斷定忠實的穆斯林商人在復生日將“居於安拉寶座的蔭影之下”。《古蘭經》也明確規定鼓勵和保護商業是所有穆斯林必備的義務和道德。隨着帝國的形成,商業貴族也成為上層統治階級的重要組成。文化傳統、地理位置、商人的社會地位和商業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國出現了與當時東西方封建文明不盡相同的工商業繁榮局面。很多穆斯林商人活躍於亞歐非三大洲,從事以中介貿易為主的商業活動。阿拉伯商人的活動範圍從東南亞的蘇門答臘、馬來亞到南亞印度,再到西南歐的西班牙、北非的摩洛哥,甚至北歐波羅的海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都有。當時,中國的廣州、泉州、揚州等地也聚居着大批穆斯林商人。中國的絲綢、瓷器,印度和馬來群島的香料、礦物、染料、蔗糖,中亞的寶石,東非的象牙、金砂,北歐和羅斯的蜂蜜、黃蠟、毛皮和木材等都是阿拉伯商人經營的商品。
  
  大規模的阿拉伯商業貿易,促進了亞歐非蘭大洲各個封建文明區域間的經濟文化交往,推動了中世紀印度洋區域和地中海區域海上貿易的繁榮與發展。
  海運
  
  阿拉伯人的海上航行在發展航海業、造船業和帆船駕駛技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促進了航海所必需的地理知識和其他知識的積纍。阿拉伯海員在長期的航行過程中,研究和詳細記述了印度洋上的季風,並且在航行中巧妙地利用了這種季風從而大大縮短了航行所需的時間。在古代阿拉伯的地理書籍中也記錄了大量的海洋地理資料。
  
  13-15世紀,阿拉伯人的航海技術得到了新的發展。十五世紀初,當中國明朝的航海傢鄭和的船隊到達印度之後,鄭和雇用了阿拉伯導航來繼續前往東非的航行。一個世紀之後,卓越的阿拉伯航海世傢的後代伊本·馬吉德(自稱“怒海之獅”)以熟諳如何在紅海和印度洋的驚濤駭浪中航行而聞名,後被阿拉伯海員奉為“保護神”。正是在他的指引下,葡萄牙航海傢達·伽馬的船隊纔順利渡過印度洋,開闢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這一時期,阿拉伯海船上的裝備也更加先進,從事遠洋航行船衹已擁有整套的航海儀器,如指南針、測岸標方位的等高儀、測太陽和星體高度的量角儀、水陀等,還繪製了標有岸上方位物坐標、水深和風嚮的海圖和對景圖。阿拉伯航海傢的活動範圍也日益擴大。在西歐沿海,非洲的東岸、北岸和西北岸,亞洲的南岸和東南海域,包括菲律賓和馬魯古群島,都留下了阿拉伯海員和商人們的足跡。
  文化、藝術和宗教
  
  穆罕默德和歷代哈裏發都奉行較開明的文化政策,這使得以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這兩個將不同民族文化混成在一起的紐帶為基礎的阿拉伯文化得以高度發展。
  
  文學
  
  文學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最具特色,也是阿拉伯人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領域之一。早期阿拉伯文學題材多為諺語、詩歌、故事,語言簡潔明快、犀利、樸實,體現了阿拉伯人狂放而直爽的性格。帝國強盛的時代,文學作品以散文為主,文字優美,比喻的使用趨於上風。《天方夜譚》(或《一千零一夜》)在數百年時間中被不斷完善。它汲取了印度、希伯來、波斯、埃及、中國和阿拉伯民間文學的精粹,使其成為阿拉伯乃至世界文學中的明珠。
  
  除了自身的文學成就以外,在整理、翻譯和改編古典著作方面,阿拉伯人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9世紀初,阿拔斯王朝的哈裏發為給伊斯蘭神學尋找“理論支持”竭力鼓勵並組織對希臘古典哲學的大規模翻譯活動。“智慧之城”巴格達擁有一大批專門的翻譯人才。據說,翻譯的稿酬以與譯着重量相等的黃金來支付。柏拉圖、亞裏士多德、歐幾裏得、托勒密、蓋倫、希波剋拉底等大批希臘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學、科學和醫學名著的譯本經整理、註釋之後,相繼問世。這一人類翻譯史上的偉大工程,即使人類古典文明的輝煌成果在中世紀得以繼承,又為阿拉伯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經歷了漫長黑暗的神權統治的中世紀,古希臘的著作在歐洲大都已經失傳。歐洲人是靠翻譯這些阿拉伯文的譯本纔得以瞭解先人的思想,繼而開始他們的文藝復興的。
  哲學
  
