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曼王朝(al—Sulalah al—Samaniyyah)
阿拔斯王朝时中亚地区建立的伊斯兰教封建割据王朝(874~999)。由中亚河中地总督奈斯尔·伊本·艾哈迈德(Nasr ibn Ahmad,874~892在位)奠基。因其曾祖萨曼而得名。萨曼系波斯巴尔赫贵族后裔,原信奉祆教,后改信伊斯兰教。萨曼之孙艾哈迈德等兄弟4人效忠于哈里发马蒙,曾协助阿拔斯王朝军队平定拉菲之乱有功,约于820年被马蒙分别任命为管治撒马尔罕、费尔干纳、塔什干和赫拉特城军事长官。后由塔希尔王朝节制,保持原职。873年,塔希尔王朝灭亡后,艾哈迈德统二治理河中地区。874年,其子奈斯尔·伊本·艾哈迈德被哈里发任命为河中地区总督,为萨曼王朝之始。奈斯尔之弟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892~907在位)是萨曼王朝政权的真正创建者。他以布哈拉为首府,正式称 “埃米尔”,宣告独立,名义上仍承认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宗主权,仅向哈里发奉献贡物,报告军务。他效法哈里发宫廷建立了统一的行政和军事制度,确立了王朝与辖地的隶属关系。他于903年灭萨法尔王朝,取得呼罗珊地区统治权,继而征服了中亚地区许多独立的地方小邦,其统治势力远达怛罗斯、花刺子模、泰伯里斯坦与戈尔甘等地。他励精图治,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农业和商业,奖掖伊斯兰学术文化,被后世史籍誉为“信仰虔诚、宽仁贤明的君主”。在奈斯尔二世(913~943在位)时,由宰相贾伊罕尼和巴勒阿米先后辅佐,将王朝统治的中心由中亚地区转向波斯东部,他加强中央政权和军队建设,镇压了王室内部和什叶派、哈瓦利吉派所发动的叛乱,巩固了王朝的统一。他拨款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调整赋税,鼓励商业和对外贸易,奖掖学术,境内经济繁荣,文化事业昌盛,为萨曼王朝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伊朗西部信奉什叶派的布韦希王朝崛起,长期威胁萨曼西境的安全,呼罗珊地区叛乱频仍。王朝后期,几任埃米尔即位时年幼,宫廷实权由突厥奴隶近卫军高级军官掌管,突厥军官为各省的统治者,实行割据。这时突厥人建立的喀喇汗王朝在中亚兴起,屡次击败萨曼王朝军队,占领中亚部分地区;阿姆河以南地区由其原呼罗珊突厥总督阿勒普特勤建立的伽色尼王朝夺取。在阿卜杜勒·麦利克二世执政时,国土大多丧失,战乱频起,国政由伽色尼素丹马哈茂德所支配。999年10月喀喇汗王朝伊利克·奈斯尔汗率军从喀什噶尔进入河中,未遇任何抵抗攻占首都布哈拉城,阿卜杜勒·麦利克被俘囚禁,后死于狱中。其领土被喀喇汗王朝和伽色尼王朝所瓜分,萨曼王朝遂亡。
萨曼王朝是中央集权制的封建政权,埃米尔为独立君主,集行政、军事和司法大权于一身,为最高统治者。王室成员、封建贵族、宗教上层、突厥近卫军首领、大商人等占有私人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分成制地租。少量土地分归村社农民,按规定上缴土地税。清真寺和宗教学校由王室赐封或穆斯林施舍的地产(即瓦克夫),免缴赋税,其收入为宗教基金。王朝采取扶农(牧)、重商政策,倡兴对外贸易,东西商道畅通,各国商贾云集于各城市,商店林立,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萨曼王朝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遵奉逊尼派教义,实行伊斯兰教法,推崇哈乃斐派教法学说。中央大法官和各省法官,由埃米尔直接任命,多由教法学家和大毛拉充任,主持宗教事务和司法。该王朝多数埃米尔笃信伊斯兰教,精通教义教法,宫廷延聘著名伊斯兰长老担任国师、顾问,参与朝政,享有宗教特权和较高政治地位。随着王朝的不断向外扩疆及征服,伊斯兰教在河中地区和费尔干纳北部得到广泛传播,大量突厥部落改奉伊斯兰教,在其辖地确立了伊斯兰教的统治地位。王朝在布哈拉、撒马尔罕、塔什干、赫拉特、赖伊修建壮丽的清真寺、宗教学校、宫殿、陵墓、图书馆、天文台,促进了伊斯兰学术文化的发展。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发展成中亚伊斯兰文化名城。布哈拉兴建的宫殿,富丽堂皇,为萨曼的建筑珍品;规模宏大的皇家图书馆,藏书丰富,收藏有《古兰经》珍本和各学科的手抄本,堪称学术宝藏。撒马尔罕兴建的大清真寺、伊斯兰经学院和天文台,为萨曼伊斯兰学术文化高度发展的象征。王朝大力奖掖学术,招贤纳士。在奈斯尔二世时,布哈拉及宫廷,各方学者云集,在此求学、研究、著述蔚然成风,出了不少闻名于世的学者。医学家兼哲学家拉齐、伊本·西那、博学家比鲁尼、诗人费尔多西和鲁达基、历史学家巴勒阿米、艾布·苏莱曼等均在萨曼王朝的庇护下从事过学术活动,作出了重大贡献。萨曼王朝赞美波斯文化,是波斯语言及文学艺术的复兴者。王朝除通行阿拉伯语外,政府规定波斯文为官方通行文字,并大力推广波斯语,诗人鲁达基等用波斯语进行文学创作。将伊斯兰教经典、科学和文学著作翻译成波斯语广泛流传。据阿拉伯文献载,萨曼王朝曾与中国于阗大宝国王或甘州回鹘可汗通使、通商和联姻。中国西北边境突厥民族最早信奉伊斯兰教,是受到萨曼王朝传播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