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屈原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芈姓 ,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 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 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 “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楚文化和楚辞的形成]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楚民族兴起以后,成为这一
地域文化的代表。至迟在殷商时期,楚人已经同北方政权发生关系;至西周初,据说鬻
熊曾“子事文王”,后来熊绎又被成王封于楚(《史记·楚世家》)。这应该理解为周
王朝对楚人实际控制江汉地区的承认。至春秋时代,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
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整个中原相抗衡的力量。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
北取中原之志。战国时期,楚进而吞灭吴越,其势力西抵汉中,东临大海,在战国诸雄
中,版图最大,人口最多。一度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说法,意谓秦、楚二国,
最具统一全国的可能。最后楚为秦所灭。但楚地的反秦起义,又成为推翻秦王朝的主要
力量。汉王朝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楚人的胜利。秦、汉大一统,最终完成
了南北文化的融汇,也由此形成了伟大的“汉族”。
楚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春秋战国时代,北方的主要文
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也已成为楚国贵族诵习的对象。《左
传》记楚人赋诵或引用《诗经》的例子,就有好多起。但另一方面,楚文化始终保持着
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因而楚人长期被中原国家看作野蛮的异族。
《小雅·采芑》记叙周宣王南征楚国之事,说:“蠢尔蛮荆,大邦为雠。”并把“蛮荆”
与北方的玁狁并列。《鲁颂·閟宫》又把楚人与北方戎狄并列,同作为应予严惩的对象: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而楚人自己,在不愿承认周王室权威的时候,也往往自称:“我蛮夷也。”(见
《史记·楚世家》)
一般认为楚文化比中原文化落后,这样说不完全对。楚文化的兴起也许比中原文化
迟,但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的落后,主要只是表现在国家制度不够成熟,尤其是
用于维护统治秩序、等级关系的政治与伦理思想远不及北方文化完密。——所以楚人需
要引进有关的学说和典籍。与此相应,原始宗教——巫教的盛行,也可以看作楚文化落
后的表现。但在其他方面,楚文化不一定落后,甚至有许多地方远远超过中原文化。理
解这一点,对于理解楚辞十分重要。
首先应该注意到,南方的经济条件较北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汉书·地理志》说,
楚地“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
蓏蠃蛤,食物常足”。由于谋生较为容易,就可能有较多的人力脱离单纯维持生存的活
动,投入更高级更复杂的物质生产。所以至少在春秋以后,楚国的财力物力,已经明显
超过北方国家。《左传》记重耳奔楚,对成王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
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已可窥见一二。据历史记载,楚是春秋战国
时拥有黄金很多的国家。从近年地下考古发掘来看,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器,足以代表
先秦青铜器冶铸的最高水平。至于楚地漆器、丝织品之精美,那是北方根本无法比拟的。
屈原《招魂》中描绘楚国宫廷内极其奢华的享乐景象,当然也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同
样因为在南方谋生比较容易,途径也多,不需要组成强大的集体力量以克服自然,维护
生存,所以楚国也没有形成像北方国家那样的严密的宗法政治制度。据《韩非子》说,
楚国的贵族也一直拥有比较独立的势力。这对于楚国同北方国家的对抗也许是不利的。
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个人受集体的压抑较少,个体意识相应就比较强烈。
一直到汉代,楚人性格的桀傲不驯,仍是举世闻名。《史记》、《汉书》中,可以找到
不少例子。
丰富的物质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生活情感,造成了楚国艺术的高度发展,
这是楚文化明显超过中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中原文化中,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歌
曲,主要被理解为“礼”的组成部分,被当作调节群体生活、实现一定伦理目的的手段。
因而,中庸平和被视为艺术的极致。而楚国的艺术,无论娱神娱人,仍然都是在注重审
美愉悦的方向上发展,充分展示出人们情感的活跃性。楚地出土的各种器物和丝织品,
不仅制作精细,而且往往绘有艳丽华美、奇幻飞动的图案。《招魂》、《九歌》所描绘
的音乐舞蹈,也显示出热烈动荡、诡谲奇丽的气氛。旧楚地、今湖北随县出土的一套具
备五个半八度的编钟,被中外专门家誉为“世界奇迹”,实际证明了楚国音乐及歌舞的
发达。而北方的正统音乐,通常是限制在一个八度的音域范围内的。
综上所述,应该说:以春秋战国时代而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实是各有特点,各
有所长。如果单就艺术领域而言,楚文化的成就为高。文学是广义的艺术的一个方面。
我们所要论述的楚辞,既是楚文化土壤上开出的奇葩,又代表了楚文化的辉煌成就。楚
文化尤其楚国艺术的一般特点,如较强的个体意识,激烈动荡的情感,奇幻而华丽的表
现形式等等,也都呈现于楚辞中。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
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
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
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
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
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
“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
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如前所述,楚是
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
《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薤露》、《阳春》、《白雪》
等。现存的歌辞,较早的有《孟子》中记录的《孺子歌》,据说是孔子游楚时听当地小
孩所唱: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还有刘向《说苑》所载《越人歌》,据说是楚人翻译的越国舟子的唱辞: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
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种歌谣到秦汉时还十分流行。如刘邦有《大风歌》,项羽有《垓下歌》。它的体
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
字。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
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①(《汉书·艺文志》)。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
《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
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
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
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
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
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
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
--------
①汉人又有“赋者,古诗之流也”一说(见班固《两都赋序》),当是为了攀附儒
家经典,兼考虑到赋的铺张特征。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
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直至战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重淫祠”
(《汉书·地理志》)。楚怀王曾“隆祭礼,事鬼神”,并且企图靠鬼神之助以退秦师
(见《汉书·郊祀志》)。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汉书·地理志》及王逸《楚辞章句》
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风俗。可见在屈原的
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
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
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
给人以神秘的感受。甚至《离骚》这篇代表作的构架,由“卜名”、“陈辞”、“先
戒”、“神游”,到“问卜”、“降神”,都借用了民间巫术的方式。
除了楚文化本身的因素,其他一些因素对楚辞的形式也起了一定作用。如前所述,
春秋以后,楚国贵族对《诗经》已经相当熟悉,这成为他们的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屈原
《九章》中的《橘颂》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视为《诗经》体
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在战国时代,纵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跃。他们“欲以唇吻
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
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的这一节论述,正确地指出了战
国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对《楚辞》形成的影响。
当然,“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
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
[屈原的生平与作品]
屈原的生平资料,比较可信的仅有《史记》中一篇传记。这篇传记似乎存在错乱,
有些地方不易读明白。现在加上屈原作品中的自叙,和研究者中较流行的看法,姑且对
他的生平描绘大致轮廓。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
遂以屈为氏。屈原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
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本传),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
据推算,他当时仅二十多岁,可谓少年得志。后有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进谗,说屈原把
他为怀王制定的政令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同上)。屈原被
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
子弟的教育。
这以后,楚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一系列问题。先是秦使张仪入楚,以财物贿赂佞臣靳
尚和怀王宠妃郑袖等人,用欺骗手法破坏了楚齐联盟。怀王发现上当后,大举发兵攻秦。
可是,丹阳、蓝田战役相继失败,并丧失汉中之地。此时屈原曾受命使齐修复旧盟,但
似乎没有结果。此后由于怀王外交上举措失当,楚国接连遭到秦、齐、韩、魏的围攻,
陷入困境。大约在怀王二十五年左右,屈原一度被流放到汉北一带,这是他第一次被放
逐。
怀王三十年,秦人诱骗怀王会于武关。屈原曾极力劝阻,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
力主怀王入秦,结果怀王被扣不得返回,三年后死于秦。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
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
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
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
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
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
自己的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
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他自杀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这一天很近。
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其本来意
义,反而鲜为人知了①。
--------
①参见闻一多《端午考》。又北朝魏收《五日》诗云:“因想苍梧郡,兹日祀东
君。”似乎直到南北朝,南方还保存着端午节祭东君的习俗。
屈原与楚国最高统治集团的冲突,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外交方针上,屈原主张与
强秦对抗,具有远大眼光。而怀王贪利受骗,顷襄王畏怯妥协,都不能接受屈原的正确
主张,反而因为他坚持己见而加以惩罚。在内政方面,屈原主张“修明法度”、“举贤
授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他向慕儒家传说中的圣君贤臣,对政治抱有某种
理想主义的态度。同时他又蔑视那些贪鄙的贵族,主张改革内政,这当然也会使许多人
与他为敌。此外,屈原的性格,也是造成他的悲剧的重要原因。从屈原的作品中,可以
