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 city novel分类表
都市生活职场商界黑白两道现实百态

作品父类: 都市小说 city novel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 ,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但是,不同批评家对“新写实”特征的描述并太不一致,还有一些批评家坚持认为不必对新写实小说这一概念作勉强的理论界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现代派文学纷纷涌入中国,文学便出现了各种主张、各式“流派”。这些主张和流派开阔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那时张口闭口的各式各样的现代派术语,成为文学的时尚。而现实主义偏居文学的一隅,几乎成为时尚文学的诟病,成为没落、落后、保守的代名词。但也就在那个时候,文学开始出现了疲软之态,进而出现了滑坡,读者大规模地疏离和冷落了文学。在慌乱之中,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文学找到了“新写实”和“现实主义冲击波”,似乎也找到了一个新亮点,并以此力图挽回文学的颓势。前者我觉得可以称为琐碎和低层的现实主义,以平常普遍的市民生活的摹写与表达这个阶层的生活情趣为主,当时的一些关键词比如“零距离”、“原生态”是最时髦的文学词言;后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庞杂的官员阶层——从村干部一直写到省部级高官,以暴露这个阶层的问题与黑幕为叙事的重心。两种文学样态在那时的没落文学里成为一道耀眼的流星雨,一度也唤醒和召回了一定的文学阅读,但很快就消失在大规模的阅读的视野之外。之后,“新写实”便与现代传媒合谋,以畅销书与影视剧为载体,把文学带入商业领域,忙着去挣钱了;而“现实主义冲击波”则继续它的狭小的视角,利用存在的官民阶层不平等、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缝隙,并将之分裂为鸿沟与峡谷,成为黑幕小说或曰官场小说,也开始迎合了市场的需要。
  “新写实”和“现实主义冲击波”当时引起关注与轰动是因为它们直逼了社会现实,表现出现实社会的某一类社会阶层的生存真相。它们是站在现实主义立场上,用现实主义的文学表达,取得的文学的一次新的进展。但它们很快就昙花一现了,像流行病和生活时尚一样,很快地没落了,从而淡出了大范围的阅读视野。这是因为,它们所缺乏的,恰恰是现实主义最本质的最核心的东西——现实主义的伟大精神,没有社会与人类进步的信念、理想和希望,没有生活的本相,没有鼓舞社会与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没有激发社会与人类的斗志。它们就像是一群蝇蝇苟苟的动物一样,充满了丰富和丰满的物质形态的叙事。它们都以现实主义走向了一时的辉煌,也是以对现实主义的误读而开始了没落。
  作为一种信仰、精神、理念和方法,现实主义从文学艺术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冥冥之中存在着,并成为文学艺术认识与表达生活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途径。只不过,现实主义的命名才是最近几百年间的事情。应该说,几千年来文学艺术发展史里未曾改变过的事实——不管艺术表达如何千变万化——就是现实主义精神,始终是文学艺术史上的主导旋律。作为现实主义精神,有着几组重要的关键词:现实与真实,批判,理想。现实与真实是生活的真相和艺术的真实,是生活与文学的普遍性;批判是作家与生活的距离感与清醒的理性,是评判与批判的意识;理想,是人类、社会的伟大的高尚的心胸、境界和设想,也是生活的本相。对于文学来说,前两点比较容易做到;而后一点,则需要文学的人格、心胸、境界、视野、学养。因此说,无论在过去、当下,还是在未来,现实主义作为反映、表现的方法,都存在着无穷的变数,有着极其广泛的疆域,可以说是无边的现实主义;而作为一种精神——信仰,价值观念,也只有这几个重要的范畴,并亘古不变。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坚持现实主义的多样性,才能保障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新写实”和“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兴起与衰落,证明了这样的铁律。
  
  现实主义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和特色,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发展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主要倾向是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比较自觉的文艺流派,现实主义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也有一种意见,认为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流派,形成于文艺复兴时代,或始于古希腊时代,并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即所谓“古代现实主义”、“文艺复兴现实主义”、“启蒙主义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等。
  
