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老子的幫助   》 第十三章 寵辱無驚(2)      王蒙 Wang Meng

第十三章 宠辱无惊(2)
  外界的鏡頭可能放大,可能縮小,可能變形,可能扭麯。可能是毀譽無定、榮辱無端,也可能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誰讓你自己不可能做到絶對地百分之百地無懈可擊呢?如果再一驚一乍,你還活不活了呢?
  人們沒有太多的辦法絲毫不為這一寵一辱或一辱一寵所刺激。
  比如我,七十多年的大起大落、衆說紛紜、知音誤解、恩恩怨怨,想起來足夠喝一壺的。我從十幾歲讀《老子》,特別佩服這個關於寵與辱的論斷,關於人之大患在有吾身的論斷,恨不得自己能夠做到寵辱無驚,能夠置吾身於度外,但是做不到。做不到也還要背誦這段言論,越做不到,越對老子的有關論述贊美嘆服嚮往不已。
  我多麽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永遠快樂、永遠鎮定、永遠堅強、永遠穩如泰山啊。
  然而不是的,我會感到晦氣,我會感到恐懼,我會感到莫名其妙,我會感到哭笑不得,我會焦慮、失眠、憤憤不平。
  人都是喜寵懼辱的,都是求榮避恥的。做不到也罷,知道一個老子,知道一個寵辱無驚,知道有個人之大患在有吾身的說法,好。知道與壓根不知道這樣的理念,是不同的。有一個這樣的標桿,與完全沒有標桿,是不同的。我會想方設法去理解已經發生和仍然可能發生的一切,我會以寵辱無驚作為自己的修養目標、心理調節目標。我會從一驚大驚轉變到少驚,最後終於做到基本無驚,這個過程很少超過四十八小時或七十二小時。我對老子的寵辱無驚的提法十分入迷。做不到也要努力做,努力去接近這樣的目標。
  積七十年之經驗,深知把寵辱若驚說成是由於“大患若身”,理論上很有說服力,實際操作上太難辦。這個理論這個提法過於徹底了,太徹底了反而脫離了生活與實際。人衹要活着,就不可能那樣徹底。誰能從根本上滅絶了吾身呢?要沒有吾身了,豈止是寵辱,吃喝拉撒睡、油????醬醋茶的問題都不存在了。
  身的存在與被關註是一個客觀事實,耶穌上十字架之所以感人,因為他的肉身承受了太多的痛苦。江姐之受酷刑而堅貞不屈,也因為有她的肉身的承擔格外令人肅然起敬。及無吾身,既沒有壯烈也沒有苟且,既沒有叛徒也沒有英雄了。這在活着與沒有失卻知覺的情況下很難做到。
  那麽怎麽樣才能寵辱少驚一點?第一,要把個人得失看得淡一點,及無吾身雖然難以做到,及淡一點吾身,不要死盯着個人,心裏裝點大事正事,至少分散一下那點為自己打的算盤,這是不難做到的。這也是人格的一個理想,叫做大大減少自己的那點低級趣味。第二,要有遠見,看到寵辱之後還會有轉機,有發展變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要有眼光,要知道寵過分了,會起客觀上的辱的效果;而辱過分了,結果衹能給你加分。第四,最最主要的要有對自己的信心。這就不是完全的“無吾身”,而是“壯吾神”、“悅吾心”。寵辱是外界加給你的,精神境界與精神能力則衹决定於自己,它們衹屬於你。衹要自己不垮,誰也無法從精神上摧垮你,除非是肉體消滅,誰也不能把你怎麽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華夏出版社
前言:老子的幫助第一章 衆妙之門(1)第一章 衆妙之門(2)第二章 知美即惡(1)
第二章 知美即惡(2)第三章 虛心實腹第四章 和光同塵(1)第四章 和光同塵(2)
第五章 天地不仁(1)第五章 天地不仁(2)第五章 天地不仁(3)第五章 天地不仁(4)
第六章 𠔌神玄牝第七章 無私成私第八章 上善若水第九章 功遂身退(1)
第九章 功遂身退(2)第十章 如嬰兒乎(1)第十章 如嬰兒乎(2)第十章 如嬰兒乎(3)
第十一章 無之為用(1)第十一章 無之為用(2)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第十三章 寵辱無驚(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