清楚地看出,他是一个感情激烈、正直袒露而又非常自信的人,这种性格加上少年得志,
使他缺乏在高层权力圈中巧妙周旋的能力,因而也就难以在这个圈子里长久立足。还在
屈原受到重用的时候,上官大夫就轻而易举地使怀王疏远了他,这不能说完全是由于怀
王的昏庸(否则无法解释怀王起初怎么会重用他);应该说屈原的性格,以及他在政治
上的理想主义态度,同实际的政治环境本来是难以协调的,何况当时楚国又正呈现衰乱
的状态。在历史上,像这种诗人气质与环境的矛盾,不断地造成人生悲剧,同时也造就
优秀的文学。
屈原的作品,在《史记》本传中提到的有《离骚》、《天问》、《招魂》、《哀
郢》、《怀沙》五篇。《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未列篇名。东汉王逸《楚
辞章句》所载也是二十五篇,为《离骚》、《九歌》(计作十一篇)、《天问》、《九
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而把《招魂》列于宋玉名下(《汉书
·艺文志》基本上是以刘向、刘歆父子《七略》为依据,《楚辞章句》则是为刘向所编
《楚辞》作的注释。所以这两种理应是一致的)。可知对这二十五篇中部分作品的归属
和真伪,汉代就存在争议。大致说来,现代研究者多认为《招魂》仍应遵从《史记》,
视为屈原之作;《远游》、《卜居》、《渔父》,则伪托的可能性为大。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
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也
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而屈原
的创作,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
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
者受到高度评价。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
代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并不
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
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
宁死不渝。这就在忠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
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
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汉儒曾说,《离骚》与
《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
《离骚》“忿怼之极”,对“党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
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他的意见显然是
正确的。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
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总之,较之
《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
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
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
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
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九
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
者憺兮忘归”,在屈原笔下,是美好的景象。同样,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
色泽艳丽的辞藻。他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
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大
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
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
源头,对后世文学形成无穷的影响。而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南北文化的区别,楚辞较
之《诗经》,已有显著的进步。因之,它对后来文学的影响,更在《诗经》之上。
[宋玉等其他楚辞作家]
一般说来,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极少是单独出现在世间的。同样,我们也不应把创造
楚辞的功绩,完全归于屈原一人。不仅楚国民间文学的基础非常重要,而且,部分归于
屈原名下的诗篇究竟是否屈原所作,毕竟还是有争论的。只不过对屈原同时代人的情况,
已经无从探知。屈原以后的楚辞作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的结尾处提到: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皆祖屈原之从容辞
令,而终莫敢直谏。”①这一段话很简略,我们只能据此知道宋玉等三人时代在屈原之
后,都曾担任某种官职(否则无所谓“谏”),都在文学方面学习屈原,但都不具有屈
原那种大胆批评政治的勇气。
--------
①“好辞而以赋见称”一句中,“辞”指广义的有文采的文章,“赋”是汉人对楚
辞的通用名称。不少人据此句提出:司马迁已有区分楚辞与“赋”的意思,是错解的。
《史记·屈原列传》在这以后明明说:屈原“作《怀沙》之赋”。且假令此处有区别之
意,司马迁又何以知道“以赋见称”的宋玉等人所爱好的却不是“赋”而是“辞”?逻
辑上无法说通。
三人中,唐勒无作品存世①;关于景差,王逸《楚辞章句》在《大招》一篇下先标
为屈原作,又说“或言景差”。作者既无法肯定,《大招》又非出色之作,可存而不论。
提及他们,只是说明除屈原外,楚国确有一群楚辞作家。但可以具体评述的,只是宋玉
一人。
宋玉的生平情况,其他晚出的书籍也有记载,但未必可靠。他的作品,《汉书·艺
文志》著录为十六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宋玉集》三卷,均无篇名。王逸《楚
辞章句》中有《九辩》、《招魂》两篇;《文选》有《风赋》、《高唐赋》、《神女
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共五篇②。以上,《招魂》已基本断定为屈原
作品;《文选》中五篇,都是文学史上的名作,但究竟是否宋玉所作,尚有争议,而且
持否定意见者居多,所以我们也存而不论。因此可以具体评述的,又只有《九辩》一篇。
--------
①勒”为篇题的残简,有些研究者认为是唐勒赋,但根据不足。
②另外,《古文苑》中六篇,明代《广文选》中三篇,显系伪托,故不一一提及。
《九辩》之名,来源甚古。《离骚》、《天问》、《山海经》中,都将它与《九歌》
相提并论,说是夏启时的乐曲,实际应该是楚地的古歌吧。宋玉之作,当是沿用旧题;
从篇幅之长和语言的散文化来看,当也是“不歌而诵”的了。
《九辩》的主旨,王逸说是宋玉为悲悼其师屈原而作。谓屈原是宋玉之师,并无根
据,其说与作品的实际情况也不相符。就作品本身来看,《九辩》是借悲秋抒发“贫士
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塑造出一个坎坷不遇、憔悴自怜的才士形象。篇中也有对楚国
腐朽政治情状的揭露批判,如“谓骐骥兮安归?谓凤凰兮安栖?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
相者兮举肥。”但并没有屈原那样深广的忧愤和追求理想的巨大热情;篇中也有个人失
意的不满,但并没有屈原那样高傲的自信和不屈的对抗精神,反而以清高为掩饰,屈服
于社会势力的压迫:“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
守高。”当然,我们可以推想,宋玉恐怕不像屈原那样具有与王室同宗的贵族血统,在
显赫的政治地位上经历人生剧变,他很可能像习凿齿《襄阳耆旧录》所说的那样,只是
楚国的一名“小臣”,因此心态便与屈原不同。不管怎么说,《九辩》的哀愁,主要是
一种狭小的、压抑的哀愁,基调是“惆怅兮而私自怜”。他的文才,他的怀才不遇的遭
遇和牢骚,乃至他的见秋景而生哀的抒情模式,都吸引了后世在专制势力压迫下无力反
抗而标榜清高、自惜自怜的文人,写出许多伤春悲秋的文赋诗词。
宋玉的创作明显受屈原的影响。《九辩》中直接袭用或间接采用《离骚》、《哀郢》
等作品中成句的地方,共有十余处;
复述屈原论调,模仿屈原语气的地方更多。但绝不是说,《九辩》只是一篇模仿之
作,它有自身显著的特色。论感觉的细致、语言的精巧,还在屈原作品之上。开头一段,
尤为突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恍懭悢兮,去故
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
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
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就这一节来分析,首先我们看到,宋玉极其善于选择具有一定特征的景物与幽怨哀
伤的感情融化在一起来抒写,从环境气氛的渲染中,烘托出阴暗时代被压抑者的心理。
风声、落叶声、鸟啼虫鸣声,与诗人的穷愁潦倒的感叹声交织成一片;大自然萧瑟的景
象与诗人孤独的身影相互映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正如陆时雍《读楚辞语》所说:
“举物志而觉哀怨之伤人,叙人事而见萧条之感候。”两者确实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其次,在这种景物和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敏锐的感受和细致的笔触。尤其
是开头几句,用远行中的漂泊感、登山临水的空渺感,写人生失意之情绪,极见匠心创
意。第三,《九辩》的语言更加散文化而十分讲究。全诗句式多变,长短错落,语气词
“兮”字的位置也不断调换,使得全篇的语言节奏相当灵活自由。同时,诗中又多用双
声、叠韵、叠字等修辞手段,在散文化的不整齐句式中,保持音乐之美。这一特点在上
面一节中已经很显著,结尾一段十八句诗中,连用十二组叠字,节奏更为鲜明。屈原的
作品,显然没有如此之多的讲究。
《九辩》特出的艺术成就,使宋玉成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与之并称“屈
宋”,为后人所尊崇。杜甫诗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
迹五首》其二)“风流儒雅”四字,是确切的评语。鲁迅也肯定《九辩》:
“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汉文学史纲要》)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 骆玉明,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Qu Yuan (c. 340 –278 BC) was a Chinese poet and politician in the State of Chu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 He is known for his patriotism and contributions to classical poetry and verses , especially through the poems of the Chu Ci anthology (also known as The Songs of the South or Songs of Chu ): a volume of poems attributed to or considered to be inspired by his verse writing. Together with the Shi Jing , the Chu Ci is one of the two greatest collec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verse. He is also remembered in connection to the supposed origi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
Historical details about Qu Yuan's life are few, and his authorship of many Chu Ci poems has been questioned at length. However, he is widely accepted to have written The Lament , a Chu Ci poem. The first known reference to Qu Yuan appears in a poem written in 174 BC by Jia Yi , an official from Luoyang who was slandered by jealous officials and banished to Changsha by Emperor Wen of Han . While traveling, he wrote a poem describing the similar fate of a previous "Qu Yuan." Eighty years later, the first known biography of Qu Yuan's life appeared in Han dynasty historian Sima Qian '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 though it contains a number of contradictory details.
Life Sima Qian 's biography of Qu Yuan in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Shiji) , though circumstantial and probably influenced greatly by Sima's own identification with Qu, is the only source of information on Qu's life. Sima wrote that Qu was a member of the Chu royal clan and served as an official under King Huai of Chu (reigned 328–299 BC).
During the early days of King Huai's reign, Qu Yuan was serving the State of Chu as its Left Minister. However, King Huai exiled Qu Yuan to the region north of the Han River , because corrupt ministers slandered him and influenced the king. Eventually, Qu Yuan was reinstated and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to the State of Qi. He tried to resume relations between Chu and Qi, which King Huai had broken under the false pretense of King Hui of Qin to cede territory near Shangyu.
