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歐洲 Prehistoric Europe   古代德意志 German Early History   中世紀的德意志 Medieval Germany   德意志民族國傢的建立 Building of Germany   德意志帝國時期 German Reich   德意志帝國 German Empire   二戰後德國 Post-war Germany since 1945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國(德文:Deutsches Kaiserreich)通常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統一德國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
  
  有時候,德意志帝國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因為將神聖羅馬帝國算為第一個帝國。需要註意的是,其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帝國(德文: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瑪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國名。
  
  德意志的統一
  
  普魯士在首相奧托·馮·俾斯麥的領導下,先後在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獲勝,完成統一德意志的大業。1871年1月18日,國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正式登基為皇帝,德意志帝國建立。
  政治
  
  1871年4月頒布帝國憲法,是按普魯士憲法基礎而成的,加入了有關帝國的新內容,它明確規定德意志帝國是聯邦製國傢,由22個邦、3個自由市和2個直轄區組成。各邦把軍事、外交、海關立法、銀行立法、間接稅、刑法等權力交給帝國政府,衹保留教育、衛生和地方行政等權力,同時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議會。帝國憲法規定普魯士王國的國王就是德國的皇帝,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能任免帝國各級官吏。普魯士王國的首相是德國的宰相,由皇帝任免,嚮皇帝負責。
  
  帝國的立法機構是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聯邦議會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組成,主席由宰相擔任,設58席,普魯士占17席、巴伐利亞占6席、薩剋森占4席、符騰堡占4席,衹需14票便可否决議案,因此普魯士在聯邦議會有很大影響力。帝國議會議員通過選舉産出生來,選民為帝國居民中年滿25歲的成年男性公民,帝國議會沒有固定議席,參選者得票超過半數便當選,不足者落空。帝國議會所通過的一切决議須得聯邦議會同意後來能生效,以限製帝國議會的權力。
  內政
  文化鬥爭
  
  文化鬥爭是指俾斯麥在1870年代以國傢對抗天主教會的行動,天主教徒成為“帝國公敵”。早在1870年,梵蒂岡大公會議頒布了“教皇無誤論”,由於德國天主教徒當中存有不同意見,使國傢首次捲入教會事務。天主教獨於1870年12月創立中央黨,宗旨是保護天主教徒利益,可是俾斯麥認為它是保護帝國的敵人,黨對教宗的支持使人們認為該黨效忠於教宗而非國傢。因此,俾斯麥發動一場“文化鬥爭”,以大大削弱天主教徒在德國的影響力。
  
  文化鬥爭主要在1871年至1876年間進行,俾斯麥采取一係列行動削弱教會影響力,1871年帝國議會通過了神職條款,禁止“濫用神職以遂政治目的”,之後又統過了一係列法案,統稱為“五月法案”。主要措施控製神職人員的培訓、任命和教會教育,禁止耶穌會在德國展開活動,1874年把憲法內原有保證宗教自由的數條規條刪除,1875年推出“糧倉法”,凡拒簽聲明支持政府立法行動的教士將不會得到政府的宗教津貼,最後在1876年規定教會不能控製婚禮。許多抵製文化鬥爭的神職人員遭監禁或驅逐出境。然而文化鬥爭不但未能達緻預期目的,反而使中央黨勢力越來越大,天主教徒充滿凝聚力,得到選民的支持,在帝國議會內占有不少席位,迫使俾斯麥放棄與天主教徒的敵視,漸漸廢除相關法令;至於俾斯麥,他又找到另一個打擊對象,改為與中央黨合作,文化鬥爭終告失敗,在1887年正式結束。
  反社會主義法
  
  統一後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勢力日漸增強,雖然它的人數尚少,可是俾斯麥越來越視它為心腹大患,認為社會民主黨是“帝國的敵人”之一。1878年5月,德皇威廉一世遭到暗殺,事件中無人受傷,俾斯麥認為是社會民主黨所幹的好事,於是嚮帝國議會提出一項反社會主義法。不久之後又威廉一世再次遭到暗殺,傷勢嚴重,憤怒的俾斯麥便解散帝國議會,重新選出一批新議員,10月新國會通過了反社會主義法。反社會主義法又稱反社會主義非常法,內容是禁止社會主義者的一切集會、組織、結社以及各種報刊,也不得接受任何募款捐助,不過國會拒絶立法禁止社會民主黨參選國會議員,使社會主義者在國會仍有一定影響力。反社會主義法每三年重新通過一次,直至1890年俾斯麥下臺。
  