  阿拉伯人認為,除神學外,哲學是瞭解世界的必備知識。在融合伊斯蘭教“天啓”與希臘“賢哲探求”精神的事業中,帝國涌現出一批哲學家。阿拉伯第一位哲學家肯迪(一譯“金迪”,801年-873年)、倡導原始精神的法拉比(Al-Farabi,870年-950年)、完成融合希臘哲學與伊斯蘭教神學的巨匠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和獨樹“雙重真理”學說的伊本·魯德(1126年-1198年)等,對中世紀和後來人類哲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歷史學
  
  阿拉伯歷史學家多采用敘述的方式,除應用個人的判斷,對於不同的若幹組資料加以抉擇,對於論據加以組織外,很少致力於史料的分析、批判、比較或推斷。
  
  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阿拉伯語歷史作品最初的題材,是以前的傳奇以及環繞着先知穆罕默德的各種宗教傳說。第一部以宗教傳說為基礎的著作,是《天使傳》(Sīrat RasūlAllāh),著者是伊本·易斯哈格;接着而來的歷史著作,是記載穆斯林徵戰的著作,叫做《武功紀》(Al-Maghāzi),著者為瓦吉迪(Al-Waqidi)。後來較正規的歷史學家中,包括阿卜杜拉·伊本·穆斯林·伊本·古太白(著有《知識書》(Kitāb al-Ma'ārif)),艾卜·哈尼法·艾哈邁德·迪奈韋裏(著有《長篇記述》(al-Akhbår al iwål),葉耳孤比(著有《世界史摘要》),哈木宰·伊斯法哈尼等。
  
  泰伯裏和麥斯歐迪是公認最偉大的阿拉伯歷史學家,其成就是後人難以逾越的高峰。
  
  泰伯裏的名字是穆罕默德·伊本·哲利爾,號艾卜·哲耳法爾(838年—923年),寫下了兩部偉大的著作:《歷代先知和帝王史》(Ta'r khal-Rusul w-al-Mulk),另一部是《古蘭經註》。
  
  艾卜·哈桑·阿裏·麥斯歐迪,被稱為阿拉伯的希羅多德,他是采用紀事本末體編寫歷史的第一個阿拉伯人。他把所搜集到的資料編成三十册的偉大著作,可惜保存到現在的,衹有一部摘要:《黃金草原和珠璣寶藏》(Mur jal-Dhahab wa-Ma'din al-Jawhar)。在這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中,麥斯歐迪除研究正規的穆斯林的題目外,還用研究了印度、波斯、羅馬、猶太的歷史和宗教。麥斯歐迪還是一位博物學家,他把關於礦物、植物、動物之間的秩序的見解總結起來,寫成一本專論,叫做《提醒和監督》。
  藝術
  
  阿拉伯世界對於藝術美有獨特的追求。由於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阿拉伯藝術作品中缺少對人物和動物造型的塑造。藝術傢們的才思智慧都集中在書法藝術、幾何圖案和巧妙別緻的構思中,具有明顯的抽象法和形式化的特徵。
  
  阿拉伯藝術傢的獨特構思在華美壯麗的清真寺建築的結構裝飾上集中地體現出來。高高的宣禮尖塔、大圓屋頂、半圓凹壁和馬蹄形拱門為基本特點的千萬座清真寺,形成了世界建築中的獨特風格。
  教育
  
   * 昆它布(小學校)(kuttāb):接受六歲以上兒童學習,以《古蘭經》為核心,學習朗讀和書法;此外,加之阿拉伯語法、歷代先知的故事、初等算術原理和詩詞。女子可接受初級的宗教教育。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較低。
  
   * 第一所著名的高等教育機關,是麥蒙於830年建立的智慧館(Bayt al-Hikmah)。這是一個翻譯館,科學院和公共圖書館的綜合體。
  
   * 尼采米亞大學,尼采木·木勒剋在1065年創建的,是一所宗教大學,專門研究沙斐儀派的教律學和正統的艾什耳裏派的教義學。《古蘭經》和古詩,是這所學校人文學的主要課程。
  
   * 清真寺在教育體係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除了昆它布附屬於清真寺之外。其中有舉行聖訓學的課程,還有不少學者集會講授各種學科,所有穆斯林都可以自由進入清真寺聽講。清真寺還是圖書收藏所。
  
  科學技術
  天文
  
  帝國的天文學在宗教、生産和航海貿易的需求下得以高度發展。阿拉伯人在巴格達、大馬士革、開羅、科爾多瓦等地建有當時世界一流的天文臺,並研製了相當精密的天文觀測儀器。以花剌子密、白塔尼和馬吉裏等為代表的阿拉伯天文學家們所取得的成就,代表着當時人類天文學的最高水平。現代許多行星的命名和天文學術語都源自阿拉伯人。他們連續的天文觀測,為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天文學家提供了約900年的記錄資料。
  地理
  