During King Qingxiang 's reign, Prime Minister Zilan slandered Qu Yuan. This caused Qu Yuan's exile to the regio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 It is said that Qu Yuan returned first to his home town. In his exile , he spent much of this time collecting legends and rearranging folk odes while traveling the countryside. Furthermore, he wrote some of the greatest poetry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xpressed deep concerns about his state. According to legend, his anxiety brought him to an increasingly troubled state of health. During his depression, he would often take walks near a certain well to look upon his thin and gaunt reflection in the water. This well became known as the "Face Reflection Well." On a hillside in Xiangluping (at present-day Zigui County , Hubei Province), there is a well tha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original well from the time of Qu Yuan.[citation needed ]
In 278 BC, learning of the capture of his country's capital, Ying , by General Bai Qi of the state of Qin , Qu Yuan is said to have collected folktales and written the lengthy poem of lamentation called "Lament for Ying ". Eventually, he committed suicide by wading into the Miluo River in today's Hubei Province while holding a rock. The reason why he took his life remained controversial and was argued by Chinese scholars for centuries. Typical explanations including martyrdom for his deeply beloved but falling motherland, which was suggested by the philosopher Zhu Xi of Song Dynasty, or feeling extreme despair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politics in Chu while his lifelong political dream would never be realized. But according to Yu Fu ,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written by Qu himself or at least, a person who was very familiar with Qu, his suicide was an ultimate way to protect his innocence and life principles.[citation needed ]
Qu Yuan is said to have expressed his love for the ruling monarch, King Huai of Chu , through several of this works, including The Lament and "Longing for Beauty".
Legacy Qu Yuan as depicted in the
Nine Songs , imprint of presumably the 14th century
Qu Yuan is regarded as the first author of verse in China to have his name associated to his work, since prior to that time, poetic works were not attributed to any specific authors. He is considered to have initiated the so-called sao style of verse, which is named after his work The Lament , in which he abandoned the classic four-character verses used in poems of Shi Jing and adopted verses with varying lengths. This resulted in poems with more rhythm and latitude in expression. Qu Yuan is also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figures of Romanticism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his masterpieces influenced some of the great Romanticist poets in Tang Dynasty. During the Han Dynasty , Qu Yuan became established as a heroic example of how a scholar and official who was denied public recognition suitable to their worth should behave.
Chu Ci Chu was located in what is now the Yangzi River area of central China . At this time, Chu represented the southern fringe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area, having for a time been part of both the Shang dynasty and the Zhou dynasty empires. However, the Chu culture also retained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traditions such as shamanism , the influence of which can be seen in the Chu Ci .
The Chu Ci was compiled and annotated by Wang Yi (died AD 158), which is the source of transmission of these poems and any reli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m to subsequent times; thus, the role which Qu Yuan had in the authoring, editing, or retouching of these works remains unclear. The Chu Ci poems are important as being direct precursors of the fu style of Han Dynasty literature. The Chu Ci , as a preservation of early literature, has provided invaluable data for linguistic research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from Chen Di on.
Religion Following his suicide, Qu Yuan was sometimes revered as a water god , including by Taiwanese Taoists , who number him among the Kings of the Water Immortals .
Patriotism Qu Yuan began to be treated in a nationalist way as "China's first patriotic poet" during World War II . Wen Yiduo —a socialist poet and scholar later executed by the KMT —wrote in his Mythology & Poetry that, "although Qu Yuan did not write about the life of the people or voice their sufferings, he may truthfully be said to have acted as the leader of a people's revolution and to have struck a blow to avenge them. Qu Yuan is the only person in the whole of Chinese history who is fully entitled to be called 'the people's poet'." Guo Moruo 's 1942 play Qu Yuan gave him similar treatment, drawing parallels to Hamlet and King Lear . Their view of Qu's social idealism and unbending patriotism became canonical unde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the 1949 Communist victory in the Chinese Civil War . For example, one high-school Chinese textbook from 1957 began with the sentence "Qu Yuan was the first great patriotic poet 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s literature". This cult status increased Qu Yuan's position within China's literary canon, seeing him placed on postage stamps an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elevated to a national holiday in 2005. It has, however, come at the expense of more the critical scholarly appraisals of Qu Yuan's historicity and alleged body of work that had developed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
Dragon Boat Festival Popular legend has it that villagers carried their dumplings and boats to the middle of the river and desperately tried to save Qu Yuan after he immersed himself in the Miluo but were too late to do so. However, in order to keep fish and evil spirits away from his body, they beat drums and splashed the water with their paddles, and they also threw rice into the water both as a food offering to Qu Yuan's spirit and also to distract the fish away from his body. However, the legend continues, that late one night, the spirit of Qu Yuan appeared before his friends and told them that he died because he had taken himself under the river. Then, he asked his friends to wrap their rice into three-cornered silk packages to ward off the dragon.
These packages became a traditional food known as zongzi , although the lumps of rice are now wrapped in leaves instead of silk. The act of racing to search for his body in boats gradually became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dragon boat racing, held on the anniversary of his death every year. Today, people still eat zongzi and participate in dragon boat races to commemorate Qu Yuan's sacrifice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traditional lunisolar Chinese calendar . The countries around China, such as Vietnam and Korea, also celebrate variations of this Dragon Boat Festival as part of their shared cultural heritage .[citation needed ]
See also References Citations ^ Jump up to: a b c CUHK (2007) , p. 205 .^ Zhao Kuifu 趙逵夫, "Riben xin de Qu Yuan fouding lun Chansheng de Lishi Beijing yu Sixiang Genyuan Chutan " 日本新的 "屈原否定論" 產生的歷史背景與思想根源初探, in Fuyin Baokan Ziliao, Zhongguo Gudai Jindai Wenxue Yanjiu 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95: 10): 89–93. ^ Quoted in Ban Gu 's Book of Han biography of Jia Yi 《漢書·賈誼傳》, also appears in Wenxuan , "Diào Qū Yuán fù" 弔屈原賦. ^ Hawkes (1959), 53-54. ^ Jump up to: a b c d CUHK (2007) , p. 206 ^ CUHK (2007) , p. 205–6 ^ "History of Homosexuality" . china.org.cn . Shanghai Star.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Nov 19, 2003.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16 .^ Jump up to: a b Davis, xlvii ^ Hinton, 80 ^ Yip, 54 ^ Davis, xlviii ^ "Shuexian Deities" , Official site , Tainan: Grand Matsu Temple , 2007^ Jump up to: a b c d Hawkes (1974) , p. 42 .^ "《屈原》郵票端午節正式發行 來了解下「中華詩祖」" (in Chinese). Retrieved 2020-08-05 .Bibliography "Qu Yuan" , China: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 Kowloon: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7, pp. 205–6 , ISBN 9789629371401 Davis, Albert Richard, ed. (1970), The Penguin Book of Chinese Verse , London: Penguin Books .Guo Moruo (1952), 《屈原》 [Qu Yuan ] , Beijing: Renmin Wenxue Chubanshe . (in Chinese) Hartman, Charles (1986). "Ch'ü Yüan 屈原". The Indiana Compan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Volume 1 .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 352. ISBN 0-253-32983-3 . Hawkes, David (1959), Ch'u Tz'u: The Songs of the South, an Ancient Chinese Anthology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Hawkes, David (1974), "The Quest of the Goddess" , 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ry Genres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42–68 , ISBN 0-520-02037-5 .Hinton, David (2008),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 ,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 ISBN 978-0-374-10536-5 .Kern, Martin (2010). "Early Chinese literature, Beginnings through Western Ha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ume 1: To 1375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115. ISBN 978-0-521-11677-0 . Knechtges, David R. (2010). "Qu Yuan 屈原". 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 Reference Guide, Part One . Leiden: Brill. pp. 745–749. ISBN 978-90-04-19127-3 . Wen Yiduo (1956), "人民的詩人一屈原 [Rénmín de Shīrén—Qū Yuán, Qu Yuan: The People's Poet ]", 《神話與詩》 [Shénhuà yú Shī, Mythology & Poetry ] , Guji Chubanshe . (in Chinese) Yip Wai-lim (1997),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gy of Major Modes and Genres ,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223-1946-2 .Zhang Zongyi (1957), 《屈原舆楚辭》 [Qū Yuán yú Chǔcí, Qu Yuan and the Songs of Chu ] , Changchun : Jilin Renmin Chubanshe . (in Chinese) Further reading 作者: 李敬一 Li Jingyi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春秋时代100多个国家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这就是战国七雄,其中楚国和秦国最为强大,秦国最善于打仗,楚国的版图和财富又超过了秦国,两强相争,谁也不服谁。这两个国家都有可能统一中国,当时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齐国,如果楚国与齐国联合,楚国就可以称雄天下。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屈原 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期登上了历史舞台。屈原 作为一名政治家,为楚王指点江山,中国的历史进程差点因为他的建议而改变。他作为一名诗人,经常身穿奇装异服,在楚国的大地上边走边唱,竟然唱出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人们相信好的名字可以给人带来好运,有人甚至说,一名一字定乾坤。屈原 可以说拥有了一个得天得地的好名字,再加上他与楚王是同一个祖先,所以屈原 很想有一番作为。23岁的时候他就凭借自己的才智与口才,获得了楚王的信任,并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屈原 正是凭借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以及自己的才情与博学,在国内大搞“廉正建设”,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如果楚国坚持屈原 的改革路线,统一大业翘首可及,但是楚王却突然终止了屈原 的改革措施,并疏远了屈原 。被楚王疏远后,他没有明哲保身,对当时的形势,又抒发了其诗人般的激情——抨击当权者,为此他付出了悲惨代价—20年的流放生涯。