  然而反社會主義法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助長社會民主黨的勢力,《反社會主義非常法》有效的時期被後來稱為社會民主黨的“英雄時代”。70年代的經濟蕭條,使德國貧富懸殊惡化,不僅引起了社會主義者的關註,同樣喚起許多德國社會不同成員的關註,社會民主黨勢力越來越大,俾斯麥為了壓製這些勞工階級的政治活動,便透過各種福利措施收買他們。在反社會主義同時,俾斯麥又推行一些保障市民權益的社會主義法,包括1883年的疾病保險法、1884年的意外災難保險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殘廢保險法。1890年國會拒絶通過反社會主義法,1888年上任的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麥職務,俾斯麥下臺,反社會主義結束,社會民主黨改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
  威廉二世時期
  
  1888年3月德皇威廉一世去世,由兒子腓特烈三世繼位,可是他因咽喉癌於同年6月去世,由29歲的兒子威廉二世繼位。年輕德皇與年老宰相意見相左,最終在1890年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麥職務,之後的8年時間裏,威廉二世任命過3位宰相,但都未能成功解决國內工人與政府之間的矛盾問題。為了打擊工人和民主團體,帝國政府曾經試用過強硬和懷柔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二任首相列奧·馮·卡普裏維伯爵采用溫和手段,企圖以降低關稅以利二業人士,使黨派放棄成見,互相合作為國傢發展作出最大努力。他的做法反使黨派關係惡化,失去支持的他在1894年辭去總理一職。接任的霍恩洛厄,采用集體政治的方法,把不同利益集團结合起來,以實現意見一致,聯手對付共同敵人。霍恩洛厄在1900年退他,接任的伯恩哈德·馮·比洛為平衡工業和農業的利益,於是恢復了一些商業條約,以及提高一些關稅。比洛在1908年犯了一件錯事而在1909年辭職,當時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威廉二世時,威廉二世無意間說了一些有損與英國外交關係的說話,每日電訊報訪問員把稿交給首相過目卻沒有發現出來,到公開時纔發現,比洛衹告訴德皇以後說話小心一點。接任的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曾嘗試進行政治改革,但失敗而回。
  動亂與革命
  
  1914年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德國經濟陷入蕭條,戰事的拖延及高的死傷人數使人民厭倦戰爭,男丁被徵召,國內士氣低落,自1915年起德國國內開始出現糧食暴動,1917年還出現大規模罷工行動。同年霍爾維格政府被麥可利斯政府取代,事實上麥可利斯的宰相一職被架空了,由軍事首長興登堡及埃裏希·魯登道夫領導。同年右翼的德意志祖國黨成立,一心一意支持軍方領導政府,不少民族主義者認為戰爭的持續是因為猶太人還末從戰爭中賺取足夠利潤,反猶太主義死灰復燃。不久新宰相馮·黑德林上臺,之後不久馬剋斯·馮·巴登被任命為宰相,此時德國戰敗已成事實,軍事首長把政權交還給巴登的文人政府。此舉做法目的是防止聯軍提出苛刻的紫和條件,及防止國內動蕩不安擴大。新政府進行憲政改革,包括各部門嚮國會負責、文人控製軍隊等。此外,國內普遍要求威廉二世退位,但他不肯。
  
  這些憲政改革是十分有限,不能滿足人心,1918年10月威廉港水兵叛變,不肯接受上級命令把艦隊駛出威廉港執行一項攻英任務。此兵變觸使全國爆發大規模叛變,局勢急轉直下,宰相在11月9日辭職,新宰相弗裏德裏希·艾伯特上任,當天下午德國社會民主黨人腓力·賽德曼在國會大樓宣佈共和國成立,威廉二世在晚間出走,德意志帝國亡。11月11日,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威廉二世的退位末使德國國內恢復秩序,但共和國的成立已經把此殘局交給魏瑪政府處理。
  經濟
  
