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統一發生於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成功統一了多個德意志邦國,建立了德意志帝國。由這個時間開始,所有德意志邦國都能被統一稱為“德國”。對於這位“鐵血宰相”是否擁有統一德意志的宏大計劃,還是衹是純粹擴張普魯士的領土,長久以來有很多爭論。
俾斯麥權力的興起
拿破侖其中一項成就是將擁有超過1,000個邦國的神聖羅馬帝國改組成39個更簡化的邦國,這些邦國組成了德意志邦聯和後來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的基礎。
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能夠將這39個邦國統一成一個國傢有數個關鍵原因。多年前泛日耳曼主義的興起已經開始了德意志的統一運動,最初與自由主義相關。 1848年革命 — 歐洲面臨經濟蕭條的一段時間 — 中止了德意志邦聯嘗試統一的計劃。這更清楚顯示了奧地利帝國並不適合成為推動統一德意志的代表。
1860年代早期,普魯士國王與議會的衝突引發了一次憲法危機。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1862年任命俾斯麥為首相。俾斯麥希望自己能夠解决這次憲法危機,並擊敗外來勢力,令普魯士成為德意志內的領導勢力,最終成為一個保守、普魯士領導的德意志國傢。
建立統一國傢
建立這個統一國傢的泛日耳曼主義,迅速地擺脫1848年革命時的自由和民主特徵,趨嚮俾斯麥提出,權力主義的“現實政治”。俾斯麥能夠統一德意志主要靠三次軍事勝利:普丹戰爭(1864年)、普奧戰爭(1866年)和普法戰爭(1870-71年)。雖然這幾個德意志的敵人嚮德國人宣戰,但仍令他們覺得需要成立一個強大、統一的國傢。
普丹戰爭
1863年11月18日丹麥國王剋裏斯蒂安九世簽署11月憲法,宣佈什列斯威是丹麥的一部分,對於德意志邦聯來說是違反了倫敦議定書的議定。廢除11月憲法的外交嘗試失敗之後,1864年2月1日普軍越過什列斯威邊界,戰爭爆發。普丹戰爭結果是普魯士和奧地利軍隊的勝利,兩國在之後簽訂的和平條約奪得什列斯威和好斯敦的控製權。(議定普國取得什列斯威,奧國則取得好斯敦)
普奧戰爭
1866年,與意大利配合,俾斯麥製造了一個奧地利與普魯士宣戰,爆發普奧戰爭的情況。剋尼格雷茨戰役的决定性戰役,令到普魯士能夠合併一些領土和俾斯麥可以排除普魯士長久以來的競爭對手奧地利及其盟友,並且與在戰爭中支持普魯士的德意志邦國組成北德意志邦聯。此戰亦終結了奧地利對德意志邦國的控製。
新建立的邦聯是日後德意志帝國的基礎。美因河以南的四個德意志邦國仍舊獨立,但與普魯士組成軍事同盟。1867年,奧地利皇帝的權力因此戰而削弱,被迫嚮匈牙利的貴族妥協,授予同等地位,建立二元君主國奧匈帝國。奧地利勢力從此再不能涉足德意志。
俾斯麥經軍事勝利消除了奧地利對統一的阻力,好的是減弱奧地利的勢力,但是壞的卻令到德意志更加分裂,在戰爭中支持普魯士的邦國與支持奧地利的邦國互相對立,難以融和。由於這令到德意志的民族主義有所削弱,需要有一場戰爭重新團结德意志各邦。除此之外,俾斯麥要達緻統一,亦需要清除法國拿破侖三世在德意志的勢力。他在普法戰爭中就實現了這兩個目標。
普法戰爭
1870年,法國反對俾斯麥支持的霍亨索倫王朝親王接受西班牙的王位。而在此之前,拿破侖三世已經拒絶了另外三個歐洲王室的候選人。這些行動當然絶對不能公開,但亦必須製止俾斯麥的計劃,若霍亨索倫王朝成員成為西班牙國王,法國接壤的兩個國傢都會是德意志的勢力,令到法國腹背受敵。當這件事曝光的時候,法國被羞辱,法國的外交大臣格蒙特公爵阿革諾耳寫了一份斬釘截鐵的聲明,說若有普魯士的親王可以適合成為西班牙國王的話,法國政府將會支持。雖然普魯士退出競逐王位,但是俾斯麥仍將經他修飾、刪減、具辱駡意味的埃姆斯電報刊登在報章上,刺激法國策動普法戰爭。拿破侖三世希望像拿破侖一樣能夠分裂德意志邦聯。但是法國未有在奧地利支持下就與北德意志邦聯和南德意志諸邦作戰。1866年普魯士與奧地利簽訂的條約發揮作用:奧地利沒有幹預,所有德意志邦國軍事上統一對抗法國入侵。於幾次戰役後,1870年7月1日發生的色當會戰德軍打敗了法軍主力,並且俘虜了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
可是新成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仍然繼續作戰。在巴黎之圍之中,獲南德意志諸邦支持的北德意志邦聯,與其合組德意志帝國。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於凡爾賽宮鏡廳成為“德意志皇帝”,而選擇鏡廳的原因是這裏有衆多被法國合併的德意志地區的壁畫。簽訂和平條約時,法國割讓在三十年戰爭時,路易十四吞併的傳統上屬於德意志地區的阿爾薩斯和德語地區的洛林。
這場戰爭奠定了俾斯麥和普魯士成為德意志統一後的領導者。1871年凡爾賽條約(於稍後的法蘭剋福條約中得到確認)中,德意志南部的邦國正式被合併統一的德意志國傢,並終結了這場戰爭。俾斯麥作為新成立帝國的第一位首相,他領導了德意志由聯邦過渡到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傢。
新的帝國
德意志帝國包含25個邦國,當中三個是自由漢薩城市。這是“小德意志”方案的實現,排除了包括奧地利在內的“大德意志”方案。