过了2000多年,人们仍然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以包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他。屈原 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屈原 是如何在其诗人情怀和政治抱负之间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来的呢?武汉大学李敬一教授将用全新视角为您讲述屈原 传奇一生。 作者: 郭沫若 Guo MoRuo 写作背景 《屈原 》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 》,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屈原 》在当年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许多爱国者的共鸣。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最终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全剧 全剧五幕“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屈原 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白——《雷电颂》。它是屈原 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雷电颂》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屈原 》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 》,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 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 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 〉》)于是,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 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昏庸专横的楚怀王不听屈原 的一再忠告,粗暴地撕毁楚齐盟约,转而依附秦国,走上妥协投降的道路,屈原 也遭到囚禁。面对正在沉入黑暗的祖国,失去自由的诗人满腔忧愤,以《雷电颂》的形式无比猛烈地迸发出来。 文章按自然力声威的发展,和屈原 的感情脉络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力。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 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 的坚强意志与必胜的信心。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明确: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达效果。如用反复,排比,反问,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达到最大限度地抒情效果,往往感人肺腑,撼动人心。句子本身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更加含蓄,深沉,凝练。用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用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土偶木梗象征着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这是一首结构严谨的散文诗。全诗五个层次先分后合,紧密相连,由风,及雷,及电;由诅咒黑暗;再到追求光明;由歌颂火进射出光明,再到烧毁一切偶像。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使诗人的满腔怒火和对光明的渴望追求得以充分表现。可以看出,这样在演出时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感染观众,获得一种现场感,使观众与之产生共鸣。 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意象,隐隐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清幽,典雅,含蓄,节奏徐缓,音调和谐,想象贴切新颖,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雷电颂”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 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更是屈原 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它使全剧主题思想鲜明地突现出来。这篇散文诗,想像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用火一般的激情感染听众。 把屈原 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 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所以感情鄙喷薄而出,不可阻挡。 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 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他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让我们用自己最激越的感情,朗读课文,走进屈原 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这雷与电的洗礼。 总体概括 象征手法的作用:委婉曲折含蓄,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可感。 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 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他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让我们用自己最激越的感情,朗读课文,走进屈原 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这雷与电的洗礼。 本文展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雷电颂》是作者描写屈原 在自尊的灵魂遭受最深凌辱、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叩问天地表达自身理想的宣言书。“独白”以诗意化的语言赋予自然雷电以神力,让雷电化作手中的倚天长剑,去劈开黑暗,去焚毁这黑暗中的一切,《雷电颂》淋漓尽致,不可遏止地抒发了屈原 热爱祖国、坚持正义、渴望光明、反对黑暗的理想与要求。《雷电颂》是正气歌,它以史为题材,以剧为形式,以诗为灵魂,“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 的时代里”,表现了抗战时期人民抗战要求和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整体感知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历史剧《屈原 》塑造了我国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 的形象,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是作者赋予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在七国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屈原 看透了秦国侵吞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系念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孰料却遭到张仪、南后之流卑鄙地陷害,横加以“淫乱宫廷”的罪名。在含冤莫白的情形下,他仍然拳拳关注祖国和人民,把它们看得高于自身的利害得失。他“沉痛地”劝诫楚怀王,愤怒地斥责南后,恨她危害了祖国:“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们整个儿的楚国啊!我是问心无愧,我是视死如归,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昏庸专横的楚怀王不听屈原 的一再忠告,粗暴地撕毁楚齐盟约,转而依附秦国,走上妥协投降的道路,屈原 也遭到囚禁。面对正在沉入黑暗的祖国,失去自由的诗人满腔忧愤,以《雷电颂》的形式无比猛烈地迸发出来。他呼唤着咆哮的风,去“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他呼唤着轰隆隆的雷,把他载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地方去;他呼唤着闪电,要把闪电作为他心中无形的长剑,“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他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的自然力,“发挥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要“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从而迎来灿烂炫目的“光明”。他渴望光明,狂热地呼喊“火……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之火的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诗人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为了获得光明,他高呼要把所有的“土偶木梗”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都“烧毁!烧毁!烧毁!”因为它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这些神鬼偶像指向的是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的当权者,表现了他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在现代话剧中,独白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它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郭沫若在他的历史剧创作中,十分注意在戏剧冲突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以长篇抒情独白的方式喷泻而出,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戏剧和抒情效果。《雷电颂》的独白就是这样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段抒情独白,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是全剧的灵魂和高潮。郭沫若说,在剧本第二、三、四幕中描写了无辜受陷害遭侮辱的事迹,从构思上说,“都为的是结穴成这一景”。“雷电颂”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 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 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使全剧主题异常鲜明地凸现出来,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郭沫若曾表示,《雷电颂》是受了屈原 《天问》中“薄暮雷电”的启示,想表达“天问”的意境。实际上,“雷电颂”呼风唤雷的激情,毁灭诸神的愤怒,磅礴宇宙的气势,直接显露了郭沫若鲜明的个性、冲动的气质、炽热的感情,接近于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而且具有深沉的现实指向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有力地抨击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投降政策,坚持全民族抗日的斗争意志,推动了正在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段独白想像瑰丽奇特,气势宏伟壮阔,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上天入地,驰骋想像,运用夸张、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屈原 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宇宙伟大的自然力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批判一切污秽、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 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显得更加光彩熠熠、沉雄悲壮。 分层次 全文分两层 第一层: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 ) 第二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 词语注音 睥睨pì nì 波澜lán 鞺鞺鞳鞳tāng tāng tà tà 污秽huì 稽首qǐ 迸射bèng 罪孽niè 脚镣liào 咆哮páo xiào 眩目xuàn 伫立zhù 木梗gěng 驰骋chí chěng 犀利xī 虐待nüè 雷霆tíng 徘徊pái huái 郢yǐng 词语解释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播弄:摆布。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雷霆:1,雷暴;霹雳。2,比喻威力或怒气。 踌躇:犹豫。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向神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驰骋;奔驰。 徘徊;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疑不决。 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浮动、起伏。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污秽:不干净的东西。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睥(Pì) 睨(nì):眼睛斜看着,形容高傲的样子。 鞺鞺鞳鞳(tāngtāngtàtà):原是钟鼓象声词,这里形容波涛声。 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 东皇太一:天神,屈原 作品《九歌》中的神灵。 东君:太阳神。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叩头到地。 云中君:云神。 土偶木梗:即土偶木偶,这里指泥塑木雕的神像。 大司命:星名,也是神名,主宰人的生死。 少司命:星名,也是神名,主宰人的祸福。 湘君:湘水神。 湘夫人:传说尧的女儿、舜的妃子娥皇、女英投湘江而死,死后成为湘水之神,称湘夫人。 湘妃竹:斑竹,又称泪竹、湘妃竹。传说舜南巡时死去,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江之间哭泣,眼泪沾染在竹子上,竹上便有了斑点,所以称斑竹、泪竹。 河伯:河神。 龙门:楚国都城郢(现在湖北江陵西北)的东门。 婵娟:屈原 的弟子之一。 诗人: 李覯 Li Gou 秋来张翰偶思鱸,满筯鲜红食有馀。 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 诗人: 宋庠 Song Xiang 蜜勺琼浆荐羽卮,脩门工祝俨相依。 蛾眉杂遝无穷乐,泽上迷魂底不归。 诗人: 宋庠 Song Xiang 司命湘君各有情,九歌愁苦荐新声。 如何不救沈江祸,枉解堂中许目成。 诗人: 徐钧 Xu Jun 托兴妃嫔疑亵嫚,幻言神怪似荒唐。 若无一点精忠节,未必文争日月光。 请鉴赏: ①屈原 (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楚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遂投汨罗江自杀。作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篇,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样式,对后世文学具有极大影响。②话剧剧本。郭沫若作于1942年。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 力主联齐抗秦,以保国安民。南后郑袖以卑鄙手段加以陷害。楚怀王撕毁楚齐盟约,对秦妥协,并下令囚禁屈原 。屈原 满腔忧愤,在卫士帮助下走向民间,继续救国斗争。 (约公元前340—前278) 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国贵族出身,任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5月秦军一举攻破楚都郢。他怀着亡国的悲痛,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他一生写下许多感人肺腑、彪炳千秋的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昏庸王室和腐败贵族的无比憎恨和对楚国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他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传诵,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诗篇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宝库的伟大贡献 ①屈原 (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楚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遂投汨罗江自杀。作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篇,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样式,对后世文学具有极大影响。 ②话剧剧本。郭沫若作于1942年。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 力主联齐抗秦,以保国安民。南后郑袖以卑鄙手段加以陷害。楚怀王撕毁楚齐盟约,对秦妥协,并下令囚禁屈原 。屈原 满腔忧愤,在卫士帮助下走向民间,继续救国斗争。 屈原 (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姓芈,氏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自称颛顼的后裔.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屈原 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 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 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是屈原 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屈原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 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 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 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 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 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 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 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 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 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注1:
最近对湖南汉寿县屈原 学会提交的有关“屈原 故乡汉寿说”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在仔细阅读所报材料和出土文物介绍后,又到汉寿县沧港古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大量的屈原 遗迹和出土文物以及与屈原 作品相关描述的印证,使人不得不感到屈原 故乡很有可能在汉寿,起码“屈原 故乡在汉寿”可称为有根据的新的一说。 宜昌秭归是我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 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它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故有“葫芦城”之称。又因城墙均由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汉代始设县,唐朝时曾设立归州,民国元年改归州县,民国三年改为秭归县,一直沿用至今。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 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 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夫屈原 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
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 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 沱”。沱上有屈原 祠。从唐宋以来,经数次迁址修葺,后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修建此祠。现位于秭归城东向家坪。改名为“屈原 纪念馆”。三峡工程的兴建,屈原 祠将再次迁建。
在乐平里,有关屈原 的名胜古迹和传说甚多,如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为 “八景”并以景名联诗一首:“降龙伏虎啸天来,乡鼓岩连擂鼓台。照面井寒奸亡胆,读书洞出离骚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荡谷俟。锁水回龙含泽畔,三关八景胜蓬莱”。
秭归还是历史悠久的柑桔之乡,屈原 在他的名篇《橘颂》中,曾对桔树的形象和性格作过深刻的描写。今天,秭归已成为我国七大柑桔生产基地之一。深秋时节,满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绿叶藏红果,如诗如画。
在屈原 故里还有一奇值得一提。这里的耕牛不穿绳,却能听从指挥。相传屈原 从楚都回家,快到家门口时,侍者挑书简的绳子断了,一老农当即把牛鼻绳解下来给他,从此以后,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绳了。
屈原 诞生在山清水秀的乐平里。屈原 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风流才子”。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 留下的《离骚》、《九章》、《九歌》等光辉诗篇,声贯古今,名扬中外。 家族
屈原 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屈原 和楚王一样,芈(mǐ)姓,后来改姓熊,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 的故乡。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原 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 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 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 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 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 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出生
屈原 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的结果,大概不出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间。照甲子推算,那年应该是戊寅年.不遏其巧得很,屈原 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国历法的老话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为岁首。屈原 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 著名的作品《离骚》中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从母体降生了。说明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硕是正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说明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则说明这一天是寅日。屈原 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这可是个好日子(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为前340年。
取名
屈原 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4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 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微,屈原 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个巧合,原无所谓,可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初任左徒
屈原 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识”,“娴于辞令”。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国的令尹只低一级,他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齐抗秦。足见屈原 曾是楚国兼管内政外交的重要官员。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这批人目光短浅,妒贤害能,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却把国家的长远利益置之脑后。可是他们的权势很大,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昏愦的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 。
以诗歌抒发心情
从顷襄王六年到十八年,楚国基本上被秦国掌握,俯首听命,不敢动弹。屈原 对此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眼看着国势日弱,民生多艰,只好以诗歌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
经历时期
屈原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 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 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 后来遭到群小人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 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 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 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 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 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时局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春秋以来,许多小国经过长期的战争,逐渐被大国吞并。到前403年左右,形成了七个大国〈燕、赵、魏、韩、齐、楚、秦〉并立争雄的局面。这以后一直到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历史上把这180多年叫做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各国间斗争激烈,攻伐连年,政局动荡。诗人屈原 就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变动的战国后期。战国七雄的实力并不平衡,而且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实力不断消长。战国初期,赵、魏、韩三国实行了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曾一度强盛过。魏国经李悝变法,还曾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可惜他们的改革不彻底,又加上所处地势不利,很快又衰落了。燕国处在偏僻的北方一角,努力开拓东北的疆域。经过燕王哙的禅让,也算对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没有充分地完成,所以“凡天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只是受到战祸较少,还能偏安一方而已。剩下齐、楚、秦三国,开始还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历史故事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 ,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 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因此,屈原 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 怀王十一年,屈原 的外交成功了。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 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屈原 更加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 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 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 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 渐渐不满起来。 秦国的间谍把这一情况,报告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 ,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 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 ,拆散了联盟,屈原 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 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 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他劝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道:"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 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 果然猛烈反对,与子兰、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 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 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 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屈原 痛心极了,站在宫门外面不忍离开,盼着怀王能醒悟过来,改变主意,以免给国家带来灾难。 他从午站到晚看见张仪、子兰、靳尚等人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走出宫门,才绝了望。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 屈原 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脚长叹。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 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 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楚国的内政外交
在秦、楚、齐三国中,秦和楚又是最有可能统一六国的国家,而且秦占优势。所以楚国只有和齐国联合,才能和秦国相对抗。而秦只有破坏了齐楚联盟,才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实现它统一六国的大业。这就是屈原 所处时代楚国的外交形势;就楚国内政方面来说,要想富国强兵,战胜秦国,就一定要加强法治,限制贵族特权,举贤授能,发展经济实力。屈原 提倡变法,反对腐败的贵族统治;主张合纵,坚持联齐抗秦的外交政策,正是从战国七雄争霸的形势出发,符合楚国长远利益的正确方针。 第一次流放
屈原 流放的地方----溆浦屈原 流放的地方----溆浦
(汉北地区)
屈原 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带了很多财宝到楚国活动。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怀王不以为然,听信了张仪的鬼话,就把相印授予张仪,封张仪为相;贪图六百里的商砖之地,真的和齐国断绝了合纵之盟;还派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愚蠢的怀王,还以为是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长宽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还被占去汉中大片土地。
这时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 之策”,“于是复用屈原 ”,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糊涂透顶的楚怀王居然又把张仪给放了;还和秦王结下了婚姻关系。等到屈原 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当时屈原 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 (今河南泌阳县东北)。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 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楚国人都怜悯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断绝交往。
第二次流放
(江南地区)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很忧虑,就谋划再与秦国讲和。这对屈原 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写诗抒情,表达了他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 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屈原 所做《渔父》有屈原 自沉前的情景:
汨罗江前。
屈原 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 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屈原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 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 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 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 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隆重纪念他,屈原 的名字,将永远保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呼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争取国际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 研究小组”,并将屈原 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在中国历史上,屈原 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 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 的纪念。1953年,屈原 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 对后世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影响,一是文学的影响。
屈原 的人格,千百年来,对于文人学者已经成为一种典范。历代的诗人词人、尤其是迁客骚人,大抵都以屈原 的精神为依傍。也可以说,屈原 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形成一个修身洁行的传统。汉代的贾谊,唐代的杜甫,其精神境界都直接继承了屈原 的传统。从这一点看,屈原 影响于传统的民族性格,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屈原 在文学方面的影响,也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屈原 的《离骚》以后,产生了一系列的骚体作品。从汉代开始,贾谊的《吊屈原 文》、《鵩鸟赋》固是骚体,严忌的《哀时命》、董仲舒的《士不遇赋》也都是骚体。到唐代,柳宗元的《瓶赋》、《惩咎赋》等也都是骚体的传统。其次是在屈原 的《卜居》、《渔父》之后,也产生了一些“对问”体的作品。宋玉的《对楚王问》固是开端,而在汉代,东方朔的《答客难》、杨雄的《解嘲》都是此类作品的继续。到了唐代,韩愈的《进学解》也是这类作品的传统。