  十九世紀中期的德國仍以務農為主,1852年期間約50%人從事農業生産。早在1834年德意志地區已組成關稅同盟,以消除各邦之間的關稅,促進經濟發娶。隨着經濟發展,加上普法戰爭後得到大量賠款,在俾斯麥的領導下普魯士進行工業革命,經濟突飛猛進,鄉村人民涌入城市,提供了大量勞力,成為工業生産的勞動者,1882年德國工業人口占總勞動人口的40%,魯爾地區更成為德國的工業中心。1873年俾斯麥創立帝國鐵路局,負責國傢的鐵路事務,迅速擴建帝國鐵路網,1865年鐵路總長度衹有14,690公裏,1875年已達27,960公裏,減低了産品運費和運輸時間。德國的鋼産量亦大為提升,由1870年的140萬噸,去到1913年已超過1,000萬噸,煤産量增加3倍。在經濟高速發展達到頂峰時,1873年的大蕭條使德國經濟發展減緩,德國在1879年改行保護關稅政策,以保護國內工農業,而德國經濟要直到1895年至1913年纔恢復,此時期德國出現了新的工業,如化學、電子業。然而俾斯麥的保護關稅政策到了19世紀末已失去成效,不但使國內物價高漲,而且招且外國的報復性攻擊,使德國工業産品外銷不理想,在卡普裏維時期才調整此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後,德國是以速戰速决方式擊敗法俄兩國,可是戰事持續,由於德國沒有作打長期戰爭的準備,1915年糧食出現短缺,主要是英國封鎖所造成,許多糧食無法入口至德國,在6月政府實施面包配額管製。1916年至1917年情況更嚴重,面包嚴重短缺,城裏出現搶糧、搶店、示威的情況,許多農傢不再帶作物去市集,以免被搶去,約70萬人在大戰期間活活餓死,戰後營養不良現象普遍,許多年輕人因營養不足而被認為無法胜任工作。不單糧食出現短缺,軍需也一樣,所有彈藥在1914年10月用盡,工廠人手不足,唯有靠女性填補,1918年婦女在工廠就業人數高達230萬,較1913年的160萬高出許多。話雖如此,軍需工人的工資比較低、工時長、加上戰爭期間原有福利都被取消,使工人深深不滿,促使1918年的示威、罷工事件,最後甚至加入革命行列。
  政區
  帝國本土
  
  在德國統一之前,德意志地區分成了39個獨立的邦國。這些邦國包括王國、大公國、公國、親王國、自由漢薩城市和帝國直轄領。普魯士是衆多構成帝國的邦國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國傢,領土占全個帝國的六成。
  