  遼闊的阿拉伯帝國還培養了一批地理學家。花剌子密所著的《地形志》、伊本·鬍爾達茲貝的《各地知識的最佳分類》、雅各特的《地名辭典》等,都是後人認識當時中亞、西亞、北非等地理概貌的經典文獻。14世紀,伊本·白圖泰歷時30年,行程12萬公裏,東到中國、西至格拉納達、北達欽察汗國薩萊、南抵西非馬裏的廣大區域內,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留下了長篇遊記《在美好國傢旅行者的歡樂》,同時具有很大的史學價值。
  數學
  
  阿拉伯人在數學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體現在對印度數字與零符號體係的改造與推廣,它不僅方便了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也導致了人類計算領域的一場革命。另外,來自花剌子模的波斯人花剌子密用印度數字(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阿拉伯數字)編寫了《積分和方程計算法》一書,係統闡述了最早的三角函數表,並首次將代數理論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歐麥爾·海雅木和艾卜·瓦法在方程計算理論上也頗有造詣。
  醫學
  
  相傳先知說學問有兩種:一是教義學,二是醫學,可見阿拉伯人對醫學的重視。伊斯蘭教的醫藥學以希臘醫藥學為基礎,但帝國地理上的擴展,使得穆斯林們獲得了更多新的疾病和新的藥物的相關知識。藥劑師和醫生要經過考試,才能營業。他們在古代的醫藥典籍中增加了水銀、丁香、肉桂、竜涎香、樟腦等藥物藥劑。當時阿拉伯商船曾將藥物大批運往意大利。15世紀初,中國明朝鄭和的船隊也在阿拉伯採購了大量的藥材,並交流醫學知識。直到17世紀以前,被歐洲人尊稱為“穆罕穆德·拉齊斯”的艾卜·伯剋爾·穆罕默德·伊本·宰剋裏雅·拉齊(865年—925年)和“阿維森納”的艾布·阿裏·侯賽因·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的醫學著作,一直被用作歐洲醫學院的教科書。
  
  當時的經典醫學書籍有:
  
   * 阿裏·伊本·賽海勒·賴班·泰伯的《智慧的樂園》(Fir-daws al-Hikmah);
   * 艾卜·伯剋爾·穆罕默德·伊本·宰剋裏雅·拉齊的《曼蘇爾醫書》(Kītāb al-Tibb al-Mansūri)和《醫學集成》(al-Hāwi);
   * 阿裏·伊本·阿拔斯·麥朱西(Haly Abbās al-Majūsi)的《醫學全書》(Kāmil al-Sinā‘ah al-Tibbiy-ah)
   * 伊本·西那的《治療論》(Kitāb al-Shifā’)和《醫典》(al-Qānūn fial-Tibb);
   * 阿裏·伊本·伊薩(Jesu Haly)的《眼科醫生手册》(Tadhkirat al-Kahhālin);
  
  化學
  
  阿拉伯人在研究化學等自然科學中,采用客觀實驗的方法。這是當時一個决定性的改革。在化學方面,阿拉伯人也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們在巴比倫、古埃及、古希臘的傳統和實踐的基礎之上,增添了印度和中國的化學知識,並且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尋找點金石和研究煉丹術。但是根據他們的記錄表明,他們已發展起了尖端的實驗技術,能夠製造各種藥物,生産蘇打、明礬、硫酸鐵等各類用於工業生産(特別是紡織業)的化學製劑。由於化學的進步,阿拉伯人很早就發明了化妝品,製造香水,肥皂等,後來在十字軍東徵,香水和肥皂一起傳入歐洲。
  
  阿拉伯煉金術的開創者是查比爾·伊本·哈彥,他比早期的希臘和埃及的煉金術師更能夠認識而且陳述實驗的重要性,在化學的理論和實踐方面,他都有了顯著的提高。查比爾在其論文中科學地敘述了化學上的兩種主要操作:煅燒(calcination)和還原。還改良了蒸餾、升華、熔化、結晶等手段。這對後來阿拉伯,乃至歐洲都有着很大影響,穆斯林化學家稱查比爾為先師。
  物理
  
  阿拉伯學者對物理學的貢獻也非常大。他們製作了許多精確的儀器,測量物質密度和大氣層引力。
  
  伊本·海賽姆(965年-1038年)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和阿拉伯光學之父,他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說明光在同物質中是在一條直綫上傳播的,著作《論光學》,奠定了光學的基礎。
  社會結構
  
  帝國的社會結構發生過一些變化,但主要分為四層:
  阿拉伯人
  
  上層由先知傢族、歷代哈裏發傢族、重要的遷士和輔士傢族及各地總督等組成,下層為普通的阿拉伯武士。他們享有許多特權。
  麥瓦利平民
  
  麥瓦利平民是非阿拉伯血統的新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多為敘利亞和伊朗人,他們的社會待遇大大低於阿拉伯血統的穆斯林。
  迪米
  