俾斯麥本人1866年製訂了北德意志邦聯憲法,1871年經少許修改後成為了德意志帝國憲法。德國擁有了民主的特色:特別是帝國議會,對比於普魯士議會,帝國議會的議員都是直接和在同等男性普選權下産生的。可是,法案仍需要聯邦議會中來自各邦的代表審議通過,而聯邦議會中普魯士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在憲法的背後,普魯士在這兩個議會裏仍然有絶對的影響,靠的是賦予給皇帝的執政權力,和皇帝指派的聯邦總理 — 奧托·馮·俾斯麥。俾斯麥衹對皇帝負責,在皇帝的授權下為他服務。總理正式上是一個一人內閣,處理所有國事; 實際上,國務卿衹是非官方的文件大臣。除了1872–1873年及1892–1894年,其餘時間帝國的總理同時亦是普魯士的首相。帝國議會擁有通過、修訂或否决議案的能力,但不能製定法律,製定法律是總理的職務。這部憲法的一個問題是這是設計讓某幾種人掌握首相與國王的職務。憲法未有考慮到一個強勢國王與一個傀儡首相的情況。
其它的邦國都可維持本身的政府,但是較小邦國的軍隊則改由普魯士控製,而較大邦國如巴伐利亞和薩剋森王國等的軍隊則跟從普魯士編製,在戰爭時期會交由帝國政府指揮。雖然國內權力主義受到重視,但是政府仍然准許政黨的發展。
接踵而來的“文化鬥爭”(1872-1878年)並不是像文化戰爭一樣的政治鬥爭,而更像是語言和教育上的鬥爭。作為總理的俾斯麥,他嘗試限製羅馬天主教會及其政治上的代表德國中央黨對國內學校的教育和語言有關領域上的影響。對帝國非德國族裔,包括波蘭人和丹麥人少數民族的德國化政策都由德語學校開始(德國化)。
構成帝國的邦國
普魯士是帝國內最大的邦國,占帝國的六成面積。在被合併到普魯士前,這些邦國有些是在神聖羅馬帝國瓦解後得到自主權,有些是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建立的自主國傢。
與意大利和日本相似的地方
德意志帝國的發展有些地方與意大利和日本的發展相似。與俾斯麥比較,意大利的首相卡米洛·奔索·迪·加富爾伯爵都是利用外交手段和嚮外戰爭達緻他的目標:他在攻擊奧地利前與法國結盟,1861年達緻了意大利統一(除了教皇國和奧屬威尼斯),意大利置於皮埃蒙特薩伏伊王朝的統治下。支持薩丁尼亞王國領導統一的加富爾,反對朱塞佩·加裏波底和糾澤佩·馬志尼等支持自由共和的浪漫式民族主義激進人士,他尋求用保守的路綫統一意大利。
日本經歷了由德川幕府倒臺直至1918年的明治維新的現代化進程。日本1882年委任大臣出洋考察世界各地不同政府的政府體製,而當中對俾斯麥的德國政府體製特別有極深刻的印象。所以日本1889年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設立與俾斯麥的首相職位類似的內閣總理大臣職位,和一個衹對天皇負責的內閣。
這三個政府社會結構的其中一個特點是當中有人能以佃權保留並分享了政治權力 — 在德國來說就是普魯士的容剋貴族 — 由於農民和城市的工人未有聯合起來改革突破地主的佃權。
The formal unification of Germany into a politically and administratively integrated nation state officially occurred on 18 January 1871 at the Versailles Palace's Hall of Mirrors in France. Princes of the German states gathered there to proclaim Wilhelm of Prussia as Emperor Wilhelm of the German Empire after the French capitulation in the Franco-Prussian War. Unofficially, the transition of the German-speaking states into a federated organization of states occurred over nearly a century of experimentation. Unification exposed several glaring religious,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and among the inhabitants of the new nation, suggesting that 1871 represents one moment in a continuum of unification processes.
The Holy Roman Empire of the German Nation had been informally dissolved in 1806 with the abdication of Emperor Francis II during the Napoleonic Wars. Despite the legal, administrative, and political disruption caused by the dissolution of the Empire, the people of the German-speaking areas of the old Empire had a common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legal tradition further enhanced by their shared experience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ary and Napoleonic Wars. European liberalism offered an