  這些邦國中的其中數個在神聖羅馬帝國崩潰之後得到了獨立主權。其餘的邦國都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之後得到獨立主權。這些邦國的領土可能並不是一塊連續的領土,可能會分成數個部分分佈在德意志地區各地。這種現象是因為透過傢族分支瓜分領地,或者是透過徵購而獲得的。
  1893年德意志帝國政區
  一戰前的德意志帝國,1914年
  邦國 首都
  王國 (Königreiche)
  普魯士王國 (Preußen) 柏林
  巴伐利亞王國 (Bayern) 慕尼黑
  薩剋森王國 (Sachsen) 德纍斯頓
  符騰堡王國 斯圖加特
  大公國 (Großherzogtümer)
  巴登大公國 卡爾斯魯厄
  黑森大公國 (Hessen / Hessen-Darmstadt) 達姆施塔特
  梅剋倫堡-什未林大公國 什未林
  梅剋倫堡-斯特雷利茨大公國 紐斯特裏茨
  奧爾登堡大公國 奧爾登堡
  薩剋森-魏瑪-艾森納赫大公國 (Sachsen-Weimar-Eisenach) 魏瑪
  公國 (Herzogtümer)
  安哈爾特公國 德紹
  不倫瑞剋公國 (Braunschweig) 不倫瑞剋
  薩剋森-阿爾滕堡公國 (Sachsen-Altenburg) 阿爾滕堡
  薩剋森-科堡-哥達公國 (Sachsen-Coburg und Gotha) 科堡
  薩剋森-邁寧根公國 (Sachsen-Meiningen) 邁寧根
  親王國 (Fürstentümer)
  利泊親王國 代特莫爾德
  羅伊斯-施萊茨-格拉親王國 格拉
  羅伊斯-格瑞茨親王國 格瑞茨
  紹姆堡-利泊親王國 布卡堡
  施瓦茨堡-魯道爾斯塔特親王國 魯道爾斯塔特
  施瓦茨堡-桑德豪森親王國 桑德豪森
  華迪剋-皮亞蒙特親王國 亞路臣
  自由漢薩城市 (Freie Hansestädte)
  不來梅
  漢堡
  呂貝剋
  帝國直轄領 (Reichsland)
  阿爾薩斯-洛林 (Elsaß-Lothringen) 斯特拉斯堡
  海外屬地
  德意志帝國殖民地
  太平洋地區
  薩摩亞
  德屬新幾內亞 (所羅門群島、加羅林群島、馬裏亞納群島、瑙魯、馬紹爾群島)
  非洲地區
  德屬東非 (坦桑尼亞、盧旺達、布隆迪)
  德屬西非 (喀麥隆、多哥)
  德屬西南非洲 (納米比亞)
  其他地區
  膠州灣保護領地
  山東勢力範圍
  黃河流域勢力範圍
  社會
  
  德國早期大多數工人居住和工作環境都很惡劣,早期德國工人的工資較低,缺乏保障,住屋與公共設施未能配合人口涌入的需要,許多工人為節省開支,往往與數人合租一間住房。城鎮衛生不良,衛生設施較原始。於是政府在1883推出疾病保險法、1884年的意外災難保險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殘廢保險法、 1911年的職員保險法,使德國成為一個擁有優良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傢。此外政府又大力興建房屋,縮短工人的工作時間,1878年立法規定婦女及兒童不得從事對有害身體的工作,14-16歲的青少年每天工作不得超過10時。
  
  德國國內男女不平等現象甚為普遍,婦女是沒有投票權的二等公民、法律對婦女的歧視、同工不同酬、受教育權利、甚至在1908年帝國結社法通過前婦女是沒有參與政治權利,包括工會和政黨。戰前避孕方法極不普及,故每家庭都有4至5名子女,加上死亡率漸漸下降,導致人口急增。1865年成立的德國婦女會,主要推動教育和就業平等,但要到威廉二世時期纔見成效。
  教育
  
  相比歐洲其它國傢,德國的教育制度可以說是相當進步。19世紀初多數邦國通過立法,規定國民須接受基本義務教育。1871年,普魯士就有33000所初級學校,在學學童約400萬人,1911年增至39000所,學生高達650萬人。因此德國民衆識字率甚至,直到十九世紀末,每1000名德國人中,無法讀寫的文盲不到5人。學校嚮學生灌輸忠君忠國、紀律、苦幹的觀念,衆多課目中歷史科最為重視,學童須熟習國傢歷史。然而衹有少數人能在完成小學後繼續接受教育,共有關係良好的富傢子弟才能升讀中學和大學,不鼓勵大學生以批評眼光判事,而女性大學生更是二十世紀纔出現的新事。
  軍事
  
  德國軍隊在1870年衹有40萬人左右,到了1911年增加至864,000人。國傢實行徵兵製,全國男子都須要服役,期間不斷灌輸國傢觀念,接受紀律訓練和意識形態的統一。軍官大多是來自貴族階級,1860年有65%軍官來自貴族家庭,可是這比例不斷下降,到1913年衹有30%。
  