当然,屈原 的文学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上述两端。刘勰《辩骚》说:“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苑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其影响之深远,遍及历朝历代,而且深入到各类文人学子。这不是任何作家诗人所能企及的。 屈原 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 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 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 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 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 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 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 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 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 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 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 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 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 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 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从体制上看,屈原 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 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 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 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 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 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 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 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 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 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 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详细介绍:
《离骚》
《九章》
《九歌》
《天问》
《招魂》
《卜居》
简介:
《离骚》是屈原 最宏伟的诗篇,是他自全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再没有比这更长诗篇了。全诗共373句,2477个字。诗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 ,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同 时也表现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
《九歌》是屈原 流放在江南时在楚民间祭歌的基础上 加工整理的一组祭歌。《九歌》共有11篇诗歌,分别祭 记11种神灵。其中:
《东皇太一》祭祝最尊贵的大神。
《云中君》祭的是云神。
《湘君》、《湘夫人》祭湘水神。
《大司命》祭祀主宰人类生命的男神。
《少司命》祭祀主宰幼儿生命的女神。
《东君》祭祀日神。
《河伯》祭祀黄河之神。
《山鬼》祭的是山中女神。
《国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
《礼魂》是《九歌》的送神曲,即祭祀完成。
《九章》是屈原 写的一组抒情诗,一共9篇。即《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章》组诗中数《哀郢》最深刻地表达了屈原 的爱国主义思想。《九章》和《离骚》 是一类型的作品,区别在于《离骚》是屈原 平生综合性的自我叙述,而《九章》则是具体的片断生活的记录和心情的显现。《九章》是研究屈原 生平和思想最有价值的材 料。
《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一篇奇文。它以一个 “日”字领起,作者一口气对天、地、神、人等各方面提出 了170多个问题,鲜明地表现了作者探索事物根源和不屈 不挠的战斗精神。全诗共374句,1553个字,是屈原 作品中的第二首长诗。
《招魂》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迷信活动。在战国时代的楚国,这种巫术宗教活动极为盛行。楚怀王客死秦国后,屈原 运用民间的风俗和艺术形式,写成了这篇颇有艺术特色的诗篇。他在诗中把天上地下、四面八方都作了惊心动魄、凄惨恐怖的描写,叫魂魄哪儿上不要去,赶快回到自 己的祖国。屈原 招的是怀王的魂,实际是也在招楚国的魂,因为屈原 是把怀王扣楚国的命运连结在一起的。《招魂》无论其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 (天问)
魂兮归来! (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 (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世界文化名人 World cultural celebrities 屈原 是一个热爱祖国的诗人,他在效忠祖国、抵御强敌方面是和楚国人民一致的。虽然他在政治上失败了,但他留下的大批诗歌,却给楚国人民报仇雪耻、恢复祖国的决心以极大的鼓舞。对后来推翻暴秦,复兴楚国起了巨大的作用。历史的发展,不但没有淡化人民对屈原 的怀念,反而更扩大了屈原 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7个国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于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 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隆重纪念他,屈原 的名字,将永远保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呼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争取国际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 研究小组”,并将屈原 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 《屈原 》是郭沫若这时期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代表作。这个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一生的故事,以楚怀王对秦外交上两条路线的斗争作为全剧情节线索,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屈原 这个文学典型和一系列人物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为祖国和人民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主题。
历史剧固然是文学创作,不是史实的复写,“艺术上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鲁迅)。然而,由于作者的创作动机、文学见解、个人风格等各方面的不同,他们所创作的历史剧,仍有所不同。有的历史本身的东西多一些,有的以历史真实做基础却更多个人的创造。两种类型各有千秋。郭沫若的历史剧和这时期其他创作者的历史剧,大多属于后一种。郭沫若创作历史剧的动机,正是出于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他说:“我要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郭沫若:《历史·史剧·现实》)郭沫若正是持着这样的历史观点,从反对投降、反对独裁的现实政治斗争需要出发,以战国时代联合抗秦的故事作题材,创作了《屈原 》以及《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等剧作。剧中的历史人物,往往已经不完全同他们的“原型”一样了。
剧中的屈原 ,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的典型。他心中时时系念的是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力主联齐抗秦的外交路线,因为他早看透了秦国的野心,认为唯有联合抗秦才能保国安民。一向光明磊落的屈原 ,根本没有料到南后之流竟然采取那么卑鄙无耻的手段陷害他,横加以“淫乱宫廷”之类的罪名。屈原 把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祸福,看得远远重于自身的利害得失。他冲破一切思想束缚去进行英勇的斗争。昏庸专横的楚怀王不听屈原 的一再忠告,破坏了反侵略统一战线,转而依附秦国。面对正在沉入黑暗的祖国,失去自由的诗人的满腔忧愤,以《雷电颂》的形式无比猛烈地迸发出来。《雷电颂》,是屈原 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爱国爱民的深切感情,是诗人斗争精神的源泉。
《屈原 》剧中,还刻画了两个性格迥然相异的女性形象──婵娟和南后。确如作者自己所说的:“婵娟的存在似乎可以认为是屈原 辞赋的象征,她是道义美的形象化。”她由衷地敬爱屈原 ,崇敬屈原 的道德文章。当风云变幻、浊浪排天的时候,她那平日蕴蓄在心中的崇高信仰、优秀品德,真正突现出来。从她对变节投敌的宋玉的有力斥责,从她面对南后淫威所表现的坚定从容,特别是从她生命垂危时那番动人肺腑的倾诉,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竟与橘树同风”的高尚灵魂,一个广大人民道义精神的化身。这个形象对塑造屈原 这个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与婵娟相反,南后仅仅为了个人固宠求荣,竟然不惜取媚侵略势力,与秦国暗相勾结,陷害屈原 这样的忠良,祸国殃民,而且所采用的手段又是那么的卑鄙无耻。当她的阴谋得逞以后,她更加猖狂、恣肆,彻底暴露了她冷酷残忍的本性。南后这个形象的刻画,对屈原 的典型塑造起到了反衬的作用。使屈原 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品德,益加鲜明突出。
剧中的宋玉,是作为一个“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来塑造的。他虚伪自私、全无操持、趋炎附势、卖身求荣的性格,从另一个角度反衬了屈原 ,并同婵娟形成鲜明对比。宋玉这个形象,对当时依附国民党反动派的帮闲文人,无疑是有力的鞭挞。
人物塑造的成功,使剧本的深刻主题得到充分表现。观众和读者从这出历史剧中会自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蒋介石反动集团的反共投降罪行,蒙受“千古奇冤”的新四军所遭的残杀,……从而加深了他们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燃起他们心中的怒火,鼓舞他们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屈原 》一剧中,穿插了相当数量的抒情诗和民歌。它们是剧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剧情发展,人物刻画,主题表达,都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剧本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譬如,全剧以屈原 朗诵《橘颂》开始,结合屈原 对于《橘颂》内容的阐发,展露了屈原 的人生抱负。因此,屈原 时时以橘树的“内容洁白”“植根深固”“秉性坚贞”自励并劝勉青年,要他们“志趣坚定”,“心胸开阔”,气度“从容”“至诚”,特别是要“不挠不屈,为真理斗到尽头!”这与第二幕南后等策划阴谋时所表现的自私偏狭、卑鄙阴险形成了强烈对比,为随之而来的剧烈冲突做好了准备。婵娟死后,《橘颂》再次出现,首尾呼应。它像是始终回响在一部交响乐中的主旋律,反复出现,以强调剧本的主题──“不挠不屈,为真理斗到尽头!”再譬如《雷电颂》,则被安排在全剧高潮的波峰浪巅,由主人公屈原 独白。这不仅是刻画屈原 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而且使剧本主题异常鲜明地突现出来。其他如屈原 吟咏的《九章》《惜诵》译句,有助于表现诗人蒙受奇耻大辱之初的心情。正因为有这些精彩丰富的诗歌,自然而和谐地穿插在剧本中,才使剧本充溢着浓郁的诗意,具有更加感人的力量。关于《屈原 》的创作意图,郭沫若曾经讲过,是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 时代里去”,是要“借了屈原 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演出的实践表明,作者的这个目的达到了。1942年春天,《屈原 》开始在重庆上演,其反响之强烈,是以往历史剧演出时所未曾出现过的,尽管《屈原 》后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禁演,但是《雷电颂》的声音仍然回响在整个山城,常常可以听到群众发出“爆炸了吧……”的怒吼声;“在当时起了显著的政治作用”。
《屈原 》不但是这一时期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郭沫若这时期的历史剧,已形成独特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同作者早期的历史剧相比,它们不仅仍保持着鲜明的个性、浓厚的诗意、炽烈的热情等一贯的特色,而且具有了更厚实的现实基础,更充足的信心和更坚定的理想,可以鲜明地显示出郭沫若历史剧革命浪漫主义风格的这种发展和成熟。
(节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十三章第四节:《屈原 》及其他历史剧) 屈原和端午节 Qu Yuan and Dragon Boat Festival 我国人民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过端午节,这个风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屈原 ,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 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 ,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 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 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 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屈原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 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屈原 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 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约公元前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只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 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九歌(一)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
九歌(二)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搴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焱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
九歌(三)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间。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
九歌(四)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
九歌(五)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斋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
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
九歌(六)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泞美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怂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
九歌(七)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絙瑟兮交鼓,箫锺兮瑶虡。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
九歌(八)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邻邻兮媵予。
--------------------------------------------------------------------------------
九歌(九)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廕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
九歌(十)国殇
操吾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九歌(十一)礼魂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 ◣郭沫若话剧《屈原 》 ◣ Guo drama "Qu Yuan" 创作背景:
话剧《屈原 》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 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 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1942年,《屈原 》重庆首演,导演陈鲤庭,金山饰屈原 ,白杨饰南后,顾而已饰楚怀王,石羽饰宋玉,施超饰上官大夫靳尚,丁然饰公子子兰,张瑞芳饰婵娟。当时的媒体报道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此剧集剧坛之精英,经多日筹备,惨淡经营,堪称绝唱。”
1953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了纪念屈原 逝世2230周年,重新上演了这个戏。导演仍是陈鲤庭,屈原 则由赵丹扮演,白杨饰南后,王蓓饰婵娟。1979年《屈原 》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时,演出500余场。1980年11月,河原崎长十郎率演出团来华演出,自扮屈原 ,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剧情简介:
屈原 给弟子宋玉讲自己的《桔颂》一诗,赞美桔树“独立不倚”、“至诚一片”的品格,告诫宋玉在这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的光明,死要死得磊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这实际也是屈原 光明磊落、爱国爱民伟大襟怀的诗意概括和自我抒发。秦为破坏楚齐联盟派使者张仪游说楚王,诡称秦以商于六百里之地与楚,条件是楚齐绝交。左徒屈原 识破秦国虎狼之心,从维护楚国独立和关东六国人民利益出发,力劝楚王坚持联齐抗秦。张仪阴谋受挫,转而与楚王宠姬南后勾结。南后郑袖是个狠毒自私的女人,楚王长子正在秦国作为人质,南后为了固宠便接受张仪奸计,以离间楚王与屈原 关系,破坏楚齐联盟换取秦国对立稚子子兰为王位继承人的支持,二人共同设下宫廷“构陷”的阴谋。南后以帮助指导“九歌”为名,把屈原 骗入宫廷,当面吹捧屈原 :“文章又好,道德又高,又有才能,又有操守”,待见到楚王回宫时,便诈作头疼,倒入屈原 怀中,反诬屈原 调戏她。昏庸暴戾的楚王,不辨真伪,便以“淫乱宫廷”的罪名,免去屈原 左徒官职逐出宫廷,并宣布和齐国绝交,同秦国修好。屈原 悲愤满腔,告诫国王:“要多替楚国的老百姓设想,多替中国的老百姓设想”。痛斥南后:“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们整个儿楚国呀!”“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屈原 被贬,谣诼四起。无耻文人宋玉叛离屈原 ,投靠贵族集团。屈原 愤而出走,路遇楚王、南后、张仪,情不可遏,痛骂张仪,怒责南后。楚王大怒,下令把屈原 关进东皇太乙庙。侍女婵娟坚信屈原 是纯洁和正义的,不为南后威逼和宋玉、子兰利诱所动,也被囚禁。屈原 身陷囹圄,眼见祖国陆沉,一腔悲愤喷涌而出。他呼唤雷、电、风,“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他渴望雷电化作他胸中的长剑“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壮美的“雷电颂”把屈原 光辉品格升华到最高峰。这时庙祝郑太卜受南后之命,以毒酒与屈原 ,婵娟和救她的卫士赶到,婵娟误饮毒酒代屈原 而死。卫士刺杀郑太卜,焚庙。熊熊火光中,屈原 展读《桔颂》,祭奠婵娟,并随卫士潜往汉北,和人民一起继续坚持斗争。 纪念屈原诗词和文章 Commemorate Qu Yuan's poems and articles 屈原 赋(许文通)
结齐合纵系正途,
赤心拳拳却遭逐。
沧浪水浊兰芷志,
安能苟且濯吾足!