  迪米階層是帝國境內的異教徒,主要是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和瑣羅亞斯德教徒。他們不受逼迫,但受到穆斯林的政治壓迫、經濟剝削和種種宗教、社會歧視:所有迪米必須穿着規定的服裝,不許穿緑色衣服,不許騎馬。必須把木製魔鬼置於房屋墻上,其所作的不利於穆斯林的證詞也不被法庭接受。但與中世紀歐洲境內非基督教徒相比,他們的處境還算不錯。他們可以保持原有信仰,享有財産權,甚至可以在國傢的高級機構中任職,無須參加聖戰,也不用擔心因異教信仰而被流放或被送上宗教審判所的火刑柱。
  奴隸
  
  最低等級,沒有身為人的基本權利。
  
  奴隸買賣在阿拉伯帝國境內十分興隆。936年夏天,一個波斯商人用400艘船從非洲運來約1.2萬名黑奴。11世紀的布哈拉有一整條“人販子街”。奴隸市場上還出售來自希臘、俄羅斯的白奴和來自中亞、印度的突厥黃種奴隸。奴隸用於采礦、水利工程、宮廷作坊和軍隊,也用於私人的宅內勞動和手工業勞動。
  外交
  阿拉伯帝國和唐朝
  
  據說,穆罕默德曾經告誡他的弟子們說:“知識即使遠在中國,亦當往求之。”據《舊唐書·西域傳》記載,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國第三任正統哈裏發奧斯曼派遣使節抵達長安與唐朝通好,唐高宗即為穆斯林使節赦建清真寺。此後雙方來往頻繁。在中國史書的記載中,大食使節來訪次數達37次。
  
  751年,阿拔斯王朝軍隊在中亞怛羅斯戰役中擊敗唐朝將領高仙芝率領的唐朝和中亞各族聯軍,成功奪取了中亞西部河間地區的控製權,與唐帝國隔蔥嶺相對。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於757年嚮阿拉伯帝國求援,阿拉伯人隨即派遣數千士兵幫助平定安史之亂。這些士兵後來大多留在了中原,成為現代中國回回的先人之一。此後,吐蕃趁唐將西域兵力調回、防務空虛之際,聯合阿拉伯人進攻唐朝。安史之亂之後,吐蕃與阿拉伯又在蔥嶺以西多次交兵,爭奪西域的控製權。在這個過程中,回紇作為唐的盟友得以崛起。
  
  公元8世紀,中國之外的第一個造紙作坊出現在阿拉伯境內的撒馬爾罕。《旅程和王國》一書有這樣一句話:“紙是由俘虜自中國引入撒馬爾罕的。”幾乎與此同時,巴格達也出現了造紙作坊。他們的造紙技術都是由來自中國的工匠師傅傳授的。造紙術後來從阿拉伯傳往歐洲。
  
  繼造紙術之後,一些中國的其它發明創造也通過絲綢之路傳進阿拉伯帝國,後來通過帝國的西班牙、西西裏和法國部分地區傳遍歐洲,對西方的文明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公元8世紀中葉,中國的杜環去過阿拉伯地區,足跡遠至北非馬格裏布地區的摩洛哥,並且將其所見所聞寫成一本書——《經行記》,為中國和阿拉伯文明的交往留下珍貴的記錄。
  
  伴隨科學與文化交流的發展,不僅伊斯蘭教傳入了中國,而且阿拉伯帝國先進的數學、天文歷法與航海、地理知識也開始被中國人瞭解。
  
  公元10世紀,阿拉伯商人蘇萊曼與航海傢伊本·瓦哈比的商船由巴士拉與希拉(Siraf)經海上絲綢之路駛進中國的廣州港。之後,他們對於中國風土人情的大量的敘述(由Abu Zeid Hassan整理),使得當時的阿拉伯世界進一步認識了中國。此類故事可能為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The Arabian Nights)提供了與中國有關的素材。


  The term caliphate (from the Arabic خلافة or khilāfa) refers to the first form of government inspired by Islam. It was initially led by Muhammad's disciples as a continuation of the political authority the prophet established, known as the 'rashidun caliphates'. It represented the political unity of the Muslim Ummah, and was the world's fist major welfare state on such a large scale. The term is also used to refer to a state which implements such a government.
  
  Sunni Islam dictates that the head of state, the caliph, should be selected by Shura, elected by Muslims or their representatives. Followers of Shia Islam believe the caliph should be an imam descended in a line from the Ahl al-Bayt. From the time of Muhammad until 1924, after the Rashidun period; caliphates, sometimes two at a single time real and illusory, were ruled by dynasties; firstly the Umayyads, then the Abbasids, the Fatimids, and finally the Ottomans.
  
  The caliphate was "the core political concept of Sunni Islam, by the consensus of the Muslim majority in the early centuries.".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