  1890年代,德國出現了沙文主義團體,其中勢力中最的是泛德意志協會,宣揚日耳曼種族優越論,提出奪取英、法等國殖民地,再吞併歐美小國,以建立世界性的大日耳曼帝國,對當時的德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887年,通過了軍事法案,同意增加軍費。1898年成立德國海軍聯盟,並通過了第一個海軍擴建法案,在1903年前建造11艘裝甲艦、63艘驅逐艦、23艘巡洋艦。1900年通過第二個海軍法案,1915年前擁有7艘戰艦、11艘重型巡咩艦、34艘輕型巡咩艦和100艘驅逐艦,使德國海軍慬次於英國。1906年英國建造無畏艦時,再通過第三次海軍法案,建造無畏艦。德國擴建海軍引起英國關註,展開了軍備競賽,1908年時英國有8艘無畏艦,德國卻有7艘,成為全球第二海軍強國。
  
  1891年,德軍總參謀長施裏芬開始調整對俄法的作戰計劃,以速戰速决為原則,4-6周內擊敗法國、3-4個月內擊敗俄國,最終在1905年完成計劃,這便是著名的施裏芬計劃。為了準備戰爭,德國軍費開支不斷增加,1879年衹有4.28億馬剋,到1913年已超過20億馬剋,軍隊人數從1874年的40萬增加至戰前的75萬,390艘船艦,海員達8萬人。同時,威廉二世亦積極對外擴張,甚至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中派出“豹”號戰艦駛至摩洛哥,以示抗議。三國協約的組成,宣示了對立的軍事集團形成,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綫,德國介入戰爭,實行施裏芬計劃,嚮法俄宣戰。德國在戰爭不能得勢,山窮水絶,最終在1918年11月11日投降,德國滅亡。
  外交
  大陸政策
  
  俾斯麥一嚮采用大陸政策,煽動英、俄兩國互相對抗、與奧結盟、阻止俄國擴張和孤立法國,目的是鞏固德意志帝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1873年,德、俄、奧結成三皇同盟,是一個很模糊的軍事盟約,三國之間存在利益矛盾,所以三皇同盟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同盟。俾斯麥原以為法國需要一段很長時間,法國才能在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中恢復元氣,可是1873年提前付清了50億法郎賠款,迫使德軍撤出法國。俾斯麥不願意法國重新強大起來,在1874年藉口法國圖謀報復,在邊境集結軍隊,引發戰爭危機。俾斯麥相信三皇同盟剛剛建立,俄國不會反對德國對法國的行動,但俄國不希望德國過份強大,而法國又是一個能有效牽製德國的國傢,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批評俾斯麥的行動,表示俄國不會視而不見,俾斯麥衹好放棄行動。
  
  1878年舉行柏林會議,由俾斯麥主持,它對德國而言不僅是一個修訂聖斯特法諾條約的會議,而是一個顯示德國實力的會議。會議中,德國極力討好英國和奧國,而俄國玨有的利益在會議幾乎完全失去,使德俄關係惡化。到了1879年德奧結成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組成三國同盟。1879年德國實行貿易保護政策,限製俄國糧食入口,到了八十年代,德俄關係基本上無法維持,這時法國主動出擊,1887年提出法俄結盟,1888年提供5億法朗幫助俄國解决財政睏難,1889年又提供19億給俄國。為了維持德俄關係,在1887年簽定再保條約,可是在1890年宰相卡普裏維拒絶與俄國續約,俄國轉為加入英法陣營。
  世界政策
  