唐·杜甫:
祠南夕望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毛泽东:
屈 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顷涛。
郭沫若:
过汨罗江感怀
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
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汨罗。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在那?
集句题屈子祠
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
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
楚辞 离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屈原 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自称颛顼的后裔。屈原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 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 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 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 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 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 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 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家族
屈原 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屈原 和楚王一样,芈(mǐ)姓,后来改姓熊。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 的故乡。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 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 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 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 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 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 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出生
屈原 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的结果,大概不出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间。照甲子推算,那年应该是戊寅年.不遏其巧得很,屈原 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国历法的老话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为岁首。屈原 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 著名的作品《离骚》中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从母体降生了。说明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硕是正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说明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则说明这一天是寅日。屈原 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这可是个好日子(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为前340年。
取名
屈原 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四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 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微,屈原 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个巧合,原无所谓,可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经历
屈原 的事迹,主要见于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 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 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屈原 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 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 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 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 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 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 ,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 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 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 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 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 力劝不可,但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 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 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 ,导致屈原 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 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 眼看自己的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 自杀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 的日子,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 ,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 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因此,屈原 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怀王十一年,屈原 的外交成功了。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 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屈原 更加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 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 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 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 渐渐不满起来。 秦国的间谍把这一情况,报告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 ,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 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 ,拆散了联盟,屈原 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 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 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他劝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道:"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 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 果然猛烈反对,与子兰、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 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屈原 痛心极了,站在宫门外面不忍离开,盼着怀王能醒悟过来,改变主意,以免给国家带来灾难。 他从午站到晚看见张仪、子兰、靳尚等人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走出宫门,才绝了望。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屈原 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脚长叹。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 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 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流放
第一次流放
(汉北地区)
屈原 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带了很多财宝到楚国活动。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怀王不以为然,听信了张仪的鬼话,就把相印授予张仪,封张仪为相;贪图六百里的商砖之地,真的和齐国断绝了合纵之盟;还派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愚蠢的怀王,还以为是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长宽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还被占去汉中大片土地。
这时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 之策”,“于是复用屈原 ”,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糊涂透顶的楚怀王居然又把张仪给放了;还和秦王结下了婚姻关系。等到屈原 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当时屈原 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 (今河南泌阳县东北)。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 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楚国人都怜悯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断绝交往。
第二次流放
(江南地区)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很忧虑,就谋划再与秦国讲和。这对屈原 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写诗抒情,表达了他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 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自尽
屈原 所做《渔父》有屈原 自沉前的情景:
汨罗江前。
屈原 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 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文学成就 Literary achievement 屈原 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 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 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 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 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 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 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 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 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 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 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 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 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 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 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从体制上看,屈原 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 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 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 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 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 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 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 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 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 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 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史记·屈原 列传》
屈原 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 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 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 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 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 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 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 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 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 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 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 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 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历史评价 Historical evaluation (一)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 是一位深受广泛推崇的伟大作家。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屈原 无端受到谗邪小人的中伤和昏庸的楚怀王的放逐深表同情。屈原 在流放过程中,又目睹了楚国的危难和“民生之多艰”,因而,带着满腔的愤懑投汨罗江自杀。
刘向所编的《楚辞》中收入的《九辩》,王逸认为是屈原 弟子宋玉“悯其师忠而放逐”之作。他还认为,宋玉怜屈原 “忠而斥弃,愁满山泽,魂魄放失,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宋玉甚至幻想怀王看到《招魂》之后,会觉悟起来召回屈原 。请看这个宋玉岂不是古今少见的尊师典范?真不理解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何以要在话剧《屈原 》剧本中把宋玉丑化为屈原 的叛徒。至于《卜居》和《渔父》,我认为也是屈原 的后学悼念屈原 之作。
汉武帝是汉代第一个热爱屈原 作品的皇帝。而所作赋达82篇之多的怀南王 刘安,则是对《离骚》作了很高评价的第一位文学理论家。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 “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 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他盛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是屈原 伟大完满人格的写照。可见,司马迁乃是非常崇拜屈原 的人。
但是,后汉的历史学家班固却不尽以司马迁对屈原 之评赞为然。他对屈原 及《离骚》的思想倾向是有褒有贬的,甚至是以贬为主的。班固批评时,有意避开了司马迁,而径直把矛头指向刘安。他指出,称屈原 和《离骚》可“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他以为屈原 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批评屈原 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他也不同意屈原 把大量的神化传说融入作品中,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正,经义所在。但班固也并不否认屈原 的作品“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因此,他对屈原 的评价是:“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后汉的王逸则不满于班固这样的庸俗之见。他盛赞屈原 “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至于梁代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概括王逸的观点,写了《辨骚》一章,除证明屈原 作品有异于《风》、《雅》的四点以外,也有同乎经典的四事。
宋洪兴祖是继王逸之后整理、注释《楚辞》的又一著名学者。他曾得诸家善本,参校异同,成《楚辞补注》一书。洪氏对北齐颜之推所谓的“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 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说,甚为不满。他从儒家伦理观念出发驳之云:“屈原 ,楚同姓也。同姓无可去之义。”而孔子是提倡士“见危授命”的。因此,洪氏为屈原 的自沉辩护说:“同姓兼恩与义,而屈原 可以不死乎?”那么,屈原 又为什么不离开楚国呢?洪氏以为,这是由于当时“楚无人焉,屈原 如去国,则楚必从而亡”。因此他说:“屈原 虽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争强谏,死犹冀其感。”(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见,屈原 “虽死犹不死也”。
朱熹是我国哲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古籍整理名家。他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均有重要贡献。他为《楚辞》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诗集传》。朱熹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政治家,他注《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 “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如此体会屈原 眷恋楚国的思想情感,可谓深入了一层。
(二)
屈原 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 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 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 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 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屈原 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 的“美政”理想反映出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及其势力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 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屈原 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 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而行,他先叩天宫,帝阍闭门不纳;他又下求佚女,佚女恰巧不在那里;他去向宓妃求爱,宓妃却对他无礼;他欲求简狄和二姚,又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通消息。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 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求。此外如《九歌》、《天问》等还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 ,古今罕有。
除此之外,屈原 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屈原 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影响 屈原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 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 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 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 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 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 的纪念。1953年,屈原 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话剧《屈原 》
创作背景:
话剧《屈原 》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 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 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1942年,《屈原 》重庆首演,导演陈鲤庭,金山饰屈原 ,白杨饰南后,顾而已饰楚怀王,石羽饰宋玉,施超饰上官大夫靳尚,丁然饰公子子兰,张瑞芳饰婵娟。当时的媒体报道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此剧集剧坛之精英,经多日筹备,惨淡经营,堪称绝唱。”
1953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了纪念屈原 逝世2230周年,重新上演了这个戏。导演仍是陈鲤庭,屈原 则由赵丹扮演,白杨饰南后,王蓓饰婵娟。1979年《屈原 》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时,演出500余场。1980年11月,河原崎长十郎率演出团来华演出,自扮屈原 ,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剧情简介:
屈原 给弟子宋玉讲自己的《桔颂》一诗,赞美桔树“独立不倚”、“至诚一片”的品格,告诫宋玉在这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的光明,死要死得磊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这实际也是屈原 光明磊落、爱国爱民伟大襟怀的诗意概括和自我抒发。秦为破坏楚齐联盟派使者张仪游说楚王,诡称秦以商于六百里之地与楚,条件是楚齐绝交。左徒屈原 识破秦国虎狼之心,从维护楚国独立和关东六国人民利益出发,力劝楚王坚持联齐抗秦。张仪阴谋受挫,转而与楚王宠姬南后勾结。南后郑袖是个狠毒自私的女人,楚王长子正在秦国作为人质,南后为了固宠便接受张仪奸计,以离间楚王与屈原 关系,破坏楚齐联盟换取秦国对立稚子子兰为王位继承人的支持,二人共同设下宫廷“构陷”的阴谋。南后以帮助指导“九歌”为名,把屈原 骗入宫廷,当面吹捧屈原 :“文章又好,道德又高,又有才能,又有操守”,待见到楚王回宫时,便诈作头疼,倒入屈原 怀中,反诬屈原 调戏她。昏庸暴戾的楚王,不辨真伪,便以“淫乱宫廷”的罪名,免去屈原 左徒官职逐出宫廷,并宣布和齐国绝交,同秦国修好。屈原 悲愤满腔,告诫国王:“要多替楚国的老百姓设想,多替中国的老百姓设想”。痛斥南后:“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们整个儿楚国呀!”“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屈原 被贬,谣诼四起。无耻文人宋玉叛离屈原 ,投靠贵族集团。屈原 愤而出走,路遇楚王、南后、张仪,情不可遏,痛骂张仪,怒责南后。楚王大怒,下令把屈原 关进东皇太乙庙。侍女婵娟坚信屈原 是纯洁和正义的,不为南后威逼和宋玉、子兰利诱所动,也被囚禁。屈原 身陷囹圄,眼见祖国陆沉,一腔悲愤喷涌而出。他呼唤雷、电、风,“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他渴望雷电化作他胸中的长剑“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壮美的“雷电颂”把屈原 光辉品格升华到最高峰。这时庙祝郑太卜受南后之命,以毒酒与屈原 ,婵娟和救她的卫士赶到,婵娟误饮毒酒代屈原 而死。卫士刺杀郑太卜,焚庙。熊熊火光中,屈原 展读《桔颂》,祭奠婵娟,并随卫士潜往汉北,和人民一起继续坚持斗争。
纪念屈原 的诗文
屈原 赋(许文通)
结齐合纵系正途,
赤心拳拳却遭逐。
沧浪水浊兰芷志,
安能苟且濯吾足!