  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已指出存在 3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方式,第1种便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亚里士多德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指出艺术所摹仿的现实须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即揭示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是对于现实主义文艺的基本特征的朴素而有力的论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家(阿尔贝蒂、达·芬奇、卡斯特尔韦特罗等)坚持并发展了“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他们一方面要求艺术忠实地摹仿自然,“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另一方面不满足于被动地摹仿自然,要求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创造,对生活素材进行理想化或典型化,所以把文艺作品称为“第二自然”。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狄德罗和莱辛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坚持文艺的现实基础,肯定美与真的统一,强调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辩证关系。狄德罗和莱辛在《沙龙》、《画论》、《汉堡剧评》等论著中针对新古典主义束缚文艺的清规戒律,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对近代现实主义文艺的兴起产生了促进作用。但是,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对立概念的明确划分以及这两个名词的提出,却始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家席勒在著名的《论素朴的与感伤的诗》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从古代到近代的西方文艺发展中的两种基本倾向:偏重于直接反映现实的“素朴的诗”和偏重于表现由现实提升上去的理想的“感伤的诗”。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再现现实,而后者表现理想,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肯定这两种创作倾向可以趋于统一。席勒首次在文学领域使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确定了它作为“理想主义” 的对立面的涵义,并指出它与自然主义不同:自然主义所处理的是“庸俗的自然”,而现实主义所处理的则是显出“内在必然性”的“真实的自然”。歌德也指出: “古典诗(即现实主义文艺)和浪漫诗的概念现已传遍全世界,引起许多争执和分歧。这个概念起源于席勒和我两人。我主张诗应采取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去写作,认为只有他那种创作方法才是正确的。”(《歌德谈话录》)歌德和席勒在欧洲文艺思想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原则区别,对后来欧洲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艺流派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俄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人别林斯基在系统总结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进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现实的诗”(即现实主义文艺)与“理想的诗”(即浪漫主义文艺)的联系与区别。他指出,在理想的诗里,“诗人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改造生活”;在现实的诗里,诗人“按照生活的全部真实性和赤裸裸的面貌来再现现实”。他肯定现实主义“更符合我们时代的精神和需要”,并首次把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同19世纪40年代在俄国文学中形成的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联系在一起。车尔尼雪夫斯基在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美是生活”的唯物主义论断,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艺术的目的和作用是“再现现实”,“说明生活”,并“对生活下判断”,进一步奠定和发展了现实主义文艺的理论基础。但是,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都还没有使用“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杜勃罗留波夫的贡献在于创立了“现实的批评”原则,肯定“艺术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生活真实”,并以此作为“评定每一种文学现象价值与意义的尺度”。他在评论普希金、尼基钦的诗歌时使用了“现实主义”这一术语,但其涵义更多的是指作家对生活所持的现实态度(所谓“生活的现实主义”),而不是再现生活的创作原则和方法。俄国批评家安年科夫在《关于俄国文学的札记》一文中,首次运用“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来概括屠格涅夫、冈察洛夫等作家创作的基本特征,但这一术语直到 19世纪60年代还没有被俄国文学批评界普遍接受。
  
  “现实主义”这个名词之在欧洲文艺界盛行,并且形成一个以它命名的文艺流派,这是19世纪50年代在法国发生的事。1850年左右,法国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等人初次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当时的新型文艺,并由杜朗蒂等人创办了一种名为《现实主义》的刊物(1856~1857,共出6 期)。刊物发表了库尔贝的文艺宣言,主张作家要“研究现实”,如实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美化现实”。这派作家明确提出用现实主义这个新“标记”来代替旧“标记”浪漫主义,把狄德罗、斯丹达尔、巴尔扎克奉为创作的楷模,主张“现实主义的任务在于创造为人民的文学”,并认为文学的基本形式是“现代风格小说”。从此,才有文艺中的“现实主义”这一正式命名的流派。
  
  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流派是继浪漫主义之后,并作为对浪漫主义的一种反抗而走上历史舞台的。它的形成有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19世纪上半叶,欧洲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并没有和浪漫主义划清界限。他们不但同浪漫主义作家一起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而且在创作上也沿用浪漫主义文学惯用的一些题材和手法。一些为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道路的作家(如梅里美、巴尔扎克、霍夫曼、普希金、果戈理等)更是由早期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这一文艺思潮的更迭,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此外,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和唯物主义在反对宗教与唯心主义斗争中的胜利,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也都促使人们打破传统的观念和幻想,转而用比较客观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作家不满于浪漫主义文学耽溺于主观幻想和个人叛逆精神而忽视客观社会现实的主观主义创作方法。他们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主张冷静地观察和评价资产阶级统治带来的种种弊病和矛盾,如实地客观地描写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从剖析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揭示造成种种社会罪恶和弊病的根源。这样,以如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为其特征的现实主义文学,就逐步代替浪漫主义,成为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
  在西欧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
  
  "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后人概括出来的。法国的蒲鲁东(1809-1865)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但由于此人是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后来成为第二帝国的代言人,马克思曾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批判过他,他的名声不好,因此他对批判现实主义的提法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 "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曾经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开始形成并获得初步的发展,从三十到四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高尔基称它为"十九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司汤达以小说《红与黑》为这种文艺思潮奠定了基础,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成了批判现实主义力所能及的最高成就。此外,福楼拜、梅里美、左拉,莫泊桑、都德、小仲马以及罗曼·罗兰等人,都带着闪耀着批判现实主义锋芒的小说涌上文坛,形成了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波澜壮阔的艺术洪流。整个时代作家辈出,巨著丛生,文坛盛况,蔚为壮观。在英国,狄更斯和萨克雷也代表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罪恶与腐败,作了揭露和批判。狄更斯的小说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和《双城记》等,萨克雷的代表作是《名利场》。此外,夏洛蒂·勃朗特和盖斯凯尔夫人等人,也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加入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马克思称他们是属"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指出: "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学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西欧的批判现实主义开始走下坡路,欧洲文坛上出现了自然主义的流派标志着这一资产阶级艺术潮流的败落。批判现实主义的中心由英,法转移到俄国。这时,继普希金,果戈理之后,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以及契可夫纷纷登上世界文坛,代表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成就。
  
  十九世纪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巨大成就,揭开了人类文明。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