  威廉二世推行的世界政策,作風與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完全不同。世界政策即是建立強大的軍隊和殖民帝國,此導致與英國關係惡化。1890年7月英德簽定赫爾果蘭—桑給巴爾條約,解决了英德殖民地之爭的問題,暫時改善兩國關係。威廉二世早在19世紀末積極擴軍,尤其是海軍,介入外國殖民地事務,引起了英國的關註。1895英國進攻德蘭士瓦,威廉二世作出抗議,最後英國行動失敗,威廉二世祝賀德蘭士瓦,結果英國派艦艇到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示威。1897年德國占領中國山東半島。1898年英德簽定秘密協定,瓜分葡屬非洲,以防德國幹預即將進行的第二次波耳戰爭,而德國亦答應不再支持波耳人。1899年乘美西戰爭的機會,出資購買關島、加羅林群島和帕勞。然而當時德國的殖民地面積遠遠不及英法兩國,而且多是資源貧乏的土地,威廉二世不甘這些收穫,便與英法兩國直接競爭。德國决定建造一支僅次於英國的艦隊,這無疑會引起英國的不滿,威脅英國的海上霸權,使英德關係惡化。1903年得到巴格達鐵路建築權後,推出3B計劃,連接柏林和巴格達,中途經君士坦丁堡,以把德國勢力滲入鄂圖曼帝國。英國提出要德國把連接波斯灣沿岸鐵路最後一段建築權讓給英國,但德國拒絶。於是英印總督在英軍艦隊護航下,在波斯灣進行一次示威性航行,使英德關係越來越緊張。1905年在摩洛哥與法國發生爭執,引發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威廉二世出透摩洛哥並表示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最後摩洛哥獨立。1911年引發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德國派出艦艇往摩洛哥,英國介入,最後德國獲得部份剛果領土,並承認法國為摩洛哥的保護國。1914年6月28日發生薩拉熱窩事件,德國嚮奧國表示無條件支持,結果俄國嚮奧國宣戰,德國嚮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領土損失
  
  對比於現今,有一大片原屬於德意志帝國的領土現時是屬於數個歐洲國傢的領土:
  帝國時期名稱 現屬國傢 現屬地區
  阿爾薩斯-洛林(Elsass-Lothringen) 法國 法國 法國的德語省分下萊茵省、上萊茵省(阿爾薩斯大區)和摩澤爾省(洛林大區東北部)
  歐本與馬爾梅蒂地區(Eupen und Malmédy) 比利時 比利時 歐本及馬爾梅蒂市,列日省鄰近德國邊界的兩個城市及鄰近自治區
  北石勒蘇益格(Nordschleswig) 丹麥 丹麥 南日德蘭郡
  赫魯欽地區(Hultschiner Ländchen,沿德國與奧匈帝國邊界延伸的一帶蘇臺德地區) 捷剋 捷剋 捷剋境內西裏西亞鄰近波蘭邊界的赫魯欽地區
  (二戰後該區德國人被驅逐,亦發生於整個蘇臺德地區)
  波美拉尼亞省(Pommern)中部及東部、
  
  西裏西亞(Schlesien)、
  東勃蘭登堡(Ostbrandenburg)、
  瓦爾米亞(Ermland)、
  馬祖裏亞(Masuren)、
  西普魯士(Westpreußen)、
  東普魯士(Ostpreußen)南部
  及波森省(Posen,當中數個地區人口主要是波蘭人)
   波蘭 波蘭 全國的北部和西部地區,包括波美拉尼亞、西裏西亞、盧布斯卡省、瓦爾米亞及馬祖裏亞
  (二戰後該區德國人被驅逐)
  東普魯士(Ostpreußen)北部和哥尼斯堡(Königsberg) 俄羅斯 俄羅斯 俄國位於波羅的海的外飛地加裏寧格勒州
  (二戰後該區德國人被驅逐)
  默麥爾地區(Memelland)及默麥爾市(Memel) 立陶宛 立陶宛 剋萊佩達地區,包括波羅的海沿岸的剋萊佩達市
  (二戰後該區德國人被驅逐)


  The German Empire is the name commonly used in English to describe Germany from the unification of Germany and proclamation of Wilhelm I as German Emperor on 18 January 1871 to 1918, when it became a German republic after defeat in World War I and the abdication of Wilhelm II (28 November 1918).
  
  The term Second Reich is sometimes applied to the period from 1871 to 1918 although, after the collapse of Hitler's Third Reich, the term has generally fallen out of popularity. During its 47 years of existence, the German Empire emerged 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industrial economies in the world and a formidable great power, until it collapsed following its military defeat in World War I and the concurrent November Revolution. The most important bordering states were the Russian Empire in the east, France in the west, and Austria-Hungary in the south.

<< 前一朝政:德意志統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