祠南夕望(杜甫)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屈原 (毛泽东)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顷涛。
过汨罗江感怀(郭沫若)
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
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汨罗。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在那?
集句题屈子祠
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
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 诗人屈原 简介 (约前304-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了新体诗──“楚辞”。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它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形式活泼多样,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任意扩充。伟大诗人屈原 ,是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 (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 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 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 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 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剧,但作为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 《离骚》是屈原 最成熟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前半部分是现实的叙述,写他改良政治的理想和遭遇。后半部分加入了许多奇特的幻想,他在风、雨、雷、电、云、月以及凤凰和龙的陪伴下,在天空中驰骋,上天下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对象,结果是失望了。 诗人把自然现象、8081.htm>历史人物、传说糅成一体,编织成为瑰丽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鲁迅称赞屈原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天问》是一篇奇特的长诗。这是屈原 在放逐以后,忧郁彷徨,精神上起了激烈的动荡,旧信仰完全崩溃,因此对于自然现象、古代遗闻、宗教信仰以及对社会的传统思想都产生了怀疑,从而发出种种疑问。通过提问,诗人尽情宣泄了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苦闷。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 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屈原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 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 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 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 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 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 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 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 悲愤难捱,遂自沈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 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 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 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 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 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 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 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 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 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15078.htm>《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 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 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 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 的纪念.1953年,屈原 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主要著作:《天问》,《哀郢》,《离骚》《九歌》:九歌·大司命,九歌·东皇太一,九歌·东君,九歌·国殇,九歌·河伯,九歌·礼魂,九歌·山鬼,九歌·少司命,九歌·湘夫人,九歌·湘君,九歌·云中君离 骚《楚辞》是战国时楚人屈原 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 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音“期”)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山矣](音“四”)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女夸](音“夸”)以练要兮,长[咸页](音“咸”)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纟丽][纟丽](音“索”);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女夸】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亻面】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忄屯】(音“屯”)郁邑余【扌宅】(音“叉”)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女【字形上“须”下“女”】(音“须”)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女幸】(音“幸”)直以亡身兮,终然【歹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音“讲”)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女夸】节;资(音“辞”)录施(此三字皆带“艹”头,音如字)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去声)以图后兮,五子用乎家巷;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之不长;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揽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曾【虚欠】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字形上“雨”下“沾”】余襟之浪浪。跪敷衽以陈词兮,耿吾既得中正;驷玉虬以乘【“翳”,下为“鸟”】(音“义”)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渫”,“纟”旁】(音“谢”)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音“向”)下女之可诒;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本音“觅”,此处通“伏”)妃之所在;解佩【“镶”,“纟”旁】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左“纟”,右繁体“画”】(音“画”)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女戎】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欲远集而无所适兮,聊浮游以逍遥;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此终古。索囗(音“琼”)茅以莛【上“竹”下繁体“专”】(音“ 专”)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音“汝”)?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世幽昧以【日玄】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音“邀”)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王呈】美之能当(音“铛”);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阴平)之;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亦作“迓”);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榘镬之所同;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苟中情其好(去声)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说(音“悦”)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左“决”无“冫”,右“鸟”】(音“决”)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何琼佩之偃蹇兮,众【上“艹”下“爱”】(音“爱”)然而蔽之;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余既以兰为可侍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椒专佞以慢韬兮,【木杀】(音“杀”)又欲充夫佩帏;既干(阴平)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灵芬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蘼,下加“灬”】(音“迷”)以为【米长】(音“章”);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覃+辶】(音“沾”)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日奄】蔼兮,鸣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乎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音“持”);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车大】(音“代”)而并驰;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音“仪”);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音“末”);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女俞】(音“偷”)乐;陟【陛,“比”处为“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诗人说明:屈原 (前340年--前278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共有25篇,篇目为: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卜居、渔父。《离骚》是屈原 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诗中诗人用了许多比喻,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纵欲、贪婪、淫荡和强暴。同时,他也塑造了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不怕迫害、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离骚》的形式来源于楚国人民的口头创作,诗人又将之加以改造,构成长篇,使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的语言精炼,吸收了楚国的不少方言,造句颇有特色。 Qu Yuan
屈原
(约公元前339~约前278)
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 的身世 记载屈原 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 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 。文中引用了屈原 《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 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 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 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 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近代少数学者对屈原 的存在表示怀疑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屈原 列传》说屈原 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关于屈原 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对此有不同解释,大致可分两说:一是王逸说,他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 生于“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说,他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座名,并不说明什么年份,两句只是说屈原 生于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二说之中,王逸说更为流行,但因所据历法不同,结论各异。浦江清推定屈原 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日生,这一结论较为精细。
屈原 像 元代赵孟□作
屈原 的远祖是颛顼高阳氏,应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据《史记·楚世家》说,高阳氏六代孙名季连,是楚的创业始祖,姓□。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传至熊通(一作达),就是楚武王。其子瑕,封采邑于屈,子孙就以屈为氏,所以屈是楚国□姓的分支。自春秋以来,屈姓历世都担任楚国的显要职位,担任高级官职莫敖的有屈重、屈完、屈荡(前后两见)、屈到、屈建、屈生等,多半是父子相传。
湖北秭归屈原 纪念馆
屈原 的父亲,《离骚》中称其名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传说中屈原 还有一姊。
屈原 所得姓的屈地,今已很难确指在何处。屈原 故里只能据汉以后各家之说来推断,诸说中以丹阳秭归的传说为最多。丹阳即楚始封之地。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都记》说:“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 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秭归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 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原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 故宅,累石为室基,名其地曰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庙,捣衣石犹存。”这是汉魏以来关于屈原 故里的最具体的说法。
屈原 的政治活动 屈原 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了解他的政治活动经历,是研究屈原 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前提。
自屈瑕任莫敖后,这个职位几乎全由屈氏子孙世袭。其职位仅次于令尹。《屈原 列传》说屈原 曾为楚怀王左徒。据现有史料可以考知的战国时期担任过楚左徒的,仅屈原 与春申君二人。春申君以左徒升为令尹,与楚旧制莫敖升为令尹相同。而从《屈原 列传》所载屈原 在内政、外交方面担负的职责来看,左徒亦与莫敖职位相当,可能就是春秋时代的莫敖。屈原 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屈原 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 列传》所载,并用屈原 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赞助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于齐。
屈原 的政治活动是和当 n.: Qu Yuan, Qu Yuan (343-290 B.C.), a patriotic poet remembered today through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on 屈原村 屈原镇 巫山神女 百科辞典 辞赋家 美玉 名 宝璐 楚辞 文化 诗歌 战国 艺术文化 文学 汉赋 贾谊 文化艺术 太一 道教 东皇 神灵 旅游 地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点 古典文学 九歌 神话 秦时明月 动漫人物 湖北 宜昌 历史 更多结果...
楚辞