intellectual basis for unification by challenging dynastic and absolutist model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 its German manifestation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 education, and linguistic unity of peoples in a geographic region. Economically, the creation of the Prussian Zollverein (customs union) in 1818, and its subsequent expansion to include other states of the German Confederation, reduced competition between and within states. Emerging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facilitated business and recreational travel, leading to contact and sometimes conflict between and among German-speakers from throughout Central Europe.
The spheres of influence model created by the Congress of Vienna in 1814–15 after the Napoleonic Wars supposedly established Austrian dominance in Central Europe. However, the negotiators at Vienna took no account the Prussia's growing strength within and among the German states, failing to recognize that Prussia would challenge Austria for leadership within the German states. This German dualism presented two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unification: Kleindeutsche Lösung, the small Germany solution (Germany without Austria), or Großdeutsche Lösung, greater Germany solution (Germany with Austria).
Historians debate whether or not Otto von Bismarck, the Minister President of Prussia, had a master plan to expand the 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 of 1866 to include the remaining independent German states into an empire, or whether he simply sought to expand the power of the Kingdom of Prussia. They conclude that factors in addition to the strength of Bismarck's Realpolitik led a collection of early modern polities to reorganize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relationship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Reaction to Danish irredentism and French nationalism provided foci for expressions of German unity. Military successes in three regional wars generated enthusiasm and pride that politicians could harness to promote unification. This experience echoed the memory of mutual accomplishment in the Napoleonic Wars, particularly the War of Liberation of 1813–14. By creating a Germany without Austria, the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unification in 1871 at least temporari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du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